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章 全地大同公政府政体

 

  全地公政府以下列各部院管理之:

  一、民部掌各度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养老院、恤贫院、考终院之事,并游徼消防之政及整顿之事,为诸部之长。

  二、农部掌全地各度百谷草木产物之事。

  三、牧部掌全地之畜牧,酌其用数而支配之。

  四、渔部掌全地之渔产,酌其用品而支配之。

  五、矿部掌全地之矿政。

  六、工部掌全地百工之作货,分列其地宜,总其多寡而支配之。

  七、商部掌全地货物之运输,支配于各度、各场厂,其会计至难。

  八、金部总掌全地金行出纳度支之金政,定其用之多寡,于大同世界部之权最大。

  九、辟部掌开辟荒地、深山、穷谷而为坦途、都邑。

  十、水部掌全地治河导水之政,海亦属焉。

  十一、铁路部掌全地之铁路而日图扩充之,各度内小路亦属焉。

  十二、邮部掌全地邮递之事。

  十三、电线部掌全地电文电话之事。

  十四、船部掌全地船事,内河小船亦属焉。

  十五、飞空部掌全地汽球、飞机、飞船之事。

  十六、卫生部掌全地卫生、医疾、检疫之事,天文之关于测候、风灾、火山等事亦隶焉。

  十七、文学部掌全地文学之事,测候亦隶焉。

  十八、奖智部掌全地奖励创新特许之事。

  十九、讲道部掌全地讲道劝善之事,凡有宗教炼魂者统之,兼奖励仁施之事。

  二十、极乐部掌人道极乐进化之事,凡音乐、美术、游戏、博物、动、植物等皆属之。

  二十一、会议院,凡有官联之事及公共大政,二十部公议之,从其多数,随时随事举议长,不为定位。

  二十二、上议院,全地各度各举一人,议全地法律职规大政,并掌大裁判、政教、文艺、评论之事。

  二十三、下议院,但有书记,无议员,传电话于各度,合全地各度之人公议之,一切法律、规则、财政,以此为极。

  二十四、公报院,全地各度公举数人,掌公共交互查报全地之事,报告全地,还报本部。

  凡各曹皆有主、伯、亚、旅、府、史、胥、徒。主者长也,伯者分司之长也,亚者主、伯之佐也,旅者群执事之官也,府者主纳,史者主记事,胥者主奔走,徒者役也。既统全地之事,自须用多人,其职员分司随时公议。

  凡一部之主,总全地之事,皆由各度本曹之主数千人公举之,从其多数。其余铁路、邮政、汽船、电船、汽球分局之员,由曹主分派,然亦必由众公举而曹主乃择之。至曹主、亚,由全地各局主公举,必由上智、至仁出身,无其人,乃得用大智、大仁者为曹主。其伯虽由曹主选派,然必由大仁、大智出身,无其人,乃许择及多智、上仁之人出身者。

  政党之事,惟竞争乃能进化,不竞争则不进,然竞争则坏人心术矣。今立宪之政体,其行政之诸长皆出于全国政党竞争,大昏博夜,喧走道途,号召徒党,密谋相攻,或至动兵行刺;若议举之先,兆人万众旁徨奔走,大罗酒食以媚庶人,所取既未必公,即公亦出大争,坏人心术,侵入根种,此大不可。大同之世,无有国争,无秘谋,大举须假权于行政之长及立统领之人。万几百政、法律章程,皆由大地大众公议,余事则各度小政府专行,事事皆由公举。公政府名虽总统,其实无权,不过坐受各度之成而司会计、品节、奖励之事而已,故无须有一人为之总统之理。各部长不能由一人选派,皆由备度各曹自举。选举之日,以电话立问立复,皆从其多者而用之,无有竞争喧哗之事,更无有互攻刺杀之事,则无伤于心术,其视今政党之争,将以为野蛮之举动而笑之者矣。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夔龙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让德而镇嚣争焉。凡各度公举一切曹司,皆当类是,其有不让者,则为丑德,清议所不容焉。是时人性固美,德教固盛,而事权实在公众,公政府诸长虽有责任而实极小,不过以高誉盛德坐领职司,为名誉之事而已,则高陈三让亦自易事。

  凡大小政府议院之员,虽许慷慨陈词,抑扬透辟,而辞辑辞怿,皆有脊伦,言笑晏晏,皆有程度,而择善从之。若如今政党议员,互攻激刺,大笑喧哗,失仪无节,乃野蛮之至,可为大耻,则必纠仪弹之,清议不齿。然太平世人德至美,教学尤深,议员为贤哲高流,固无此野蛮之举动也。太平之世只此公政府、各度政府、地方自治局三级。地方自治局,乡也;各度政府,邑也;人类不能无者也。只此院、场、厂、馆诸司之主、伯、亚、旅、府、史、胥、徒,故大同之世,无有民也。举世界之人公营全世界之事,如以一家之父子兄弟,无有官也。其职虽有上下,但于职事中行之,若在职事之外,则全世界人皆平等,无爵位之殊,无舆服之异,无仪从之别。惟仁智之人特许殊荣者,以致进化而防退化耳,益同胞而福大众,其功德固宜殊异也。 

猜你喜欢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左丘明
  第五章 19·辜鸿铭
  卷一百六十九·山井鼎
  卷十一 古文孝经·钱时
  卷七十六·江永
  卷二百二十三·秦蕙田
  卷二十一·李光坡
  卷十三·梁寅
  劳工之道德·太虚
  答吴觉僧问·太虚
  卷第九·智旭
  度五比丘品第十七·佚名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上·佚名
  佛说华手经卷第三·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女校·李渔

    (外便服,末、老旦随上)白玉堂中绛帐开,尽移九棘护三槐。公门别作收春计,伫看秾桃艳李来。——下官只因女儿绻怀诗侣,病入膏肓,只得用以酒解酲之法,选些闺秀,与他订社论文,破除郁结。已曾差人传谕,今日正是考期。院子、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巻二·吴正子

    宋 吴正子 注刘辰翁 评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澘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按徙铜仙事陈夀正史不载特附注魏略云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正德十年闰四月戊午朔○己未南京吏部郎中欧阳诰言顺天应天二府及京县官既同外官三年朝觐考察又同京官六年考察非均平之体吏部议请自后府治中而下皆同京官例三年朝觐免考察其上林苑监正以下亦如之诏可○兵科给事中毛宪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四十一·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八月。丁亥。谕军机大臣等、都察院奏、代递学部丞参上行走柯劭忞等、以官激民变。复藉口剿匪。纵兵焚掠。战毙无辜。请饬山东巡抚认真覆查。以彰国纪而雪民冤呈一件。又代递举人张春海等以莱阳官绅

  • 张岳传·张廷玉

    张岳,字维乔,福建惠安人。从小好学,想成为一名大儒。考中正德十一年(1516)进士,初任行人。武宗在豹房养病时,他上书请让大臣侍从,让台谏官轮流值班,服侍武宗起居休息,检查药饵,以提防意外的事变。武宗没有作答。后来又和同事一

  •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九人物志六十九大臣传五十五【汉军镶黄旗一 范文程 丁文盛 张大猷 马光辉 张文衡刘之源 胡有陞 杨名高 郭廷佐 赵廷臣高天爵】范文程范文程渖阳人曾祖鏓明嘉靖时官兵部尚

  • 御定人臣儆心録·王永吉

    大学士王永吉恭纂植党论自古国家太平之治率由大小臣工协力和衷以熙庶绩乃能久安长泰流誉靡穷顾为臣之道其类不一大约不植党与不爱虚名不营已私不贪贿利敬以饬躬诚以事上耿介自立勤慎莅官其至要者矣若此则品行以端学术

  • 季氏第十六·朱熹

     洪氏曰:“此篇或以为齐论。”凡十四章。  季氏将伐颛臾。颛,音专。臾,音俞。颛臾,国名。鲁附庸也。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见,贤遍反。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

  • 门人陆澄录·王守仁

      〔1〕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2〕问立

  • 第五章 22·辜鸿铭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辜讲在提到两个古代的杰出人士时,这两个人在生活和性格上均以淳朴圣洁而著称,孔子说:“他们俩对过去的错误总是能够体谅,因此,他们几乎对社会没有任何抱怨。”(这两个人名字为伯夷和

  • 卷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    宋 吕祖谦 撰昭公楚灵王使椒举如晋求诸侯【四年】楚灵王使椒举求诸侯於晋当时晋平公怠惰溺於宴安无诸侯之志其臣亦无奋然有志为宏远规模楚灵王初欲求诸侯问於子产子产固已料之於先

  • 书义断法卷五·陈悦道

    元 陈悦道 撰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诞膺天命者必懐深长之忧忠爱其君者必致深长之意今王受命固有无穷之羙而亦有无穷之忧也惟命不于常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及于此则凡所以格君之心而勉君以敬

  • 以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和平世界·太虚

    ──十六年八月提议──民国十二年开第一次世界教育会议于旧金山,予时办佛学院于武昌,曾以有关教育之一文,托中华大学陈叔澄校长携至会上宣布。比闻去年八月开第三次会议于坎拿大,分组讨论内有道德教育组、教育和平组,而尤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干度中思品之二◎智多耶。所知多耶。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明善说法中三法等故。谓智所知行所缘觉所觉。恶说

  • 范文忠集·范景文

    明代诗文别集。范景文著。范景文所著诗文有《味元堂疏稿》、《忠仁堂存稿》、《玉静阁存稿》、《且园存稿》、《澜园存稿》、《餐冰斋诗稿》。其子范毓秀与其甥王孙锡等合编为《范文忠公初集》,凡12卷,于清康熙四十年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佚名

    全一卷。隋代法智译。又作分别善恶报应经、业报差别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系佛陀对婆罗门童子首迦(梵S/uka )宣说善恶业报之差别。梵语s/uka 译作鹦鹉。本经另有同本异译(汉译本)之鹦鹉经等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