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

第二十八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

十一月初一日,都堂达尔汉侍卫,在辽东向诸贝勒索取财物,且盗取缎疋、财帛,为其弟达尔泰首告之。遂将其自沈阳以来按职份所赏诸物及所窃之财货一并没收,一份赐首告者,

其二份赏给都堂、总兵官、副将、参将、游击以上各官。革其都堂之职,著为三等总兵官,免其参议。又斥行贿之济尔哈朗阿哥、斋桑古阿哥、岳托阿哥、硕托阿哥等四贝勒曰:“尔等行贿,或欲塞上面诸嫂【原档残缺】之口;或图勿使上面诸叔父兄长为汗,而自谋汗位而已。否则,尔等乃存妇人之心矣。遂治其罪,令披妇人短袍,系女人裙,划地为牢,监禁三日三夜。汗亲往禁三贝勒之处,痛斥诸子,唾其颜后,乃遣回家。”

初一日,牛庄之人来告:河彼岸见有敌兵丁.初二日,和硕贝勒阿敏率二千兵出行,给银三百两,令购粮食之。

初三日,赐盖州副将爱塔以汗所着之细線貂皮袄。

初四日,耨德依以打人及指使步兵打人,罚银二十五两;达尔汉额驸以未经商议私分果木,并命收养尚未安置之汉人,罚银三十两;乌纳格以擅自审案,罚银三十两。

海州人来告,辽河彼岸,寅时所过之兵至申时方断。

原曾免锡翰、萨满兄弟二十丁之赋,后彼等送来,汗命赐以备御之职。

汉人张三,以隐匿亲戚罪,没收汗所赏之银一百两,且治其罪,罚银九两。

初四日,汗降书曰:“著各旗之三游击,由一游击在旗备办大炮。一炮配马二匹,委人管理。其馀人中,选可佩弓之壮者,令其佩弓。其不能佩弓之人,悉令执三孔炮及铳枪。”

初五日,汗谕凤凰城李游击曰:“毛文龙在海岛,或在朝鲜城内?或不在城内而在野地?毛文龙是否已收纳渡河而去之镇江汉人?现在何处?著尔探取实消息,从速来告。”

新城赵游击献蜜七桶四百斤。

栋鄂额驸都堂及扬古利总兵官二大臣,以催办萨毕图之事迟误,各拟罚银五十两之罪。

初八日,凡以财货购买之草,其主已取则已,未取尚存者,皆裁之。其以购为辞而取去者,罪之。各庄屯所种粮草、豆秸、秫秸,由各主收之。田舍分给该地方之人。

初十日,汗降书曰:“向有群臣每晨服华丽衣冠,上汗衙门或诸贝勒衙门后,煮肉温酒,以赐饮茶汤之礼。该辽东乃富庶之地,此礼为何废之?著都堂、总兵官以下,游击、参将以上,赴各该贝勒衙门当班,并照旧例摆筵。牛录之人,每晨上牛录额真乃备御衙门,备御率之上参将、游击衙门,参将、游击率之上副将衙门,副将率之上都堂、总兵官衙门,都堂、总兵官率之於日出之时上各自和硕额真贝勒衙门。和硕贝勒即以该旗贝勒大臣皆已集齐而入告於汗。备御备衣靴帽三袭以上,参将游击备四袭以上,副将备五袭以上,都堂、总兵官备七袭以上。如此【原档残缺】使之穷困,落同僚后,未得汗赏,虽有所欲,何以得耶?得汉人者,倘不施以仁爱,清白相待,无视先人之

例,横徵暴歛之,则所得之人被没其自身亦降也。无职庶人,凡见官来,必由坐处起立,乘马者下马,让道避之。备御遇参将、游击,则命伞旗回避,只身相见。参将、游击遇副将,则命伞旗回避,只身相见。副将遇都堂、总兵官,则命伞旗回避,只身相见。无论外出居家均切勿违礼。”

初十日,巴拜以醉酒,而将在沈阳所给之一人,辽东所赐之缎三疋、银二十两、毛青布二十疋,尽行籍没。

一乘马汉人由辽河彼岸逃来。

十一日,莽古勒台吉属下一蒙古人,因以小刀杀人,故於八旗枭首示众,以未惩戒。

命阿敏贝勒、阿济格阿哥及后去之诸大臣还,同去之白巴牙喇军皆留之。著巴都里率兵三千驻海州,阿山率兵二千驻牛庄。命多积石块,整修器械诸物勿贪闻静。其先住之大臣,均

分驻於巴都里、阿三两地。

十二日,命将长甸、永甸、大甸、新甸、古河及沿江而居之各屯汉人,悉行移入就近各城堡。倘收之不完,彼处人来侵,此处人叛逃而去,至生事端,则以地方额真及守堡官问罪之,亦将罪及我戍守之大臣也!尔等若不全收,置之於外,与其被敌所掳,不如杀之。

蒙噶图、孟古、萨尔古里等道员前来丈量田亩,办理房舍,其奏书曰:各屯汉人乞请:既皆一汗之民,粮则共食,房则同住,何令我等迁移等语。闻此诚是,可准其取我地方粮谷司食之。

十二日,汗御衙门曰:“升龙什以备御之职衔降阿赖参将为备御;降蒙安参将为游击;降茂海参将为游击;降兴嘉游击为备御;升原额森特依游击为参将;降桑古里游击为代理备御职。”

十三日,恩格德尔额驸出行。镇江人来告称:朝鲜方面在放炮。

是日,大贝勒往银库长处,取银六万六千两,以赏诸申有职之官及散给军士之用。

是日,都堂栋鄂额驸,抚顺额驸总兵官班师归,并扬言:“率兵三千往征朝鲜。”即遣一朝鲜人同我四人赍书前往。书曰:“毛文龙、陈良策、赵成功、李应龙、赵俊等,驻尔朝鲜之弥山,常犯河西。我若引兵往剿,又恐连累尔朝鲜,是以不往。若欲我两国真诚相好,则执毛文龙、陈良策归还。如此,可遣尔元帅归。我索毛文龙、陈良策,并非出於需要,尔索一元帅,亦非尔之需要,皆为两国和好,共享太平。情愿则相互贸易,不愿则各居疆土,宁静无事端,以安生业也!若不归还毛文龙、阿良策,徒以口舌伪称通好何为也。愿则急如水火,速行议复。否则,毛文龙、陈良策等闻之,或服毒身死,或先期他窜。尔等即言通好,我亦不信也!昔大辽天祚汗纳我金汗所征之馀孽阿苏,索之不与,是以构兵,未能免其不幸。尔朝鲜

有赵惟忠者,以四十馀城叛投,我金汗不纳,故我两国和睦相处。今此毛文龙、陈良策居尔国内,侵扰我国,则尔亦必遭天之谴也!尔若思之,不辨自明。尔切勿轻慢我等,此非人愿,乃天意也!”

十四日,海州之人已迁往耀州。其住房、食粮、草豆等,著爱塔尔察看海州、耀州、盖州以北地方,平均分派之。至於田亩由管田之大臣前往办理之。

遣图鲁什巴克什携毛青布十匹、银十两、蟒缎一疋往赐桑噶尔寨台吉之妻。

十四日,汗降书曰:“辽东,海州,每一牛录各养马四十匹。其馀马匹,皆行缴回。一牛录甲士百人,以十五人驻辽东,十五人驻海州,代理备御各一名,千总各一名,各率甲兵三十人,携喂养备用三匹马之非披甲人一名前往。其馀甲士,倘有事发,四十匹马四十名甲士乘之。无马之甲士,毋得因无马而留於屯中、乃宜各携盾车,随行於马兵之后。至於一牛录新穿甲之五十名甲士,亦同样分驻於辽东、海州。每牛录为其五十名新甲兵制纛二面。二处各委一章京为额真,将其所分新甲兵,造具名册在案。倘有事发,勿随出征军士,宜留驻於城内。”

是日,有七人乘马七匹由广宁逃来。

十六日,有蒙古人四人、汉人五人,共九人,由广宁乘马逃来。是日又有四蒙古人由广宁逃来。

十七日,有汉人七人自广宁徒步逃来。

十八日,和硕贝勒阿敏率兵五千前征镇江。其所赍书曰:“著险山、凤凰游击,率尔守堡收长甸、永甸、大甸、新甸等地离尔附近之堡屯庄民,带往应迁之地。著宽甸游击尔率守堡

著将尔所属之堡、屯庄民,带往应迁之地。其未收完而留后之人,我军士将杀之,并将被杀人所属之官员治以重罪。若皆迁入应迁之地,则尔等官员之功也。倘不如此迁移,则河东之敌兵来时,地方之人复如陈良策执人而不还矣。则故令迁之。”

是日,将博尔晋侍卫治罪。治罪缘由:先诸贝勒照达尔汉侍卫所请以财物行贿,汗闻之生怒,囚斋桑古阿哥、济尔哈朗阿哥、硕托阿哥於都司衙门,命着女衣女裙葛布短袍以辱之,

又博尔晋侍卫往囚所,对其三贝勒曰:“得汗宠眷之人,尔等则倾心相好;受汗谴责之人,尔等则不屑於一顾。侍卫阿哥蒙汗恩宠时,尔等呼侍卫阿哥、侍卫阿哥以相好之,於是侍卫阿哥获罪。阿敦阿哥受汗宠爱时,尔等亦呼阿敦阿哥,阿敦阿哥以相好之,於是阿敦阿哥获罪。”济尔哈朗阿哥对曰:“尔非本国之大臣乎?此话何不早言?”博尔晋侍卫对曰:“我乃三等副将,我之上尚有三级大臣,何劳於我耶?”复讪硕托阿哥曰“尔赏他旗之侍卫阿哥,博尔晋我在尔身边,尔曾赏给一补钉乎?”时三贝勒怒,控之於法司,定为死罪,报於汗时汗曰:“该杀,唯念其为我效力年久,可以烟灰涂面,就地铺草为牢,囚禁十昼夜。籍没新赏之银四十两、金二两。至於乡屯之诸申及诸物,皆赐其子。”遂结此案。

十九日,汗降书汉人曰:“我自来辽东察得,凡派官差,皆不按男丁计数,而按门计数。若以按门计数,或一门有四五十男丁,或一门有百馀男丁,或一门有一二男丁。如此按门计数,富者行贿可以豁免,贫人无财而常充工。我不行尔等之制。初我颁行之制,不准诸贝勒大臣取财於下人,无论贫富,皆以男丁计数,每二十男丁抽一人从军。遇有急事,则十人出一人服役。非急事,则百人出一人服役。百人以下十人以上者,视事之缓急而摊派之。政法清明,蒙天眷祐。凡人君之祸,不自外来,皆由自出。昔桀帝、纣王、秦二世、隋炀帝、金帝完颜亮,皆嗜酒贪财好色,不为国劳,不修国政,故所创基业因其无道而败也!尔明帝政法不明,纵容太监歛取民财,众官亦效法其帝,皆搜刮民财。奸诈之富人行贿可以豁免,正真之贫民因无则而陷於苦难。内政不修,反妄干界外他国之事,倒置是非,妄加剖断。天遂谴之,以明帝河东之地畀我。明帝所忧者,乃此也。天既眷我,授以土地,倘我不以天意治理之恐受天责,所谓治者,乃此也。汗所擢用之官员,凡汗赏赐平常所得之物,当明取之,不得暗取於下人。善者因过失而获罪,不令辞退矣。倘汉人仍由汉官管束,则因其习而贪财误国。今将河东汉人之男相数目全部点清,其分给诸申官员之人,可令诸申官员管之。凡不愿在汉官之下,而愿来依附於诸申者,听任之。”

十九日,斋赛贝勒遣使者来献牛十头、羊二十只、油二肚子、牛肉一全牛。

猜你喜欢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范晔
  东都事略卷九十四 ·王称
  第七十一回 攻濮阳曹操败还 失幽州刘虞絷戮·蔡东藩
  第一百四十回 朱培德羊城胜敌 许崇智福建鏖兵·蔡东藩
  ●卷一·叶梦珠
  卷之七十九·佚名
  卷之六百一·佚名
  卷三十·朱轼
  仆固怀恩传·欧阳修
  梁成大传·脱脱
  徐光启传·张廷玉
  唐纪四十六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784)·司马光
  卷五十二·纪昀
  十六 苏俄的旅行(1933)——最后三年的政论·胡适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三·彭定求

        卷733_1 【淮阳感怀】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

  • 卷二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217_1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杜甫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翰,   开筵上日思芳草。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  

  • 人间词话·王国维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

  • ●慶芝堂詩集卷七·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七言古詩一 ◆七言古詩一◆ 進學篇寄坦居五弟 題王母蟠桃圖 盧峰謠 寶劍行 題劉道官畫像 醉歌行贈葉聖嘉醫士 題謝某畫像 投贈任邱袁明府坼 題蘇武牧羝圖 張侍御平魏閹墓碑歌 雲峰歌 題閻珮升為盧公亮

  • 卷首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首一御制诗千叟宴恭依皇祖原韵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追思侍陛髫垂日【皇祖于壬寅嵗举行千叟宴实从古未有之旷典维时与宴王大臣  命 诸皇子赐觞以示  慈惠至年】

  •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六七言絶句十六罗素月梅花村麻姑仙窟鲍姑山鳯子翻飞逺峤还玊女峰头人冷笑杜兰香去嫁人间赛涛忆家园一絶日望南云泪湿衣家园梦想见依稀短墙曲巷池边屋罗汉松青对紫薇朱斗儿送人扬子江边送

  • 列传第三十二·魏徵

    ○虞世基 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余姚人也。父荔,陈太子中庶子。世基幼沉静,喜愠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兼善草隶。陈中书令孔奂见而曰:“南金之贵,属在斯人。”少傅徐陵闻其名,召之,世基不往。后因公会,陵一见而奇之,顾谓朝士曰:“当今

  • 卷四百八十·列传第二百三十九·世家三·脱脱

        ◎世家三   ○吴越钱氏   吴越钱俶字文德,杭州临安人。本名弘俶,以犯宣祖偏讳去之。祖镠,因黄巢之乱,据有吴越,昭宗授以杭、越两藩节制,封彭城郡王。历梁、后唐,加吴越国王,卒,子元瓘嗣。元瓘卒,子佐嗣。佐

  • 雍正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七十八·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九月。丁未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子皆如之。起居注○谕内阁、果勒敏奏、调任杭州副都统富尔荪。未奉谕旨。自行署理乍浦副都

  • 评鉴阐要卷九·乾隆

    宋孝宗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军马纲孝宗初召张浚向用之意甚殷既曰倚魏公如长城又曰虽乞去之章曰上朕决不许赐书又有须与卿终之之语若深相倚任者何以福州之命去之曽无难色及虞允文宣抚四川且戒以无效张浚迂濶又若夙所

  • 读例存疑卷十六·薛允升

    戸律钱债违禁取利费用受寄财产得遗失物违禁取利:巻首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毎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于笞四十)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若监临官吏,于所部内举放钱债,典当财

  • 五年·佚名

    (庚午)五年大明正德五年春正月1月1日○戊午朔,臺諫啓曰:「臣等以言官,累日論事,上猶不從,不可就職。義當辭去,然此事大關,故敢啓。今日乃元朝也,無臺諫受賀,甚妨事體。」大司憲洪淑獨啓曰:「永文不合判書,朝廷所知,鄭光世、邊脩等事

  • 卷三十三·陆九渊

  • 甘露军茶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归命金刚手  密主大菩萨  能说最上乘  令速证菩提  甘露军茶利  能摧诸魔障  以慈慧方便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六·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書復住崆峒山復洪都 建安國主請住百丈山啟伏以濬哲遐舒,金輪衍御,協重華于帝道,允執厥中;孚錫極于攸甸,謳歌壤內。賴我王之多福,庇兆姓之咸安。恭惟 千歲殿下,德邁宗彝,名魁貴胤,聰明天縱,才博義

  • 丹阳真人语录·马钰

    丹阳真人语录。金马釭述、王头中集。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太玄部。王颐中集。王为马钰弟子,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拜师。马钰论全真道宗旨及修炼。

  • 周易古占法·程迥

    经学著作。南宋程迥撰。1卷。有绍兴三十年(1160)自序。书中采用邵雍加一倍法,据系辞说卦发明其义,用逆数以尚占知来。其叙占法、占事颇详,所论亦多有源流根据。朱熹所著《易学启蒙》多采其例。又附《古周易章句外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