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持品第三十五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诸四天王及诸阿迦腻吒诸天子。语释提桓因言:仁者,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念守行般若波罗蜜。供养讽诵念者,诸馀恶法悉当消灭。诸善功德当具足生。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三宝之法终不断绝。以佛法不断绝故。世间便当有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皆当现於世间。便有行菩萨道者,便有三乘之教。佛告拘翼。汝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读守念习行。何以故?若阿须伦聚会诸众。欲兴恶意与诸忉利天共战。拘翼。汝当诵念般若波罗蜜者,阿须伦適生是意。便即时灭不得究竟。拘翼。忉利天上若诸天子若诸天女。若福已尽寿欲终时或当堕落。汝当为讽诵说般若波罗蜜者,此诸天人天女。不至馀趣即得还生忉利天上。以般若波罗蜜音声之功德故。此诸天人更生本处不复堕落。何以故?般若波罗蜜音声其德大故。拘翼。若善男子善女人。若诸天子若诸天女。闻是般若波罗蜜音声。径耳一时便过。以一径耳之德故。其人久後会当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复疑。何以故?拘翼。过去十方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及诸弟子众。皆悉从是般若波罗蜜中。於无馀泥洹而般泥洹故。当来及今现在十方诸如来皆从般若波罗蜜中。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

诸三十七品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声闻辟支佛法。菩萨法及佛法。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极大术。般若波罗蜜无上之术。般若波罗蜜者无等之术。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者,已弃诸不善之法。总持诸善之本。佛告释提桓因言:如是拘翼。是般若波罗蜜者,极大之术无上无等之术。何以故?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皆由是术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当来今现在诸佛。亦当由是术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佛。何以故?由是术故。世间知有十善之德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知有法性法位真际。知有如。知有五眼。知有须陀洹道。知有罗汉辟支佛道。知有菩萨佛道。知有萨云若萨云若慧。由菩萨故。十善之德显於世间。乃至如来萨云若亦显现於世间。皆由菩萨来往因缘故而有是现。拘翼。譬如月来往因缘。为世除冥照於星宿。如是拘翼。菩萨从善行等行生。从十善功德生。从萨云若慧生。从无所从生法生。拘翼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从般若波罗蜜出生。诸菩萨所行五波罗蜜。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不於声闻辟支佛地中取证。教授众生净佛国土。欲得成就佛土成就菩萨成就逮萨云若。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复次拘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若讽诵读习行其事者,即得现世之德。亦当得度世之德。释提桓因白佛言:善男子善女人何等为得现世之德。佛言:奉行般若波罗蜜者,终不中毒死。终不抂横水火中死。皆当尽其寿命而终。若有县官事往至县官。终无有能得其便者,何以故?皆是讽诵般若波罗蜜威神之力。若是善男子善女人。若至国王所若大子群臣。所语可国王大子意及诸群臣无不喜者,何以故?用是善男子善女人行大慈大悲以四等意向众生故。是为现世之德。何等为具足得度世之德。佛言:未曾离是十善功德。亦未曾离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初不离是法。终不生三恶趣。受身完具诸根具足。终不生贫穷之家。终不於工师家生。亦不生於凡品之家。常当具足三十二大士之相。所生诸佛国常当化生。终不离菩萨神通愿。欲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恭敬礼事诸佛世尊,常欲听受诸佛上法。欲教化众生净佛国土。是故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读念当守习行。不离萨云若意。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初不断绝。是为後世度世之德。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後秦三藏法师罗什译)·佚名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 续附·道宣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卷第十·李通玄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译)·佚名
  序·僧祐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七·佚名
  卷三·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一百·唐慧琳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二·海明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八·佚名
  金光明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二十二·佚名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伸·唐圭璋

      伸字干臣,一衢(今浙江衢县)人。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有青山乐府,今不传。   转调二郎神   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谩试著春衫,还思纤手,薰彻金炉烬冷。动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想旧日沉

  • 卷之四集句集字附 杂缀谐语附·梁章钜

    集句集字附罗茗香曰:“朱竹垞先生旧有集句楹帖云:‘人道君如云里鹤;自称臣是酒中仙。’”惜未详所赠何人。刘金门先生自出塞至赐还,凡阅三载。归后集杜句作联云:“三年奔走空皮骨;万古云霄一羽毛

  • 卷一百三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三出塞类五言古闗山月         【梁】元 帝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出塞          【梁】

  • 列传第十九 侯张薛·欧阳修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

  • 卷四百八十二·列传第二百四十一·世家五·脱脱

        ◎世家五   ○北汉刘氏   北汉刘继元,并州太原人。祖崇,汉祖之弟,汉初为太原尹、北京留守。隐帝嗣位,周祖为枢密使,崇谓判官郑珙曰:"吾与郭枢密素不协,朝廷幼弱,郭得志,吾无类矣。"因泣下。珙遂劝缮完甲兵,

  • 卷四百七十七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辛巳朔,熙河蘭岷路經略使范育言:「準朝旨,具本路如何接援。今相度,西賊並邊嘯聚,雖未測所嚮,本路可豫于通遠軍界屯兵為備。若賊犯秦鳳,本路擇便出奇撓擊,或斷其糧道,或擊其惰歸。若本路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三·乾隆

      唐  中宗皇帝  【庚寅】嗣圣七年【是年九月周武氏天授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  二月太后防贡士于洛城殿  贡士殿试自此始【补阙薛谦光上疏曰选举之法宜得实才取舍之间风化所系今之选人咸称覔举奔竞相尚諠诉

  • 卷之四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七·阿桂

    四月戊子上谕军机大臣曰顷令丰升额往阿桂处恊同攻伊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尚书奏事列名应在阿桂前但阿桂歴练军务丰升额甫经学习行走仍着阿桂列名在前丰升额列名在后丰升额不可稍存意见致有掣肘阿桂亦不得推诿务须

  • 十国春秋卷一百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北汉二睿宗本纪睿宗名钧初名承钧世祖次子也以后唐天成元年丙戌生防而頴异性孝谨颇好学工书世祖既晏驾承钧谓服丧以日易月非礼也始行三年丧礼奉表于辽自称曰男辽主裕噜【辽穆宗也】答之以诏呼为儿皇帝遣骠

  • 龚元祥传·张廷玉

    龚元祥,字子祯,长洲人。乡试中举,崇祯四年(1631)为霍山教谕,为人品行端正,以传授孔孟之教为己任,与训导姚允恭友善。八年,农民起义军攻陷凤阳,元祥同县令共同守御。义军突然而至,县令逃跑,元祥督率士民坚守。有人劝他逃避,他说:“

  • 卷二百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封建考元太宗八年七月诏以中原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宪宗二年七月诏以中州封同姓宪宗六年春定拟诸王岁赐钱谷元史诸王表曰元兴宗室驸马通称诸

  • 二年·佚名

    (丁卯)二年大明正德二年春正月1月1日○乙亥朔,日有食之。○左議政朴元宗、右議政柳順汀以時令乖和辭職,傳曰:「是予否德所致,其勿辭。」○司憲府推啓:「李希輔以烏川副正女壻,依附內人綠水,驟得美官,罪當決杖一百、告身盡行追奪

  • 书传卷十五·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君奭第十八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三公论道左右相任事周公召公以师保为左右相召公不悦周公作君奭旧说或谓召公疑周公陋哉斯言也方周公摄政管蔡流言周公晏然不自疑当时大臣亦莫之疑者何独召公也

  • 昭公·昭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叔弓如晋。楚人执陈行人干征师杀之。陈公子留出奔郑。秋,蒐于红。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大雩,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奂。葬陈哀公。【

  • 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第四分觉魔事品第二十一之二复次善现,若诸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审请问诸馀菩萨。云何菩萨修习一切菩提分法。引发何心能令菩萨习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灭无起无尽无性实际而不作证。然修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当知。

  • 荆楚岁时记译注·宗懔

    南朝梁宗懔撰。《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三》、《四部备要 ·史部》及《旧小说 ·甲集》等均有收录。今存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译注出版。宗懔字元懔,江陵 (今属湖北)人。先仕萧梁,后入北周,官拜车骑大将军、

  • 陶村诗稿·陈肇兴

    近代诗集。8卷。陈肇兴著。约同治、光绪年间初版,后版毁。1936年杨珠浦等人集资重刻。1962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重新刊印。卷首有林耀亭《序》、杨珠浦《陈肇兴先生略传》、陈懋烈题词。该集共录诗233首,为作者壮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