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

九月初六日,往征明国锦州一带和硕豫亲王,遣纳穆、苏巴、赖赛,携自锦州城逃出汉人门二前来报信。

是日,恩特木率八家各一人,往迎前去鄂木布楚虎尔处贸易之胡来色、诺木图二人。

是日,拜赛自鄂木布楚虎尔处至,报武英郡王军过宣府入居庸关消息,曰:“武英郡王等共克北京周围十城,所获财物载於车,日行十五至二十里,已至遵化一带,尚不知其出边日期。”

初七日,据报大臣马富塔等赍人参往朝鲜义州,偿贸易时所欠货物,途中俘获明国哨卒,讯之,供称:“有游击四员率兵二千八碱厂。”马富塔等得比消息,即率百人往蹑其後等语。乃命吴善、李思哈率每旗臣二员、兵五百星夜驰往碱厂。

初八日,往征明国多罗武英郡王、多罗饶馀贝勒,遣喀木图、恩格德依前来报信。伊等所赍书曰:奉命统兵出征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饶馀贝勒阿巴泰、一等公杨古利跪奏宽温仁圣汗。仰赖圣汗德威,知明人挫折,遂入长城,过保定府;直至安州,克十二城,入敌五十六次。仰赖圣汗洪福,出征诸贝勒大臣皆无恙。谭泰旗竖梯越长城,至得胜口【原档残缺】围之,立营攻击,阵获太监一员、守备一员、兵三百名,杀太监、守备及五十人。又击败昌平巢叫兵官之军,生俘巢总兵官,获马一百六十五.谭泰往昌平迎红衣炮,埋伏於京北,击杀郭太监兵一百,有满洲守备一员,获马十六。以十旗兵攻定兴县,时谭泰旗舒宁阿牛录下胡纽先登。於涿洲击败郭太监兵一千,获马一百八十一。八旗合攻芦沟桥兵,败之,复合攻良乡一带之军,亦败之。穆在格、古瓦喇二人攻芦沟桥兵,追至良乡,复攻战时,穆成格、古瓦喇追敌至良乡城角敌步军驻地。攻战二次,

共获马六十七。昂邦章京穆成格、甘都同八旗击败祖部步军。拜音图旗在长城时,翁阿岱率获军及阿礼哈超哈会同正黄旗攻敌,护军布尔海先登,击败德胜堡驻军。拜音图、阿哈尼堪分兵两路击败弃副将兵。其驻台之兵,阿哈尼堪击败之。索海自昌平向北京进略,时有明兵自京城出,遇之,击败之,获马九。佛索里、喀喀木、塔海遇大同、宣府军,击败之。索海阿哈尼堪、阿赖击略,克安肃县城,护军海色先登。命卓布图率每牛录甲士一人同正黄旗兵殿後,击败祖部兵。拜音图、弃臣殿後,败敌杏山、松山步兵一千人。拜音图、索海、阿哈尼堪率护军及阿蒙骑兵击败芦沟桥马兵,并追至良乡;芦沟桥兵复至,拜音图、索海、阿哈尼堪率兵击败之,又追至良乡,获马一百三十

八.阿哈尼堪与阿山伏兵北京,击败马兵,获马十二。弃克舒旗下布尔吉、镶红旗下洪尼雅喀、镶蓝旗下噶斯哈,於居庸关口沙屯地方击败宣府兵,获马三百六十八。弃克舒於芦沟桥击败敌兵,获马二十七,又败良乡兵,获马三十三,击败涿州兵,获马五十七。弃臣旗克安州城,胡西牛录下阿球先登,阿吉牛录下额古里第二登城。城内有进士一人,参将一员。宝坻县城四周皆放水,水渠不能攻,见敌毁桥处水浅、遂入壕内,沿壕掘洞,以毁其城;弃臣之孙戴萨喀先登,胡西【原档残缺】杨盖继之城内游击一员、知县一员、千总一员。时满蒙汉九旗兵攻克其城。入长城时,殿後之三旗兵击败宣府总兵官之军。入长城时,边外有敌步兵列阵阻战,遂击败之,攻取其边。於纵掠之地,遇沙河一游击之兵五百,击败之,获马六十六。祖部步军一千五百,列阵於府外。我兵围攻之,尽歼其众,内有游击一员、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正红、镶红、镶蓝三旗从芦沟桥东渡河,时明郭太监率苏州兵列阵以对,我护军及阿礼哈超哈合攻败之。於是收兵,众又击败良乡一带驻军。阿山旗往北京时,击败遵化副将所领马步兵,获马三十。阿山旗自北京往沙河取红衣炮,夜遇敌兵,击败之,获马十二。阿山旗下洪阔、色黑於芦沟桥败敌马兵,获马四十二。阿山率四旗,追敌军尾 即以所部军设伏、击败明之授兵,获马十四。此役也,阿哈尼堪、乌赖、哈萨拉、车尔格依、洪阔、准塔、明安达里等与战。色黑与拜音图击败敌步兵。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合攻芦沟桥步军,击败之。各旗合攻昌平州。阿山旗

克东安县城,时韩岱牛录下郭新先登,巴木布里继之。图尔格依旗与二十旗合攻昌平州,图尔格依旗先攻入;伊尔登率旗攻战,满都瑚牛录下布库家人满都库先登,武英郡王家人托退第二登城。阿萨里牛录下海达第三登城,色牛克牛录下乌福立第四登城,生擒在昌平州内总兵官一员,并管九门之王太监、察院一员、副将三员、参将二员、守备一员、通判一员、掌印官十二员、户部官二员。图尔格依、萨木什喀进略,图尔格依旗先攻入雄县城,巴彦牛录下纳米达先登,拜胡喇牛录下楚库第二登城,萨哈纳牛录下伊布沙第三登城,图尔格依牛录下塔木布鲁第四登城。图尔格依、苏纳额驸、乌拜在苏州击败祖部蒙古兵一千,获马一百三十四。图尔格依又击败芦沟桥另侧马兵一队,获马一百一十。阿山击败明京城马兵,时图尔格依旗下准塔亦同击之。拜音图攻敌步兵,图尔格依旗下车尔格依、准塔、噶布拉等亦各率兵击败进入本汛地之敌。饶馀贝勒击敌涿洲马兵,图尔格依旗下准塔亦击败进入本汛地之敌。图尔格依旗下茂墨尔根、邢讷抵昌平之日,即前往京城,败敌兵一百,获马二十五。图尔格依旗下杜沙往京北取红衣炮,败敌兵一百,获马十五。图尔格依旗下伊尔登、杜沙自涿洲进略,败敌兵一千,获马二十五。图尔格依旗下巴彦追自昌平往密云之明人二十,获马六。达尔汉额驸、图尔格依、伊拜、达赖率正白、镶

白、正蓝及蒙古三旗,共六旗,击败敌芦沟桥步兵二千,明涿洲孟总兵官、黄副将率兵三千来攻我正蓝旗营,达尔汉额驸正蓝旗及达赖旗迎击败之,获马一百三十六。达尔汉额驸旗及达赖旗开往固安县,欲攻取之,时三屯营及遵化韩副将率马兵二千,步兵八百往援固安县。先遇其步兵,击败之,追至城下,又见敌马兵立城下。遂诱之离城,即还击之,使敌壅集於城下而掩杀之,获马三十三。二白旗及正蓝旗败敌芦沟桥步兵,斩杀之。抵北京之日,正蓝、正白二旗追遵化韩副将马步兵一千,正蓝旗获马八。八旗分兵追击良乡一带马兵,正蓝旗获马三十三。正蓝旗攻克顺义县,城内有知县一员、密云通判一员及自昌平逃来之知州一员。攻城时,敦达里牛录下色克西先登,赛冠牛录下陶通次登。当晓克顺义县,至半夜,遵化李副将,张参将率守备十二员、步军二千五百来攻,败之;尽斩其众,获马一百八十三、驼四、生擒守备二员。饶馀贝勒击敌芦沟桥兵之日,有敌步兵队营於前方村中。王即於敌营附近立营。至良乡一带敌马兵,王令我率兵前往,遇则战,不遇则止。时敌兵分队立营,我军亦分兵进攻,击败之。饶馀贝勒率二白旗、正蓝旗及蒙古之旗、土默特七旗入虽石口前来时,敌兵营於边门之上。遂命乌拜、诺门图督率土默特步兵及苏纳额驸所属喀喇沁步兵往攻,败之。费杨古旗入长城时,噶斯哈断後,败宣府李总兵官二千兵,复追杀正黄旗於涿洲所败之敌,又同八旗兵击败芦沟桥二处敌兵,获纛七、马三十。阿岱旗取长城,率喀喇沁部兵败红门太监兵,夺其门。阿岱又败涿洲郭太监兵,获马四十九。阿岱又败芦沟桥敌兵两次,获马六。阿岱、巴萨哈败敌席钦之马步兵,获马四。阿岱、巴萨哈往取红衣炮,又败北京之敌,获马十。阿岱、巴萨哈败巢总兵官兵,获马八十。

八旗往攻涿州城敌步兵队时,梅勒章京甘都曾与恩格图叶臣二旗同往。布颜岱往迎出略之人遇宣府敌兵,布颜岱、胡希布、色棱塔布囊败之,生擒一人,获马五。布颜岱同谭泰、叶克舒於涿州败山海关敌兵,俘其军中参将。乌赖旗入长城时,乌赖竖梯登城,败得胜口敌兵及驻边太监一员、守备一员、兵三百,并杀之。时巢总兵官军分队守台,乌赖、阿哈尼堪、巴喜合兵击败之,获马七十七;又与众败芦沟桥敌兵,复追敌至良乡,获马三十三;又与阿山於沙河桥设伏,遇敌兵,败之,追至北京城关,获马十二。乌赖旗下护军翁阿岱、萨毕图、明安达里於北京城下败敌兵一队,获马九。乌赖旗下护军与乌拜同行,遇敌,掩杀至良乡城。阿玉希、巴特玛率五十人於涿州迎击来攻之敌。苏纳额驸旗下苏纳败霸州城王总兵官兵,获马五十。苏纳旗下阿兰图与饶馀贝勒率兵三百,败明守边兵三百。苏纳旗下托霍、阿兰图击败自涿州前往北京之敌三百,获马二十三。苏纳旗下托克托惠、额莫儿吉败进入通州之敌步兵三百,复同图尔格依败敌芦沟桥步兵。苏纳、图尔格依,乌拜於苏州败祖部蒙古兵一千,获马一百三十四。恩格图旗下惠三等三十人出略,遇北京来敌击败百人,获马七十。恩格图旗下孟库入长城时,留於军後,遇怀来及宣府兵三千,以七旗兵击败之,时孟库先七旗进击。恩格图往涿州城侦探时,遇敌,败之。涿州兵三千来攻我军,击败之。王曾命我恩格图伏兵於军後,败涿州步兵一千。恩格图遇敌兵於芦沟桥,亦击败之。是日,击败良乡【原档残缺】来之郭太监兵。伊拜旗芦沟桥之步【原档残缺】

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档残缺】率明安达里旗败之。旗芦沟桥此案【原档残缺】曾令我乌达齐、哈萨拉、护军贵满硕色、明安达里等六【原档残缺】留後,以追敌尾。时有敌侦卒自北京至,遇之,击败之,获马九。明松山步兵於涿州北分队立营,伊拜同图尔格依、叶臣、恩格图击败之。又与七旗合攻宝坻县。复以良乡有敌兵,伊拜率先锋前往,遇敌侦卒,追至大军驻所,获马十二。时於北京北隅见有敌马兵一队,明安达里与阿山击败之。旋闻宣府敌兵至,乃贵彼往追其侦卒,佟果罗、巴木布里、雅布喀追敌侦卒,至大军驻所,败之。胡希布旗於居庸关沙屯击败宣府兵一千。众击芦沟桥兵时,我败对面之敌。又击敌兵至良乡时,我亦率我旗败敌。喀喇沁二旗同镶红、镶蓝二旗败萨秉之兵,复与二红旗及镶蓝旗於长城外败敌兵一千,获马九十。昌平之役,既造梯盾,又攻敌城。又与八旗击败芦沟桥敌军。於京北败敌兵一百,获马二十五。土默特古穆台吉及

王喇嘛击败在长城迎战之敌兵,昌平之役,既造梯盾,又攻敌战。进略之中,古穆及王喇嘛又败定兴之敌,获马十,又与饶馀贝勒及达赖败涿州兵,复与二白旗及正蓝旗败芦沟桥兵。土默特侍卫诺颜与达赖败涿州兵,复与达赖败芦沟桥步兵。石廷柱旗以炮攻太监所居之山寨,遂出降。时有马步兵二百自定兴出,绅特依击败之。又同八旗击败芦沟桥兵,获马十八。以炮攻大梁庄,遂出降。步兵萨木什喀旗下永顺败涿州出城兵,获马三十七。永顺复与阿礼哈超哈败良乡彼侧敌步兵。时明巢总兵官军数队分驻山上二台,萨木什喀旗倡先进击,败之,获马七十。博奇超哈赛木哈同先锋败敌叶副将兵,获马三十。萨木什喀旗、苏纳额驸旗合攻容城,克之。萨木什喀旗鄂屯牛录下拜胡塔先登,苏纳额驸旗乌塔齐塔布囊第二登城。阿尔萨兰追逐良乡此侧敌兵时,遇另队之敌,败之,获纛一、马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柯劭忞
  第九十六回 何无忌战死豫章口 刘寄奴固守石头城·蔡东藩
  第十二回 坠名楼名姝殉难 夺御玺御驾被迁·蔡东藩
  卷五上·朱熹
  名山藏卷之四十·何乔远
  卷之六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七·佚名
  第四节山林·佚名
  卷二·傅恒
  梁彦光传·魏徵
  卷二十四·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王子一

    (太白引青衣童子上,云)当日刘晨、阮肇二人上天台山采药,吾以白云一道,迷其归路,化一樵者,指引入桃源洞中,与二仙子成就良缘。惜乎二人尘缘未断,各动思乡之念。比及回家,已经隔世,方悟仙凡有异。如今他再入山中,寻访桃源,渺无踪迹

  • ●词话下卷·沈雄

    ◎金词话○海阅柳词图南侵鹤林玉露曰:海陵阅柳永望海潮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立马吴山之志。淳熙中,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罗

  • 卷三百七·列传第六十六·脱脱

        乔维岳 张雍 董俨 魏廷式 卢琰 宋抟 凌策 杨覃 陈世卿 李若拙 陈知微   乔维岳,字伯周,陈州南顿人。治《三传》。周显德初登第,授太湖主簿。四年,迁平舆令。开宝中,右拾遗刘稹荐其才,擢为太子中舍、知高邮

  • 第八十三回 移款筑园撤帘就养 周龄介寿闻战惊心·蔡东藩

      却说颐和园开工,乃是光绪十一二年的时候,耗去经费,约不下三千万金。这时国帑支绌,三千万金的巨款,从何而来?相传是从海军款项下,调拨过去。中法一战,马江败绩,闽海舰队,丧亡殆尽,清廷因海氛日恶,决议大兴海军,整顿海防,将台湾

  • 尚史卷二十一·李锴

    世家十四韩世家【始威烈王二十三年终秦始皇十七年凡百七十四年自景侯至王安传十一世】景侯 列侯 文侯 哀侯 懿侯 昭侯韩之先与周同姓曲沃武公之叔父也自韩万封韩累传至韩厥韩不信【并见晋传】不信是为韩简子简

  • 八八 炭画与黄蔷薇·周作人

    我这时学日本话,专是为的应用,里边包括应付环境,阅览书报,却并不预备翻译,我从日本语译小说第一次在民国七年戊午(一九一八),译的是江马修著的《小小的一个人》,这以前的翻译还是都从英文转译的。当时我所最为注重的是波兰,其次

  • 室礟传·脱脱

    室日方,字梦奇,南京人。幼时谨慎笃厚,好学,二十年足不出户,即使是同乡人也不认识他。其精诚如此。会同初年,登进士第,任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京受册礼,诏令室日方为知制诰,总管礼仪事务。天禄年间,任南京留守判官。应历年间,累迁

  • 卷三名例律·窦仪

    【二门】律条六并疏令敕条十起请条二诬告比徒及出入罪比徒犯流徒罪犯死罪及流徒罪祖父母父母老疾家无兼丁留侍诬告比徒及出入罪比徒诸除名者比徒三年免官者比徒二年免所居官者比徒一年流外官不用此律谓以轻罪诬人及出

  • 墨子閒詁卷十五·孙诒让

    迎敵祠第六十八

  • 读书续録卷五·薛瑄

    周子挺生南服建图立说以明造化之源性命之防传之二程以当时无受之者遂不以语人至朱子旣即其图以剖析其防又即其说以尽发其奥由是周子建图立说之意大明学者诚欲求其意当即朱子之解以求周子之说熟读精思潜玩黙体期以数十

  • 卷下·刁包

    薛子曰:万物本于天,万事本于心。余谓:天者万物之心也,万物不得天以为心,则不生;心者万事之天也,万事不得心以为天,则不成。是故天与心生育万物之主宰,而成立万事之枢纽也。君子以天为心,即以心为天,而造化之理不出径寸,而得之矣。

  • 卷二十五·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十五宋 魏了翁 撰宣公十四年至十八年【一】复室其子谓以女妻之杜以为卫人以其父有定国家之劳复以女妻之言卫侯以女妻之也刘炫以为传文无卫侯之女为孔达之妻复室其子谓复以室家还其子谓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全文·佚名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奉诏重译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

  • 释氏稽古略卷三·觉岸

        乌程职里宝相比丘释 觉岸 宝洲(编集再治)  唐  李姓。以土德。都长安。玄宗改长安曰京兆府。至肃宗改曰上都。  ·高祖  ·太宗  ·高宗  ·则天  ·中宗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一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

  • 三秦记·辛氏

    区域志。东汉辛氏撰。存一卷。辛氏本汉代陇西大姓。此书记事不及魏晋, 自《三辅黄图》、 《水经注》至《齐民要术》、 《荆楚岁时记》等多引用其书。至隋唐已佚。王谟从上述四书并《后汉书》注、 《史记》正义、 《文

  •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佚名

    全称《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简称《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主要宣说“不空不有”的“中道正观”思想。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续古尊宿语要·佚名

    六卷。宋代晦堂师明编。此书继《古尊宿语要》之后而编,收录临济、汾阳昭、琅琊觉、慈明圆、翠岩真等八十一位禅师的语要。由于所摘录机缘语句较少,很少涉及人物生平履历,没有完整的传法谱系,其史料价值低于灯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