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

六月初九日,闻复州人叛,命大贝勒、斋桑古台吉、多铎台吉、硕托台吉、阿济格阿哥率每牛录十五名甲兵前往。因叛变属实,故尽杀其男丁,将其妻孥牛马作为俘获带来,於二十八日到达。

复州备御王彬告大贝勒曰:“交哈兴旺红马一匹,银五十两馈送王都堂。去年十二月,为筹都堂之年礼,交汉人骆三萨银一百两,令其购蟒缎、珍珠支去。今年四月又支银一百三十两。十二月二十一日,交骆三萨纯金十两,上等妆缎一疋,由我偕从人霍世勒送去。五月初三日,王备御我,於我上房北屋,交给骆三萨银三百五十两,并曰:‘沈阳、甜水站无官,尔以此银送王都堂,询之彼处曾赏我乎?’吴善送佟驸马马一匹、蟒缎衣服一件。赵三奎送佟镇国银八十两。送李大成金二两、银瓢一个、粗布二十疋、细布二疋、棉二包、黄马一匹。送毕志赛金十两,银瓢一个。送佟都司骡一头。送朱永成花马一匹、银三十两。”又永宁监备御李殿魁告曰:“壬戌年八月十九日,都堂取我李殿魁之金二十两,王游击知之。十月初九日,都堂乌尔古岱以狐肷皮袄给银十两。由王游击取去。十二日塔尔虎取青马一匹、驴一头白马一匹,送都堂。王游击带去铁匠一人,名马二,皮匠二人,名张九、李配,留都堂处。”此案交众审事官及诸贝勒审理。乌尔古岱额驸供曰:“所谓黄金,前李殿魁曾拿黄金十两,言系爱塔送来。送来后,我想,爱塔与我有仇,恐乃欲加诬告而诱惑之。遂出金以示四贝勒。四贝勒曰:‘诚爱塔所送,又有何益?不如暂留此金,以待事发。’此事德格类阿哥、济尔哈朗阿哥、岳托阿哥皆知。原金仍在①,至於其他十两之金,则不知也。李殿魁曰:“一日内先送十两,后送十两,皆受之。塔尔虎知之。”塔尔虎对曰:“先送之十两黄金由叔父受之。后又送十两亦皆属实,然叔父未曾受之。”乌尔古岱额驸曰:“我未曾受狐肷皮袄,系由岳托阿哥给价取去。仅此而已,其他一概不知。”问塔尔虎,答曰:“马匹系给价受之,狼皮?子确实送来,然嗣后又令拿回。”李殿魁曰:“皮?子即在尔家。”遂往观之,果有皮?子。经如此审讯,众皆坐罪。众审断官曰:“阿敦阿哥获罪时,尔乌尔古岱故充忠良,跪於汗前,令众大臣皆跪於后,尔曰:‘不惩杀比奸逆,乌尔古岱今后何以治国?’以示尔之忠心。然所报答汗者,实乃内藏祸心,外以巧言而取信也。尔乌尔古岱之罪,与额尔德尼巴克什之罪无异,以治彼之法治尔可也。至於四贝勒、德格类阿哥、济尔哈朗阿哥、岳托阿哥等,尔等皆知前额尔德尼巴克什因东珠获罪,其他贝勒

为何不知?后此金之事,又系尔四贝勒知之,其他贝勒不知”故拟参劾诸贝勒之罪,请汗审断,并拟乌尔古岱以死罪。告於汗,汗曰:“我曾令乌尔古岱招认之。为汉人财物之故,能将尔如何?虽经再三训斥,均未招认。今此案皆已无误属实。然为汉人财物之故,即应治乌尔古岱以死罪乎?著免此议,停审乌尔古岱,革其都堂之职,授予牛录备御之职。尔可去众人聚宴之处,不得独往他人之宅,他人亦勿去尔宅。其罪亦只应如此处之。至於汉人所馈送之诸物,皆令其缴纳之。此案即如此了结之。”又对四贝勒曰:“尔若贤良,则凡事秉公从宽处之,兄弟之间皆平等以待相互敬爱。尔果独善其身,超越他人而行,置众兄於不顾,尔欲为汗乎?聚朝而散时,尔送众兄,则众兄之子弟必报尔,送尔至家,此方合礼仪耳。尔不送众兄,而众兄之子弟送尔,尔何故默然受之?尔之贤明何在?德格类、济尔哈朗、岳托,尔等为何超越父兄而过分放纵?尔等如此过分而行者,皆乃谗言致恶而已,何益有之?四贝勒乃为父我之爱妻所生之唯一之后嗣,故不胜爱悯。尔之贤哲何在?何其愚也?”乃悲之。为了结此案又曰:“汉人馈送乌尔古岱之金银,

皆由四贝勒偿还。罚取德格类一牛录之诸申、济尔哈朗二牛录之诸申、岳托一牛录之诸申,以抵罪。此案如此了结。”遂遣归。收德格类阿哥之额克兴额牛录,赏与多铎阿哥;收济尔哈朗阿哥之胡希吞牛录,赏与费扬古;收索索里牛录,赏与阿敏贝勒。取四贝勒金十两,银三百两存库。

初十日,戍守千山之叟肯,获毛文龙之六人,杀五人,解来一人。其人告曰:“朝鲜之旧王,於新王即位后自缢身死。毛文龙往会新王,未容进见,并以为何助明而与金国汗为难为由执爱州、安州、黄州、平壤四城之官员皆枭首杀之。从此,禁卖粮於毛文龙之汉人。汉人皆饥饿无粮。”汗令暂留此人。遂解送都堂。

十一日,西乌里额驸奏称:“据彦庚报,查盖州东南各乡,有馀粮合计一千三百五十一石二斗,将其放给各乡无粮之人,皆以平价粜之。又,石副将查得,盖州西北各乡之馀粮,合诸申斗四十七石七斗,放於各乡,由纳齐布赈给。又查得,各乡馀粮一百四十一石,平价售给无粮之人。又,石副将、彦庚、王备御查得:南方之人已耘耨各二次,庄稼长势良好。但饿殍多,各乡馀粮少。又颜家闸山村之人原报:渡海者所留粮,有一百七十石。为恐无有遣人查之,所报之数已交於纳齐布。又前所杀木梳峪乡之何久昌曾於汗城报称:家有粮一百五十石。今彦庚遣人查之,仅有二十九石五斗。我令彦庚复遣人验实,并将粮数交纳齐布赈给。石副将、彦庚尚有十馀处之乡屯未查,俟二三日内查完后,我冉返回上报。”

六月十二日,汗降书谕大贝勒曰:“为恐我军士以复州地方之庄稼喂马,及胡乱践踏,故将蒙古兵交付乌讷格。为不使庄稼遭受践踏或喂马,令充俘获之人、编户之人及所耕之地皆如同各牛录分摊之。其所住之乡、宅,与我军士同住,将其旧粮及新收之馀粮,舂为路上携带之米。诸贝勒於本月二十日前往替换,二十五日到达。前往替换之军士到达后,将应摊之乡及田粮,明白交付各该牛录。凡拦回之户及俘获,皆由尔等【原档残缺】。拦回户之猪以上,马以下牲畜,皆充公。然后富户每十五口给马二匹、牛二头、驴二头。贫户每十口给牛一头、驴一头。贫穷之人每十男给马一匹。至於猪只,则由前往之大臣酌情缓给各户之人,不得宰杀。此谕。”

十二日,曾於阵前被擒、后释放之蒙古壮图之弟,为感恩,以牛十头献汗,各以马一匹献大贝勒、四贝勒、阿济格阿哥、并遣八人前来叩谢。此外尚来亲戚十人。来人告曰:“四月塔苏尔海、托克托依来边,牵去牛八头、马一匹。又,殷泰之子杜楞,於辽河桥杀捕鱼者十五人。(原注:壮图系蒙古图之大臣,先曾往求於汗。阵擒斋赛贝勒时,擒获壮图之弟而释还,遣回其地。斋赛贝勒被擒后,曾与喀尔喀诸贝勒一同盟誓伐明。后喀尔喀诸贝勒背约助明,以致征战,将英明汗边界之台站人【原档残缺】)

十三日,汗降书曰:“或往各地戍守,或往乡间,诸贝勒出城门,举伞旗,令前面行人迴避,放汉人夜不收偕一诸申,杨威而行;总兵官、副将出行,则於乡外举伞旗,前放汉人夜

不收皆一诸申,令行人迴避;参将、游击出汗城后,於五里外举伞旗,前放夜不收,令行人迴避;备御出汗城后,於十里外举伞旗,前放夜不收,令行人迴避。”(原注:汉人奢糜未尽之时,故仍以此谓之敬也。)

汗赐以职衔之诸大臣,皆赏戴金顶大凉帽,着华服。诸贝勒之侍卫皆戴菊花顶凉帽,着华服。无职巴牙喇之随侍及无职良民,夏则戴菊顶新纱帽②,着蓝布或葛布之披领,春秋则着

毛青布披领。若於行围及军事,则戴小雨缨笠帽。於乡屯之街,则永禁戴钉帽缨之凉帽。禁着纱罗,将纱罗与妇人衣之。

六月十四日汗降书曰:“因复州地方之人隐匿不举由彼潜来之奸细,故设诸申监视,并拿获往彼方之奸细二十馀名。该奸细告曰:‘一族之奸细有四、五十人,二族之奸细有百人,皆

过辽东而去矣。岂唯我等为奸细乎?’经询问复州地方之人,告曰:‘叛往属实。’汗曰:‘复州之人无与我同生之心,故有如此多之奸细前来,尔等未能执而解来,我诸申又何以察而执之?尔等不可如此养育之。’既常反叛,即遣大贝勒率兵二万,往杀复州地方之人。驻外游击,当详查尔等所辖之人,详查叛逃者及奸细。尔等自身亦当谨慎防范。”

是日,都堂下书曰:“驻外游击,闻尔等索取地方人之酒、肉粮而食,曾因勒索地方之财粮,而将刘有宽杀之耶。又闻,驻懿路之郑占德游击,勒令地方之人每日供米五斗、肉三斤、酒三壶以及蔬菜等,以为官课而食,故已将其执处。倘尔等勒索或役使地方之人,则按其例治以重罪。若地方之人奉承尔等官员而馈送者,则将馈送者杀之。”

是日,都堂下书曰:“驻外游击:曾令尔等所辖地方之富户及大臣之子弟,皆驻尔等之处。若安置已完,则上奏已完;若安置未完,则上奏未完。”

西乌里额驸奏称:“驸马、总兵官佟养性所查粮盐,前已具奏。今差人来告:‘颜家闸山渡海人之粮,原报於李游击,有粮汉斗一百六十石。经称量,实有汉斗一百四十六石。’再,耀州之备御梁宗玉报称:‘前被杀乔邦魁之族人乔云雷有粮汉斗十三石一斗,由纳齐布收去,赈给蒙古人三千六百三十九名男丁,二人一斗,共合诸申斗一百八十一石九斗半。’再,蒙古之七千六百八十八人因盐给不足,取熬盐场之盐,先后共给一万斤,佟养性於六月十二日随贝勒往复州。”

是日,驻守南边之吉尔海游击至,告汗曰:“青苔峪、岫岩地方之人皆欲叛,已将同谋首告之二人带来,并已拿获为首者数人。所获之人皆供欲叛属实。”汗命首告之书生魏英科为备御,赏银五十两及莽缎衣服,大凉帽。次出首者郑则猷为千总,赏银三十两并蟒缎衣服。

①原转抄本签注:谨查aisin I beyeuthai bi盖原金尚在之意。

②原转抄本签注:谨查ashai mahala无从查考,故照抄之。(本书译作“纱帽”)。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刘昫
  列传第四十二·刘昫
  卷二十二·志第三·历下·脱脱
  第九十回 傅良佐弃城避敌 段祺瑞卸职出都·蔡东藩
  第六十七回 撤除帝制洪宪销沉 怅断皇恩群姬环泣·蔡东藩
  ◎方域二·徐天麟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卷四十七·鄂尔泰
  卷七十三·傅恒
  粤语三(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李绅传·欧阳修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划分·吕思勉
  58.白登被围·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抄没·陆采

    【瑞云浓】〔外上〕海宇重淸。四境乍收烽火。〔老旦上〕旧日山河再安妥。〔旦贴上〕全家百口。向死裏别偷生路。〔合〕无祸。明知是苍天回护。〔外〕夫人。且喜昨者李令公军马杀退贼兵。朝廷大驾自奉天起程。

  • 第六折 奸党商和·冯梦龙

    [末扮院子上][集句]芳塘似镜草芊芊,鸟弄歌声入管弦。南陌赐田连御苑,将军楼阁画神仙。自家秦府中一个院子是也。老爷今日回朝开宴,分付一班承应人等在此伺候。[小净扮罗汝楫随家僮执礼上][集句]新丰树色绕千官,丹凤城头驻马看。

  • 第廿二折 毁祠·李玉

    【番卜算】[净、外、旦扮各色人,奔上]列位阿,走阿,走阿!向山塘急奔,向山塘急奔。冲天公愤,今朝始泄心头闷。我们苏州百姓,只因魏太监这千刀万剐的,要谋王夺位,害了许多忠臣,拽死了周吏部,又屈杀了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人人切齿,

  • 卷五十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一李贺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嵗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纎痩通眉长爪能疾书每旦日岀骑弱马从小奚奴背一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 頥庵居士集原序·刘应时

    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辞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辞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诗者去意然则去辞去意诗安在乎曰去辞去意而诗有在矣然则诗果焉在曰尝食夫饴与茶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茶也人皆病其苦也然苦未免而不胜其甘诗亦

  • 太祖纪四·薛居正

    开平二年正月癸酉,帝御金祥殿,受宰臣文武百官及诸籓屏陪臣称贺,诸道贡举一百五十七人,见于崇元门。封从子友宁为安王,友伦为密王。幽州刘守文进海东鹰鹘、蕃马、毡罽、方物。自去冬少雪,春深农事方兴,久无时雨。兼虑有灾疾,帝

  • 通鉴释文辩误卷七·胡三省

      通鉴一百四十二【凡二条】  东昏矦永元元年魏邀齐兵归路陈显逹引兵度水西人情沮恐  史炤释文曰沮将豫切沮防而恐愳也【费同】本余按沮防之沮音在吕翻从将豫切者乃沮洳之沮也史炤以沮止之沮沮防之沮读为去声者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朔命礼部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举人不知额数从实充贡乡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道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正统十一年三月戊辰朔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马愉奏父士贤老病乞赐归省 上许之命有司给驿马廪饩并家人脚力口粮○下户部尚书王佐右侍郎储懋刑部尚书金濂右侍郎丁铉马昂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右副都御史丁璇程富于锦

  • 五八八 军机大臣奏复核陶汝鼐及黎元宽所撰违碍书情形并行文各省饬禁折·佚名

    五八八 军机大臣奏复核陶汝鼐及黎元宽所撰违碍书情形并行文各省饬禁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据湖南巡抚李湖搜出明末翰林陶汝鼐《荣木堂集》,及其孙陶煊同张灿所选《国朝诗的》等书,共三十八本,奉旨令臣等复核。臣等

  • 志卷第七 高丽史五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五行一。○天有五运地有五材其用不穷。 人之生也具为五性着为五事修之则吉不修则凶。 吉者休征之所应也凶者咎征之所应也。 此箕子所以

  • 何蒙传·脱脱

    何蒙,字叔昭,洪州人。他年少精于《春秋左氏传》。南唐李煜时,他举试进士落第,于是进献书议论政事,被授录事参军。入宋朝,得授氵名州推官。太平兴国五年(980),他调任遂宁令。当时宋太宗亲征契丹班师回朝,他作诗进献。宋太宗召

  • 第十九卦:《临卦》·佚名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白话】《临卦》象征督导:能亨通无阻,祥和有益,坚守正道。但是到了八月(阳衰阴盛),会有凶险。《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白话】《象辞》说:《临卦》的卦

  • 覆魏斯逸書·欧阳竟无

    三十余年,得公賜書,無任愉快。顧賜在二月朔,而覆乃在五月下弦者,講學之說,不容不慎也。且有須俟數文脫稿後意乃得達者,最要是《大密嚴經敘》文,乃漸晚年論定之學說。文成而清明節近,歸宜黃修先人墓。十有八年,一親鄉裡,傷心慘目

  • 卷五百八·佚名

    △第三分陀罗尼品第十三之一时天帝释窃作是念。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名字。当知过去已曾亲近无量如来应正等觉。发弘誓愿种诸善根。多善知识之所摄受。况能书写受持读诵。如理思惟为他演说

  • 卷五十九·佚名

    △婆提唎迦等因缘品下尔时长老提婆达多。见其阿难往向佛所。而告之言:长老阿难。欲何处去。尔时阿难而报之曰:我於今者,欲往见佛。尔时长老提婆达多。报阿难言:阿难。汝今若必然者,少时相待。我亦欲往谘优波陀。共汝相随。

  • 目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 目录序文卷之一住苏州黄溪罗汉禅寺语录住苏州崇川慈济禅寺语录住明州奉川法海禅寺语录卷之二住明州奉川岳林禅寺语录住嘉兴龙渊景德禅寺语录卷之三住常州荆溪芙蓉禅寺语

  • 梵门绮语录·佚名

    书中所记均为尼姑庵轶事,中以男女之事为多。如“震泽新庵五宝”,记尼姑五宝与潘某有私,隔壁汝南生发现后规劝潘某。五宝设宴款待汝南生,席间大讲男女饮食大欲之必要,竟使汝南生无言可答。“盛泽净明庵天锦”,记陇西生中年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