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功德品第三十九

佛告释提桓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其中众生使立十善。於拘翼意云何。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拘翼。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授与他人。使书持讽诵解其中事。得其功德甚倍多也。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广说无漏之法。使诸善男子善女人皆得而学。甫当来者,亦复得学等至於道。求罗汉辟支佛道者皆於是得。甫当求者亦於是得。求菩萨道者皆於中得。甫当求者皆悉当於中得。已成阿惟三佛者皆於中得。甫当求阿惟三佛者亦当於是中得。拘翼。何等为无漏之法。谓三十七品空及三脱门四谛。内外空。及有无空佛十种力无量佛法。使善男子善女人得成阿惟三佛。甫当求者亦当得成阿惟三佛。拘翼。教一阎浮提众生皆立於十善。不如使一人得须陀洹道。何以故?虽教一阎浮提众生使行十善未脱三恶趣。教一人得须陀洹者,已离三恶趣故。拘翼。若教一阎浮提其中众生使行十善尽得须陀洌不如教一人使得辟支佛得福甚多。拘翼。尽教一阎浮提人立於十善。皆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不如教一人使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其德甚多。何以故?使一人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为续佛种佛种不断故。拘翼。须陀洹至辟支佛及佛皆从菩萨生。是故当知。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授与他人所得甚多。何以故?诸广大之法。皆来入般若波罗蜜故。因是便知有刹利梵志长者大姓。因知有四天王上至无思想无思想慧天。因知有三十七品至萨云若。知有须陀洹上至三耶三佛。拘翼。置是一阎浮提众生。及四天下至小千天下。中千天下三千大千国土。及如恒边沙国土满中众生。悉教立於十善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般若波罗蜜。教他人使书持经卷讽诵解说。得其功德甚多甚多。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满中众生。令立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得五神通其人得福宁为多不。释提桓因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书持经卷讽诵解说。得其福多。何以故?拘翼。般若波罗蜜者,所说极广远故。拘翼。置是一阎浮提四天下小千国土中千国土三千大千国土。及如十方恒边沙国土满中众生。悉教令得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得五神通其功德宁多不。释提桓因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书持讽诵解说中事。得其功德甚多甚多。复次拘翼。受持般若波罗蜜者,不以二事亦非不二。受行五波罗蜜。亦不以二道亦非不二。亦不以二事念内外空及有无空。亦不以二事道行三十七品。亦不以二事道行萨云若。复次拘翼。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无央数方便持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使学受持讽诵解说广演其义。不以二事观般若波罗蜜。亦不以相亦不以无相。亦不合亦不散。亦不应非不应。亦不举亦不下。亦不著亦不断。亦不生亦不灭亦不持非不持。亦不处非不处。亦不实亦不虚。亦不垢亦不净。亦不信非不信。亦不法非不法。亦不如非不如。亦不真际非不真际。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讽诵学。事事分别解说其义章句分明。持是教人所得功德。胜自讽诵守行其事。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学般若波罗蜜。讽诵解说身自供养。复教他人令讽诵学为解中义分别。其慧明了具足者,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最倍益多。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受学般若波罗蜜者,当具足受解其句义。佛言:如是如是,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受学般若波罗蜜者,当具足受解其句义。如是受学者,是善男子善女人。得无央数不可计善本之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其形寿供食十方诸佛如来随其所乐。其人殖福宁为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佛言: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无央数方便持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学守行具足解慧了其句义者,所得功德福最甚多。何以故过去当来现在诸佛本行菩萨道时皆於般若波罗蜜中学。成得阿惟三佛。其有学者亦当复成阿惟三佛。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於阿僧祇劫行檀波罗蜜。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广教众生而无所猗。拘翼。菩萨行檀波罗蜜若有所猗。生意念言我施与彼。作如是者为住布施。不成檀波罗蜜。言我持戒是我所戒。便住於戒不成尸波罗蜜。言我忍辱以是故忍。便住於忍为不成羼波罗蜜。言我精进有所为进便住於精进为不成惟逮波罗蜜。言我行禅有所为禅。便住於禅为不成禅波罗蜜。言我行智。便念於智以住於智。为不成般若波罗蜜。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作是行者,不成六波罗蜜。释提桓因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作何等行当成六波罗蜜。佛告释提桓因言:菩萨布施亦不自有亦不有所施亦不有受者,是为行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亦不有亦不得。是为菩萨具足行六波罗蜜。拘翼。若善男子善女人行六波罗蜜及其义解。当作是知。何以故?後当来世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发意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住於般若波罗蜜。不具足闻般若波罗蜜及其义解。或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故当为是辈人。具足解说般若波罗蜜中慧。释提桓因白佛言:何等为人说般若波罗蜜。佛告释提桓因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说般若波罗蜜。说已当复说。释提桓因白佛言:云何善男子善女人说般若波罗蜜。说已当复说。佛语释提桓因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新入般若波罗蜜者,当为说般若波罗蜜。为说已当复说。为新入者说色无常。当为作如是说。如是行者为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说者为念五阴无常。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说五阴无常者,为欲初向行般若波罗蜜。说十二衰无常苦空行六波罗蜜。说十八性无常苦空行六波罗蜜。说五阴苦空行六波罗蜜。说四禅四等四空定无常苦空行六波罗蜜。说三十七品十八法至萨云若。说无常教非常苦空。作如是说作如是解。是为教新发意者行般若波罗蜜。拘翼。新学初发意者当作是行。复次拘翼。若善男子善女人。深入学者说般若波罗蜜时。当语是新学初发意者言:汝当受念六波罗蜜。受已当住第一菩萨地。从第一至第二至十祝作是想有著想有猗想。作是念般若波罗蜜。拘翼。是为新发意行般若波罗蜜者,复次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复作是教言:汝当作是念般若波罗蜜。作是念已出过罗汉辟支佛上。是为新发意者行。复次拘翼。有行菩萨道者,当语新学者言:当受是般若波罗蜜。当得无所从生法忍。得是忍已便住神通。从一佛国至一佛国礼事恭敬诸佛世尊,复次拘翼。深入学者当教新学初发意者言善男子善女人汝当作是受学般若波罗蜜。作是持念。作是念已,汝便当得不可计无量之功德善福。是为教新发意者行。复次拘翼。深入学者,当教新学者言:善男子,汝当学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行善本所作功德。当一心念至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是为教新学者行。释提桓因白佛言:作是念说已当复云何教新学者乎。佛告释提桓因言:深入学者,当复教新学者言:善男子当受念般若波罗蜜。念般若波罗蜜者,莫观五阴无常。何以故?五阴所有自空五阴所有者无所有也。无所有者非五阴。般若波罗蜜中五阴无有常与无常。般若波罗蜜中尚不见五阴。何况当有常无常耶。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说为不教新学著者,当复教新学著者,汝当受念般若波罗蜜。念般若波罗蜜於诸法莫有所过莫有所祝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者亦无有法可过者有住者,何以故?法自空。有空者无所有。无所有者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无有法可应不应者,亦无有生与不生法。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说。是为不教新学著者,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说般若波罗蜜中义当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教所得功德多於前者,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众生令得须陀洹道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学书持为解说其义。得其功德甚多甚多。教是善男子善女人。般若波罗蜜随其上教习学守行。何以故?诸须陀洹道者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故。复次拘翼。置是阎浮提诸四天下及三千大千国土。东方如恒边沙国土。满中众生尽教令得须陀洹道。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学书持讽诵行习解说其慧。得其功德甚多甚多。何以故?须陀洹道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故。复次拘翼。若阎浮提满中众生尽教令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学书持讽诵奉行。如其中教解说慧义。得其功德甚多甚多。何以故?须陀洹道至阿罗汉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故。复次拘翼。置是一阎浮提及三千大千国土如恒边沙国土满中众生。尽教令得须陀洹道至阿罗汉其福多不。释提桓因白佛言: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学书持讽诵奉行。随其中教解说慧义。得其功德甚多甚多。复次拘翼。一阎浮提满中众生。尽教令得辟支佛道其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学书持讽诵奉行。随其中教解说慧义。得其功德甚多甚多。何以故?诸辟支佛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故。复次拘翼。置是阎浮提及三千大千国土。如恒边沙国土众生。尽教令得辟支佛道福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使学书持讽诵奉行。随其中教为解慧义。得其功德甚多甚多。何以故?诸辟支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故。复次拘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及恒边沙满中众生。劝助令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罗蜜授与他人。教使书持讽诵奉行。为解慧义其德甚多。语其人言:受般若波罗蜜当随中教。随是教已当得萨云若利。得是利已便具足般若波罗蜜。汝便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初发意菩萨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故。复次拘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及恒边沙满中众生。教令立於阿惟越致。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世尊,佛言拘翼。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授与他人解说中事。及其义慧使宣行之。语其人言:受持是般若波罗蜜经卷。如上所教皆习奉行。汝便当得诸法之利。至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阿惟越致地皆从般若波罗蜜出故。复次拘翼。尽一阎浮提其中众生。悉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复转还。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是辈人说般若波罗蜜及其义解。而为说之。若有一人言:我欲疾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是一人说般若波罗蜜。具足其义分别解说。其福最多。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务欲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务当教是菩萨令行六波罗蜜。当教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当以是法教是辈人。给其所须衣服真越所有供养。以是二事法。供食是辈菩萨摩诃萨。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福最尊。胜前所作者,所以者何。世尊,菩萨摩诃萨教人行六波罗蜜。当如是教人行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乃至佛十八法。亦当如是,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拘翼。乃劝助是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者,乃尔如卿为佛作贤弟子之法。当益於菩萨摩诃萨。以持法施及供养施护养菩萨。劝助使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诸佛及弟子众皆从是二事施中出。若菩萨不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是菩萨终不能学六波罗蜜及佛十八法。若菩萨不学六波罗蜜及佛十八法者,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知有罗汉辟支佛。以菩萨学六波罗蜜及佛十八法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三恶趣便断。世间乃知有刹利梵志长者大姓种便知有四天王及无思想无思想慧天。便知有六波罗蜜。从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世间便知有声闻辟支佛乘。

猜你喜欢
  俱舍论记 第二十一卷·普光
  第五 第一八偈经之义释·佚名
  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卷下·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欧阳竟无
  卷三十五·彭绍升
  成佛救世与革命救国·太虚
  号众种类品第十三·佚名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佚名
  般若共利言等译·佚名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一卷·佚名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三·靖迈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七卷·一行
  水喻品第十七·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续沩仰宗派记·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孟汉卿

    (冲末扮李彦实引净李文道上,诗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老汉姓李,名彦实,在这河南府录事司醋务巷住坐。嫡亲的五口儿家属:这个是孩儿李文道,还有个侄儿李德昌,侄儿媳妇刘玉娘,侄儿根

  • 卷三·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三 元 房祺 编 陈先生赓子扬 游龙祠 黄河如丝导崑仑万里南下突禹门枝流潜行大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吾闻川真岳灵有冥宰况乃利泽开洪源神龙窟宅瞰平野千古庙貌何雄尊深林含蓄雷雨润冷殿似

  • 列传第三十二 硃异 贺琛·姚思廉

    硃异,字彦和,吴郡钱唐人也。父巽,以义烈知名,官至齐江夏王参军、吴平令。异年数岁,外祖顾欢抚之,谓异祖昭之曰:“此儿非常器,当成卿门户。”年十余岁,好群聚蒲博,颇为乡党所患。既长,乃折节从师,遍治《五经》,尤明《礼》、《易》,涉

  • 卷三百十七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十月乙卯盡是月乙丑   冬十月乙卯,通直郎、集賢校理、同知諫院蔡卞為崇政殿說書,罷知諫院。   樞密院言定州諜報北界事,上曰:「朝廷作事,但取實利,不當徇虛名。如慶曆中,輔臣欲禁元昊稱兀卒【一】,費歲

  • 唐鉴卷七·范祖禹

    高宗永徽元年正月太宗女衡山公主应适长孙氏有司以为服既公除欲以今秋成昏于志宁言汉文立制本为百姓公主服本斩衰纵使服本例除岂可情随例改请俟三年防毕成昏帝从之臣祖禹曰君防三年古未之改也汉文率情变礼虽欲自损以便

  •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佚名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恭折覆奏事。准大学士兼两广总督李侍尧札称,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

  • 卷七十五·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五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甲辰谕定边将军兆惠等相机追贼众上谕军机大臣曰据兆惠等询问来降回人知波罗泥都将喀什噶尔人众驱出肆行抢掠霍集占于四月间迁移家口辎重于叶尔羌之西恐同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五·佚名

    七月十二日乙丑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福康安曰昨据阿桂等奏初五日黎明督率官兵进堡搜捕将首逆张阿浑即张文庆大通阿浑即马四娃等全数擒获等语张文庆等于黑夜之中思欲夺路遁逃经官兵截杀窜回堡内福康安等带兵进堡搜捕时

  •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范晔

    (郭伋、杜诗、孔奋、张堪、廉范、王堂、苏章、羊续、贾王宗、陆康)◆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高祖父郭解,武帝时以任侠闻名。父郭梵,为蜀郡太守。郭伋少时就有志行,哀帝平帝时征召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陽都尉。王莽时为上

  • 卷73·陈邦瞻

    高宗绍兴十八年六月,金以完颜亮为平章政事。亮本名迪古乃,金太祖子斡本之子。为人慓急猜忌,残忍任数,自以己与金主同为太祖孙,常怀觊望。及为中京留守,专立威以惧众。结萧裕为腹心,每与论天下事。裕倾险,揣知其意,因曰:“留守先

  • 卷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三存旧古文尚书舜典第二虞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注疏卷第三【宋板】谨按古本分为十三卷卷内有数篇者每篇篇题同此以下不重出可推知也宋板卷数同今本其

  • 卷二·佚名

    △发心供养品中阿难。彼普贤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月如来。阿难。彼月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分陀利如来。阿难。彼分陀利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无垢如来。阿难。彼无垢如来。复授一菩萨记

  •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三·佚名

    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合梁三藏真谛译  陀罗尼最净地品第六  是时师子相无碍光焰菩萨。与无量亿众从座俱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佛足。以种种华香宝幢幡盖。以为供养而作是言。以几因缘得菩提心。何者

  • 缁门警训卷第八·如卺

    慈受禅师训童行世谛纷纷没了期。空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烧香礼拜莫匇匇。目睹心存对圣容。忏悔多生尘垢罪。愿存法水洗心胸。心猿易纵安教纵。意马难调亦要调。到老情尘扫不尽。出家四事恐

  • 艾蕾·司汤达

    《艾蕾》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出自《意大利遗事》。《艾蕾》是一出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贵族小姐艾蕾与“强盗”尤拉相爱,遭到父兄的极力反对。不幸在一次战斗中,她的兄弟死于尤拉刀下。伤心欲绝的父母为斩断

  •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魏齐贤

    全名为《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文总集。宋魏齐贤、叶棻编。一百一十卷。所收录皆宋代之文,其中骈文占十之六七。题曰五百家,卷首序目所列姓氏实为五百二十家。文章大多为仕宦应用之作,分为贺表、谢启、制诰奏状

  • 江文通集·江淹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作。江淹文集最早为自己生前编定,《梁书·江淹传》:“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隋书·经籍志》所载不同:“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注云:“梁二十卷,江淹后集十卷。”

  • 宛陵群英集·汪泽民

    十二卷。元汪泽民、张师愚合编。汪泽民,字叔志,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人。延祐五年 (1318)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川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后补平江路总管府推官,调济南路兖州知州。至正三年(1343),召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