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问幻品第十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人问言:幻人布施持戒精进忍辱一心智慧学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学萨云若。当成萨云若不乎。我等当云何报。佛告须菩提,我自还问汝随须菩提意报我。於须菩提意云何。五阴与幻有异无。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十八性与幻有异不。须菩提对曰:无有异世尊,佛言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空无相无愿及道与幻有异不。须菩提答曰:无有异世尊,五阴则是幻幻则是五阴。十二衰及十八性皆是幻。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亦是幻。幻则十八法。佛告须菩提,幻人颇有著有缚有生有死不。对曰无。於须菩提意云何。幻人亦不生亦不灭。学般若波罗蜜当成萨云若不。须菩提白佛言:不能得。於须菩提意云何。著字名合法五阴数字为菩萨不。对曰如是如是,世尊,著字五阴生灭可得见不。须菩提对曰:不可得见。亦无起亦无灭亦无字亦无身行亦无意行亦无著亦无缚。学般若波罗蜜宁成萨云若不。须菩提对曰:不能成。佛言:菩萨学般若波罗蜜应无所得。须菩提白佛言:菩萨如是学般若波罗蜜。及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如幻人学。所以者何。当知五阴如幻人。於须菩提意云何。五阴为学般若波罗蜜当成萨云若不。须菩提白佛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五阴所有无所有。无所有者亦不可得见。於须菩提意云何。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热时炎如化。当学般若波罗蜜耶。对曰非也。何以故?五阴六衰如梦如幻无所有不可得见。须菩提白佛言:新发大乘意菩萨。闻作是说。般若波罗蜜将无恐怖。佛言:新学大乘菩萨。未得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不与善知识相随或恐或怖。须菩提白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沤和拘舍罗。令菩萨不恐不怖。世尊,佛告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应萨云若行。观五阴无常亦不猗五阴。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复次须菩提,菩萨意应萨云若行。观五阴苦空非我。观五阴空无相无愿。观五阴寂静。应无所得无所猗。是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菩萨当作念言:我当为一切众生说无常苦空非我。为说空无相无愿寂静之法。应无所得无所猗。是为菩萨檀波罗蜜。复次须菩提,菩萨亦不以罗汉辟支佛意。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亦不以罗汉辟支佛意。观空无相无愿寂静。是为菩萨不越戒。以是故菩萨不恐不怖。菩萨尽能奉行能忍。是为菩萨行羼提波罗蜜。复次须菩提,菩萨意行应萨云若。观五阴无常应无所见无所著。不舍萨云若意。是为菩萨行惟逮波罗蜜。菩萨適作是行不起罗汉辟支佛意。羁他恶意亦不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行禅波罗蜜不恐不怖。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观。言不以五阴空。空则五阴。六情十八性三十七品亦复如是,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须菩提白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与何等善知识相得闻说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佛报言:菩萨说五阴无常苦空无我空无相无愿寂静而无所希望。持是无所希望之福。不作罗汉辟支佛地行。但求萨云若。是为菩萨善知识。为说六情十八性寂静而无所希望。持是功德不愿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善知识。复次须菩提,菩萨念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念萨云若念道。以为一切说法无所希望。持无所希望福。不为声闻辟支佛地。但为萨云若。是为菩萨善知识。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菩萨学般若波罗蜜。无沤和拘舍罗为恶知识。闻说般若波罗蜜为恐怖。世尊报言:菩萨离萨云若意。猗般若波罗蜜而自贡高。行禅精进忍辱持戒行布施。以猗檀波罗蜜而自贡高。复次须菩提,菩萨离萨云若意。念五阴内外空以空贡高有所猗。念六情空念十八性空以是为贡高。念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空。猗十八法而自贡高。是为菩萨不行般若波罗蜜无沤和拘舍罗闻说般若波罗蜜为恐怖。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菩萨恶知识。佛言:教令远离六波罗蜜。语菩萨言:莫学是非佛所说,但合会作是不足听闻不当受持不当讽诵读。亦不当教他人。当知是菩萨恶知识。菩萨复有恶知识。与说魔所乐事。魔波旬作佛形像往到菩萨所。使菩萨远离六波罗蜜。语菩萨言:善男子,用是六波罗蜜学。为当知是菩萨恶知识。魔复作佛形像往到菩萨所。分别广说声闻所应行经但为说是魔事。当知是菩萨恶知识。魔复作佛形像往到菩萨所。语菩萨言:善男子汝亦无菩萨意。亦非阿惟越致。汝亦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假令不教菩萨令觉魔事者,是菩萨恶知识。魔波旬复作佛形像往到菩萨所。语菩萨言:善男子,眼耳鼻舌身意空六衰十八性皆空。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皆空。用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学为有作是教者,是为菩萨恶知识。复次须菩提,魔复作辟支佛形像往至菩萨所。语菩萨言:善男子,十方皆空无有佛。亦无有菩萨亦无有声闻。而为菩萨说是辈魔事。当知是则菩萨恶知识。魔复作声闻形像被服往到菩萨所。断菩萨萨云若意。为说声闻辟支佛行。有作是教者,则是菩萨恶知识。魔复作菩萨师和上被服到菩萨所。教令离菩萨行教令离萨云若。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持空无相无愿法授菩萨。汝当念是法受声闻地证当用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学。为是但魔事耳。复次须菩提。魔复作菩萨母形像来至菩萨所言:子汝当受是须陀洹证。习罗汉果证。当用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当受是无央数劫生死。当受是截手截脚之痛。向菩萨说是辈魔事是则魔所作。复次须菩提,魔复作比丘被服至菩萨所语菩萨言:眼耳鼻舌身意无常苦空非我空无相无愿寂静。为说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皆为说相著事。当知是菩萨之恶知识。觉已当急远离之。

猜你喜欢
  什 么 是 物·太虚
  菩提心义(海运)·佚名
  第六 梵天相应·佚名
  第二集 地·佚名
  卷第二十·居顶
  卷三十四·彭绍升
  卷五十二·佚名
  第七卷·慧沼
  印度之佛教从认识论出发的因缘观·梁启超
  卷第九十五·佚名
  归 依 开 示·太虚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佚名
  卷第十·佚名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佚名
  现代需要的僧教育·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台集卷一·迺贤

    (元)纳延 撰登崆峒山縁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气候儵迁变中懐鬰歔欷路逢一道士髙结冠巍巍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哀湍泻石磴日落松声悲云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赋环波亭送杨挍勘归豫章(

  • 列传第五十一·李延寿

    周惠达 冯景 苏绰 子威 从兄亮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历乐乡、平舒、成平三县令,皆以廉能称。惠达幼有节操,好读书,美容貌。魏齐王萧宝夤为瀛州刺史,召惠达及河间冯景同在阁下,甚礼之。及宝夤还明,惠达随入洛阳。宝

  • 卷六 周柴何王张马游刁列传·陆游

       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瑜葬宿松,即墓为祠,子孙居其旁者,犹数十家,本少孤,羁贫,有勇力,尝独格虎杀之,吴武王起隶帐下,勇冠三军,每奋跃先登,攻坚摧锋,蒙犯矢石,身无完肤。战罢,辄自烧铁烙其创,食饮言笑自如,雷迁至淮南马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二·佚名

    嘉靖四十年正月壬戌朔命成国公朱希忠行拜天礼于 玄极宝殿是日 上不御殿文武群臣朝服诣大朝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各具贺○罢群臣节宴赐节钱钞王府进贺人员及四夷朝贡使仍宴于阙左门○户部尚书高燿会计各边应发年例军饷银

  • 西汉年纪卷二·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高祖七年冬十月长乐宫成诸侯羣臣皆朝贺仪先平眀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歩卒【汉书作戍卒】卫官【史记作卫宫】设兵张旗志【一作帜】传曰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

  • 第二节番社·佚名

    第一 碑文第二 碑文第一碑文台湾县正堂章,为恳饬埔界等事。干隆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蒙本府宪锺信牌饬知,奉蒙藩宪德、巡抚部院锺、总督部堂咯批:本县勘详东方木烧椩寮一带,与内门之头、二、三重埔及龙潭口、金牧椅等处埔地

  • ●郑氏史料续编卷四目录·佚名

    一三三、福建巡按朱克简密奏本(密陈沿海情形)顺治十三年四月初一日(三八三)一三四、户科给事中王益朋残揭帖(直陈海防之要)顺治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到(三八五)一三五、候代浙闽总督佟代揭帖(遵旨回京)顺治十三年四月(三八五)一三六

  •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佚名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五日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据御史莫瞻菉所奏此次详校三阁书册,签出错谬甚多,请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应升各员,概行注销,其已经升用之员,分别

  • 五五 监督·周作人

    鲁迅本名樟寿,字豫山,本来是介孚公给取的,后来因为同窗开玩笑叫他作雨伞,告诉祖父要改号,乃改一字曰豫才,及往南京去时,椒生为易名树人,这与豫才的意义也拉得上,所以不再变换,虽然自己所喜欢的还是从张字出来的“弧孟”,又取索居

  • 耶律刘哥传·脱脱

    刘哥,字明隐,太祖弟寅底石之子。少时骄横狠戾,好欺侮人,成年之后更加凶暴。太宗讨厌他,派他把守边疆,累迁西南边大详稳。会同十年(947),叔父安端随从太宗伐晋,因病先行回国,与刘哥相邻而居。世宗在军中自立为帝,安端商议何去何

  • 完颜习不失传·脱脱

    习不失原来叫辞不失,后来确定叫习不失。他是昭祖的孙子,乌骨出的次子。起初,昭祖很长时间没有继承子嗣,和威顺皇后徒单氏向巫医祈祷,就生下了景祖和乌骨出。乌骨出年长却酗酒,屡次违背母亲的意愿。昭祖过世后,徒单氏与景祖合

  • 十四年·佚名

    (己卯)十四年大明正德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丙申朔,上行望闕禮如儀,又率百官,陳賀于大妃殿,仍受群臣賀。○進豐呈于大妃殿。○饗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臺諫、弘文館及入直諸將、翰林等于勤政殿庭。1月2日○丁酉,戶曹判書高荊山

  • 卷十二·方苞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析疑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十二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士丧礼死于适室敖氏本引注作北墉是也亳社北牖使隂明也生人寝室北不宜有牖幠用敛衾大敛二衾注谓用其一以覆尸是也夷者等也大敛衣倍多衾必称

  • 卷六·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书集传纂疏卷六     元 陈栎 撰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周官【成王训廸百官史録其言以周官名之亦训体也今文无古文有○案此篇与今周礼不同如三公三孤周礼皆不载或谓公孤兼官无正职故不载然三公论道经

  • 卷八·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八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齐鸡鸣苍蝇之声何以误聴为鸡鸣如曰梦寐则非贤妃戒旦语矣盖鸡本未鸣而促之曰鸡既鸣兮且非但鸡则既鸣苍蝇已将作声矣可安寝而怠朝哉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言若非东方之明岂犹是月出

  • 再论心理学与行为学·太虚

    对行为派心理学,余尝两次讨论,发表于海潮音月刊上。但心理一名,扩充之可成“唯心理论”;行为一名,扩充之可成“唯行为论”。然固各有其立场之处,从其立场之处以区别焉,则心理自心理,行为自行为,固有秩然不可相滥者。今为便于立

  • 大方广师子吼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日月宫中胜藏殿上。与大比丘众九十百千俱胝及无量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佛告胜积菩萨。北方去此六十恒河沙佛土。俱胝那由他百千微尘等刹。有世界名曰欢乐。佛号法

  • 异邦与故国·蒋光慈

    日记集。蒋光慈著。1930年1月现代书局出版。这是作者旅居东京的日记,起于1929年8月25日,止于当年11月9日。前有极短的《序》。日记中间有失记的地方; 也许是作者公开出版时抽掉了,因为《序》中说“这是我在东京养病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