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册 天聪元年五月至六月

第六册 天聪元年五月至六月

十四日,天聪汗致书守城台吉阿巴泰、杜度曰:“令於每牛录著遣敖尔布十五人。先来之军士,各给梅针箭三十枝。後来之兵,各携梅针箭五十枝。前已派甲兵十人之牛录、今派甲兵四十人;已派甲兵二十之牛录,今派甲兵三十人;已派甲兵三十人之牛录,今派甲兵二十人;已派甲兵四十或五十人之牛录,今派甲兵十五人。至毁城器具,每牛录出铁镩三、斧镢三、铁锨一。再留守二贝勒,尔等勿惜马匹僚友,宜遣尔等之好友良马,渡河远向十方寺、达岱塔等瞭探,并设侦卒於樊河、铁岭

等处,妥为侦探。前来领赏之蒙古人,见我军至。悉已遁走。彼等已获悉我军出征,当加意防范。徒惜僚友马匹,於战事并无裨益也。不惜僚友马匹,往达瞭探,预先知觉,及时收束方有裨益也。令尔等留守,乃为国家也。”十五日,为议和事,遣人至锦州纪太监处,遂往返议和者三。纪太监遣其答应官来,留我军营,令我遣一满洲人往彼。因绥占、五哥往,以太监就寢闭城门不纳,乃还。十六日,纪太监遣守备一员,千总一员至。言昨因夜晦,乃不便与尔使者议,今可於日间来议。所取诸物,自当先与。至和好之事,似尔退兵後,奏知朝廷再议等语。於是,复遣绥占、五哥偕其二使往,仍不令使臣入城。赵总兵立城墙垛口言曰:“矢石岂有眼乎?总之听天意也。尔等

若退兵,我国自有赏赍”言毕,仍遣其二使同绥占,五哥来。汗乃遣其二使答之曰:“尔敢援天出大言乎。若非上天引我等至渖阳、辽东及广宁等地,何敢擅自来此耶?尔果勇强,何不出城迎战?乃如野獾入穴,匿身城中,出此狂言何为耶。初虽掘而不获野獾,再以锹镢掘之,必获也。想尔等等候尔内地援兵至,故如此耳。我等岂徒守此地乎?正欲俟尔援兵来也。想尔闻有尔内地援兵之信,故出此矜夸之言也。来援一事,不但尔知之,我亦闻知矣。今与尔约,尔出千人,我出十人敌之,我等立而观战。尔以为尔已进驻尚未议定之地,则当弃城去尔内地。我可发誓,将尔属下人民,悉行纵还,不杀一人。不然,以城内所有牛马金银财帛与我,我即退兵。和好这事,俟呈报汗後再议。尔言赏賫等语,我岂尔所属之诸申乎?夫我与蒙古两国和好,结为兄弟,乃互相馈送也。”是日,明宁远袁都堂遣二人赍书赴锦州,为我巡城军士所获,杀一人,擒一人送至。其书内云:袁崇焕顿首。纪老先生大人:诸申之奴兵,竟敢围困大人於城中。我水兵六七万,已至山海关、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卫、沙河所、中後所兵,俱至辽远。各处蒙古兵,俱

至台楼山,我兵今将起行,料诸申末日已到。恐大人忧虑,军士惶恐,遂先遣人往。至谓诸申兵能否侵临城下,今我火炮齐全,尔手下兵马甚多,足能守锦州城,彼安可得逞。尔若遣使来,须亲书之,我熟诸尔之文笔等语。是日,贝勒弃古尔泰、台吉济尔哈朗、台吉阿济格、台吉岳托、台吉萨哈连、台吉豪格等率偏师,往护塔山运粮人。前队八十人遇明兵二万人,击败追杀之。明兵弃其马匹甲胃,分路而逃。十七日,移军逼近锦州西二里外驻营对垒。是日,释所获汉人,蒙古人回锦州。

十八日,系书於矢,射入城中,谕招锦州城官兵缒城来降。其书曰:“城内一应官兵,尔等与其饥困而死,不如缒城来降,必纵尔归,令与尔父母妻子相见。我军到来之日,所获二千余人,悉行放还,想尔等亦闻之矣。我岂肯舍此垂陷而去?我攻城军士、云梯、挨牌绵甲已到,即行攻取之。乘我来攻之前,缒城来降之保其身命,与尔父母妻子完聚,岂不美哉。凡有官职者来降,必记大功恩养之。是夜,命额驸苏纳拣选八旗蒙古兵马,率其选中者,星驰截守塔山西路。当夜已过,二十三日,遇明兵二千,额驸苏纳率纛进攻,击败敌人,继而追杀,获马百五十余匹。即以所俘获马匹,赏随征蒙古诸贝勒大臣。

二十五日,固山额真侍卫博尔晋、副将图尔格依,率後援兵至行营。二十七日,汗率三大贝勒,众台吉、每旗副将一员,并护军营共三千兵,往宁远一带迎击明兵。卯刻,由军营起行。当夜已过,二十八日晨,进略宁远,欲困其城。至宁远北冈,

见明遊击二员率步兵一千二百余人掘壕,以车为营,布列枪炮以待。汗率诸贝勒从军士,面宁远城列阵。今满洲行营兵,蒙古兵攻其步卒等。不移时,击攻尽斩之。又明满总兵官之兵及

密云兵,出宁远城东二里外,列阵於南,设伏於北,沿城环列鎗炮以待。汗遂与诸贝勒商议曰:因距城近,即行进攻,不能多杀,欲我军退,以观动静等语。於是退兵, 逾山岗,观望

明军,按兵不前。汗与诸贝勒亲率兵,令精骑在前,驽骑在後,疾驰进击,击败之,追杀至宁远城壕,击毙於壕内,弃甲胄刀鎗而逃遁坠壕、被创坠壕,及无伤坠壕者无算,尽殪之。军乃还,是役也。萨哈连贝勒、瓦克达阿哥俱被创。由彼军还,至双树堡宿营。是日,锦州兵出城,我军迎击,败其明兵,逐之入城。是役也。遊击觉罗拜三、备御巴希,争先攻入敌阵,俱阵七。二十九日,自双树堡起行,至高桥驻营。三十日,自高桥起行,至锦州後,向锦州城举炮,吹磁螺、喇嘛号、号筒,跃马而前,呼噪一次。呼噪三次毕,汗与诸贝勒各率兵入营。拜三於锦州阵亡,因係贝勒宗族,赐人口牛马共六十,巴希四十。六月初一日,以击攻满总兵官之兵及密云兵,到八牛祭纛。以战中所俘获人口马匹,悉赏阵亡将士,汗亲临阵亡遊击拜三、备御巴希丧,酹酒哭之。初三日,布列八旗梯盾及一切攻具,并观察战地形势。初四日,攻锦州城南隅。本欲卯刻进兵,

辰刻攻城。因城壕深濶,时值酷暑,战则难以骤拔。乃於已刻退兵。是役也,士卒阵亡甚众。於初五日,大军自锦州还。十二日申刻,汗至渖阳城。十二日,出征军返还时,留守渖阳诸贝勒,即遣人迎奏:言察哈尔之敖汉部及奈曼部诸贝勒举国来归等语。是日,出征军入城,遣每旗一人,分乘诸贝勒之马,同乘使三人往探归附之真伪。十六日,敖汉、奈曼复遣三使臣来,途中未遇我使臣,言来归者属实,已至旧辽阳河等语。十七日,闻鄂木杂特绰尔济喇嘛前来,命阿什达尔汉、达雅齐率八人往迎。二十一日,阿邦豁绍齐、古英豁绍齐、扣肯巴图鲁等遣使臣近十五人来,言我察哈尔汗乃蔑叶兄弟,败坏伦理,故来归附天聪汗。我等当居何处,惟遵汗命等语。汗曰:“尔等既以察哈尔汗蔑叶兄弟,败坏伦理而前来归我,我岂能限定地界,任尔居之可也。”二十五日,汗率兵千五百人往迎。已刻起

行。二十六日,至都尔鼻山冈驻跸。是夜,所遣使臣阿珠瑚、阿尔善、偕蒙古敖汉部杜稜、色臣卓里克图、奈曼部洪巴图鲁三贝勒之使臣至。使臣曰:“三贝勒若偕後队人同来,恐汗先来久候。故敖汉部社稜、奈曼部洪巴鲁二贝勒先来,色臣部卓里克图率众小贝勒随後队至。又明两次遣使致书言,为何去满洲,宜归附於明等语。其书先携来,其二使即将解至。”等语。二十三日,汗论执政诸大臣曰:“详查各旗所属之人孰能耕种孰不能耕种,孰有种、孰无粮。其未耕种而无粮者,有兄弟则令与其兄弟相依,无兄弟孤独之人,则令於牛录中有粮殷富之人养之。若系诸贝勒素知才能之人,则详察其无粮未耕种缘由,告知诸贝勒。近闻盗贼蜂起,乘马劫杀等语。如管堡拨硕库有不修葺堡中倒塌之墙垣,不稽察盗贼者,则与贼同罪。如牧马之人,不查收马匹,纵贼乘骑行窃者,与贼同罪。守门之人,将随时查出入人等而不行详查者,亦与贼同罪。如管堡拨什库,有敛民食物,贿赂往查田亩粮穀及马匹等诸物之官员者,罪之。官员有受贿者,亦罪之。前因扎尔库敛民食物,已正法矣。”时国中大饥其一金斗粮价银八两。民中有食人肉者。彼时国中银两虽多,然无处贸易,是以银两贱而诸物昂贵。良马一,值银三百两。壮牛一,值银一百两。蟒缎一,值银一百五十两。毛青布一,其值银九两。盗贼蜂起,偷窃牛马,人相惨杀致国中大乱。於是,诸臣入奏曰:“国中盗贼倘若不严加惩处,则不能止息矣。”汗曰之:“今岁国中粮食失收,民将饿死,是以行盗也。

被缉获者,鞭而释之。未被拿获者,免之可也。而粮食失收,咎在我等,不在於于。”是年,从宽法律,动用库银,散账饥民。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二·志第六十五·礼十五等·脱脱
  东都事略卷三十二·王称
  宋史全文卷七下·佚名
  卷二十四·陈均
  通志卷一百七十四·郑樵
  卷八十三·佚名
  二一 袁文薮与蒋抑卮·周作人
  附录二 关于鲁迅·周作人
  十国春秋巻四十九·吴任臣
  ..求传·宋濂
  哈密传·张廷玉
  张孟男传·张廷玉
  ●宋人轶事汇编卷九·丁传靖
  玉坡奏议原序·张原
  三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松·唐圭璋

      松字乔年,婺源人。生于绍圣四年(1097)。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出知饶州。绍兴十三年(1143)卒,年四十七。有韦斋集。   蝶恋花   醉宿郑氏阁   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飞花,肯向春

  • ●卷三·五代十国·王奕清

    ◎唐庄宗词一叶落、阳台梦,皆後唐庄宗所制。一叶落云:"一叶落。褰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著。"阳台梦云:"薄罗衫子金泥凤。困纤腰怯铢衣重。笑迎移步小兰丛。金翘玉凤。 娇多情

  • 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言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晋书王导传建康古之金陵旧为帝里唐书地理志注武德三年更江宁曰归化八年更归化曰金陵九年更金陵曰白丁谢朓诗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凤凰台上凤凰游【六朝事迹宋元

  • 列传第三十三·魏徵

    ○宇文恺 宇文恺,字安乐,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初为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

  • 春秋别典卷五·薛虞畿

    鲁文公【元年乙未在位十八年周襄王二十六年】晋襄公使人于周曰敝邑寡君寝疾卜以守曰三涂为祟使下臣愿借途而祈福焉天子许之苌谓刘康公曰夫祈福于三涂而受礼于天子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色愿公备之晋果袭聊阮梁蛮氏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四·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正月癸巳朔 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子 玄极宝殿 上不御殿百官具朝服诣皇极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上表称贺○免宴赐莭钱钞○福建福州兴化泉州三府同日地震○甲午升山西布政司左参政耳□大随卿为都察院右佥都御

  • 中州人物考卷六·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武功李挥佥英【附子滦城侯坚】英武陟人仕元为河南行枢宻院知院洪武元年自陜州来降授沂州卫指挥佥事从右丞相徐逹平章常遇春定中原收北平追哈喇章国公至兴和还取保定中山诸郡复追获元知院呼必玛勒等二

  • 冯淑妃传·李延寿

    冯淑妃名叫小怜,是穆皇后的随从女婢。穆皇后宠衰,便在五月五日把小怜进给齐后主,称为“续命”。淑妃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后主被她迷住了,坐时同席,出则乘同匹马,但愿两人生死在一处。后主让淑妃住在隆基堂,淑妃厌恶这

  • 遏利 第三·王符

    世人之论也,靡不贵廉让而贱财利焉,及其行也,多释廉甘利。之于人〔二〕徒知彼之可以利我也,而不知我之得彼,亦将为利人也〔三〕。知脂蜡之可明镫也〔四〕,而不知其甚多则冥之。知利之可娱己也,不知其称而必有也〔五〕。前人以

  • 提要·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礼记训义择言    礼类三【礼记之属】提要【臣】等谨按礼记训义择言八卷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着録是书自檀弓至杂记於注家异同之说择其一是为之折衷与陈澔注颇有出入然持论多为

  •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一复次善现,虚空界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虚空界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虚空界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

  • 治地品第二十一·佚名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问菩萨摩诃萨。摩诃僧那僧涅。摩诃衍三拔致者,菩萨行六波罗蜜。过从一地至一地。云何菩萨过从一地至一地。以诸法无所过法。无来者亦无去者,亦无有过亦无不过。诸法亦无有坏。亦不贡高亦不念。但治住地

  •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增上戒学分第七论曰。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

  • 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佚名

    依何而住。世尊在世自调恶人灭度之后云何共住。如来在日。佛自说经。灭度之后。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令有情信。世尊告曰。我涅槃后。以戒为师。断一切恶。生一切善。设我在世无异。此故依四念处。专心而住。观身不净

  • 卷第二·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二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世(临济六世) 汾阳善昭禅师法嗣 袁州南源慈明楚圆禅师 族李氏。全之清湘人。少为书生。年二十二。依城南湘山隐静寺得度。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闻

  •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著作。梁漱溟著。写于1941年至1949年,1949年路明书店出版。本书共13章,即“绪论”、“从中国人的家说起”、“集团生活的西方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 仪礼·佚名

    简称《礼》、《士礼》或《礼经》。文集。十七篇,一说周公作,一说孔子删定。近人根据书中丧葬制度参照考古资料,认为成书当在战国时期。此书为西周,春秋时代部分礼制汇编,主要记载古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法藏

    凡六卷或三卷。唐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梵网戒本疏、梵网戒疏、梵网法藏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详解梵网经卷下菩萨戒本,总立教起所因、诸藏所摄、摄教分齐、显所为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教起本末、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