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譬喻品第五十二

佛告须菩提,譬如大海中船卒破坏。其船中人不取板木。及取死人而抱持者,知彼人终不能得渡皆当俱没。所以者何。用各不取所依持故。其人若取板木樯者,径便得渡身得安隐。用取所依而以自济。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於信乐少虽得深般若波罗蜜。不讽诵受不依亲近不习行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亦不亲近。当知是人中道有碍。不能逮得至萨云若。当取罗汉辟支佛证。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於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有信乐。有能有念有解有施有行。得深般若波罗蜜。书持受学亲近讽诵。当知其人能受持深般若波罗蜜。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至萨云若终不中碍堕罗汉辟支佛道。能教化众生净佛国土。须菩提,譬如有人持坏瓶行取水。当知不久如是烂坏。所以者何。用未成熟故。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虽有信乐有念有施有解有亲近有行。於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受持六波罗蜜。无沤和拘舍罗。又不受持内空外空及有无空。不受五通三十七品。至萨云若亦不亲近。当知是人中道妨碍。须菩提,何等为中道妨碍。堕於罗汉辟支佛道。譬如有人持成熟瓶。若诣河井若诣陂池而行取水。当知是人得水来归安隐不失。所以者何。用瓶成故。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於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有至信乐有施念解有行有慧。受六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亲近萨云若。当知是人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无罣碍。须菩提,譬如大海有始成船。未牢敞治亦未庄算。便持财货著於船中乘有所诣。当知是船不久中道而坏。亡散财物各在一处。用是贾客无有方便。失所持物亡其大宝。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萨事。於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虽有信乐信施念解。於功德少得深般若波罗蜜。亦不书持讽诵受学。於六波罗蜜亦不受学。亦不亲近萨云若事。无沤和拘舍罗。须菩提,当知是人中道妨碍离失大宝。大宝者萨云若。是中道堕罗汉辟支佛道。譬如有智之人先治其船。算庄牢固。持物著中。乘有所至。当知是人必到所至。得其珍宝安隐无失。所以者何。用其船具牢强所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有大信乐。有施有念有解有行。於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得深般若波罗蜜。便受学书持讽诵守行。於六波罗蜜皆有功德。於萨云若意常亲近。乃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罣碍。不堕罗汉辟支佛道。须菩提,譬如有人年百二十。其人有病若风若寒热。於意云何。其人宁能自起止行步不。须菩提言:世尊不能。所以者何。是人已老。正使无玻犹尚不能起止行步。况复有玻筋力消荆岂复能行有所至到。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於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虽有信乐有施有念有能有行。於六波罗蜜功德中少。亦不亲近萨云若事。无沤和拘舍罗。当知是人中道妨碍。堕罗汉辟支佛道。何以故?不得深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故。须菩提,向者老公所病已愈。取两健人各扶一腋各持一臂。语老人言:安意莫惧。我当将公在所至处终不相弃。是人宁能有所至不。须菩提言:世尊,能至所处。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於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有至信乐有能有施有行有慧。於六波罗蜜皆有功德。於萨云若意常亲近。有沤和拘舍罗。知是菩萨终不罣碍。堪任於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而不动转堕声闻辟支佛道也。是时世尊叹须菩提言:善哉善哉!为诸菩萨摩诃萨今问如来是事。若有菩萨以吾我意想奉行六波罗蜜言:我所为行六波罗蜜。已便贡高菩萨。作是行者终不得度六波罗蜜。是善男子善女人亦不知彼岸亦不知此岸。不为六波罗蜜所持。不为萨云若所持。中道堕罗汉辟支佛地。亦不出生於萨云若。须菩提,云若菩萨无沤和拘舍罗。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不以沤和拘舍罗。行六波罗蜜。於六波罗蜜皆有吾我想我有所为。行六波罗蜜而自贡高。何以故?六波罗蜜中初无有是念有所分别。有是念者常住此岸。但知此岸不知彼者,不为六波罗蜜所持。亦不为萨云若所持。中道堕罗汉辟支佛道。亦不出生萨云若中。须菩提,如是菩萨不为沤和拘舍罗所持。便堕罗汉辟支佛中。须菩提,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沤和拘舍罗所持。不堕罗汉辟支佛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行六波罗蜜无吾我念。於六波罗蜜而不贡高。何以故?六波罗蜜中亦无有念亦不贡高。菩萨知此岸知彼岸者,为六波罗蜜所持。为沤和拘舍罗所持。出生萨云若。不堕罗汉辟支佛道。须菩提,菩萨作如是行者,为不堕罗汉辟支佛道。为六波罗蜜所持。为沤和拘舍罗所持。为萨云若之所护。

猜你喜欢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欧阳竟无
  归戒要集卷下·弘赞
  发凡·彭绍升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八·唐慧琳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三卷·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玄奘
  卷第十九·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欧阳竟无
  卷十(惟净译)·佚名
  第一品 菩提品·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欧阳竟无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佚名
  序·书玉
  论 周 易·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04 ·佚名

    魏了翁 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 皇天平四时,不以秋先春。 仁人奉天职,不以德后刑。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 当秋乃揫斂,黄落山川贫。 天机

  • 卷十四 茕斋歌诗三十五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四茕斋歌诗三十五首 送 上 ○ 南阳送客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 送张舍人之江东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晴一雁远,海阔

  • 邺侯外传 全文·李繁

      李泌,字长源,赵郡中山人也。六代祖弼,唐太师。父承休,唐吴房令,休娶汝南周氏。初,周氏尚幼,有异僧僧伽从泗上来,见而奇之。且曰:“此女后当归李氏,而生三子。其最小者,慎勿以紫衣衣之,当起家金紫,为帝王师。”及周氏

  • 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统除奸 洪秀全纠众发难·蔡东藩

      却说道光帝身体违和,起初尚勉强支持,日间临朝办事,夜间居圆明园慎德堂苫次。孝思维则。延至三十年正月,病势加重,自知不起,乃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内

  • 谷山笔麈卷之九  官制·于慎行

    汉时,有中书,有尚书。霍山录尚书,有上书言其罪者,山屏不奏其书,后上书者尽奏封事,辄使中书令出取,不关尚书,可见尚书是士人,中书则宦官也。及江左以后,乃以中书、尚书列为两省,中书传命,尚书受而行之,则尚书外廷吏也。又设翰林学士

  • 张鲸传·张廷玉

    张鲸,新城人,属太监张宏名下。内竖刚一入宫,必须投靠某个大..为主人,称为名下。冯保专权用事时,张鲸嫉妒他受宠,便为皇上献计谋害他。张宏对张鲸说“:冯公是前辈,而且有骨气,不宜除去他。”张鲸不听。陷害逐出冯保后,张宏遂取代

  • 汉纪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司马光

    汉纪八 汉景帝前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 [1]冬,十月,梁王来朝。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詹事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

  • 卷三十五·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十五明 黄训 编兵部【车驾中】朝觐官领马对【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兵部尚书李庆言于上曰今嵗北方之民畜马颇蕃皆送至京已散军伍操用尚余数千欲散民间畜则民甚不可重困之今逺近方

  • 第八章·管子之官制·梁启超

    管子之官制,见于各篇者,小有异同。其中央官制,《立政篇》所述,有虞师、干师、司空、由田、乡师、工师、五官。而《小匡篇》则云:“使鲍叔牙为大谏,王子城父为将,弦子旗为理,宁戚为田,隰朋为行。”大约《立政篇》乃泛

  • 136.反复无常的侯景·林汉达

    梁武帝最后一次出家那年的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这当然只是他日思夜想造成的幻梦。第二天上朝,他就把这件事告诉大臣,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这个梦一定是个好兆头。”过了二十多

  • 周书·金滕·佚名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

  • 复古第六·桓宽

    大夫曰:“故扇水都尉彭祖宁归,言:‘盐、铁令品,令品甚明。卒徒衣食县官,作铸铁器,给用甚众,无妨于民。而吏或不良,禁令不行,故民烦苦之。’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古者,名山大泽不以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一]轉三十二相入   於一切衆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

  • 法海观澜卷第四·智旭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密咒圆因】○大宝积经无边庄严会云。若不了诸法。自性不可得。彼则行于相。不得陀罗尼。诸法如虚空。由是说开示。虚空及开示。二俱无所有。此二离于有。诸法亦空无。如是解法

  • 闻一多散文集·闻一多

    作者闻一多。本书收录了闻一多先生的十五篇散文精品。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开创格律体的新诗流派,是中国现代诗歌历史进程中重要的阶段性人物之一。闻一多的作品。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凝聚成一种不可多得

  • 钦定盘山志·蒋溥

    自圣祖仁皇帝四度临幸,宸章题咏,照灿岩阿。然旧无山志,青沟释智朴,始草创成编,词旨冗蔓,体例尚多未备。我皇上宸游莅止,灵境日开。乾隆九年始命发内帑,建静寄山庄於山之阳。天辟名区,全揽胜概。岁春秋有事於祖陵,每驻跸行宫。几

  • 滇游记·陈鼎

    一名《云南纪游》。1卷。清陈鼎撰。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前后。多记云南山川、草木及古迹,略于人事,凡50余条。其中大理地区资料较详,约占全书之半,系录自《洱海丛谈》。对研究大理白族地区史迹有参考价值。或

  • 决罪福经·佚名

    亦称《决定罪福经》、《惠法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二卷。本经内容为佛对惠法菩萨讲罪福之因果报应。经中称佛涅槃后,世当五乱:人民乱、王道乱、鬼神乱、人心乱、道法乱。四部弟子心秽行贪,众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