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品第十
是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具足檀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具足尸羼惟逮禅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欲知色痛想行识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六情内外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十八性。欲消灭淫怒痴。欲消灭吾我想。当学般若波罗蜜。欲除狐疑。欲除犯戒望见。欲除三界淫诤。欲舍六衰习。欲除四食。欲舍四渊流四结四颠倒。欲舍十恶知十善之行。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四禅三十七品四等心及佛十八法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学意三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四禅及四空定。欲得师子游步师子奋迅三昧者,欲得诸陀邻尼三昧。首楞严三昧海宝三昧。月幢三昧。诸法普至三昧。观印三昧。真法性三昧。作无垢幢三昧。金刚三昧。诸法所入门三昧。三昧王三昧。王印三昧。力净三昧。月幢三昧。诸法所入真辩才三昧。诸法言所入照十方三昧。诸法陀邻尼门印三昧。不妄诸法三昧。诸法都聚印三昧。虚空所止三昧。净三昧。处三昧。不起神通三昧。作上幢三昧。菩萨欲得是诸三昧门及馀三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摩诃萨欲满一切众生之所愿者,当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欲具足诸功德。持是具足之德不堕罪处。亦不生卑贱之家。亦不在罗汉辟支佛地祝亦不为菩萨顶诤。当学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语须菩提言:云何为菩萨顶诤。须菩提报言:菩萨摩诃萨不以沤和拘舍罗行六波罗蜜。复不以沤和拘舍罗趣空无相无愿三昧。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顺菩萨道。是为菩萨顶诤。舍利弗问须菩提,何以故?名为菩萨顶诤。须菩提报言:所谓法爱是。问言:何等为法爱。须菩提报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入於五阴计校五阴空无相无愿。是为顺法爱。入於五阴计校五阴空寂无常苦空非我。是为菩萨法爱。计校言当灭五阴。是无为证是非证。是成道。是著是断。是可习是不可习是菩萨行。是非菩萨行。是道是非道。是菩萨学是非菩萨学。是六波罗蜜是非六波罗蜜。是沤和拘舍罗是非沤和拘舍罗。是菩萨顺法爱。须菩提语舍利弗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入法中计校分别。是为菩萨顺法爱。舍利弗语须菩提言:何等为菩萨顺道。须菩提报言:菩提行般若波罗蜜。不以内空观外空。不以外空观内空。不持内外空观空空。不持空空观内外空。亦不以空空见大空。亦不以大空观空空。亦不以大空见最第一空。最第一空亦不见大空。第一空亦不观有为空。有为空亦不观第一空。亦不持有为空观无为空。亦不持无为空观有为空。亦不持无为空观无边际空。亦不以无边际空观作空。作空亦不观性空。性空亦不观作空。作空亦不观自空。自空亦不观性空。自空亦不观诸法空。不持诸法空观自空。诸法空亦不观无空。无空亦不观诸法空。诸法空亦不观有空。有空亦不观无空。有空亦不观无有空。无有空亦不观有空。舍利弗。菩萨作是行般若波罗蜜。转上便应菩萨之道。复次舍利弗。菩萨作是学般若波罗蜜。不念五阴。亦不贡高。亦不念眼耳鼻舌身意。不念色声香味细滑法。亦不念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八法。不念亦不贡高。作是学般若波罗蜜。亦不念道意妙无与等者,亦不念不贡高。所以者何。是意非意。意性广大而清净故。舍利弗问须菩提言:云何意性广大而清净。须菩提报言:於淫欲痴亦不合亦不散。不与尘劳合亦不散。不与恶行及六十二见合亦不散。亦不与声闻辟支佛意合亦不散。是为菩萨意性广大而清净。舍利弗复问言:意为有耶言是意非意。须菩提报言:意无所念时。有意无意宁可得可见可知不。舍利弗报言:唯须菩提,不可得不可见不可知。须菩提语舍利弗。若意无念时。亦不见有意亦不见无意。亦不可得亦不可见。是故即为清净。舍利弗问须菩提,何等为无意意。报言:於诸法无作无念是为无意意。舍利弗复问。无为无作亦是意耶。於五阴无为无作亦复是意。乃至道无为无作亦是意耶。须菩提报言:如是如是,如所问。是时舍利弗赞叹须菩提言:善哉善哉!如须菩提为是佛子为从佛生为从法化生,则为法施非为思欲施。随其证而为说法。实如佛所举乐空寂行第一。菩萨摩诃萨当作是学般若波罗蜜。便为阿惟越致。终不离般若波罗蜜。菩萨欲学知声闻辟支佛地。当学般若波罗蜜。当读当习当持。欲学菩萨地当学般若波罗蜜。当读当学当持当习。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广说三乘之教。菩萨摩诃萨声闻辟支佛。亦当从是中而学成。
猜你喜欢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序·道通 卷四·佚名 长老偈经·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十五(第三诵之二)·佚名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菩萨戒本疏卷上·义寂 刻指月录发愿偈(有述)·瞿汝稷 佛说善生经讲录序·太虚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六卷·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欧阳竟无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十·佚名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八章)·优昙普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