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六册 天命八年六月至七月

第五十六册 天命八年六月至七月

二十五日,授方吉纳以备御之职。

命布哈图参将、吉思哈游击前往更换戍守南边之索海总兵官、图尔格依总兵官。

命达尔札副将率兵一百,前往北辽河渡口戍守。

二十五日,兆德牛录之雅尔古,原任海州城管路大臣,曾向居该处之诸申及汉人勒索酒肴糠灯,并且未经报上即擅自释放盗取仓粮之人,未请示何人即容二汉人入其家宅。闻其罪即?之。经讯问,皆属实,故斩首示众。

二十六日,遣扎木布禄牛录之萨比,图赖牛录之硕色及其他二人,共四人持书往戍守南边之索海总兵官、图尔格依总兵官处。书曰:“岫岩地方迁散人之陈粮,勿滥奢靡,酌量散给编户人及所俘之人,令其舂米,食至七月底。并多做炒面。惟恐以新种之粮饲马,命户口,俘人备办米物,斟酌①启程。恐妻孥致死,车载驴驮,并令多携什物。到此处后,分配俘人,需六七日,无薪何以为炊?陈粮【原档残缺】”

是日,遗书方吉纳,曰:“娘娘宫地方八乡叛人之麦,著尔方吉纳率耀州、牛庄、海州三处之诸申前往收割,晾晒,并妥为贮藏。再,熬盐之人,仍令各居其乡。率其诚实可靠者住

於耀州。至於小人,则留之。著刘都司率尔周围之汉人摘取棉花。又,未动之乡人,视其贫富分为两半,近牛庄则往於牛庄,近耀州则住於耀州,诸申一边,汉人一边,妥善办理而居之。”

二十六日,都堂致诸千总书曰:“前颁告示云:凡地方之人皆详查各所辖之众。傥往他处,则所往之人及容纳逃人之人,皆贼也。故抄没容纳者之家产,使逃人为奴等悟。复州城,原

计有七千男丁。据复州之人来此首告称:复州城比原计七千男丁多出一万一千男丁。由彼方前来之奸细业已受书,其地方之人皆欲叛去等情。首告之言无信,故遣大贝勒往察。经查,男丁果然比原数多一万一千。且将所有之粮,皆做成炒面。叛情属实,故将复州人杀之。各地之人,傥似复州隐匿额外人口,亦照此例。尔千总当详察所辖之人,其人名皆录於册内。所计之数【原档残缺】终一次报来。尔千总所辖之人,若往他处,尔查明执之,其窝主之家产,分尔一半,其逃人亦给尔。傥尔容纳他人,为其主查获,亦按此例将尔治罪。”

石副将、王备御:著尔二人率盖州、耀州、海州三处所辖之汉人,往割复州所属迁散乡屯之麦,并晾干,妥为收藏。至於棉花亦妥为摘收。为恐逾时,大田之庄稼亦遣出官差之汉人

收割之。

是日,遗书佟参将,曰:“佟参将:著尔率周围未迁散乡屯之汉人,往割岫岩地方迁散乡屯之麦,并晾干贮存。棉花亦妥为摘收。为恐逾时,大田之庄稼亦遣出官差之汉人收拾之。”

二十七日,革叶赫之锡林备御职,按常例拟以罚罪,缴回自辽东以来之赏赐。其罪之缘由,乃因於南边戍守地,杀逃往之汉人,藏匿其衣服。经其家奴首告,法司审理,拟罪。准首告之奴离去。

格巴库曾授以代理游击备御之职。因於戍守南汤山一带时,遣往彼处取粮之人,竟未遣放额真,致使二人被杀,被掠去马十三匹、驴五头、骡一头。该被杀之人,被掠之马、骡、

驴等,皆令格巴库赔偿,革其备御之职,没收所给之赏,并按常例拟罚十五两之罪。

萨克斋牛录之札立堪,於奉集堡阵上隐匿一人一牛。又,依勒都缠以其劣马换取良马。该牛录【原档残缺】拟销二十两之功,销札立堪十两,销依勒都缠九两。浩色前来销之。

二十八日,授库尔禅备御之职,并赏给汉人。

爱巴里因其父之功,授备御之职,并赏给汉人。

大贝勒由复州至,复州备御王彬曾告大贝勒曰:“交哈兴旺红马一匹、银五十两馈送王都堂。去年十二月,为筹王都堂之年礼,交汉人骆三萨银一百两,令其购蟒缎、珍珠支去。今

年四月又支银一百三十两。十二月二十一日,交骆三萨纯金十两、上等妆缎一疋,由我偕从人霍世勒送去。五月初三日,五备御与我於我上房北屋交给骆三萨,并曰:‘沈阳,甜水站无官,尔以此银送王都堂,询之彼处曾赏我乎?’吴善送佟驸马马一匹,蟒缎衣服一件。赵三奎送佟镇国银八十两。送李大成金二两,银瓢一个,粗布二十疋,细布二疋、棉二包、黄马一匹。送毕志赛金十两、银瓢一个。送佟都司骡一头。送牛永成花马一匹、银三十两。”又永宁监备御李殿魁告曰:壬戍年八月十九日,都堂取我李殿魁之金二十两,王游击知之。十月初九日,都堂以狐肷皮袄兑银十两,由王游击支击。十二日王游击取青马一匹、驴一头、白马一匹,送都堂。十二月十五日,王游击取狼皮?子一个,送都堂。五游击带去铁匠一人,名马二,皮匠二人,名张九、李配,留都堂处。遂取其书呈汗。经审其言,将王都堂拟罪,罗其官为庶人。   (原注:王都堂乃哈达国王汗之孙,英明汗之婿)。

二十九日石城一人持书前来首告石城炼铁参将王子登,谓其受彼方汉人之书。上审其书,书末云於正月遣书,并书参将等语。然授其为参将乃四月,其伪一也。又据来告之人云:“此

书与诸档册皆放於大竖柜内,金游击遣人取男丁之数目册时,因王子登酒醉,将该书与档册一并检出,是以得之。”此书若实系彼方所遣,则应另藏於严密之处,岂能与各档册同藏一处?

其伪二也。故此乃诬告之遣诸申四人汉人二人赍书於王子登曰:“尔勿怀疑惧,仍宜好生管理地方。”

阿敏贝勒至。遗书曰:“赶回出逃之娘娘宫地方之人,令其妇孺近耀州者,入耀州,近海州者入海州;放其男丁各自耕作。”

七月初二日,阿敏贝勒致书云②:方吉纳属下袁守备所管王宾屯之张敬福、尤世忠、赵伟兴,张立屯之曹秀福、佟安洛、张科道、尼雅夸勒屯之齐世功、邓文魁,赵展蝉屯之彭宗、蔡书博、潘登科、张存敬、穆家屯之刘宗颜;郝守备所管郝官屯之赦志敬、赦四,考塔屯之秦维新、曹世跃、安敬金、郁代成,绥站屯之张柱、刘家禄,张海屯之张世性、张善,十里屯之林正古、李庆青、傅孔、连敬,萧秀屯之邢二、萧富、颜正理、哲言良等三十一户住耀州。

大贝勒属下年守备所管裕家屯之佟正福、佟百色、王继祖、秦三,曹官屯之梁天玉、张太魁、佟九,骆家屯之王克炳、石庆良、罗庆善、陆敬、王占、德柱伟、华益堂、尤分同、黄八等十三户住耀州。

岳托阿哥属下青守备所管大官屯之赵九兴、曹永、王素明、曹有、杜四平,宽水集屯之郝家禄、赵敬涛、高立平,郭家屯之贾三启、张宗贯、留名屯之佟信常、刘三柱、张昆正、佟炳有,三圈屯之马四魁、王冠清,梁屯之刘秀清、郑有功、八家河仓屯之南敬侯,舒敬宗等十七户住耀州。

制席、桶之秦守备所管秦上官屯之程有兴乔秀增、白英厚、何主敬、陈益言,围河屯之王崇怀、段清白,王旺屯之万文卓、奉楚桐,王明屯之李松,前产屯之王慈等十一户住耀州。

梁备御所管戴家屯之席鼐、唐秀令、宋修传,赵亲屯之刘有善、袁田福、袁好金、石河屯之李天明、慈祖宁、刘成功,郝卦勒屯之陈庆祚、宋主涛、苏有德、乔克当、谷宁福,尤三屯之司有法、山求三、张方贵、红草屯之连彪、张戴禄、景宗、张大、札二、赵二等二十三户住耀州。

佟都司所管秀吉屯之年载祥、佟蟾宫、张敬伯、颜家志、秀普等五户住耀州。

布哈图所管索旺屯之孙延荪、王正明、郝思益、佟正明等四户住布哈图之诸申所居耀州南窟窿山屯。

阿山所管老边屯之刘三新、毕山、张老云,吴英、八家屯之郝永荪等四户住耀州。

安泰所管首堡屯之王钦荪、吴阳凯等二户住耀州北布兰泰牛录下诸申所居之赵家屯。

刚噶达所管【原档残缺】张大功、陈哲桂沙河屯之宋尧燮、王胡儿、王继玉等六户住海州。

杨古利额驸属下沙河,喀木比林屯松山堡、卜文、张六、田玉山等四户住海州之里科萨庄屯。

栋鄂额驸所管围台祥家屯之申山端、王宗兆、塔山屯之王秀义、王二、伊楚善等五户住牛庄。

刘都司所管冯家屯之冯多玉、平兴帆、陈璞、刘六等四户住海州。

方吉纳属下袁守备、郝守备所管十屯三十一户住耀州。

大贝勒属下年守备所管三屯十三户,住耀州。

岳托阿哥属下青守备所管七屯十七户,住耀州,秦守备所管制度、桶之五屯十一户,住耀州。

耀州李章③备御所管七屯二十三户,住耀州。佟都司所管一屯五户,住耀州。

阿克善④所管二屯四户,住耀州。

布哈图所管一屯四户住布哈图属下诸申所居耀州南格木米三屯⑤。

刚噶达所管二屯六户,住海州。

杨古利额驸所管二屯四户,住海州北里科萨屯。

安泰所管一屯二户,住耀州北布兰泰牛录之诸申所居赵家屯。

栋鄂额驸所管二屯五户,住牛庄。

【原档残缺】都司所管【原档残缺】屯四户,住海州。

合计四十四屯一百二十九户。

①原转抄本签注:谨查bahai teile盖酌其所得之意。

②原转抄本签注:谨查,此段至卷末共十页。所记皆系将娘娘宫等处所俘之汉人分别迁往耀州、海州所属地方。因未记其他事由,人名地名无从查考,故照抄之。

③“李章”备御可能是“梁”备御之误。

④“阿克善”可能是“阿三”之误。

⑤“格木米三屯”与前“窟窿山屯”不一致,原文如此。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读礼通考卷五十二·徐乾学
  卷之四百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二·余继登
  ◎男女混杂之修道·李定夷
  ◎土布大面俭德规人·宣南吏隐
  卷九·陈均
  八○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有凤来仪:婚礼·胡兰成
  王通传·姚思廉
  卷六十三·雍正
  贝润生·佚名
  十七年·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十二回 邀赦书恩施闺阃·陈端生

    第七十二回邀赦书恩施闺阃诗曰:九重雨露沛恩覃,敕赦爱书宥至三。更念岐黄苏太后,于归皇甫好宜男。康员外即忙忙出去,问了梁丞相回转花园,十分不乐。咳!总是我们没福,寄子多会,寄了个西贝的,可惜如今只好算继女儿了。且说映雪

  • 卷十八·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八    宋 吕本中 撰处暑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余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秔稻香 教授郑国材挽诗 松桂在荆棘所趋故不同虽云被剪伐所至仰清风念子行古

  • 卷三十三·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三十三明 梅鼎祚 编襍曲歌辞【汉并无名氏】蜨蝶行         古辞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之传欂栌间雀来燕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持

  • 卷四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六牛僧孺牛僧孺字思黯陇西人贞元中擢进士第历相穆敬两朝封奇章郡公後出为武昌节度使文宗朝徵入再相夙与李德裕相恶会昌中贬循州长史大中初还为太子少师卒集五卷今存诗四首享太庙乐章

  • 御选元诗卷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十五五言古诗三黄宏过天姥岭天姥连天横我过如牛脊乃知李谪仙梦游言过实徐生亦好奇请问刘阮迹安知古仙人太平入鬼域妖狐花满头媚人强求匹流杯饮胡麻磊磈皆沙砾安熙拟古次韵六首郁郁岩下柏青青水

  •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二十八·张廷玉

        魏观 陶垕仲 刘仕貆 王宗显 王观 道同 卢熙 青文胜   魏观,字杞山,蒲圻人。元季隐居蒲山。太祖下武昌,聘授国子助教,再迁浙江按察司佥事。吴元年,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奉命偕吴琳以币帛求遗贤于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一·阿桂

    六月癸酉温福丰升额奏言副都统富勒浑总兵李煦报称自五月二十二日起连日大雨至二十六日邜刻雨止领兵绕过南山后面分为三路冲进箐林直抵大木栅前攻击有贼二百余名从两旁林内突出木栅内又冲出百余名俱被官兵奋勇撃败已刻

  • 史记集解卷三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歴之兄也季歴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歴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歴季歴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犇荆蛮自

  • 第一篇 学贵有恒(上)·丰子恺

    读书《中学生》杂志社出了一个关于“书”的题目来,命我写一篇随笔。倘要随我的笔写出,我新近到杭州去医眼疾,独游西湖,看了西湖上的字略有所感,让我先写些关于字的话吧。以前到杭州,必伴着一群人,跟着众人的趋向而

  • 覆四川当局欢迎电·太虚

    成都统率办事处刘邓田处长荃鉴:锦水莪峰,久萦寤寐,重以电招,弥切遐想。溯江西上,当待春深,先此驰报,无任钦迟!太虚。(见海刊八卷一期)

  •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讲录·太虚

      ──二十六年七月在庐山大林寺讲──   悬论    一 释经题略明全经纲要    二 释译题略叙四译历史    三 释品题略明今讲宗旨   释经    甲一 问答抉择     乙一 问答正宗   

  • 父子合集经卷第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四大天王授记品第十四   尔时四大天王。并诸眷属九万天子。俱见诸阿修罗王乃至宝璎珞天等。于世尊所各作供养。复闻与授成佛之记。心大

  • 悟而未证生死不了·印光

    夫欲了生死,必须实证。若唯悟而未证,则烦惑尚在,大须努力。倘能兢兢业业,历缘锻炼,则觉照存心,冥符圣智,人我是非之凡情,无由而起。若不加觉照,依旧凡情炽然,功行愈高,情见愈重,由悟入迷,在所难免。如人睡惺(xīng清醒)不起,久复睡著

  • 卷第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三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佛在劫比罗城尼瞿陀园中。当度五百释子及邬波离时。诸苾刍咸皆有疑。以缘白佛。此邬波离。昔作何业为王剃士。尔时佛告诸苾刍。往昔国王。有一剃头人。有

  • 道德经精义·黄元吉

    以道家内丹功法注解《老子》的代表性著作。清代黄裳撰。按《老子》八十一章,逐章为注。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学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赅,体用咸宜。尤以其融儒入道,而能凿空无痕;因道弘儒,而能浑全一体

  •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佚名

    卷末太极左仙公劝人诵《大献经》。《大献经》乃六朝古灵宝经,本经盖出自其后。太极左仙公向三真人述地狱之苦、六道轮回及供献功德因缘,劝人“八日”奉礼天尊,以度亡魂。

  •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包括两篇道法。其一为《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其法择日斋戒入室,依次存思五帝来人身中,体内五脏之神及下丹田之神各镇其所,并存思饮咽五星及日月二景

  • 满江红·张恨水

    《满江红》是民国时期作家张恨水创作的现代长篇小说,民国22年首次出版,现已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作者在男人的角度描写男女之间的感情,用细腻的手法将男男女女跌宕起伏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活泼。 张恨水笔下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