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册 天聪四年六月

第三十册 天聪四年六月

初七日,汗、两大贝勒入殿升座,召集诸贝勒大臣及全民,揭阿敏贝勒恶逆罪状,由台吉岳托宣未於众。其议曰:“该贝勒阿敏怙恶不悛,由来已久。汗父与阿敏贝勒之父,兄弟二人友睦相处。乃贝勒阿敏挑唆其父,欲离兄汗而移居黑扯木地,使人伐木,以备造房。父汗闻之,父子并治罪,拟养其父而戮其子。我等劝谏父汗:谓既养其父,杀其子何为?勿要念其恶。既养其父,祈并养其子。於是收养之,其父既故,父汗养贝勒阿敏,与亲生三子无别,并名为四和硕四大贝革。我国人众曾见因其为异父所生之子而抚养有殊乎?汗父崩,天聪汗即位,照汗父所养,仍以三大贝勒之礼待之。我国之人,尔等又曾见因异父所生之子,而抚育有殊乎?”总兵官鸟讷格答曰:“我等众人亦见汗待之与三大贝勒同,而未见养育有殊。”其恶逆状一也。阿敏贝勒又於众中言曰:“我何故生而为人呢?不若为山木也。山木可供人伐取为薪;否则生旷野山冈上大石。大石上不免禽兽撒粪。虽为禽兽撒粪,比之於人,犹为愈也,愿生而为石也。”昔朝鲜与我国相好,後朝鲜以兵助明来侵,以欲灭我。又容留辽东逃民於其地养之。乃因此之恨,召告天地,往征朝鲜。时遣贝勒阿敏、台吉济尔哈朗、台吉阿济格、台吉杜度及台吉岳托、台吉硕托及八大臣率众兵前往。蒙天眷佑,偷袭义州城,克之。继攻克郭山、安州城亦克之。屠郭山兵民,释安州军民。所克之城,留兵驻守。挥师直趋王京。朝鲜王闻之,弃城避於岛中,遣王室有职官员来,谓尔等退兵,我等归降,每岁进贡,赠所求之物等语。时出征诸贝勒大臣商议,曰:“果尔,尔国王及执政诸大臣盟誓,并以王弟与我为质,我等携之去见我汗,以未我方相信。”於是,我方遣使与朝鲜王及执政大臣,共相约誓,携其王弟来。岳托台吉曰:“朝鲜王既巳盟誓,送王弟为质,则我等宜撤兵。我等统汗精兵,不可久留,与我为敌之蒙古及明国,逼近我境。”阿敏贝勒曰:“朝鲜王既弃城避居岛中,若尔等不往,即可留於此,我携杜度台往往王京。”时杜度台吉挺身而妯,对众台吉怒曰:“此贝勒言独携我径,其意何在?贝勒尔为罪人,我亦成为罪人,为何欲携我往耶?”岳托台吉对阿敏贝勒之弟济尔哈朗曰:“应劝阴尔兄,其所行逆理,我等不可去王京也!往朝鲜王京,有一江阻深,该江彼岸设木栅,排列枪炮兵。且闻冰已解。尔欲去则去,我率我两红旗兵还。若两红旗兵还之,想两黄旗、两白旗兵亦随我还矣!”因济尔哈朗台谏吉其兄,阿敏贝勒方归。其邪恶悖乱之心,在彼已见之。此其二也。还至东京,向汗献美女,彼欲纳之。岳托台吉曰:“我等往讨大国,携何美物还,曾闻朝鲜国妇人美,可将此一美女献於汗。”阿敏贝勒对岳托台吉曰:“尔父往征扎鲁特时,可娶妇人为妻,我取之何为不可?”答曰:“我之父所以取者,因所得美女均献与汗,汗不纳而赐与出征贝勒,我父得一妇,尔亦得一妇。今若擅纳,不可矣!”再者,汗於迎接处纳其妇人後,阿敏贝勒复遣纳穆泰副将求之。纳穆仄当日未奏闻,於翌日入奏。汗曰:“昨日何不言之?今言取之,我已与之同居,如何可与?”阿敏因未遂其请,心中不悦,於座次,面无喜色,背地怨恨。汗闻之,曰:“为此妇人,乃致乘兄弟之好耶?”遂赐总兵官冷格里。汗乃赐妇人与冷格里,非对朝鲜有恶感,乃迫不得已而赐也。此其三也。土谢图汗曰:“察哈尔伐我,若言我等为一国,乞为我征讨察哈尔耶!”遂纳其言,往征察哈尔。彼不至所约之地,从他道入,亦不俟所约之师先还。因此,汗与诸贝勒怒曰:“尔土谢图言合兵征讨,不至所约之地,使我与察哈尔搆怨,而尔实与察哈尔通好。是欺我也。”汗、贝勒议定曰:“我等誓不遣使往彼,彼使若至,亦不容进见,我等亦以恶言报之。”乃阿敏贝勒未抵家之前,由途中遣使遗以雕鞍辔、甲胄。使者往彼即以汗、贝勒恼怒之言悉告之。土谢图闻之警恐。遂以书遗阿敏、达尔汉巴图鲁贝勒曰:“此事惟尔知之”,并奏汗书一通。其使至,汗不容进见,并逐之。阿敏违言收容被逐使者。使者携来之书,不呈汗览,违汗禁约。此其四也。又汗、贝勒曾议定:“凡贝勒大臣等娶妻嫁女,必奏闻於汗”。阿敏贝勒竟不奏闻於汗,惟贪牲畜,以其女妻蒙古贝勒色特尔。色特尔辞以已娶二妻,阿敏贝勒强与之。及设宴时,始来请汗。汗曰:“初许嫁时不商议,为何设宴时来请耶?”遂未赴宴。後

又娶色特尔之女为妻。阿敏贝勒对汗言:“嫁於色特尔之女受苦,乞我等向色特尔言之。”汗曰:“我国之女下嫁於他国,何曾受苦?许嫁时不商议,女嫁後受其苦,何必来商议。尔既私与之,尔自向彼言之可也。”汗遂不允。因此亦常怀怨愤,违汗禁约,此其五也。父汗在时,为便於守边驻防,分定地界。後因边内地瘠,粮不敷用。遂择沃地,展边开垦。予移两黄於铁岭一带,两白於安平一带,两红於石城一带。两蓝所驻张义站、靖远堡,因土地贫瘠,拨给大城之地。彼乃越所分之地,擅以黑扯水路为界。彼时因越界耕种,曾定阿敏贝勒旗罪,其所获之粮,尽没入官。再者,又弃靖远堡地方良田,移往黑扯木路。汗见其所弃边境良田,对阿敏贝勒曰:“阿敌汛地,不可弃之!靖远堡

地,若不敷耕种,移往黑扯木路犹可,附近良田,何故弃之?”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曰:“尔违法制,弃防敌汛地,移居他处,尔怀有异志矣!”阿敏无言以对。若此举动,岂非移居黑扯木路,以遂其愿乎?此其六也。阿敏贝勒梦,以告沃车勒步曰:“我梦被父汗箠楚,黄蛇■卫之,此乃■我之神也。”此其七也。汗出征,命阿敏贝勒留守。迨军行後,彼於牛庄、张义站一带,出猎二次,又造箭,得欲出猎。以其狩猎之马,入掠宁远、锦州一带,岂不善耶?不思政事,不守城池,惟耽逸乐。此其八也。岳托台吉、豪格台吉,出片先还,阿敏贝勒迎於御马馆,未露思念之情,令留守大臣坐於两侧,彼坐居中,其势如汗,令凯旋两台吉遥拜一次,再近前复拜一次,方行抱见礼。至出征之汗与诸贝勒安否?往来如何,一句不问。凡贝勒大臣无论出兵到何地,汗亦乘马出迎,及御座,方受跪叩。彼自视为汗、欺凌在下诸贝勒,此其九也。在永平留济尔哈朗台吉、阿巴泰台吉和萨哈廉台吉及八大臣,率每牛录■军三人及全营兵镇守。汗返渖阳,因备办甲胄、军械,督种田谷,会见来朝异地蒙古人。俟诸事就绪欲立秋後复往。乃命留守阿敏贝勒、岳托台吉

率每牛录甲兵二十往代驻永平之三台吉及其军士。时阿敏贝勒曰:“请与我弟济尔哈朗同驻。”汗曰:“济尔哈朗驻守日久劳苦,宜令之还家。”彼率军起行,沃车勒步、萨哈勒察叔往送之。阿敏贝勒曰:“父汗在时,曾令我弟与我同行;今该汗即位,不令我弟与我同行我往必留彼与我同驻,若不从,将以箭射穿之。”二步曰:“阿哥,此言谬矣,何为出此言?”阿敏贝勒攘臂言

曰:“我自杀我弟,将奈我何?”此其十也。阿敏贝勒入永平城时,驻永平诸贝勒、汉官出迎,为阿敏贝勒张一伞,贝勒怒曰:“汉游击、参将尚用两伞,我为大贝勒,何为止张一伞?”遂弃伞策马入城。汗出行时;只张一伞,甚至不张伞,不令行人躲避也。此其十一也。自至永平後恨城中汉人,因汗抚养降民,心甚不悦,曰:“我往征朝鲜,克其他城,城中之民不杀而释

放者,意在令其国人闻之,为攻取王城之光声耳。尔等往攻北京,不克而还,及攻克永平,何故亦不杀城中汉人而收养之耶?”时常怀恨在心,以彼所行为是,以他人所行为非。向军士曰:“我既来此,岂令尔等不饱欲而归耶?”自以为是,诬谤汗及诸贝勒。此其十二也。彼往略地,榛子镇人自愿归降,令军士尽掠降民牲畜财物,驱该城汉人至永平,分给八家为奴。昔不惟归降汉人不扰,即攻取永平城对其汉人秋毫无犯,不杀而收养之,此尔众人皆知也。彼故意挑唆汉人,败坏基业,使恶名扬於天下。此其十三也。驻永平诸贝勒还时,城中官员有怨言:“尔等若去,我等愿随往,何故留我等而去?尔等去後,该贝勒至,我等命将难何,必死也!”达尔汉额驸还时,不寄礼义之言,但寄怨言云:“闻汗将我治罪,阿济格台吉砍伤别旂人,为何无罪?莽古尔泰贝勒屡有罪,为何不罪之?我若有过,止可密谕。为汗效力之人,何罪之有?”排唆众人,不以国政为念。此其十四也。阿敏贝勒驻守永平时,遣人至喀喇沁部求婚,喀喇沁部答言:“无女,以何与之?”复遣人曰:“前尔进汗与诸贝勒,何以有女?今我来此,反言无女耶?”于是,遣使强胁喀喇沁娶其二女。所谓先娶者,均系喀喇沁以礼相送,汗娶一女,大贝勒娶一女,莽古尔泰娶一女。从无遣使强娶者。此其十五也。五月初十日,明兵围滦州,攻三昼夜,彼不亲率兵往授。彼统五旂行营兵,每牛录兵二十人,八旂■军,及每牛录三人。坐守观望,是其心直欲城破兵尽,其既不亲往,又不发众兵,只遣一、二百人前往。彼愿我单弱之兵,死於敌兵之手,城陷而兵尽遂不授之矣。若系彼镶蓝旂兵,则必往授,决一死战。彼以三旗精兵尽,则率我旗兵回。故当滦州城陷於明人,我军士还,彼既不往迎之,复不待後军至。遂於滦州失陷之十三日,急欲还兵。时硕托台吉及众大臣谏曰:“何故因失一城而弃天所赐之三城杀汗抚养之民而去耶?”彼不从,悉诛永平,迁安官民,以财物牲畜、瘸足妇人为重,携之而归;以我兵为轻,弃之而还。止与其子洪阔托及部下阿尔岱、胡希布、席林、额孟格、德尔德黑商议,以伊等之言为是,以诸大臣之言为非,新局面然而归。汗父在时,诸凡有所谋,必与执政诸贝勒大臣商议也。今止与尔无能之了洪阔托商议。当汗父在时,尔洪阔托曾在何处?尔果有智略,父汗必举而任之矣!尔岂至今始成人乎?尔何曾得与会议之列?听尔子及部下之言而归,果明兵来攻永平城,以致失城而来乎?抑与野外敌兵交战,不胜而来耶?果尔,其来亦宜。未见明兵旌旂,自去未发一矢,不发汗所留之精兵往授,心怀嫉妒,故欲毁坏基业,弃天所赐四城,屠抚养之官民而还,蓄意伤残我军,此其十六也。阿敏罪大,拟诛。後免死下狱,尽夺其所属诸申和家奴、财物、牲畜及洪阔托所属诸申、家奴及财物、牲畜,给其弟济尔哈朗台吉。诸臣曾以为阿敏忍心屠戮我等,以毁坏基业。天使我知觉,近来被捕。我等不忍加诛,给与衣食,击狱养之。

以硕托台吉当阿敏贝勒执意还军时,不能力行劝止,如岳托台吉在朝鲜时劝阻阿敏曰:“尔欲去则去,我自率两红旗兵驻守。”当彼执意还军,後军不继时,尔果能遣哨卒侦探敌情,卒兵殿後,其劝亦宜。乃徒以流滋相劝为辞,尔非贝勒乎?尔为女人乎?遂论罪,革台吉爵,并夺所属诸申,给其兄岳托台吉,并令随其兄行。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八十五·柯劭忞
  卷五·贾谊
  前汉孝文皇帝纪上卷第七·荀悦
  1937──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丁丑·郭廷以
  大事记解题卷四·吕祖谦
  一一四四 军机大臣奏原任卢龙知县郭棣秦打湿运送盛京书籍被参革职片·佚名
  三三 军机大臣奏检出《永乐大典》目录及全书各十本呈进片·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五·佚名
   五、论幽默·林语堂
  光宅·周绍良
  马知节传·脱脱
  卷十二·佚名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司马迁
  卷99·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七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韩维南阳集钞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人父亿参知政事维受?入官父没闭门不仕欧阳修荐为检讨知太常礼院出判泾州英宗免丧除同修起居注侍迩英进知制诰知通进

  • 雍正上谕 对吕留良及家属最后应如何判决·雍正

      编者按:这道谕旨,是对吕留良及其家属的判决,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刑法中灭族这一条的残酷。同时,对吕留良的著作也下令焚毁。但雍正仍惧怕吕留良思想影响仍在,所以在这篇谕旨中又用了一半篇幅去讲道理。最后,还下令让全国各

  • ●明朝小史卷十三 隆庆纪·吕毖

    ○男变女 帝在位二年己巳五月,陕西民李良雨忽变为妇人,与同贾者苟合为夫妇,其弟良云以事上所司奏闻。 ○畅意 帝既废后,臣下各疏乞正位中宫以端治本。帝曰:后侍朕无子,多病,移居别宫以畅意耳。汝等不知内庭事,敢妄言耶? ○羊房

  • 卷之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王湘绮与史馆·李定夷

    湘潭王壬秋先生,耆年宿学,久为当道所佩仰。民国二年,奉大总统电召赴京担任国史馆馆长。因病未能启程。三年,又奉大总统电。其文曰:王壬秋先生鉴:前以史职奉屈高贤。企望来仪为日久矣。安蒲稽程,遂经寒暑。顷闻旌从颇快,遨游所

  • 第四四二佥禀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一二二二五--一·佚名

    大溪墘庄业户、生监等,禀请新竹知县朱:吊销已革总理锺廷英谕戳具佥禀竹北二保大溪墘庄业户曾国兴、徐国和、生员何腾凤、例贡生徐祥云、张裕光、监生陈鸿熙、徐锡荣、童生何鸣凤、徐锡龄、结首锺鸿

  • 第一四○供词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一—三·佚名

    清书吴兴贪污事件,清书及人证之口供据郑〔维匡〕供:年三十六岁,原籍〔同安〕县,现住宛里街,读书为业。那家〔业〕小的弟郎掌理,小的不晓得家业若干。当日丈田之时,是佃人前往,并无被书差索取银元;如虚坐罪

  • 序·缪荃孙

    阙里巍巍,弘开国教。历代文明,爰昭宗主。南朝释奠,多为储皇。元明崇奉,务臻其极。清开大祀,其蔑以加。今录文化,首为尊孔。关沿革者,虽非苏境,自不容阙。建康之志,载立学者,已始汉代。唐代州郡,例皆有学,宋自庆历,遂普寰宇。旧稿所

  • 卷四·欧阳昱

    *祭鳄鱼文近英夷开新加坡地,商贾云集,比如上海。有粤士人至其地,见某处鳄鱼食人,洋夷发万斤巨地击之,不能毙,为害反甚。粤士记得韩文公《祭鳄鱼文》,向河朗诵一遍,用牺牲祭之。三日,鳄鱼尽徙去,洋夷皆惊服。文

  • 《周 易》·佚名

    第一节 《周易》本是占筮书古代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客观情况和规律极其缺乏认识,因之产生不少迷信活动。卜和筮便是一种迷信。尤其是上层人物,什么举动都得先请教神灵,问问吉凶。卜用乌龟腹甲或者牛胛骨,自清代末期在

  • 海内留心佛教文化者鉴之·太虚

    近顷佛化运动,已渐占世界文化运动之重要位置。唯在我中国,颇现为两重佛教危机,而昏生梦死之当方丈做法师者犹不与焉。一者、太为拘执经疏之文字,固守形式之规制,而失佛法巧契时机之妙用。二者、略从日本新出佛书,浅尝肤受,皮

  • 世界和平运动的罗斯福·太虚

    ──二十五年八月作──八月初,美国罗斯福总统访加拿大的时候,曾向奎白克城的欢迎者发表演说,谓:“美国与加拿大和平相处,已达百年以上,两国接壤二千余里,不设防御,而百余年来未演流血的惨剧”。罗斯福总统这一席话,真要使那些

  • 第四十七則 雲門六不收·胡兰成

    第四十七則雲門六不收舉:僧問照州雲門山光奉院文偃禪師:如何是法身?門云:六不收。老子說:「反者道之動」,法身都帶有反的意味兒,所以孫悟空天上地下都不能收留他。孔子也是,唐明皇說他:夫子何為哉?栖栖一代中。孔子就是法身,他的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七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七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结使揵度第八垢秽当言随颠倒。当言不随颠倒。或作是说。或随颠倒或不随颠倒。四颠倒当言随颠倒。欲慢嗔恚邪见当言不随颠倒。问云何不如实染耶。

  • 好人难寻·弗兰纳里·奥康纳

    《好人难寻》作者是弗兰纳里˙奥康纳,本书为奥康纳的短篇小说集,除收录她的短篇杰作《好人难寻》外,还收录了其他9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书是奥康纳的代表作,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有关邪恶、赎罪和得救的故事。《好人难寻》

  • 读书后·王世贞

    明王世贞(1526—1590)撰。八卷。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是书原为四卷,乃其侄王士騄校订。《四部稿》及《续稿》中均未载。后吴江许恭又采录《四部稿》中题跋之文为一卷,《续稿》中读佛经之文为一卷,读道经之文

  • 小亨集·杨弘道

    元代诗文别集。6卷。杨弘道撰。《小亨集》原本15卷,今已不存。《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成6卷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己酉(1249)秋元好问序。据此序,可知15卷本《小亨集》编成于本年。元好问和杨弘道结识于金宣宗定

  • 三略·黄石公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亦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相传其源出于姜太公姜尚,经黄石公推演并授给张良,故旧题黄石公撰;《隋书·经籍志》称“下邳神人撰”,均不可考。约为秦汉之间的作品。所谓《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