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册 辛亥年至癸丑年

 

第二册  辛亥年至癸丑年

辛亥年,聪睿恭敬汗五十三岁。二月,聪睿恭敬汗命查本国各路各村无妻者,计有数千人。若悉配以妻室,则女子不足。遂拨库财,各赐毛青布二三十疋,以买娶妻室。

聪睿恭敬汗赐来降之宁古塔路大臣僧格,尼喀里二人甲四十副。时僧格、尼喀里将四十副甲置於绥芬路。乌尔古宸、木伦路人侵绥芬路,掠其四千副甲而去。聪睿恭敬汗遂遣呼尔哈路人博齐里往谕曰:“以马四十匹驮我四十副甲送还。”乌尔古宸、木伦路人,既未送还所劫甲胄,其路人等亦未降。遂於聪睿恭敬汗五十三岁七月,以汗子阿巴泰台吉,费英东扎尔固齐、硕翁科罗巴图鲁等为主将,率兵一千人,往略乌尔古宸、木伦路,俱克之,共俘获一千.

呼尔哈国之扎库塔人降聪睿恭敬汗后,赐甲三十副。彼以所赐甲转送萨哈连部人,披於树射之。又收受乌拉布占泰送以招降之布疋。本亥年十二月,遣汗之婿何和里额驸、额亦都巴图鲁、达尔汉侍卫三大臣,率兵二千,往征呼尔哈路。围扎库塔城三日,谕降不从,遂攻取扎库塔城,斩人一千,俘获二千,其周围之呼尔哈路皆使降之。携图勒申、额勒申二大臣及五百户人而还。

壬子年,聪睿恭敬汗五十四岁。四月,蒙古国贝勒明安送女与聪睿恭敬汗为妻。

昔布占泰为我阵获,既赦其死,予以收养之妻以女三,三为我婿,七与我盟。然布占泰竟负盟约,二次来侵养父聪睿恭敬汗所属呼尔哈国。又扬言夺娶养父聪睿恭敬汗以牲畜行聘叶赫贝勒布寨之女。又闻其以骲箭射聪睿恭敬汗所赐之女俄恩哲格格。汗深恨之,遂於子年九月二十二日,自汗城发兵往征。二十九日,三万兵抵乌拉国,沿乌拉河西岸而行。时乌拉贝勒布占泰兵迎至乌拉河东岸立营。聪睿恭敬汗即张黄盖,吹喇叭,哨呐,敲锣鼓而行,至乌拉河此岸下马而坐。兵士往略乌拉河此岸六城,尽取之。於距乌拉大城西门二里外位於河岸之金州城安营。十月初一日,汗出营祭纛,见乌拉大城北面之上空有蓝白二光横贯东西。乃驻三日,尽焚其粮。设营期间,乌拉贝勒布占泰兵,书则出城立於河畔,夜则入宿城中。聪睿恭敬汗之二子莽古尔泰台吉及四贝勒请渡河战之,聪睿恭敬汗不允,乃曰:“尔等勿作似此浮面取水之议,当为探源之论耳。如伐粗

木,岂能遽折乎?必以斧砍刀削,方可折矣。欲一举灭其势均力敌之大国,岂能尽灭之乎?先剪除其外围部众,独留其大村。无奴仆,其主何以为生?无诸申,其贝勒何以为生?”乃毁其所取六城,尽焚其庐舍。第四日,起兵沿乌拉河此岸回还。行至伏尔哈渡口,聪睿恭敬汗兵於此岸立营,乌拉布占泰汗命其属下乌巴海巴图鲁乘舟至乌拉河水中央呼曰:“父汗大驾至此,料为愤恨而来也。今父汗之怒想已平息,可留一言而归。”於是,遣使来告者三。乌拉布占泰汗率其六僚友,乘舟至河中央,於舟上望聪睿恭敬汗跪拜曰:“乌拉国即父汗尔之国也,乌拉之糗粮亦即尔之糗粮也,请勿焚粮。”聪睿恭敬汗擐明甲,乘大白马,出人军前,至乌拉河水及马前胸处站立,乃怒斥曰:“布占泰!昔擒尔於阵,收养应杀之身,归主乌拉国,以我三女妻尔。布占泰!尔以为天高地厚,改常变心,负七次盟言,二侵我所属呼尔哈路,更声言夺娶养父我所聘叶赫之女。以我诸女归异国,义当尊为彼国主之福晋,尽与尔以骲头箭之乎?若我女有过,当来告我。汝可举出殴击天生爱新觉罗氏之例,百世之事

或不知,十世、十五世以来之事,尽不知耶?如有殴我爱新觉罗氏人之例,则以尔布占泰为是,我兵来者非也。傥无此例,则尔布占泰为何以骲头射我女耶!此受骲头箭之名,我活时匿之於心乎?死后负之而去乎?古人有云:‘宁折骨,毋损名。’见之花绳,想似毒蛇,见淹凌水,想似海水。而今与兵至此,并非我所愿,因闻以骲头箭射我女,因此结怨,亲自前来!”乌拉布占泰汗乃粉饰曰:“想必有人诬谤,使我父子不睦耳。并未曾言欲娶尔所聘之女。设我曾言欲娶尔所聘之女,则我今在水

中,上有皇天,下有河神龙王,岂不知乎!亦未以骲箭射父之女也!”时乌拉布占泰汗下扎尔固齐拉布泰曰:“汗!尔若有此怨言,可遣一人来问也。”聪睿恭敬汗曰:“拉布泰!我部下岂无尔等之人耶?尔以鸣镝射我女,扬言夺我所聘之女,岂谎言乎?苟为虚假,自应询问切实,既已属实,问尔何为?此河岂有不再结冰之理耶?我岂有不再来之理乎?拉布泰尔可经受我腰刀乎?”布占泰曰:“拉布泰!尔勿言。”乌拉布占泰汗之弟喀尔喀玛贝勒曰称“汗,请尔最后赐一言以归。”聪睿恭敬汗曰:“果未射我女,不娶我所聘叶赫之女,布占泰!可以尔诸子及尔乡诸大臣之子送来为质则始鉴尔诚。如不将诸子送来为质,我不信尔矣。”言毕回营,驻新登峰一宿。翌日驻吉林一宿。驻乌拉国内共五日。第六日至乌拉河畔名鄂尔珲通地方,於伊玛呼峰筑城,留兵千人而还。同年十二月,天有光线起自乌拉国,经聪睿恭敬汗宅邸南楼以南,直抵呼兰哈达前。自此或以为布占泰有从善之意,遂观察一年。观之并无从善之意,反闻布占泰杨言娶叶赫之女后,将聪睿恭敬汗二女自家中逐出,幽於高墙屋内。布占泰以其女萨哈廉,子绰齐鼐及其村中十七大臣之诸子送叶赫为质等语。又闻,其乌拉所送之人质拟於癸丑年正月十八日启程。遂於十七日,聪睿汗年五十五岁时,发兵三万,包围乌拉孙扎塔城,攻克之。由此前进,又取郭多城,又自此前进,取鄂谟城,并驻营於该城。翌日,乌拉布占泰汗率兵三万,越富勒哈城前来迎战。聪睿恭敬汗部下领兵诸贝勒、大臣请曰:“乌拉兵既出城迎战,可往战之!”聪睿恭敬汗曰:“如伐粗木,必以斧砍刀削,方可折之,竖立之整木,岂能遽折?其击均力敌之大国,战一二次,能尽灭乎?必先尽取其外围之国,尽破其外围之城,尽毁其在外之糗粮。其外围之国尽除,仅留其大城,彼焉能生存?终必覆亡也!”聪睿恭敬汗之子古英巴图鲁、阿敏台吉、汗所擢用之五大臣及领兵诸贝勒皆曰:“初所虑者,如何诱布占泰兵出城,今其兵已至效野,反不出击斩杀。若知如此,何必喂饱马匹,整备盔甲、鞍辔、弓箭、刀枪即自家中前来。今日不战,俟布占泰得娶叶赫之女再征讨之,将何为耶?其辱孰能忍之!”聪睿恭敬汗怒曰:“两大军交战,非兵士率先攻战,乃我自身、我生养之诸子及我所擢用之五大臣等率先攻战耶。一经攻战,则我为首之贝勒、大臣等恐有所失。我之所虑即此,绝非惧怕之言,实乃为怜惜道统而言耳。承天之恩则使我自幼即有孤身冲杀千百之敌、刀劈箭射、成骁勇之身。”遂命曰:“战即战,去,取甲来!”取甲后即欲披挂。军中诸贝勒、大臣及兵士等皆喜,如天雷地动,乘马奔袭,由此出兵。布占泰汗率其三万兵过富勒哈城前来,徒步迎战。聪睿恭敬汗兵进至百步之外敌箭可达之处,下马进攻。聪睿恭敬汗观之,只见两大军互射之箭,犹如风卷天雪【原档残缺】花开。时聪睿恭敬汗身先①【原档残缺】砍杀入阵。遂击败乌拉布占泰汗之三万兵,斩万人。恐其残兵得隙入城,先遣精兵入城据门。聪睿恭敬汗随后至,登城楼而坐。是役,破敌三万,斩杀万人,获甲七千副。其乌拉国数世相传之汗业则至是乃灭。得其大城,获其全国。於大城宿营十日,分俘虏,编一万户,携之以归。昔两次所现之天光,即攻取乌拉图之兆也。

①由“一经攻战,则我为首之贝勒、大臣等恐有所失。……”至此各段,均系由本书第十函太祖皇帝天命年月不全档第七十四册倒数第三、四段抽出补上的。见720页。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脱脱
  越绝卷第十·袁康
  卷之八·佚名
  首卷三 德宗实录目录·佚名
  二百零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李陈常代补曹寅亏欠不足求赐矜全摺·佚名
  一二四四 文源阁办理全书处为移送供事史晋事致内阁移付·佚名
  五九五 谕内阁现充文渊阁检阅人员于朕御临时应行站班·佚名
  一三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呈续得书籍清单并即委员专解折·佚名
  张以宁传·张廷玉
  卷二十九·鄂尔泰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三十六·孔毓圻
  卷十七·徐自明
  卷九十二邮政·冯煦
  卷七十一绿营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幕·老舍

    (三幕话剧)登场人物张乐仁——男,二十四岁。青年团员,荣昌铁工厂的工会主席。周廷焕——男,二十七岁。荣昌厂工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刘常胜——男,二十三四岁。荣昌厂的工人,积极分子,外号叫“大炮”,厂内工会的劳保委员。梁师

  •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佚名

    唐朝新定诗格 唐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一卷,唐崔融撰。此书中国历代书目不见著录,惟《日本国见在书目》“小学家”类录有“《唐朝新定诗格》一卷”,不题撰者。《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提及

  • 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脱脱

        王德 王彦 魏胜 张宪 杨再兴 牛皋 胡闳休   王德,字子华,通远军熟羊砦人。以武勇应募,隶熙帅姚古。会金人入侵,古军怀、泽间,遣德谍之,斩一酋而还。补进武校尉。古曰:"能复往乎?"德从十六骑径入隆德府治,执伪

  • 法军侵台档(一)·佚名

    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军机处交出上谕着筹办南、北洋防务军机处交出上谕着沿海沿江各省切实筹防并保护各口外人军机处交出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奏陈筹办闽台海防及防营不足、战舰不堪折冲等情形并请饬左宗棠派勇赴台增防抄折上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一·纪昀

    列传金 【十九】○金十九高汝砺 胥鼎侯摰巴古喇 师安石高汝砺胥鼎侯摰巴古喇师安石△高汝砺高汝砺字岩夫应州金城人大定十九年进士第莅官有能声承安元年为左司郎中一日奉事紫宸殿时侍臣皆回避帝凉扇忽堕案下 汝砺非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四·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 上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京报) 上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京报) 闽督李(鹤年)奏陈台澎等处被风发水大概情形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京报) 闽督李(鹤年)奏委员接署提督篆务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二十

  • 卷二百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帝系考【二】太皇太后皇太后【臣】等谨按螽斯衍庆瓜瓞绵长万福之原首隆懿范我朝慈宫曼夀色养含饴徽音远绍家法具存逮我孝圣宪皇后璇闱笃祜履顺垂模备福夀者八十六年受孝养者四十二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九·钱若水

    起太平兴国九年三月,尽四月壬子,朔,宴中书门下翰林学士文武常参官节 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诸军校百夫长已上外国 蕃客于大明殿 上谓宰相曰天下无事良辰宴饮 无辞尽醉饮毕以虚爵示群臣宰相言饮酒过度恐 有失仪之责 上召

  • 中庸纂疏卷一·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中庸纂疏卷一     宋 赵顺孙 撰朱子章句中者不偏不无过不及之名【文集曰不偏者明道体之自然即无所着之意也不则以人而言乃见其不于物耳○语録曰急些子便是过慢些子便不及】庸平常也【语

  • 提要·赵汸

    【臣】等谨按春秋师説三卷元赵汸撰汸尝师九江黄泽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已复往留二载得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鲁春秋之要故题曰师説明不忘所自也汸作左传补注序曰黄先生论春秋学以左丘明杜元凯为主又作泽行状

  • 卷八·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八       婺源江永撰養老   嘉禮十三補凡養老五帝憲【憲法也養之為法其德行】三王有乞言【有讀為又又從之求善言可施行也】五帝憲養氣體而不乞言有善則記之為惇史三王亦憲既養老而后

  • 卷五·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五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逹疏国风卫序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聼其规諌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音义【淇奥上音其下音于六反一音乌报反淇水名奥隈也草木防云奥亦水名相息亮

  • 道院集要卷二·晁迥

    (宋)晁迥撰无疑楞伽云譬如谷粟名凡夫食不舂不炊不可得食不生不灭亦复如是不修智巧方便行者不得具庄严法身此无疑也言下大悟止是见理误会无修者盖不晓无修之修也剖析除求不除妄想不求真此是不除之除不求之求亦云无修之修

  • 进呈奏疏·纪荫

    续藏经 宗统编年清 纪荫编纂宗统编年进呈奏疏江南常州府武进县祥符寺(臣)僧(纪荫)谨奏恭惟皇帝陛下。道涵天地。德贯古今。睿智亶聪。谟训蔚虞周之盛。皇猷允塞。文章焕羲禹之隆。两仪之内。无物不仰赖生成。三教之

  • 霞外杂俎·铁脚道人

    养生类著作。铁脚道人纂,明洪楩校。纂者不可考。楩字方泉,钱塘 (今杭州) 人,编有《洪楩辑刊》。本书序中谓,东谷居士敖英于山中遇老翁,见其癯然山泽之姿,似有道气,因问摄生之要,告知日服“快活无忧散”,事不如意服“

  •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佛在祇园,因胜军王请问,为说往昔修布施行。从王顶生,乃至统四大洲,诣忉利天,总经一百十四帝释谢灭。

  • 四愿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作四不如愿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言佛陀对纯陀长者说人生在世有四愿,即欲吾身长寿康泰、欲财产俸禄长富饶、欲妻子眷属长恩爱荣乐、欲放心恣意淫于五乐等四者;然命终时,此四所愿皆无一能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