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册 天聪四年五月

第二十八册 天聪四年五月

五月初一日,鲍参将来报消息:“卜游击已招降四山寨。”贝勒曰:“彼感汗与诸贝勒之恩养,而勤力图效,实属可怜。”遂赏给卜游击银二十两。“嗣後,尔等无论於何地能勤力勉为,勤勉执事,则蔫之於汗,擢升为官”。

初二日,遣白都堂属下人宗廷玉抚宁县侦探消息。遣崔道员往达昌;遣张知府属下人恭宗魁、曾方往抚宁;遣孟副将属下人陈进忠往阳和;遣杨副将属下人张福安往昌黎;遣杨游击属下人王石实、马柱二人往阳和。

五月初二日,汗率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出猎。在此狩猎中,大贝勒出营地上马时,马惊坠地;日幕,第三次放围遂兽时,莽古尔泰坠马伤肩。次日,汗於行幄料理兽肉时,谓达海巴克什、龙什巴克什曰:“昨日出猎殆不合於道耶?两贝勒皆坠马。盖舍置大政务而从事田猎也。”

初四日,孟副将遣往阳和之人回,据彼告称:阳和兵计二千人,选精兵千人,由一游击率赴抚宁;张道员自丰润率兵万人亦往抚宁,造具云梯,欲围永平等语。赏彼银十两。

是日,白都堂所遣之人回,据彼告称:明於初六日发兵来围永平等语。此人未深入明境至抚宁即回,因赏银三两。

是日,驻遵化之孟阿图,察哈喇遣人致书曰:“岱达尔汉於明塔山地方得布两千,寻一汉人送布至。时我等向彼求索其汉人。彼言我一蒙古人在明边门等语,不与。又云尔等欲取我

所得之人耶?又未与。又言麻总兵官遣奸细三人至,我等执之给与尔国等语。”

初五日,张知府所遣二人回,告称:“明兵定於初七、初八日来围城。”其人未至原指派地点,即自阳和返回,因二人合赏银五两。

初六日,杨副将所遣之人回,告称:“乐亭张道员率骑兵一万、步兵一万、工役五千来围滦州”。赏彼银三两。

汗还都前致书明帝曰:“金国汗上书於大明国皇帝。以我思之,师旅频兴,相互诛戮,天生之民亦罗战争之难。我等自身亦不边暇逸。我念及此,欲盟诸天地,共结和好,使两国军

民子孙,奕世获享太平也。不然,战争向时止息而获享太平耶?故特遣使致书议和。惟尔等熟计之。”

致明诸臣书曰:“金国汗致书大明国诸臣。我原罢兵,共享太平,屡遣使议和,而尔等不从。此次战役,官兵被杀、国民受难,实尔自贻■害也。我前曾六次遣书京城议和,盖以城

下之盟为耻,或以我兵速退,故不相答耶?夫得失者机也,天既赐我以机,我何故弃之而还耶?我於天赐之地,耕屯以守,尔八府这民,岂能安意耕种乎?从得耕种,则其粮食知谁为

收获耶?尔等勿胶柱,务识权宜。今我两国之事,惟和与战两端,别无他计也!和则国速享安乐,战则尔国被祸何时可已?尔苏州官员,可与众官商议,启迪尔帝,速议和好之事可也。

在先时诸官,皆诳君轻敌,不允议和者,或临阵被杀,或为尔事所诛,曾有一人幸免而建立功名者乎?我素无诡诈,至诚相告。倘若不允,则天运使然,我亦无可奈何矣!我若不愿议和

而专事杀掠则尔官兵人等,为君死战,乃义焉。我等屡欲议和,但尔帝不允。【原档残缺】”

初七日,额驸杨古利出略还。彼等俘获人五十,马三,骡二,牛四十二,驴二十九,共计一百二十六。

初八日,汗率众福晋起行还都。

初九日,入城。

十一日,汗谕大小人等曰:“尔等勿谓出兵之期,仍如去年迟误。今年须乘草青时前往,从速修理军械,不得有误。如欲先往查看田地,即回来後修治军械者,则先往查看田地,随後

修理。再者,每牛录各备大刀五把、棉甲十副,均由固山额真、贝勒监造。引番所俘之人,给以衣食,善加抚养。若能善加抚养,何致逃亡耶?其逃亡者,皆无养不善故耳!倘能加意抚养

之则皆为我羽翼也。身历行间,备受其苦,蒙天眷佑,异我之人,可胜惜哉!又屡禁售弓箭於蒙古,仍有盗卖者。今若知其卖者,将治以盗罪。可管田土、甲胄、审事三衙门之人,尔等须身体力行,勿悍劳苦,各勤职业。”

十三日,赏麻总兵官、墨总兵官各银二百两、缎二十、毛青布一百、棉五十斤、棉绸二十、貂镶皮袄一、貂皮端罩一、貂皮袍一、羊皮袍一、狐皮端罩一、貂帽一、凉帽一、腰带

及靴、袜、雕鞍各一、毡坐鞍二、插弓箭雕撒袋一、及被褥器皿等物俱全,又缸四,大坛四及罐十,绿碗一百,碟五十,象牙筷五十双,竹筷三十双。麻总兵官、黑总兵官、马副将、王副将等四人,各赐人七十对、马三十、牛二十、驴三十、驼二。杨副将、孟副将等二人,各赐人五十、驼一、马二十、牛十六、驴二十。马参将、马游击、臧中军、丁副将、杨游击等五人,各赐人三十对、马十、牛十、驴十头。王备御、王都司、刘游击、陆中军、江守备及魏守备、崔道员第之子等七人,各赐人二十对、马六、牛六、驴六。胡相公、王相公、方相公、张奇占、答应官等五人,各赐人七对、马二、牛二、驴三。麻总兵官下千总二员,黑总兵官下千总二员,马副将下千总二员,王副将下千总二员,杨副将下千总二员,孟副将下千总一员,臧中军下各总一员,杨游击下千总一员,共千总十三员,均照前相公例赏之。

是日,杜度台吉率每旂大臣五员,每牛录获国四人,往永平驻守。

驻永平、遵化、滦州汉官奏疏。汗觉毕,谕之曰:“署理副将宁完我,尔之奏疏,我已亲觉,所言诚是。疏内约我速往,此言极是。明国民人,自谋生理,兵丁在外,别无家业惟恃官给钱粮。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返还之兵丁,俱已各整军械,治家业,课耕田地,马皆肥壮。俟耕耘既毕,待命出征,令在家之人收获之。军械整修完毕,我即率之速往。至尔驻守地方官民疾苦,尔有所见闻,禀告即报二贝勒知之。抚养降民、分辨衣帽、禁捕奸细、爱惜官员等事,我已致书谕二贝勒矣。”

汗谕高副将曰:“尔奏疏,我已亲觉,所言诚是。书内约我速往迟一日,则明有一日之备。

此言极是。明国民人自谋生理,兵丁在外,别无家业,惟恃官给钱粮。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返还之兵,俱已各整军械,治家务业,耕田地,马皆肥壮。俟耕耘既毕,■命出征,

乃今在家之人收获。军械整修完毕,我即率之速往。此间尔驻守地方居民,加意管束。若诸申人肆告诫抢夺,可率同驻巴克什,前往报二贝勒知之。至抚养降民事,我已致书谕贝勒矣。”

汗谕署理都堂贾维钥、参将范文程曰:“尔等奏疏,我已亲览,知尔等妥善安置,加意抚养遵化居民,殊属可嘉。我将於今岁速往。尔等其在内居民,加意抚恤,在外未降之民,招

抚之。如有诸申侵扰新附之民,则往告驻防诸申大臣,以法惩治。”

汗谕参将蔡通、游击金有光曰:“尔等奏疏我叶已亲览,知尔等忠信。尔等迁来之民,倘有诸申侵扰,则往告奉命留守之范参将,会同诸申大臣,以法惩治。”

致白都堂、崔道员书,记於汉文档册内。

是日,汗致书谕永平贝勒阿敏曰:“我等若遇天雨连绵,致误日期,则已;否则必乘草青时速往。此间,其永平、遵化、滦州、迁安等虑降民耕种田禾,宜严禁扰害。这四处降民乃为汉人未降者所属目,岂可令其失望。又勿得照前妄指平人为奸细。真奸细,岂易查缉,反致官民不安矣!”

十六日,朝鲜使者还,吴善、满达尔汉、达海巴克什杀牛一,治宴八席,宴之。

是日,遣人往朝鲜取毛青布,并令英古尔岱率每旗大臣一员,每牛录甲兵二人随之去。

十七日,刘五遣二人至。

十九日,永惠、噶尔图呼等偕七人自永平来报:“明兵已围滦州”。是日,遣八人往谕杜度台吉。

二十日,温察偕八人来报消息,与前七人所报相同。

猜你喜欢
  卷五十二·志第二十二·礼志五(嘉仪上)·脱脱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张廷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四·杨仲良
  ●卷第三十·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太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三·佚名
  第七章 选举·吕思勉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八·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三·佚名
  卷一百 下 叙传 第七十下·班固
  卷六十六·杨士奇
  二·钱穆
  卷六十一·佚名
  祝毓瑛·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铸·唐圭璋

      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百菊集谱。   瑞鹧鸪   咏桃花菊   底事秋英色厌黄。喜行春令借红妆。谢天分付千年品,特地搀先九日香。   陶令骇观须把酒,崔生瞥见误成章。蜂情蝶思兼迷了,采蕊还如媚景

  • 提要·安磐

      (臣)等谨案颐山诗话一巻明安盘撰盘字公石颐山其号也嘉定州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其论诗以严羽为宗其中如以海棠为杜甫母名尚沿小说之讹又以朝扣富儿门四句讥杜甫致君尧舜之妄亦失之于固所载讥陈循诗嘲裁传奉

  • 卷387 ·佚名

    王炎 清化寓居 委巷何深僻,侨居太寂寥。 古墙行络石,乔木上凌霄。 赋就贫难逐,诗成隐莫招。 固穷吾辈事,心地要逍遥。 王炎 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 藏山有良玉,潜渊有明珠。 宝气露光彩,见者讵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九·焦竑

      南京大理寺(卿 少卿 評事)   ◆卿   南京大理寺卿湯宗傳   南京大理寺卿龔永吉傳   南京大理寺卿夏公時正墓志銘(王鏊)   南京大理寺卿宋欽傳(實錄)   大理寺卿吳道宏傳(實錄)   南京大理寺卿章公格墓志

  • 卷第一百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四〔起屠维大荒落(己巳),尽上敦牂(庚午

  • 提要·孔平仲

    【臣】等谨案珩璜新论一卷宋孔平仲撰平仲字毅父一作义甫清江三孔之一也治平二年进士元祐中提防京西刑狱坐党籍安置英州崇宁初召为户部金部郎中出提举永兴路刑狱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奉祀以卒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一曰孔氏

  • 卷之九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 具呈进士康有为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材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图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呈请代奏事: 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补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

  • 御制日讲书经解义序·库勒纳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日讲书经解义序天生民而立之君非特予以崇髙富贵之具而已固将副教养之责使四海九州无一夫不获其所也是故古之帝王奉若天道建都树屏以立其纲设官置吏以张其纪经天纬地以尽其才亲亲尊贤以其业黎民阻饥

  • 原序·朱鹤龄

    尚书埤传原序六经之学非训诂不明然有训诂不能无异同有异同不能无蹖駮他经皆然尚书为甚盖尚书者帝王之心法治法所总而萃也后世大典章大政事儒者朝堂集议多引尚书之文为断义解一讹贻害非尠如误解用牲于郊牛二而世遂有主

  • 卷六·佚名

    △初分相应品第三之三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著眼触有。不著眼触非有。不著耳鼻舌身意触有。不著耳鼻舌身意触非有。不著眼触常。不著眼触无常。不著耳鼻舌身意触常。不著耳鼻舌身意触无常。不著

  • 净土论卷下·迦才

        大唐弘法寺释迦才撰  第六引现得往生人相貌(谓引道俗得往生人示诸学者)  道俗得往生净土者。略有二十人(比丘僧六人。比丘尼四人。优婆塞五人。优婆夷五人)。  问曰。上引经论二教。证往生事。实为良验

  • 卷第三·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三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一世(临济七世) 南源慈明楚圆禅师法嗣 隆兴府黄龙普觉慧南禅师 信之玉山人。族章氏。童龆深沈。年十一去家。师事定水智銮。尝侍銮行次。见祠庙。辄

  • 一贯别传卷三·吹万广真

    西蜀忠州聚云寺沙门 广真 着释宗世尊拈花迦叶破颜微笑盖此花自日月灯明来至于阿难则又倒却门前插竿矣展转相传如一灯然百千灯明明无尽故西天所以有二十八相也末后菩提达磨则为东土初祖熊耳之壁观髓总浚于神光黄梅之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五·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住杭州龍門悟空禪寺語錄崇禎十五年冬受請,至甲申二月入新方丈。屺瞻葛太常請上堂。拈香祝 聖竟,師以拂子打一圓相,曰:「者片田地,本是平常、本無高下,不煩造作,不用階梯。若便爾休去,即是大言不慚的漢,未透龍門

  • 北辕录·周辉

    地理笔记。南宋周煇撰。1卷。记载了淳熙四年(1177)敷文阁待制张子正充贺金国生辰使,右监门卫大将军赵士褒为副使,率团出使金国的经过。使团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至盱眙军(治今江苏盱眙)过境,由金国的泗州(治今江苏盱眙

  • 八旬万寿盛典·阿桂

    《八旬万寿盛典》,一百二十卷,首一卷,清阿桂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武英殿聚珍版印本。卷首为清乾隆五十七年阿桂等进书表,五十四年(1789年)阿桂等请修八旬万寿盛典奏折,凡例,阿桂、嵇璜等74名纂修官职名及目录。清乾隆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