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

初三日,遣人致书云:二贝勒曰:滦州一带俘获人口,其未婚少女及家奴,勿全给还,待来告索还其妻及兄弟亲戚时,取之交与汉人可也。

初三日,蔡通原系明洪山口千总,我军克洪山口後,以洪山口无参将,擢千总为守备,兼管参将事务。其後,大军前往北京,各地降民皆叛,彼亦随众叛。及大军还,彼先众来降时,三屯营总兵官遣人来不纳令退。又与西兰圆率兵往攻潘家口,殊属诚心归顺,擢为参将,并赏马一匹,银十两。

金有光,原系明潘家口守备,至是擢为游击,并赏马一匹,银十两。

魏德礼,原系明潘家口平民,我进兵後,三次奉差递送奏书。大军往北京後,潘家口叛变。旋师後,遣人招降,彼先缒城降,并招潘家口归降,故擢为守备,并赏马一匹。

蒋进桥,原系明潘家口守备下旗鼓,我进兵後,因递来潘家口降书有功,擢为守备。大军往北京後,潘家口叛,旋师後,遣人招降,彼先缒城降,并招潘家口降,故仍为守备,并赏马一匹。

初四日,乐亭南三十里外,推城、邱口庄二村,辛传顺、胡谟印、唐元宣、李文寅等五人,领其村人薙发归降,前来叩见,并献骡一,乃却之,赏银十两,给以告示及令旗,遣之。

初四日,札鲁特部诸贝勒,献汗上等马四十三,驼一。

初五日,致遵化书云:钦奉汗命,於初一日,遣人三十,前往捉生,未得其骑马者探而得其步行者,讯之云,祖仍驻山海关,抚宁驻有副将四员,一曰朱梅、一为祖之弟、一姓马、

又一姓黄,已与内地不通信息等语。再我两处所有军马,其头等者,膘肥体壮,赢弱者,再饲养十日,无论何往,可以乘骑。甲兵所需粮草,皆已获得。建昌一带已降与未降地方数目及兵丁数目,皆已缮入汉文册内。再我等曾欲遣使於祖。又恐谋事草率,遂候汗谕,曾命建昌驻军,赏给银两,现已遵旨赏给。各总、把总,各赏银二两,其银由马副将亲往贵赍。马副将往取家眷,闻已离北京,自海而来。其原先遣派之人已至,已於初四日,遣人前往相约定地迎之。至於我军马匹,十匹之中,七肥三瘦。

初五日,汗与诸贝勒会审众兵同意都堂兵交战於都城南关东门时,为袁击败一事。时汗谕诸贝勒曰:“前已有旨,其攻城先登而授职之人,嗣後我等勿得再令攻城。彼等既捐躯建功,复令攻战,欲何为。此等有功者 当留在诸贝勒、固山额真左右,唯遇众人齐战时,随众进战。若彼欲战,亦当止之。即或厮率中若有一二次率先登城立功者,亦不可再令其攻城。将此旨意,令传谕驻永平、滦州诸贝勒大臣及众人知之。”

据来报,汉儿庄千总一员率四十人等进入潘家口後叛等语。遂遣副将阿山、杨善、龙什率每旗护军营大臣一员,每小旗护军二人,并喀喇沁部岱达尔汉之兵二百,西兰图之兵一千

往击。

遣每旗护军五人,每小旗额真一人,以刘哈为首,往侦探三屯营消息。

驻永平众台吉致书云:钦奉汗命,於初一日,遣人三十,前往捉生,未得具骑马者,而得其步行者,讯之云,祖仍驻山海关,抚宁驻有副将四员:一曰朱梅,一为祖之弟,一姓马,

又一姓黄;已与内地不通信息等语。再我两处所有军马,其头等者,膘肥体壮,羸弱者,再饲养十日,无谕何往,可以乘骑。甲兵所需粮草,皆已获得。建昌一带已降与未降地方数目及兵丁数目,皆已缮入汉文册内。再我等曾欲遣使於祖,又恐谋事草率,遂候汗谕。曾命建昌驻军,赏给银两,恐已遵旨赏给。千总、把总各赏银二两,其粮由马副将亲往赏赍。马副将往取家眷,闻已离北京,自海而来。其原先遣派之人已至,已於初四日前往相约地迎之。至於我军马匹,十匹之中,七肥三瘦。

是晚,汗召麻总兵官、贾郎中、杨副将、孟副将、臧游击五人至御幄赐宴。汗曰:“明帝视如许将士之命,竟同草莽,常驱之於列地。再我屡遣人议和,竟无一言相报。”麻总兵对曰:

“明帝年幼,执政众臣不忠,各图自保。议和之事,惧不敢奏。奏之而听固为善矣,倘或不听,亲族诛灭,故不敢言。”汗曰:“若然,是天赐我机也,岂可弃之而去。但驻兵屯守,民不得耕耨,何以为生?且夫山海关、蓟州,防守坚固,徒劳我师,攻之何为?惟当深入内地,取其无兵之空城可也。”

初六日,白都堂、崔道员、张知府奏请贸易。二贝勒曰:“其人马牛骡驴羊及膻羊,照例在楼下纳税交易。令诸申大臣二员、汉人大钟臣二员,居彼具文抽税。凡物遗失,务将遗失

物件颜色,先告知固山额真,遵循固山额真之言寻觅其遗失之物。若不先告知固山额真,失主即认之,亦不与也。”

是日,自滦州致书云:遣往乐亭之人,尚未返回,据风闻已於初二日薙髮等语,其家信尚未闻知,欲再遣人探信,然未得合适人选。滦州一带村堡及城内,来人甚多。李备御今因无耕畜来请,大臣等议给无主幼骡二。城南无主之田,欲高游击与我二人,以我牛驴耕种,若不获准则罢。张知府患病,城内之事,无人管理,二贝勒可否议遣幹练官员来替。

是日,前往潘家口之副将阿山、杨善、龙什等致书云:“我等启行,至洪山口,天色已晚又由此前行,距潘家口十里外驻营。翌晨启行,遂遣我所携守备一人,并二人传谕:汗之大军

将赴汉儿庄,现已至此,令尔等来见诸大臣等语。时已叛我之万姓二人出城来降,并报称,有一千总率兵四十驻於城内等语。我等遂以前赴汉儿庄,途经此地就食等语诱骗,陆续入城即夺其城门,沿城而立,斩千总一人,杀三十三人。我等将迁移之户口,分别以待,至於容匿千总之万姓二人,作何处置,候汗下旨。”汗曰:“潘家口事务,宜照前信办理。勿杀万姓二人,亦取其户口迁来。再尔等返回之前,宜侦探喜峰口消息。”

是日,赏贾郎中,范生员各骡一,以资乘骑。又赏附近降民及差役骡二,以备差遣时乘骑。另有千总二人,各赏马一。

赐喀喇沁部页贝勒马六匹。

遣图鲁什、劳萨,率每甲喇■军三人,前往大路一带捉生。

前往三屯营捉生之刘哈,杀二汉人,生擒三汉人解来。

是日,汗曰:我诸贝勒大臣等,仰蒙天佑之,凡事皆当处之以义,毋食黩以利己,毋偏庇以徇人,则在下之士卒悦服,天亦嘉之。夫事因不知而错误妄行,犹出於无心之过。若如喀

克都里,不明事理,令其本旗巴图鲁萨本哈图,乃为本牛录人运取栅木,以劳苦之也,复令往攻昌黎城。凡贝勒诸臣,视本旗效力营苦之人,即当如为亲其劳,而恻然憐悯。若不憐悯,虽为亲友,亦不愿尽忠效力矣。昔奂起吮其卒之时,卒之母哭曰:“吮此子之父之痈,父遂殁於阵;复吮此子之痈,恐如其父殁於阵也。”似此等小卒,不幸一死则已,幸而得生,为汗及诸

贝勒建功之业,而一次奋勇出众者,再遇攻城时,纵有攻城之心,切不可复令之往也。

初八日,遗书於滦州云:催滦州人,从速耕种。所请官员,兹将遣往。再将此薙髮书,令刻字匠刊刻,无论何也,凡获未薙髮之人,即令薙髮,付此书遣之,再将尔处所有戏子,悉行遣来。至於尔等所获牲畜,分四旗收养,所得财帛,送至於此。

是日,遣叶努率十六人赍书还渖阳,书云,汗乃谕曰:岳托、豪格等去後,有尚书一员、副将八员、游击十六员、都司十六员、卒兵八千,我等将至遵化之日,由明官至距遵化十五

里处、分八营而立。我军遂败其五营,斩尚书一员、副将五员及游击、都司等,尽歼其众。生擒游击一员、守备一员。有二营奔往布尔噶都所驻之地罗文峪,为布尔噶都击败,尽歼之。

乃生擒副将一员、游击一员、都司二员解至。再降我而复叛之洪山口、潘家口,至是复降。潘家口所有富户,已迁至遵化,其贫穷者仍留原处,交与西兰图安置。大安口驻军悉已遁去,

其馀氏寥寥矣,故令沙木巴驻守。尔前来之诸贝勒,盼我等速还。若不秣马,俾之壮,不得即行返还。惜所获马匹尚未至。务令治愈马疮,俾妥为督促喂养。因永平有军情,遂至遵化,

遵化军情更甚,故我等将士、尽留於彼,只身速还。待我等将至,尔等起行前来可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一·表第十二·七卿年表一·张廷玉
  第一百五十七回 受贿托倒戈卖省 结去思辞职安民·蔡东藩
  卷之六十四·佚名
  卷之九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马议员之艳史(名士风流)·李定夷
  七○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查缴违碍书籍并缮清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佚名
  一八六 我的工作三·周作人
  ·援赦人犯请免解审议·丁曰健
  陶纇仲传·张廷玉
  魏相翟强死·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二·王世贞
  通政司·佚名
  附录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傅斯年
  卷46·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一·彭定求

        卷501_1 【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一作奉寄东都留守令狐相公)】姚合   除官东守洛阳宫,恩比藩方任更雄。拜表出时传七刻,   排班衙日有三公。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   三十六峰诗酒思,朝朝闲望与谁同

  • 刘澜·唐圭璋

      澜字养源,号江村,天台人。尝为道士,还俗,干谒无成。景炎元年(1276)卒。   庆宫春   重登峨眉亭感旧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

  • 徐俯·唐圭璋

      俯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之甥。生熙宁八年(1075)。以父禧死事,授通直郎。崇宁初,入元符上书邪等。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累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罢,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卒,年六十

  • 许将·唐圭璋

      将字冲元,福州人。生于景祐四年(1037)。嘉祐八年(1063)进士第一。熙宁四年(1071)为太常丞。召试,授贤校理。十年(1077),翰林学士。元丰六年(1083),兵部侍郎。绍圣二年(1095),自守吏部尚书除守尚书左丞。四年(1097),除中书侍郎。崇宁元

  • 三集卷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一古今体七十五首【庚辰一】庚辰元旦纪蔀循环五运推三灵引达正昌时岁惟振美期农稔月应孟陬与物怡?气誾誾调律琯羣生啿啿沐春祺武成敢诩尧封廓敬久还求禹甸治元旦

  • 七言巻五十九·洪迈

      七言  穆天子传        唐彦谦  王母清歌玉琯悲瑶台应有再来期穆王不得重相见恐为无端哭盛姬  楚天  楚天遥望每长嚬宋玉襄王尽作尘不会瑶姬朝与暮更为云雨待何人  寄徐山人  一室清羸鹤体孤

  • ●卷三·毛先舒

    ○唐后李于鳞云:"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陈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两"其"字竟作"唐"字解,语便坦白。子昂用唐人手笔,规模古诗,故曰"弗取",盖谓两失之耳。子美七言古大浇初唐之朴,而于鳞云"七言古诗,惟子美不失初唐气

  • 卷九·谷应泰

      ○略定秦晋太祖洪武元年,元将李思齐、张良弼闻王师下河南,即驻兵潼关以拒。既而火焚良弼营,思齐仍移军退守葫芦滩,遣其部将张德钦、穆薛飞守关。五月,都督同知冯宗异抵潼关,思齐弃辎重走凤   翔,良弼奔麟城。丙寅,宗异

  • 春秋别典卷六·薛虞畿

    鲁宣公【元年癸丑在位十八年周匡王五年】赵宣孟见骩桑之饿人为之下食而餔之与脯一朐拜受而不敢食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食之吾更与汝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晋灵公欲杀宣孟伏士以待因发酒宣孟宣孟知之中饮而

  • 提要·李焘

    (臣)等谨案六朝通鉴博议十卷宋李焘撰焘字仁甫眉州丹棱人登绍兴八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提举佑神观赠光禄大夫谥文简事迹具宋史本传焘博极载籍慨然以史学自任宋代典故尤悉力研核所撰续通鉴长编卷帙浩繁最称赡博精审今已别

  • 高帝本纪·萧子显

    高帝本纪(上)太祖高皇帝名道成,字绍伯,小名斗将,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萧何的儿子赞阝定侯萧延生侍中萧彪,萧彪生公府掾萧章,萧章生萧皓,萧皓生萧仰,萧仰生御史大夫萧望之,萧望之生光禄大夫萧育,萧育生御史中丞萧绍,萧绍

  • 卷三百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四八旗大臣年表五部院大臣年表一<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四><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四>

  • 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黎靖德

      ◎宪问篇   △宪问耻章   问:"集注云:'宪之狷介,其於"邦无道穀"之可耻,固知之;至於"邦有道穀"之可耻,恐未必知。'何也?"曰:"邦有道之时,不能有为,只小廉曲谨,济得甚事。且如旧日秦丞相当国,有人壁立万仞,和宫观也不请,此莫

  • 理学类编卷五·张九韶

    明 张九韶 撰鬼神易系辞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程子曰人能原始知所以生便能要终知所以死又曰原始则足以知其终反终则足以知其始死生之说如是而已矣故必以春为始而原之其必有冬以

  • 读诗略记卷三·朱朝瑛

    明 朱朝瑛 撰小雅严坦叔曰雅之大小特以体之不同耳盖优柔委曲意在言外风之体也明白直言其事雅之体也纯乎雅之体者为雅之大杂乎风之体者为雅之小也鹿鸣之什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

  • 卷十·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十宋 司马光 撰丧仪六祭凡祭用仲月【王制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注祭以首时荐以仲月今国家惟享太庙孟月自享六庙濮王庙皆用仲月以此私家不敢用孟月】主人【即目在此男家长也曲礼支子不祭曽子问宗

  • 评议 原文·洪应明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小人好名,便起

  • 致月空书(六通)·太虚

    一月空主任:函报各件均悉。事务职一期才可熟手,务须连任多期,不得辄求自退。至院费不足,则非一人事,仅可与尊法师从长计议,提出常会通过也。太。一月九日。二月空:百医不痊,已开始用草药酒,觉无甚碍。吾房内草药酒,望为倾入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