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册 天命元年至二年

第五册 天命元年至二年

丙辰年,聪睿恭敬汗五十八岁。正月初一日,申日,国中诸贝勒、大臣及众人会议曰:“我国从无立汗,其苦殊深,天乃生汗以安国人也!汗既天生,以恩抚贫困之国人,豢养贤达者,即应称上尊号。”议定后,八旗诸贝勒、大臣率从成四面四角,立於八处,有八大臣持书自八旗出跪於前,八旗诸贝勒、大臣率众跪於后。立於汗右侧之阿敦侍卫及立於汗左侧之巴克什额尔德尼,各自出迎,接八大臣跪呈之书,放置於汗前御案。巴克什额尔德尼立於汗左前方,宣书咏诵“天任抚育列国英明汗”。宣罢后诸贝勒、大臣起,继之,各处之人皆起。於是,汗离座出衙门,叩天三次。叩毕回位后,八旗诸贝勒、大臣依次爱贺元旦,各向汗行三叩首。是年,始行养蚕,推广植棉於国中。

正月,汗谕呼尔哈部博济里曰:“东海附近,为我征服过之残留国人,若从尔言,可收入尔寨,设有不从,尔可袭取为俘获。”遂遣三十人偕该婿博济里往购貂皮。后於二月,自呼

尔哈部来归之诸大臣,向汗跪乞曰:“我等留住於彼处之诸兄弟,若不从博济里,则将被博济里所杀,我等欲前去携各自之兄弟以归,彼若拒之,则罪有应得,死而无惜也!”汗遂遣四十人前往。

五月,降蜜雨。出赫彻穆路,猎於十八岭,其后入扎喀路时,降零星点雨。雨霁,见柞树叶上有光,如琉璃然,舔之甘若蜜。时汗亲舔之此物好甜,遂令诸贝勒、大臣尝之。

六月,闻沿边之明人皆越境扰害诸申地方。故汗曰:“每岁越境掘银采参、砍伐树木、寻觅松子、蘑菇、木耳,扰害尤甚。欲禁其扰乱事,部立石碑,刑白马盟誓。然负前盟,每岁逾越帝界。我即戮之,亦不为过也!”遂遣达尔汉侍卫,令将於各处所遇越境之五十馀明人杀之。其后,明执往见广宁新都堂之刚古里、方吉纳并从者九人,以铁索系之,并遣人来曰:“我民出边,尔宜解还,何故杀之?”英明汗曰:“昔立碑盟言,见越帝边者不杀,则罪及不杀之人。尔为何不顾前盟而如此强辞?”明人不肯,并曰:“将尔为首之达尔汉侍卫解来此由我杀之,否则,事必酿大。”坚以此言相要挟。英明汗拒之曰:“不可。”明人曰:“此事上已闻知,不容隐也!尔何愁无有罪犯,不妨将其交出,解至我沿边地方,斩首示众,则此事息矣!”英明汗欲图**遣十一人还,即将往叶赫偷盗被执禁於牢中之十人,解至边界杀之,明人还将所拘十一人释还。

黑龙江之萨哈连部与呼尔哈部皆於呼尔哈部博济里处会议曰:“将来我地贸易之三十人及前来领其兄弟之四十人,皆杀之,然后我等叛乱与之为敌!”五月,杀其七十人时,有九人逃出。六月二十八日,闻其杀人之信后,大英明汗愤曰:“遣兵征讨之!”诸贝勒、大臣及众人皆谏曰:“正值夏季,路多泥泞,大军如何行走?俟冬结冰,往取可也。”汗独拒之曰:“今夏不往,彼势必将秋粮藏妥,人弃寨而往使大部。我兵还,则彼部继踵而至,食其所藏之粮。如此,则其部又可苟延一二载。今夏发兵,则人不遑躲避,粮不及贮藏。彼以为此时大兵不能行,正悠然闲居。今若往征,必获全胜。纵有逃昔,为数无几,且其食粮,均为我得,其逃出者,何以为食?如此,则彼部必灭矣!”七月初一日,命每牛录各选壮马六匹共一千匹,放入田禾中饲秣使肥之。七月初九日,命每牛录各派三名刳舟人,其六百人,往

兀尔简河源密林中,造刳舟二百。七月十九日谕曰:“著达尔汉侍卫、硕翁科罗巴图鲁率兵二千起行。抵兀尔简河后,命一千四百兵乘二百刳舟由水路进发。其馀六百名马兵,由陆路前进。”七月十九日起兵,第八日抵造刳舟之地。达尔汉侍卫、硕翁科罗巴图鲁率众兵乘舟,乃由乌拉河进发,其马兵由陆路前进。第十八日,水陆两军会齐后,兼行二昼夜。八月十九日抵,取河北岸莫克春大臣镇守之十六寨,取河南岸博济里大臣镇守之十一寨,取黑龙江南岸萨哈边部九寨,共取三十六寨。於大乌拉河南岸之佛多罗衮寨扎营。知自寨逃出之人进入河中大岛之柳林,火攻二次,尽取之。博济里本人,因於兵来之前欲遣移家业,至使犬部借刀船,得以逃脱。昔日,黑龙江每岁十一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后结冰,松花江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五日后结冰。大英明汗出兵之年,十月初即已结冰。汗兵於初五日渡黑龙江,观江之东西,均未结冰,独对寨处结冰如桥,宽二里

许,横跨江中。兵乃渡冰攻寨,萨哈连路二寨之人,弃家避於野外,始得幸免。其尚以为乌拉河冰期未到而安居之萨哈连部之十一寨尽取之。及兵还,其所渡之冰已解,以西复如前结冰一道,兵乃由此渡江而还。既渡,冰尽解,后仍应时而冻。继之又招服使犬、诺洛、锡拉欣三部,收其大臣四十人而还。十一月初七日,乃返抵汗城。先是呼尔哈部投顺大英明汗,常来朝见,进贡貂皮。汗念彼等投诚后远程来贡之甚为嘉许,故送女与呼尔哈部各寨主为婚,荣以为婿。至是变心反叛,杀大英明汗所遣商人。大英明汗乃怒而遣兵讨之,尽取博济里寨及周近所有三十六寨。又欲取黑龙江北岸之萨哈连部,然冰期未至,欲回。但思萨哈连部曾助博济里杀大英明汗之商人,不取此部,如何还师?惆怅之际,黑龙江竟於其冰期十五日或二十日之前结冰,此实乃上天深恶萨哈连部助博济里杀大英明汗商人及恐我不遑还师,故令提早结冰为桥,横跨江中也!谓此冰桥,横跨江中,四十匹马可并行之说,实非错谬。

十二月,蒙古明安贝勒次子哈坦巴图鲁台吉送马四十匹前来叩见,按其兄之例赐物遣之返。

丁巳年,英明汗五十九岁。正月,闻蒙古国科尔沁明安贝勒来见。正月初八日,汗亲率众福晋及诸弟子出城至百里外相迎,路宿二夜。初十日,於富尔简岗,与明安马上抱见。以接

见礼,大宴於岗。十一日晨,蒙古明安贝勒献驼十只、马一百匹、牛一百头,驼载毡子三驮和乾肉十三车及乳饼子油二车。是日入汗城。大英明汗念蒙古明安贝勒远道而来,以礼相待之每日小宴,间日大宴,留之三十日,赐以人四十户,甲四十副,及缎紬布疋等物至足,送三十里外,路宿一夜。该明安贝勒於壬巳年同叶赫哈达、乌拉、辉发、蒙古、萨哈尔察、锡伯九姓之国来犯大英明汗时被败,脱所穿之裤逐乘不如鞍之马逃出。自此次战败后第二十年时,将其女送与大英明汗。送女之第六年,其战败之第二十五年,即丁巳年,亲自前来。

十八日,遣兵四百,收取东海沿岸散居未附之国人。

二月,以大英明汗弟之女妻蒙古国喀尔喀恩格德尔台吉为妻。东征之四百兵,已於二月袭取沿海散居之国人。

三月,造大刀船,驶渡海湾,将倚凭海岛不服之国人尽取之。

四月二十四日,午日,天降蜜雨,广被七百里。

六月,将逃亡者尽取之,俘获三千,编百户,班师。

七月,蒙古恩格德尔台吉还,欲将原配之妻改适他人,以娶汗女。

十月十四日,蒙古国科尔沁明安贝勒第五子巴特玛台吉率僚友五十人前来叩见,献马五十匹。十六日,恩格德尔台吉至,未将原配之妻改适他人。

汗子四贝勒专主之大臣伊拉喀巴图鲁,不肯出力,反上诉曰:“我无端不受抚养,愿往投养我之汗。”汗即与诸贝勒、大臣商议曰:“昔虽在我处,亦未出力,受益不大,劳我颇甚,且我不计其恶,擢为大臣,归子专主也!尔不出力,反诬无端不受抚养,岂容尔於我等之间反复作乱耶?”遂将伊拉喀杀之。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四·毕沅
  卷第二十·徐鼒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四·王世贞
  忠贞录卷二·李维樾
  钦定兰州纪略卷六·阿桂
  长孙晟传·魏徵
  刘义庆传·李延寿
  苌从简传·薛居正
  目录·雍正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司马迁
  明鉴易知录卷六·吴楚材
  胡诒谷·周诒春
  王麟阁·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六出 珠赎·陆采

    〔西江月〕〔末上〕一朶名花无价。移栽上苑生香。浅红淡白弄春光。绰约含娇未放。已被西风憔悴。那堪夜雨凄凉。可怜零落委山庄。虚度韶华一晌。自家为何道这几句言语。只为先朝户部尙书刘震。止有一女无双。前年跟

  • 提要·吴渭

    臣等谨案月泉吟社诗一巻宋呉渭编渭字清翁号潜斋浦江人尝官义乌令入元后退居呉溪立月泉吟社至元丙戌丁亥间徴赋春日田园襍兴诗限五七言律体以嵗前十月分题次嵗上元収巻凡収二千七百三十五巻延致方鳯谢翺呉思齐评其甲乙

  • ●卷四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二十四。   起靖康元年六月二十七日壬戌,尽七月二十一日乙酉。   二十七日壬戌李纲以宣抚兵发京师。   遗史曰:纲以宣抚兵发京师种师道送之归而叹曰:兵可忧矣。。   李纲抵河阳入劄子论罢起兵等事。

  • 第八十四回 王化贞失守广宁堡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蔡东藩

      却说熹宗皇后张氏,本祥符人张国纪女,国纪由女得封,授太康伯,客、魏尝欲倾后,无词可谤,左思右想,竟造出一种蜚言,谓后非国纪女,乃是系狱海寇孙官儿所出,想入非非。且扬言将修筑安乐堂,遣后居住。安乐堂在金海桥西,从前孝宗生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弘治八年四月甲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寿王出府○太常寺卿齐章卒章字廷璧□安县人成化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升礼科都给事中转鸿胪寺丞进少卿太常寺卿卒赐祭葬如例章虽家于都邑能以俭约自持不随时习靡尝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

  •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一月。戊子。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山东办理团防。州县奉行不善。请饬查办一摺。据称山东昌邑胶州等州县。因举办团练。所在纷扰。民不聊生。益都乐安兰山三县尤甚。抽丁敛饷。按户勒派。签票

  • 一七 立房的三代·周作人

    十二老太爷死难当在咸丰辛酉(一八六一)年,可是十二老太太寿命很长,至庚子后尚在,至少要多活四十年以上。她有一个女儿,嫁给杭州人唐子敦,是以前学老师唐雪航的儿子,住在古贡院,老太太差不多通年就住在唐家。子敦也在家里教书,教

  • 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包天笑

      我自入新闻界以后,每日与笔墨为缘,自不必说了。但译写小说,则不是这个时候为始。第一次写小说为“迦因小传”,那时间的译作,都是文言体。在未到时报馆以前,在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的时候,上海商务印书馆便与我通信

  • 三国史记卷第十七。·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一七卷高句丽本纪五零零零零高句丽国本纪第五。[东川王][中川王][西川王][烽上王][美

  • 李逢吉传·欧阳修

    李逢吉的字叫虚舟,陇西人。他父亲李颜,患有长期难治的病,李逢吉自己料理求医用药,就懂医书了。他考中了明经科,又考中了进士。范希朝任命他为振武军掌书记,又向唐德宗推荐他,于是被任命为左拾遗。元和年间,他升任给事中、皇太

  • 高拱传·张廷玉

    高拱,字肃卿,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当选庶吉士。第二年授予编修。穆宗住裕邸,出阁讲经读书,高拱与检讨陈以勤同为侍讲。世宗忌讳提册立太子的事,景王没有去封国,朝廷内外很是担心。高拱在裕邸侍奉九年,教诲太子日益

  • 福建台湾奏摺·沈葆桢

    ●沈文肃公政书序文肃公由翰林擢御史,出守江西九江府;受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不数年,简任封圻。时庚申、辛酉之间,中外鼎沸;予始通籍游京师,闻都人士屈指海内贤豪,谓清贞沈毅能当大任者,惟交口称公也。后十余年,炳奉命抚吴,而公在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刑部左右侍郎盛元辅不知何许人由才能洪武元年任本年调山东行省参政张仁不知何许人由荐举元年任程儒即程徐浙江鄞县人故元入仕二年任左安善不知何许人由荐举二年任三年调河南知府李质广东徳庆人故

  • 卷十五·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十五宋 李明復 撰莊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謝湜曰比年如莒甚之也胡安國曰十五年夫人姜氏如齊至是再如莒而春秋書者禮義天下之大防也其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衛女嫁于諸侯父母

  •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七〈此卷首悔衆教罪之餘〉·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具夀鄔波離請世尊曰.行遍住者見有客苾芻來不爲告白.其事如何。佛言.若有客來 應須告白。時彼苾芻見有客來未解衣鉢遂便前作白言.具夀我苾芻某甲故泄精犯 僧伽伐尸沙罪如前廣說餘爾許日在

  • 卷之七·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七 国 百丈龟镜文 夫两桂垂阴。一华现瑞。自尔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调和众僧。故有维那。供养众僧。故有典座。为众僧作务。故

  • 去来今·王统照

    王统照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1月初版,内分三辑,收散文36篇,前有《小序》。多写于“孤岛”时期,当时作者思想上陷于苦闷,但仍未停止对民族命运、人生道路的苦思冥想,仍然“唱着时代之歌,激发着人类的向上自尊心。”(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