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册 天命三年五月至十二月

第七册 天命三年五月至十二月

五月十七日发兵。十九日,攻克法纳哈花豹冲、三岔等大小共十一城,驻军该地。是夜夫诸贝勒、大臣选率精兵,远离大营,对营各自立寨,分队着甲驻守。二十日,招服松山屯城。其周围四城因招之不降,乃攻而尽戮之。兵入明边凡三宿,明军未出,哨卒亦未至。克取大小城十七座。驻三岔堡,分俘获时,天雨二日一夜。额尔德尼巴克什曰:“设此雨①天,自半夜延至次晨进击之时,焉能攻取此路?谓天助者是也!”遂出边驻六日,办理俘获事宜告竣。攻城负伤者,视其伤势轻重,分别赏赍之。遣人将负伤不能自理者、有事者、患病者及俘获一并护送回家。又进入法纳哈花豹冲、三岔路,掘取其所藏粮食。二十八日晨雾。於下雾日卯时中刻天上有红、绿、白光,垂於我军两则,上圆如门,一端在军前,一端在军后跟随军行十五里外方散。遂将此处十七城及诸小寨之粮尽行取回。又入抚顺路,放马食田中青禾,将往日窖藏之粮谷尽数运回。六月二十

二日,广宁都堂遣大臣二名、通事一名及前送书者一人,共七人来言:“欲两国修好,可送还尔所俘数人,并遣使前来。”英明汗曰:“於征战时所获之人,何可还耶?倘以我为是,则除俘获之人外,尔应增送金银绸缎与我;倘以我为非,则我不求和,征讨如故。”谕而遣之还。

七月二十日,出兵攻清河。未时天雨,至夜天晴。二十二日,攻围清河城。城内一守城游击率兵五千及地方兵五千固守,并有大小枪炮一千二百。其万馀兵箭射,刀砍、枪刺,掷石,又以千馀枪炮齐发,但未闻其声。遂破城而入,尽杀其兵。被杀者之下压死未受伤者亦甚众。城既克,驻四日以分俘获。又由清河城西驱辽东,宿二日后,明使李参将等五人至,彼等终无修好之意,故未令遣还。又闻遣李参将乃为来探进兵之路,故由此撤回,进兵南路。即毁一堵墙、硷厂堡,将该路窖藏之粮谷,尽行运回。所种田禾,尽行秣马。俘获三千。於边内驻十三日班师。攻清河之日,明兵五千出靉河,袭击住林中之英明汗所属新栋鄂塞,杀男丁七人及妇孺共约百名。自清河班师之前,遣达尔汉侍卫率兵四千往守抚顺路沿边,以护我收割之粮谷。班师后,洪水泛滥。额尔德尼巴克什曰:“出师天雨,班师泛洪,倘雨自半夜下至次早出兵时,清河如何可得?谓天助者是也!”诸贝勒、大臣告汗曰:“请撤回西路护卫刈禾之兵。”汗曰:“设若我军尽退,兵还各家,则明军必以为我军不在一处,待我各地合兵以前,可乘机宜略我某地而去。故明兵必来杀我收获边粮之人。”诸贝勒、大臣等不肯。汗遂从诸贝勒大臣之言,令撤还护卫刈禾之兵。

八月十一日,又派兵,收割沿边粮禾。十三日巳日巳时,地震。命晒打收获之谷。著纳林、殷德依二大臣为主,率诸贝勒之庄丁家人八百名至距边二十里处打谷。谕曰:“昼打谷禾,夜至各山险益处歇宿。次晨饭时,仍由宿地下山打谷,勿得只於一处避宿。若只於一处避宿,被敌发现,必来袭击。南山宿一夜,则至北山宿一夜;东山宿一夜,则至西山宿一夜。征战之道,固求谨慎,贵於人者何有?”言毕,乃八百人均分为二,纳林率浑河南岸之众打谷禾,殷德依率北岸之众打谷。然彼竟夜不避宿,违背汗言,宿於打谷场上,为明哨兵来窥探二三次.九月初四日,明出兵袭纳林谷场四百人众杀七十人,馀三百三十人尽得脱。明兵乃乘黎明前昏暗时来袭,日出前退兵而去。时台卒见明兵出边,击云板告警,东方悬云版处见之后,亦击云板相传。日将出山而未高起之前,即传至汗城。汗往祭堂子后,闻击云板,遂携大贝勒及其诸弟率城中所有马兵,立刻起行。附近乡村之马兵出发以前,先行之兵已至克玛渡口。时有一人自西来报曰:“明兵杀我打谷人七十名,未及一时即退。”前往迎敌之军即停於克玛渡口。大贝勒遣人往告父汗。所遣之人会汗於大村郊野,并将情形报汗。英明汗曰:“闻报大明国皇帝之兵至,方前来迎战,大国之兵既潜越边界不及一时即撤,我兵前去何为耶?令撤之。”遂撤回。纳林以违汗前言拟斩,惟免身死,驱夫妇二人离家,尽没收其全部家财。殷德依籍没其半。侦卒叶古德以敌至不觉,分其家财为三,其二归本主,其一执法者取之。英明汗曰:“与明征战,仍居此内地行师,则迤东兵马,道远困劳,可向西推进,於近明边之界藩地方筑城以居。可於明边内牧放牲畜,使明边民不得耕耘,我则放鹰围猎,以困明人不得出城。若彼迫不得已出兵,则杀之,若不出兵,我再另谋一策。何需往攻其城,为礌石相击,破头断手足,劳我军士耶?”遂命伐大采石,以备筑城建屋之用。待上山运石木,整修城址等事宜告竣,已值天寒,遂暂止。时西路边外粮谷皆已打晒完毕。九月二十五日,略位於抚顺北之会安堡地方,俘获一千,将三百男丁杀於明边门城前。留一人,馘其两耳,付

书遣之。其书曰:“若不以我为公正而欲战,则订军期,出边界,或十日或十五日,毁城相战。不然,必以我为公正,输财帛以寝事焉!尔大国之兵若偷杀我属耕田之奴一百,则我必杀尔耕田之奴一千。尔明国岂能於城内耕种田乎?”遂回兵。二十九日晨寅时,见天东南方有白光自地冲天,形似长柄大刀,尾细而挺直,长逾大树,横粗五尺。

十月十一日,天将明,东方出现白光以及彗星。该白光於出彗星之第四日,即十四日晨方灭,未再见之。十一日所见之慧星,每夜移向七星,越七星尾端一星之北,十一月初九日

方灭,未再见之。

十月初十日,闻东方之呼尔哈部大臣纳喀达率百户来归,遂遣二百人往迎。其百户呼尔哈於二十日至。英明汗御衙门,呼尔哈部众叩见毕,以会见礼,具盛宴。嗣后命愿返家者立

一处,愿永留者列一处。赐为首八大臣各奴仆十对,以供役使,马十匹以供乘骑,牛十头以供耕田,及豹皮镶边蟒缎面皮袄,皮█子、貂皮帽,皂靴,雕花腰带,春秋穿之蟒缎无扇肩朝衣,蟒缎褂子,四季衣衫裤子被褥等,一应物件至足。赐其次者奴仆五对、马五匹、牛五头、衣五袭。赐再次者各奴仆三对、马三匹、牛三头、衣三袭。赐末等者各奴仆一对、马一匹和牛一头、衣一袭。百户归顺之民无分长幼,遂一厚赏。汗亲临衙门行赏五日。又厚赏住房及锅、席、缸、大小磁瓶、杯碗碟匙、筷子、水桶、簸箕、木盆等家用物件。其欲还者见如此厚赐遂留而不去者甚多。於是,送纳喀达人户前来后欲还而未还者及见赏赍优厚而留居者,乃皆托返回者寄信与各自兄弟曰:“国中之小军士以为征讨我等,乃欲作俘获,夺取财物,然汗之心乃欲招聚国人,予以恩养,收之为僚友,如此恩养,实非所料也。”

十一月初三日,攻克抚顺城时,俘获李参将家人一名通事一员、明帝家人十名。今将其中五人释还。

二十九日,叶赫贝勒锦泰希遣兵五百,杀我英明汗驻守辉发城之男丁五十人,掠娼妓十六人,共掠去妇孺七十人。

十二月初二日,广宁杨都堂遣王庆赛一人同前释归者二人至。卡伦额真阿尔布哈,以未得诸贝勒命,擅自偷袭汉人拟罪,将阿尔布哈家分为二,一分归本主,一分执法者取之。

①原转抄本签注:下年旧档已将abkaka圈改为agafi(下雨之意)。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三 苏尹毕李郑王许潘倪席齐·欧阳修
  列传二十三·薛居正
  卷五百十一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梁公九谏 全文·佚名
  第三十七回 议废立周昌争储 讨乱贼陈豨败走·蔡东藩
  卷二·沈德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二·佚名
  第一册 天聪元年正月至二月·佚名
  提要·岳珂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原文)·范晔
  郭璞传·房玄龄
  许奕传·脱脱
  冯琦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三·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庵遇·李渔

    〖谒金门〗(小旦上)人中了,只等香车来到。(净)想是灵鹊寻人寻未着,为甚不听檐外噪?(小旦)奴家来到庵中,得了两番喜信:妒妇已经病死,才郎又捷春闱。只是一件,如今接我的人也该来了,为甚么不见一毫信息?(净)只在一二日间,定然到了。〖前腔

  • 楔子·佚名

    (刘玄德引祗从上,诗云)急离江东趱路归,荆州还隔彩云偎。鳌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回。某刘备自到江东,已经旬日。孙权意欲将我拘留在国,索换荆州。昨日孔明着刘封推送暖衣,故坠锦囊,赚某还家。孙权不知是计,即日打发俺夫妻

  • 二集目录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十一塞上行围奉皇太后啓驾载览西成有象即景秋晓成吟过清河示七弟及诸皇子七夕黄花路微雨密云行宫即景九松山月揽胜轩常山峪行宫八景山田滦阳别墅小金山作

  • 御选明诗卷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乐府歌行二黄肃仙人篇翩翩骑白鹿言上泰山顶俯观浮世中不见百年影道逢古时人緑发被两领授我采药诀延年保寿命我闻再拜跪问是何方求抚我挟我肘与我上天游天上多桂树枝叶何脩脩折取忽盈筥馨香沾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一)·陈寅恪

    顺治十三年丙申秋冬间牧斋往松江游说马进宝反清告一段落,次年复往金陵,盖欲阴结有志复明之人以为应接郑延平攻取南都之预备,其流连文酒、咏怀风月不过一种烟幕弹耳。此年之诗前已多引证,茲择录有学集诗注捌长干塔光集中顺

  •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十八年·佚名

    (壬午)二十八年清康熙四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未,太白晝見。是後連月屢見。1月2日○甲申,平安道鐵山府,去十二月雷。諸道亦同。1月4日○丙戌,上詣敬陵展謁。世子以白袍、素冠,展謁于翼陵。上詣明陵行奠酌禮,世子及陪從百官

  • 卷四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八学六知行【言行附】程子曰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 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亦难也 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今有人焉力能行之而识不足以知之则有异端者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二·念常

      唐(姓李氏王土德都二京)雷氏曰(神太高则中睿玄肃代德顺宪穆景文武宣懿僖昭哀濮亡。唐主二十二。二百九十二年)  (戊寅) 高祖神尧皇帝渊改武德(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其先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歆弘农太守重耳金门

  • 瓶沙王问事品第十三·佚名

    於是车匿,将马去後,寂然灭意。详雄猛步,如师子王,裂坏众网。专心一向,乐居山泽,形体巍危目明普视,入林树间,如日入雲。虽独游行,德如大众,众善内著。外福始友,行且自思惟,不宜著采服。忽见释化作,猎师被袈裟。太子因语曰,此服非汝宜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卷下·祩宏

      菩萨戒弟子云栖寺沙门 祩宏辑  菩提心比丘鼎湖山沙门 弘赞 注○下篇威仪门威仪者。谓有威可畏。有仪可敬。由持净戒而梵行具足。堂堂僧相。众德威严。故令人可畏。动静合则。颙颙可观。仪端表正。故令人可敬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小參春日小參,僧問:「陽春一布萬物皆輝即不問,陽春一布是如何?」師云:「燒痕方轉緣。」進云:「恁麼則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云:「含雨未萋萋。」乃云:「春光曉,聞啼鳥,頭頭明,物物了,就瞥然,無剩少,一躊

  • 牛虻·伏尼契

    长篇小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为背景,描写意大利爱国者的革命活动。小说的主人公牛虻是爱国志士亚瑟的化名,他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的家庭,母亲死后受到比萨

  • 班兰台集·班固

    汉代诗文别集。1卷。班固著。班固曾任兰台令史,世称“班兰台”。其文集《隋书·经籍志》载为17卷,《新唐书·艺文志》作10卷,后散佚。今传本为后人辑。明代张溥将此集刊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共收班固佚文28篇,其

  • 古诗十九首·佚名

    组诗名。南朝梁萧统辑,载《文选》。作者不详,但非一人所作,约创作于东汉末年桓、灵时期。或谓枚乘、傅毅作,不可信。共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 二薇亭诗集·徐玑

    宋诗别集。1卷。徐玑著。作者曾任地方官吏,因此写过一些关切时政的诗歌,如《传胡报二十韵》有“晋赵非殊异,山河本浑全。人心方激切,天道有回旋”的句子,表现了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但更多的诗作却是表现长期离家担任下吏的

  • 十八臂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觉译。佛对阿难说十八臂观音之陀罗尼。为阿难说,持者,消灭根本罪业,积集无量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