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册 天聪元年九月至十二月

第八册 天聪元年九月至十二月

九月初一日 汗颁诏曰:“马骡以备乘骑之,牛驴以资■载,羊、山羊、豕、鸡、鸭、鹅等供食用。嗣汗及诸贝勒,以至小民,凡祭祀及筵宴、殡葬、市卖所用牛马驴骡,永行禁止之。

若有达禁宰杀者,被奴仆首告,则将首告者离主,并照所用牲畜数,追给首告之人。牛录额真及章京有失察者,照例罚之。

惟具大宴宰牛。祭太祖列宗陵寝,照旧仍用小牛。至於管理牛群之贝勒大臣等,若欲杀食,亦须节用,母得妄杀。自汗及诸贝勒,以至小民,凡祭祀筵宴、殡葬及市卖等,只许用山羊、豕、鸡、鸭、鹅牲畜。有屠猪为市者,可屠公猪。若屠母猪卖之,按例治罪,并令赔偿。再者,先是,圣汗及诸贝勒向旗人强行购豕,至是,永行禁止。准予售豕人自愿越旗议价出售。

诸贝勒家人,有强行买豕者,照例治罪。勿向汗及诸贝勒奴购豕,否则其购买之人及出售之奴仆,皆照例罚之。明国,朝鲜及蒙古人等,勤牧善良,遂以致性畜繁盛。而我国之人若不善养牲畜,一味宰杀,则牲畜何由得蕃。嗣後,务须勤加牧养。

初二日,明徐参将,亲率船十,驶入辽河即泊於彼岸,并

令其四船,驶入河湾,以觇满洲兵情形。满洲守城步兵,分两翼堵其入口攻之,尽斩其二百人,获其四船。

十三日,奈曼部贝勒洪巴图鲁弟之子鄂齐尔台吉,往征察

哈尔,杀人百,获牲畜约二百,前来进献汗。十六日,汗与诸贝勒集殿,鄂齐尔台吉,因察哈尔汗不道,来投天聪汗,往征

察哈尔,杀人并有俘获来献,赐号鄂齐尔豁绍齐,赏甲一副。

出使朝鲜之阿什达尔汉,巴奇兰赍书还。其书曰:“尽知贵意。克守和约,共享无疆之福,所言甚善。固知贵国留兵义州,并无恶意矣。然业已誓天罢兵,犹复驻兵他境,非各守疆界之意,故前书及之。今贵国有全军撤退之意,即先知贵国敬天践盟之义。我国地方,我自居守,岂有授槿他人居守之理,今乘来使之便,设员驻守,坚固疆埸,不为边事,烦劳贵国。至毛文龙兵上岸一事,所遣官员,自可口述。被俘之民,皆我赤子,捆缚解往异地,父离其兄离其弟,呼天蹙额,其怨皆集於我身。

为民父母,实不忍闻。今观来书,欲各人亲戚,均通议赎取,此意尤善。今西路遗民,遭罹兵祸,生业然荡然,恐无财可以赎耳。若有愿赎者,当赏谕以来意,听其自便。观贵国处事,欲息兵,行大道。此於来书前皆已知之。别书厚意业已领之。今具些须方物,随书附送。”

满洲国天聪汗颁诏书,信将义州地方,归还朝鲜国,驻守将士,悉行撤回,驻守义州众臣皆至,见汗毕,汗亲斟酒,赐众大臣各饮一杯。

十五日,汗率诸贝勒大臣等,猎於东郊三百里外,驻跸十五日。

十一月初七日,察哈尔部某旗大贝勒昂坤杜棱,携妻孥人民来归,汗及诸贝勒等,以礼迎之。

十八日,萨哈尔察部六十人来朝,贡貂皮和猞猁狲皮狐皮。

朝鲜国王李■,以归还义州,遣朴兰英来谢,并送秋季方物。

十二月初一日,察哈尔阿拉克绰特部贝勒多尔济伊尔登,携妻孥人民来归。汗入殿升座後蒙古来归贝勒遥拜一次,复至汗前跪拜抱见之欠与诸贝勒依次抱见毕,设筵宴之。

初八日,治阿巴泰台吉罪。先是,丙寅年九月,以天聪汗即位礼举宴。宴毕还家後,台吉阿巴泰令额驸杨古利、额驸达尔汉奏汗曰:

今後我不赴宴,战则我披甲胄而行,猎则我佩弓矢而往,赴宴而坐於子弟之列,我觉可耻。汗父在日,恩格德尔额驸兄弟及土谢图额驸来时,我俱与四大贝勒,一体相见等语。汗曰:

“额驸杨古利、额驸达尔汉尔等不加规劝,何以是言奏我。”言毕遣回。

初八日,以昂坤杜棱来归设宴时,台吉阿巴泰令副将纳木泰奏汗曰:“我不赴此宴,我无皮袄可衣,汗所赐之皮袄,已改制给我二于矣。再者,我即赴宴,若令我坐於小台吉之列,

则为他人讪笑。蒙古贝勒明安、贝勒巴克等坐上,我下坐,我赴宴何为者。”汗因思之:若独怨望我,犹可姑容,今乃藐视诸子弟,我何可隐默。遂以其语宣示诸贝勒。三大贝勒及诸贝勒曰:“尔先时尚不得入五大臣之列。台吉德格类、台吉济尔哈郎、台吉杜度、台吉岳託及台吉硕托,早已随班议政。因尔阿巴泰在诸弟之列,幸得六牛录诸申,方入诸贝勒之列,今尔欲欺谁乎?阿哥阿济格、阿哥多尔衮、阿哥多铎,皆後父汗分给全旗之子,诸贝勒又先尔入八分之列。尔今为贝勒,心犹不足,欲与三大贝勒并列,以乱朝政。尔若为大贝勒,岂不更生称汗之念耶。如此紊乱纲纪,尔如若领罪,则治以应得之罪。若不领罪,则必治以重罪矣。”台吉阿巴泰曰:“我诚有过。”因伏罪,议罚驮甲胄一等雕鞍良马一,进汗骑用,驮甲胄次等雕鞍良马,进三大贝勒骑用,三等素鞍良马,给入政诸贝勒骑用。奏於汗。汗曰:“即照诸贝勒所审结案。”遂冶罪之。青达尔汉额驸曰:尔身为收养之臣,见有过失,不行劝谏反而以具言奏汗,何为耶?遂拟罪,解固山额真任。

十二月初九日,遣参将英古勒岱 游击巴奇尔为使,同朝鲜使臣朴兰英赍书往朝鲜,书曰:两国既和好,若不互相贸易,似乎疏远,我等遂有开市之议也。尔云被兵践踏,事业俱废,难以开市,彼此可到京城交易等语。此言诚是。携来货物业已出售,我亦派人携货前往之。如此贸易,有益於诸贝勒及有权势者,而无益於庶民。是岁,我国粮石仅足本国食用。近因蒙古汗不道,蒙古诸贝勒携部众来归者不绝可想尔等亦闻之。因收养其来归人民,是以,米粟不敷。尔供毛文龙粮饷赡养,已经七年矣。而我岂似彼无偿索取,惟今岁市籴一年。尔能开籴肋我,以济窘迫。方见两国结为兄弟之益也。尔云国被兵践踏等语。平安、黄海二道,受残属实 实经残破,然所馀尚多,其馀六道尚仍如故也。若愿粜粮,则顺鸭绿江运亦可,海运亦可。我两国修好盟誓时,曾议自盟日始,即归还逃亡朝鲜人。然未送还。後朝鲜王之弟由我处归国时曾言,以渡江日为始,归还逃人等语。亦未见送还。尔云:兵驻义州,纵有逃人,无从得知。若从义州撤兵,各守疆土,有逃来者,便易稽察等语。自我撤兵之日始,逃往人数:男丁二百九十六名,妇人七百三十五名。此先已察出之数。其外藩众逃人,後再察出後送还。我等曾相约,朝鲜人若来我地离间,我执而归之,我地之人往尔处离间,尔等执而送之。乃十月初,有定州外郎金惟洞,潜来窥探,本月二十日後,方返。以我所知者,告尔等闻知,若一意孤行,恐致生乱也。

十六日,延察哈尔来归奈曼部洪巴图鲁、敖汉部杜棱、色臣卓里克图,将至,汗率诸贝勒,出城以迎,马上相见,还城。汗与诸贝勒入殿升座,来归蒙古诸贝勒入见,叩首抱见。见毕,设大宴,备陈百戏。赐蒙古贝勒福晋等人,金、银、珍珠、东珠、闪缎、貂裘、财帛、甲胄、鞍辔及器用等牧甚厚。初以凤阔喜公主下嫁哈达部贝勒鸟尔古岱。後鸟尔古岱额驸殁故凤阔喜公主守寡。二十二日,凤阔喜公主改嫁敖汉部索诺木杜棱贝勒。二十五日,色臣卓里克图请婚於汗,行纳聘礼,进牲口小腿後跟下接骨食之。献甲胄马一、驼一及皮袄等,并宰牛羊设宴以进。二十七日;汗率诸贝勒御殿,赏赐色臣卓里克图号为都喇儿洪巴图鲁,并以赐号礼,赐甲胄鞍马一。

二十六日,白山以外邻东海呼尔哈部三人来朝,贡黑貂皮。

猜你喜欢
  卷一 高帝纪第一·班固
  卷第二十一·徐鼒
  客座赘语卷一·顾起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四·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九百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第三十四卷明隆庆·缪荃孙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十 大崩溃·溥仪
  庆童传·宋濂
  王廷陈传·张廷玉
  余佑传·张廷玉
  余珊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阳纯·顾嗣立

    阳纯,字子正,天锡第四子。 凤翔庵 妙香庵 华岩寺 ○凤翔庵 桐边植竹与坡连,凤去年深老石泉。龙喷夜云生殿角,鳌翻春浪到台前。僧归禅月随风锡,渔退腥风去□船。一点浮尘浑不到,起登孤塔上危巅。 ○妙香庵 一栋翚飞锁白云,几

  • 《词综》(卷三十一 补 人)·朱彝尊

    (六十九首)宋词水调歌头沧浪亭苏舜饮潇洒太湖岸,淡泞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氵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

  • 岑嘉州系年考证·闻一多

    嘉州诗见存者三百六十首,其中可确指为某年或某数年间作者,依余所考,殆十有七八。兹篇初藳,本已分年隶属,厘订粗备。旋以每定一诗,疏通篇旨,参验时事,引绪既繁,卷帙大涨,虑其厖糅,不便省览,乃仅留其时地有征,可据诗以证事者,余悉汰之

  • 卷二百三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织类五言古子夜夏歌        【晋】乐 府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昼夜理机丝知欲早成匹作蚕丝         【晋】阙 名素丝非常质屈折成绮罗敢辞机杼劳但恐花色

  • 目録·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史通通释目録     史评类内篇卷一六家第一卷二二体第二    载言第三本纪第四    世家第五列传第六卷三表历第七    书志第八卷四论赞第九    序例第十题目第十一

  • 卷一百二 天聖二年(甲子,1024)·李焘

      起仁宗天聖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甲午,詔:「禮部貢院、開封府、國子監及別頭各增置點檢試卷、封彌、巡鋪【一】、監門官有差。開封府舉人無戶籍者,召有出身京朝官保二人,無出身曾歷任者保一人;外州召命官、

  • 提要·陈次升

    (臣)等谨案谠论集五巻宋陈次升撰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熙宁二年第进士知安邱县以荐为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入为殿中侍御史进左司谏贬南安军监酒税徽宗立召还为右谏议大夫复除名编管循州政和中复旧职卒事迹具宋史本传

  • 倪维德传·张廷玉

    倪维德,字仲贤,苏州府吴县人。祖父、父亲都以医术显于世。维德自幼好学,后学医,以《内经》为主。他认为自北宋大观年间以来,医生都用裴宗元与陈师文合著的《和剂局方》,这种陈旧的药方对新发现的病多不合用。他求得金人刘完

  • 卷六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五兵部职方清吏司关禁凡边关出入禁令以印票达行旅旗人由都统扎萨克蒙古由理藩院伐木烧炭工人由工部商贩民人由该管官各咨部给票出口征戍屯种之

  • 卷十八·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八宋 徐天麟 撰礼十二【宾礼】封先代後【先贤後附】殷後绍嘉侯成帝绥和元年二月甲子封殷後孔子世吉适子孔何齐为殷绍嘉侯千六百七十户【表本纪云考求其後莫正孔吉其封吉为绍嘉侯】後六月进

  • 说剑第三十·刘文典

    〔释文〕以事名篇。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疏〕赵惠王,名何,赵武灵王之子也。好击剑之士,养客三千,好无厌足。其国

  •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白马昙照

    安定 梁肃 述论曰。修释氏之训者务三而已。曰戒定惠。斯道也。始於发心。成於妙觉。经纬於三乘。道达於万行。而能事备焉。昔法王出世由一道清净。用一音演说。机感不同。所闻盖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小大之义

  • 经籍会通·胡应麟

    《经籍会通》是胡应麟的一部读书笔记,是一部有着十分严谨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目录学史研究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图书事业发展史著作。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述源流”,叙古今图籍聚散兴废的发展历程;第二卷“述类例”,叙古

  • 廿载繁华梦·黄世仲

    一名《粤东繁华梦》。社会小说,四十回。黄小配著。初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香港《时事画报》; 光绪三十三年(1907)有汉口东亚印刷局版线装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有上海书局版石印本。卷首标“近事小说”,且有华亭过

  • 敌后武工队·冯志

    当代长篇小说。冯志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11月第1版。作品描写一支敌后武工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故事。他们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在敌后的“确保治安区

  • 商君书·商鞅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

  • 诗演义·梁寅

    梁寅撰 梁寅 (1309—1390),元末明初江西新喻(今新余)人,字孟敬。世业农,家贫力学,博通《五经》。累举不弟,遂弃去。辟集庆路儒学训导。元末战乱,隐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他就征。在礼局

  • 玄沙师备禅师广录·玄沙师备

    凡三卷。详称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又作玄沙广录。唐代玄沙师备(835~908)撰,智严编。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六册。内容编集上堂语、颂、上堂示众、方丈录、佛心印录等,卷末附林澄所撰之‘唐福州安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