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册 天命六年三月至四月

第二十册 天命六年三月至四月

二十三日,致额驸恩格德尔书曰:“著寄书喀尔喀五部诸贝勒。河东汉人皆已薙髮归降之,五部诸贝勒,当各自晓谕部众,亚守本国,不得越界行乱,致招衅端,因小事而酿成大祸矣。若谕而不从,仍自越界滋扰,致我等二大国间遂启战端,岂不可惜?因此而沮坏两国和好之大业,又何益有之?”

“五部喀尔喀诸贝勒,我等二国曾以诚相见,对天地盟誓。然尔五部贝勒,俱负天地之盟,贪明赏物,彼此交易,民间往来,如同一体。尔五部诸贝勒,如欲片明,可寻别地往之矣。汗已驻跸辽东城,河东乃我征服之地,其国从皆已薙髮归降,尔等何故掠之?尔等若如此前来征战,则我亦可往征尔等。如不从此谕,仍略我攻取之地,以致我两国构怨,又何益有之?据闻河东国人未尽薙髮。其河桥已拆毁。拟於入冬冰结后,往征河对岸之地。冰结之前夕,五部诸贝勒如欲征明,可往征河东之国人众矣。”

总兵官,各赏银二百两,布二百二十疋,缎三十疋。副将,各赏银一百五十两、布一百五十疋、缎十五疋。参将各赏银八十两、布八十疋、缎八疋。游击各赏银五十两、布五十疋及缎五疋。牛录额真、备御、白巴牙喇纛额真及备御衔巴克什一级,各赏银二十两、布二十疋、缎三疋。白侍卫、巴牙喇,代子备御、绵甲人一级,各赏银十五两、布十五疋、缎二疋整。白随侍巴牙喇、红巴牙喇首领、管牛录千总和千总衔巴克什一级,各赏银十两、布十疋、缎一疋。甲兵未携甲而来及有骑甲之殿后步甲一级,各赏布七疋。其无甲之步甲及有骑跟役一级,各赏布三疋①。击纛人各赏十疋。牛录额真代子、千总,各赏八疋。各路大臣、千总,各赏六疋。庄屯领催,守堡,各赏四疋。各路大臣、千总、守堡等,无过则赏之,有过则不赏。

二十八日,汗降谕曰:“克车尼,尔等被擒於阵,赦以不死,予以豢养。乃不思报德,反焚烧屋宇,毁坏锅缸、窗纸等物,尔何怒之有?似此暴躁之人,岂可同城而居之?俱令离城,各归田庄。至八游击官随身差用之人,如属迁运不完之殷实富户,可留於城中。著交付【原档残缺】,没其弓矢,使其如同妇人,不得外出,隐居家中。顾三泰牛录有新降二人,因擅自随队而行,遂各鞭五十释放。青佳努牛录之人,因有功释放。再,格根卡伦布赖牛录下之卖酒、饼、纸张杂货之小贩一人及诸匠人

和吹喇叭、哨呐等有用之人,可留城中。其馀者皆各归田庄,以事农耕。其无田庄可归者,遣往耕种荒地,并遣该管备御、守堡官率领前往,以督察所管之人。迁出者携带米、盐、酱

等,限三日内迁运完毕。其搬运未完者,准其从缓,可暂留其亲戚家中。”

德格类阿哥、斋桑古阿哥率八旗大臣各一员,每牛录甲士二人,往视辽河渡桥,安抚新附汉民。三月二十七日启程时,海州城众官员及地方诸臣、备乘舆、击鼓,吹喇叭哨呐来迎

接,导引入城。入城时,恐军士扰害城内汉人,预传禁令,俱登城而宿,勿入民宅,诸贝勒率护卫之人宿城内官署。翌晨往观辽河,既无渡桥,亦无舟楫。因有禁令,往返途中,未略汉

民,祇一二人,夺汉人财物,悉行擒拿,贯其耳鼻。随往军士,或有粮尽者,忍饥而行。

二十日攻克辽东城,二十一日辰时,汗入城,命遣人往迎众妇人及诸子来城居住。众福晋於四月初五日至。

四月初一日,汗曰:“昔大辽帝欲杀忠顺安分之人,故我金汗兴师征辽,得天嘉祐,以辽国基业授予金汗。后赵徽宗纳辽界叛人,我金汗遂遗书於宋曰:愿两国和睦相处,将我该地之国人②归还与我等语。因拒不归还,乃兴师征伐。天祐我金汗,擒获徽钦父子二帝。赦其不死,皆加豢养,封以公侯,遣往白山以东之五国城。厥后,我金国末代汗欲杀蒙古成吉思汗,以致兴兵,金业遂为蒙古成吉思汗所取代。今我於明国,秋毫无犯,明帝无故援助边外之人,杀金汗之亲族我之父、祖。然我不念旧恶,年年进谒,月月互市,且刑白马,祭告上天,欤血盟誓,以修和好。然尔无端起衅,偏助叶赫,将我行聘二十年之叶赫之女,改适蒙古。倘无尔明帝相助,叶赫岂敢将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皆仗恃尔之势力也!明遗我以七大恨,故我上告於天,征尔明国。蒙天祐助,乃攻克抚顺,清河及诬谤我之开原、铁岭等处地方授予我有,以释我恨。此后,我以为明人必渐觉已咎,或以善言求和。等待二年,未有一次善言回报,反加赏蒙古,加固沈阳城池,布列盾车枪炮,掘堑壕,树木栅,凡有十层。据闻又加固辽东城池,深仅二丈宽不逾匾之地③,

即掘壕三四道,注入以水。我观察二年,望其善言修好,而彼不从,依旧恋战,将其地方,重建加固。闻此,我发兵攻之。仰蒙皇天眷祐之以其地畀我,招抚河东国人,悉令薙髮。住此辽东地方之东宁卫国人,本为我所属,今乃收复我国我地。尔负盟约,自恃国大兵众,偏助边外叶赫,欺我实甚。尔明国不欲自责停战而议和耶?候尔复言。”

汗曰:“攻辽东城时,我兵士亦多有死亡矣。如斯死战而得之辽东城人,竟待以不死,悉加豢养,使之安居如故。尔海州、复州、金州人,遭遇非若辽东,尔等勿惧,杀则一日,食则一时也!即加诛戮,而所得无几,顷刻即尽矣。若赦而养之,诸物咸出尔手,用之互市,更以佳物美果来献,则受益无穷也!倘能如此,我将厚遇尔等。非若尔明国听事不公,徇情受贿,有财者虽非亦是,无财者虽是亦非。是则是,非则非,秉公而断。人命重案,不可独断之,当由公众论断。寻常小事,诉於地方官,该管官公断则已,倘有不公,可来诉於辽东城。官员公断后如有不从,则由官员来诉。明帝贪赃枉法,遂被天谴。我听事廉明,拒收贿赂,仰蒙天祐。今我若贪尔之财,兹加虐待,众必避难逃亡,焉能阻止耶④?何去何从,听尔等自便。”

汗曰:“著传谕河东金州至新城一带城乡各地,凡遇有未服汉民,结伙行抢者,即行擒拿之。尔等若无力擒拿,即可来报,由此派兵往剿之。”

初二日,天狗食日,所馀甚微。

弓匠硕色,毛巴里牛录下之胡希,穆哈连之乌齐堪等三人,自萨尔浒私来辽东作乱,遂即擒拿,贯其耳鼻后释放。又僧格牛录下之一人,纳尔查牛录下之一人,巴音岱牛录下之一人,阿福尼牛录下之一人,阿布泰牛录下之一人,通贵牛录下之一人,此六人以十人之头领而杀之⑤。

初三日,汗致书汉人诸游击官曰:“我听事至公,不似明国取财於下,贿赂於上。与其榨下贿上,不如秉公断之。汗所嘉赏之财,将永为已有。至於经汗嘉尚,举而任用之人,虽有过愆,亦不似明国动辄贬谪。尔等游击各员,必须以公诚存心,勿取财於下,贿赂於上,身任诸事,勤加管束。尔等既为汗之耳目,当广览博闻,事事必详察之。”

汗降都堂阿敦,副将李永芳、马友明及汉人众游击官书曰:“著将明国所定诸项章典,俱缮文陈奏,以便去其不适,取其相宜。不得以异国之人不知,而行谎报。另将辽东地方之兵员几何、城堡几何、百姓几何以及木匠、画匠⑥匠役数目,亦皆具文奏报。”

初三日,命每二旗出五牛录额真一人,每二牛录出一人,往迎诸福晋。

四月初四日,雅荪以败於沈阳之敌,而褫其副将之职,降为备御。

德格类阿哥、斋桑古阿哥,率八旗大臣各一人、兵三千,往视辽河渡口时,遇喀尔喀蒙古,遂追击之。时有叶赫之诺木浑、顾三泰额驸之侄斋萨及一卦尔察等四人⑦追一蒙古人该蒙古人下马后,毛博依谓斋萨、卦尔察曰:“著尔等二人快快下马。”该二人下马后,蒙古人将斋萨射倒,托博依未下马,牵斋萨之马,弃斋萨而归。卦尔察将此报汗,托博依捏称无此事。故令诸贝勒大臣鞫讯,褫其五牛录额真游击之职,尽没其大臣名下赏赍之财,赐与死者之家,按职罚银二十两,赐与首告者。叶赫诺木浑以新附之人,免其罪。

初四日,汗曰:“瑚埒之叶臣,效力殉躯,乃是有功之人。”遂命追赐一等游击之职。

①原转抄本签注:谨查此段乃未携盔甲之马甲及有骑甲之殿后步甲为一级,各赏布七疋,无骑甲补身之步甲及有马之跟役为一级,各赏布三疋。

②原转抄本签注:谨查eden gurun盖指为敌人所掠之地方、人口、财物。(本书按原文翻译)。

③原围抄本签注:此句盖深四庹宽不逾窄之地。

④原转抄本签注:此句盖焉能阻止逃难叛国之人。

⑤原转抄本签注:谨查该六人之罪情未录,且十人之头目无从查考,故照抄之。

⑥原转抄本签注:谨查hūwajan一词即画匠。

⑦原转抄本签注:谨查该段旧档,四人中仅录诺木浑、斋萨、卦尔察三人之名,后又有托博依之犯罪情由,想是漏写托博依名。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张廷玉
  卷一 母仪传·刘向
  ●卷一·徐梦莘
  第十六回 驻定陶项梁败死 屯安阳宋义丧生·蔡东藩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中兴小纪卷二·熊克
  第四七乙牌示光绪七年八月十八日一一二○六-四·佚名
  卷五十七·佚名
  提要·裴骃
  卷六·佚名
  卷六十一·佚名
  卷一百八十二·雍正
  卷一百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七性道谦赋【以满招损谦      唐受益为韵】阙 名鉴天道之恶盈将守之以持满穷易象之明义排溢美于虚诞鉴其体而如卑明其训而非缓惟德之柄惟行之管是以贤人君子虽百代而同光圣帝明

  • 卷一百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潮类五言古赋得观潮        【梁】任 昉云容杂浪起楚水漫吴流渐看遥树没稍见碧天浮渔人迷旧浦海鸟失前洲不测沧溟旷轻鳞幸自游五言律淮潮          【宋】

  • 卷二·乐雷发

    钦定四库全书雪矶丛稿卷二     宋 乐雷发 撰律诗寄雪篷姚使君湘鳞六六寄相思疎柳新蝉想别时今夜各听三楚鴈秋风又老一年诗梅花且补离骚阙薏苡应为史笔知剪竹疑峰新制笛待冲霜月访桓伊【使君时寓衡阳】谒山斋

  • 志第四十八 艺文二·欧阳修

    乙部史录,其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伪史类,四曰杂史类,五曰起居注类,六曰故事类,七曰职官类,八曰杂传记类,九曰仪注类,十曰刑法类,十一曰目录类,十二曰谱牒类,十三曰地理类。凡着录五百七十一家,八百五十七部,一万六千八百

  • 卷三百五十二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三月甲午盡其日   三月甲午朔,執政詣內東門,入問候。皇太后垂簾,皇太子立簾外。皇太后諭珪等:「皇子精俊好學,已誦論語七卷,略不好弄,止是好學書。自皇帝服藥,手寫佛經二卷祈福。」因出所寫經示珪等,書字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佚名

    天顺三年秋七月庚辰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封庆成王府辅国将军钟历-止金妻黄氏钟鈅妻田氏钟金□阗妻李氏钟鑨妻韩氏钟铛妻顾氏钟鋞妻高氏俱为夫人赐诰命封镇国将军美堟第三女为新兴郡君配张奉第四女为秀容郡君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弘治十七年九月戊子朔○己丑先是赐汝王卫辉府税课三之一王复请所属六县税课从之○总制狭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复辞管部事 上不允命遣人促之就职○巡抚延绥都御史文贵上边墩式样谓旧墩易于颓坏因以意造甎墩四面作窗可以

  •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佚名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初三日,遣人致书云:二贝勒曰:滦州一带俘获人口,其未婚少女及家奴,勿全给还,待来告索还其妻及兄弟亲戚时,取之交与汉人可也。初三日,蔡通原系明洪山口千总,我军克洪山口後,以洪山口无参将,擢千总为守备,兼

  • 卷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七职官略【四】太常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或  钦派大臣兼管掌祭祀礼乐之事初隶礼部後归本寺掌行】少卿【满洲汉人各一人职任与卿同】寺丞【满洲一人汉人二人】典簿【满洲汉人各一人】博士

  • 驾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国舆辇车及天下传驿厩牧   卤簿凡正旦冬至圣节会同锦衣卫陈卤簿大驾于殿之东西须要各依次序毋得错乱有失朝仪黄麾一对 降引旛五对 告止旛五对传教旛五对 信旛五对 龙头竿五对戈氅十对 戟氅

  • 文献的重要性·孔子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②征:证明。③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

  • 卷三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明堂宋史宁宗本纪绍熙五年即位九月辛未合祭天地于明堂大赦文献通考光宗绍熙五年诏今岁郊祀大礼改作明堂大礼令有司除事神仪物诸军赏

  • 卷八·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八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齐鸡鸣苍蝇之声何以误聴为鸡鸣如曰梦寐则非贤妃戒旦语矣盖鸡本未鸣而促之曰鸡既鸣兮且非但鸡则既鸣苍蝇已将作声矣可安寝而怠朝哉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言若非东方之明岂犹是月出

  • 庄公·庄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夏四月,葬宋庄公。五月,葬桓王。秋,纪季以酅入于齐。冬,公次于滑。【传】三年春,溺会齐师伐卫,疾之也。夏五月,葬桓王,缓也。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

  • 桓公·桓公十八年·左丘明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秋七月,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传】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

  • 大乘四法经(实叉难陀译)·佚名

    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制译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皆被坚固大弘誓甲,并欲色界诸天子等无量百千。恭敬如来听受法要。尔时文殊师利童子

  • 荷泽大师神会传·胡适

      参考书  《神会语录》敦煌本  《六祖坛经》敦煌本 又明藏本  《菩提达磨南宗定是非论》敦煌本  《历代法宝记》敦煌本  宗密的慧能、神会略传、《圆觉大疏抄》卷三下【省称《圭传》】文多错误,用宗

  • 本社对于今年佛诞纪念会之宣言·太虚

    比年来佛教、佛学、佛法、佛化之声浪,弥漫洋溢于全国,全世界僧俗朝野之间,真有一日千里之概!故本年佛诞二九五○之纪念,各处纷纷开纪念会,气势蓬勃,亦较之民二之佛诞二九四○纪念,迥然不同。此固是极可喜之现象。而且本月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