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宗皇帝   外郡寇贼   庆历三年五月癸巳[1],京东安抚使司言:本路捉贼虎翼卒王伦等杀沂州巡检使、御前忠佐朱进以叛。遣东头供奉官李沔、左班殿直曹元喆、韩周往捕系之[2]。   六月癸丑,知谏院欧阳修言:『今沂 
- 洪武四年夏四月癸未朔复召岳州府知府蒋思德为户部尚书以侍仪使韩宽为户部侍郎杨冀安为礼部侍郎○置梧州府守御千户所○甲申享太庙○诏大都督府同知荥阳侯郑遇春佥都督庄龄往临濠开行大都督府○以礼部侍郎秦文绎为户部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月壬午阿桂丰升额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查谷噶一路自官兵得罗博瓦势据建领三靣皆可进捣但喇穆喇穆之贼尚未溃防分头防堵难免多分兵力自罗博瓦山冈之下贼畨木城石碉亦可奋力抢占但该处箐林深密而贼又恃逊克尔宗为之犄角 
- 华皎,晋陵暨陽人。世代为小吏。华皎在梁为尚书比部令史。侯景之乱时,他投靠侯景党人王伟。高祖南下,文帝为侯景所囚禁,华皎待文帝很友善。景乱平,文帝为吴兴太守,以华皎为都录事,军府粮草钱帛之事,多委任于他。华皎聪明敏慧,于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九礼部祠祭清吏司升配凡列圣升配之礼勅工部敬制升配神牌南郊於昭亨门外北郊於坛北门外祈年殿於坛西门内之左各设恭制神牌黄幄内阁翰林院官书字大学士二人上香行礼既成先配南郊後配 
- ○云南永平驿驿丞李宗本县马站戸前元万戸洪武十六年同土官杨陵等归附总兵官拟充永平驿驿丞十七年实授故无子嫡长亲侄李定备马赴京进贡告袭永乐三年十二月奉圣旨着他去永平驿做驿丞只不世袭他若不志诚犯了法度时拏来问 
-    全地公政府以下列各部院管理之:  一、民部掌各度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养老院、恤贫院、考终院之事,并游徼消防之政及整顿之事,为诸部之长。  二、农部掌全地各度百谷草木产物之事。  三、牧部掌全地之畜 
-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一安溪 李光坡 撰祭統第二十五註曰統猶本也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而奉之以禮是故惟賢者能盡祭之義集說曰五經吉凶軍賓嘉之五禮也物 
-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二丧服第十一之一 子夏传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若全存居于彼焉已亡之耳大戴第十七小戴第 
-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说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说十五卷国朝惠士奇撰士奇有半农易说已着録士奇父周惕长於说经力追汉儒之学士奇承其家传考证益密於三礼核辨尤精是书以礼为纲而纬以春 
-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八舍利子,布施波罗蜜多非我亦无散失。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我亦无散失。舍利子,四静虑非我亦无散失。四无量四无色定非我亦无散失。舍利子,八解脱非我亦无散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非 
-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四尔时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若有具足如是等见发何等愿。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如本发愿。菩萨摩诃萨若心在定若不在定。为众生故如本发愿。善男子,譬如人有甘蔗稻田。具满一顷其地平正。欲溉灌 
-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種姓品第一   [二]如是已說獨覺地.云何菩薩地。嗢柁南曰.   初持.次相.分. 增上意樂.住. 生.攝受.地.行. 建立最爲後。    
- 余非释氏。而辄喜释氏之书。非喜释氏也。喜释氏而同乎孔氏也。孔氏之书。平近切实。智愚共遵。释氏之书。微妙玄深。难以户说。若於微妙玄深中。仍能平近切实。虽谓释氏同孔氏之书可也。万法归心录者。小杨山祖源禅师 
- 此楞伽岛因于狮子而称为师子胤。卿等对此岛之由来[史话]可听余之语。(一)万伽王之彼女与栖于林中之狮子同栖于森林,其结果生二人之兄妹。(二)哂哈婆夫与哂瓦利为眉目秀丽之儿童。其母谓苏西玛,父称为狮子。(三)[西哈婆夫]过十六岁 
- 又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今本33卷。原作者不详。此书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全书分十二国纪事,依次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 
- 中国佛教论书。亦作《辨正理论》。唐法琳著。法琳,俗姓陈。颍川(治所在今河南许昌)人。自幼出家,广习儒释经书,特精三论。隋末蓄发入长安,习道术,旋改著道服,住道馆。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再入释门,住长安济法寺。武德四年(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