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了本品第十四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号为菩萨。其句义云何。佛告须菩提,菩萨句义无所有。所以者何。道者无有句义亦无我。菩萨义者亦如是,须菩提,譬如鸟飞虚空无有足迹。菩萨义者亦如是,譬如梦幻热时炎影。如来所化无所有。菩萨义者亦如是,譬如法性及如真际亦无所有。譬如幻士五阴不可得不可见。行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其义亦如是,譬如幻士行内外空亦无所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其义亦如是,须菩提,譬如幻士行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无所有。菩萨义者亦如是,须菩提。譬如佛五阴不可得。何以故?无有五阴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菩萨之句义。须菩提,譬如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六情无所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其义亦如是,须菩提,譬如佛行内外空其际不可得见。行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不可得见。菩萨其义亦如是,有为无为性亦无有义。须菩提,譬如不生不灭无所有无作无著无断。其义亦无所有。何等不生不灭不著不断不有不作。报言:五阴不生不灭亦不著亦不断亦不可见。十八性六情六衰五阴。无著三十七品佛十八法。无著无断义不可得。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其义亦如是,须菩提,譬如三十七品佛十八法本净无有义。菩萨义者亦如是,譬如吾我净。以吾我无有边际故。我人寿命净不可得见。众生无边际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其义亦如是,譬如日出时诸冥迹不复现。菩萨亦如是,譬如天地劫尽火烧时。世间诸所有皆烧尽其迹不可见。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其义亦如是,须菩提,譬如世尊戒具。本时恶戒迹不复现。得三昧乱意迹不复现。得智慧无有愚痴迹。得解脱不复见未解脱迹。已见解脱慧不复见不解脱慧。譬如佛光出时日月忉利诸天王,阿迦腻吒天光明不复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其句义不可见。何以故?道及菩萨菩萨义。是亦不合亦不散。无有形不可见。无有对一相。一相者则为非相。须菩提,菩萨於诸法。当学无所著亦当觉知诸法。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诸法。何等为菩萨於诸法学无所著。何等为菩萨觉知诸法。佛告须菩提,诸法者谓善法恶法。记法未记法。俗法道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是为菩萨当於是诸法学。无所著亦当学。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世俗善法。佛告须菩提,俗善法者,谓孝顺父母供养沙门道人养育长老施诸福事。约身守节精勤念善意。崇方便修行十善。有俗内想腐败想青瘀想血想食不消想乱想骨想半燋想。四禅四等四无形禅想。佛想法想比丘僧想戒想施想天想。精勤想安般想身想死想。须菩提,是谓世间善法。何等为世俗恶法。杀盗淫怒恶口妄言绮语嫉妒邪见是为世俗恶法。何等为记法。若善法若不善法是为记法。何等为未记法。未有身口意未有四大未有五阴十八性十二衰。是为未记法。何等为世俗法。五阴十二衰十八性十善四禅四等四无形禅。是谓世俗法。何等为道法。三十七品三解脱门三根三三昧解脱摄意八解脱门九次第禅十八空佛十力四无所畏佛十八法。是为道法。何等为漏法。五阴十二衰十八性十二因缘四禅四无形禅。是为漏法。何等为无漏法。三十七品佛十八法。是为无漏法。何等为有为法。欲界形界无形界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是为有为法。何等为无为法。无为法者不生亦不灭不终亦不始常住而不改。淫怒痴尽如无有异法性及真际。是谓无为法。菩萨摩诃萨当於是空相之法无所著而不倾动觉。诸法而不二。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摩诃萨。佛告须菩提,於诸大众必有上首。是故名为摩诃萨。须菩提白佛言:当为何等众生而作上首。佛告须菩提,大众者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初发意菩萨摩诃萨至阿惟越致地住者,是为大众之聚。菩萨当於是中作上首。於中当发金刚意便为上首。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为金刚意。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发意言:我当受无央数生死作精进行。我当为众生故舍一切所有。我当等心於一切众生。我当以三乘度脱众生。当令般泥洌亦不见众生般泥洌我当觉诸法无所从生。常当以萨云若慧意行六波罗蜜。我当学当救济一切。须菩提,是为菩萨发金刚意。便为大众最上首。菩萨复发意言:我当为泥犁薜荔中罪人所受苦痛。我当为众生代受无央数劫苦痛。尽令众生於无馀泥洹而般泥洌然後我自为身作善本亿百千劫乃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是为菩萨发金刚意於大众而为上首。菩萨当为妙意。以妙意故於众生为上首。从初发意已来亦不当生淫怒痴意。亦不当尧众生。亦不起声闻辟支佛意。是为菩萨摩诃萨妙意而为大众作上首。亦不念贡高。菩萨当於萨云若意而不动亦不贡高。菩萨常当起护念於众生亦不舍众生。菩萨摩诃萨当为法行当为法乐。何等为法乐。随其所知而讽诵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於诸法空为大众作导。亦无所倚亦无所得。菩萨住於三十七品及佛十八法。为大众作上首无所倚而无所见。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於行如金刚三昧。乃至尽虚空际无所染逮解脱三昧。便为大众作上首。而无所得亦无所倚。须菩提,菩萨住於是法地故。便能为众生而作上首。是故名为摩诃萨。

猜你喜欢
  把门关好·佚名
  金有陀罗尼经·佚名
  复费范九先生书·太虚
  佛说护净经·佚名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贤首五教仪卷第六·续法
  毗尼母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一·佚名
  佛说秘密相经卷下·佚名
  卷九十三·道世
  佛教教育系统各级课程表·太虚
  卷之十七·铁壁慧机
  水月斋指月录原序·瞿汝稷
  解脫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天变(中吕调萧豪韵)·丁耀亢

    (外鸣鼓角,众扮马、赵、温、岳四将舞上)水火风雷不可当,全凭善恶定兴亡。爱民惜命真天子,降福兴灾有玉皇。俺乃马、赵、温、岳四帅,今奉玉帝敕旨,钦差北极玄武帝君,往大明国考察善恶,只得在此伺候。(末扮真武披发

  • 长离阁集一卷·王采薇

    毘陵王采薇燕燕于飞流光何晖晖,晖晖乱春目。独燕衔愁来,悬飞镜池渌。池渌何多情,堂空复孤惊。羽丰离其窠,哺足辞所生。回身顾新侣,得食哀哀鸣。山中作夜松何蒙蒙,月小飞不起。知有抱瑟人,垂光碧帘底。露气明曲岩,花光照虚夜。

  • 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脱脱

        ◎文苑七   ○陈与义 汪藻 叶梦得 程俱张嵲 韩驹 朱敦儒 葛胜仲 熊克 张即之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

  • 卷九十四·志第七十·刑法二·张廷玉

        ◎刑法二   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太祖尝曰:“凡有大狱,当面讯,防构陷锻炼之弊。”故其时重案多亲鞫,不委法司。洪武十四年,命刑部听两造之词,议定入奏。既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纪昀

    列传元 【二十】○元二十巴延△巴延巴延蒙古巴林部人曾祖苏噜克图事太祖为巴林部左千户祖阿拉袭父职兼断事官平呼察有功得食其地父舒库尔台世其官从宗 王锡里库开西域 【按巴延庙碑苏噜克图谥武定阿拉谥武康舒库尔台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纪昀

    唐纪 【七】 玄宗二 ○玄宗二 开元二十二年春正月己巳如东都辛未遣太府卿严挺之户部侍郎裴宽于河南存问振给乙酉怀卫邢相等州乏粮遣中书舍人裴敦 复巡问量给种子二月壬寅秦州地震给复压死者家一年三人己上者三年夏四

  • 绎史卷六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秦晋为成左传【宣公元年】晋欲求成于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成【公羊传栁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 二子也○公羊崇作栁年】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 八年

  • ●皇朝通典卷二十二·佚名

    選舉五 ○選舉五 考績 △考績 (臣)等謹按三載考績肇自虞書六計尚廉傳於周禮迨漢法以六條察二千石令刺史歲終奏事舉殿最刺史得課郡國守相而丞相御史雜考郡國計書考課之法漸加詳矣唐考功之法掌於吏部流內之官敘以四善善狀

  • 礼三六·徐松

    丧服斩衰服【宋会要】淳化五年八月三日,诏曰:「孝居百行之先,丧有三年之制。着于典礼,以厚人伦。中外文武官或父母之沦亡,蒙朝廷之收叙,未及卒哭,固已断丧,顿忘哀戚之容,不念劬劳之报。虽僶俛从事,克遵匪懈之言;而创因心,殊乖未忍

  • 卷六八·邱濬

    ▲设学校以立教(上) 《易颐》之彖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程颐曰:“圣人极言颐之道。天地之道则养育万物,养育万物之道正而已矣,圣人则养贤才与之共天位,使之食天禄,俾施泽于天下,养贤以及万民也

  • 卷三十九·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九    宋 黄伦 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无垢曰序言营洛既成迁此顽民故周公以王命诰之也呜呼先王之道忠厚而已矣周公之视人也如吾亲骨肉况此顽民皆

  • 一  亲士·墨子

    入国而不存其士(2),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

  • 卷十六·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六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即佛十力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即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异佛十力真如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异四无所畏四

  • 卷第二·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四波罗夷法之二(淫戒之余)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郁阇尼国有一男子。其妇邪行与人共通。其夫嗔恨面相呵责。后复尔者要苦相治。其妇不止。夫伺其淫时。执彼男

  • 江苏省通志稿都水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都水志。江苏黄河、淮河、运河、江圩、海塘各工,甲于各省。咸丰以后,黄河北行,而郑工之决,南方仍受其累。若仪名以河渠沟洫,不能包括江海各工,今拟名都水志。凡堵筑堤堰闸

  •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本书(一册一○四面六二、四○○字)不分卷,陈乃干、陈洙纂辑。乃干,浙江海宁人;洙,江苏江浦人。两人阅历不详。此谱成于民国十四年,刊在徐着「钓璜堂存稿」之前。按暗公名孚远,暗公其号,晚号复斋,松江华亭人;明末几社六于之一。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