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立品第八十二

尔时须菩提意念言:菩萨摩诃萨住於何道能作无畏坚誓。佛尔时知须菩提所念便告言: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三十七品及十八空八惟无九次第禅十力佛十八法。须菩提,是诸法是菩萨道。於意云何。颇有法菩萨所不学者不。若不尽学诸法者不成萨云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皆空云何菩萨当尽学诸法。亦无所有云何作念言:是道是俗是漏无漏是有为是无为是凡愚人法。是声闻辟支佛法。云何是佛法。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法实空。假令诸法不空菩萨终不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诸法空故菩萨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告须菩提,云何作是问。假令诸法空者,菩萨云何作念。是道法是俗法。於须菩提意云何。若众生知一切诸法皆空。菩萨不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众生不知一切诸法皆空故。菩萨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为诸法作处为众生说法。须菩提,菩萨行菩萨之道当作是观言:诸法不可但尔空得。皆当游行。观诸法之所有亦不有所入。亦不入六波罗蜜。亦不入三十七品。亦不入三乘法。何以故?诸法所有各自空故。空亦不入空。空尚不可得。何况入空者,是故菩萨於诸法无所入。住於学法以观众生作无端绪事。菩萨念言:众生虽作无端绪事易度耳。以沤和拘舍罗住於般若波罗蜜而度脱之。语众生言:行布施者可得饶财。亦莫於财贡高。财无坚固。建立众生於戒忍精进一心智慧皆悉如是,虽住三乘者亦莫贡高。亦无坚固。菩萨作是劝助已,虽行菩萨道亦无所入。何以故?诸法无所有故。诸法无有可入处。菩萨之道无有住处。行六波罗蜜亦无所祝行四禅亦无有所祝何以故?禅者各自空。行禅者亦空。禅事亦空。四等四空定八惟无九次第禅亦无所祝得声闻法亦不於中祝何以故不祝答言:以二事不祝何等二事。答言:道无有住处。亦无能住於道者,亦不欢喜言:我当得须陀洹不於中祝我当得阿罗汉辟支佛亦不於中祝我当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我从发意以来初不向馀道。志常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菩萨发意已来至于十住亦不在馀道。但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身口意但志于道。菩萨住於道不生因缘。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法適无所生。云何菩萨得生道意。佛言:如是如是,诸法无所生。诸有无所作者,便於诸法无所生。须菩提言:世尊,有佛无佛法性常住耶。佛言:如是有佛无佛法性常祝以众生不知法性常祝是故菩萨生道因缘欲度脱之。须菩提言:世尊,以生道意故得道耶。佛言不也。不生道意得耶。佛言不也。亦从不生不灭得耶。佛言不也。若不尔者以何因缘得道。言道亦不从度亦不从不度。须菩提,道则是度度则是道。须菩提言:若道则是度度则是道者,菩萨为已逮道为已得度。云何言是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等四空定佛十八法。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佛为逮道耶。言不也世尊,佛则是道道则是佛。须菩提,云何作是言:菩萨为逮道菩萨具足六波罗蜜具足三十七品以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禅四等具足十八法。於金刚三昧一相之智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是次第故名为如来。於诸法得自在。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能净佛土。佛言:菩萨从初发意已来常净身口意,并化馀人净身口意。须菩提言:世尊,何等为菩萨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佛言:菩萨身口意犯十恶。嫉妒犯戒瞋恚乱意懈怠恶智。须菩提,是为菩萨意念恶。戒不净是亦为恶。离三十七品离三脱门是亦为恶。近须陀洹道至辟支佛是亦为恶。是为菩萨之恶行。复次须菩提,菩萨有五阴十二衰相是亦为恶。有男子女人之相有三界相有善恶相有有为无为之相。是为菩萨身口意恶。是故菩萨舍众恶已,自行六波罗蜜。亦劝进人使行六度。持是功德。与众生共求佛国净。自持三千大千国土其中七宝。施与三尊作誓愿言:令我国土其中所有尽是七宝。复次须菩提,菩萨以持伎乐乐佛世尊,及精舍讲堂。复誓愿言:令我佛国常闻天乐。须菩提,菩萨以三千大千刹土所有众香施於三尊复誓愿言:使我佛土常有天香。复次须菩提,菩萨持百味之食供养如来及弟子众复誓愿言:我作佛时诸弟子众饮食自然百味之饭。复次须菩提,菩萨以涂身之香。施佛及众复誓愿言:我作佛时使我国人身体。细滑香洁皆如天身。复次须菩提,菩萨诸世所有五乐善愿。施佛及众复誓愿言:我作佛时令我国土一切众生。随意所愿五乐善愿皆令得之。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复誓愿言:自行四禅四等及四空净。劝助众生令行四禅四等及四空净。自行三十七品复劝众生普令行之复誓愿言:我作佛时我国众生皆悉不离四禅及四空定三十七品。须菩提,是为菩萨能净佛土。菩萨行道满足诸愿。诸愿不具终不止行。自具足诸善法。亦复满足众生善愿。作是劝教行者身得百福功德之相。诸受教者亦复如是,是故菩萨净佛国土。何等为净。亦无三趣处无有邪见无淫怒痴。无有二地之名。无有无常无我苦空。无有家业亦无吾我。无有伺便处。无有果报处但闻空无相无愿之声。所闻内外音声譬如风过。所出音声如诸法之相。有佛无佛诸法常空。空者无相无有相者亦无有愿。所出音声其教如是,昼夜卧觉若坐若行常闻是音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时。其刹如是,十方诸佛称叹其佛功德名字。一切众生闻佛名者,必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尔时如来普说法时。其有闻者无有狐疑是法非法。所以者何。诸法之法无有非法皆是正法。诸无德者亦於佛及弟子众不种善本。又亦不与真知识会。便作吾我见。有吾我已便入於六十二见。入诸见已便住边际。住边际已便著有常。著有常已便著既荆於不平等有等觉想。於平等觉更无觉想。法言非法非法言法便诽谤法。诽谤法已便坏人身。坠其恶趣堕泥犁中。菩萨诸佛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已,乃度脱之。得度脱已,甫当建立三乘法不复堕恶趣。须菩提,是则为菩萨摩诃萨净佛土。净佛土已一切众生亦无是法。亦无非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必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猜你喜欢
  论北美瑜伽派·太虚
  淑世宝鉴序·太虚
  现代需要的僧教育·太虚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念诵仪轨经卷中·佚名
  宗教律诸家演派·佚名
  分别功德论卷第二·佚名
  证契大乘经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佚名
  佛说五恐怖世经·佚名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佚名
  佛说水沫所漂经·佚名
  大乘义章 第十六卷·慧远
  焦山学教与金山研禅·太虚
  后序·晦堂祖心
  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五·范左青

    解大绅滑稽善对,尝与某君坐,某君曰:“有一书句甚难其对。”解问之,曰:“色难。”解曰:“容易。”某君不悟,促之曰:“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曰:“适已对矣。”某君始悟&ldquo

  • 石湖集补钞·吴之振

    范成大琉璃河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此河大中祥符间路振《乘轺录》亦谓琉璃河,惟嘉祐中宋敏求《番录》乃谓之六里河。大抵胡语,难得其真。)挽王提刑彦光论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云

  • 卷六·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六      元 方回 编宦情类 出将入相行道得时仕也乘田委吏州县徒劳亦仕也今所选诗不於其达与不达之异其位高取其忧畏明哲而知义焉其位卑取其情之不得已而知分

  •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五·宋濂

        梁曾   梁曾,字贡父,燕人。祖守正,父德,皆以曾贵,赠安定郡公。曾少好学,日记书数千言。中统四年,以翰林学士承旨王鹗荐,辟中书左三部令史,三转为中书省掾。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佩银符。久之

  • 卷十八 太平興國二年(丁丑,977)·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寅,命禮部員外郎賈黃中、左補闕程能、左贊善大夫馮瓚,分掌左藏三庫。先是,貨泉與金帛通掌,歲久儲蓄盈羡,始命分之。謂侍臣曰:「朕以涼德,繼守鴻圖。凡機務邊事,皆奉行先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正德十四年三月甲午朔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崔元祭 裕陵○太监温祥传旨以管家将千把总管贴队万全等都司宣府前等卫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等官朱涌等四十七人俱填注锦衣卫带俸舍余朱郭刚等一千人各充御

  • 蜀碧卷四·彭遵泗

    ──起順治戊子、止仁皇帝康熙二年癸卯先是,崇禎中,川賊有姚天動、黃龍,聚黨劫掠,巡撫陳士奇及道臣陳其赤、葛徵奇、郡守王行儉、巴令王錫、營將趙榮貴等,設奇夾擊,斬賊一千七百有奇,生擒渠魁馬超、一斗麻、代天王等二十餘人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六月。丙申。上以祷雨率诸王文武群臣素服、步至南郊斋宿。是日早四际无云顷之阴云密布甘霖大霈  ○丁酉。遣官祭中霤之神  ○戊戌。上以祷雨祀天于圜丘。祝文曰。下民赖食以生。必雨旸时

  • 通志卷八十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四宋长沙景王道怜【孙韫还秉】临川烈武王道规【子义庆鲍昭】营浦侯遵考【从父弟子季连】武帝七男庐陵孝献王义真 彭城王义康 江夏文献王义恭 南郡王义宣 衡阳文王

  • 八二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高丽史鉴》等书情形并将《朝鲜史略》黏签进呈御览片·佚名

    八二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高丽史鉴》等书情形并将《朝鲜史略》黏签进呈御览片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二日遵旨交翰林院四库馆查取《续通典》内所载《高丽史鉴》、《日本东鉴》、《中山世鉴图》等书。兹据覆称:现在四库全

  • 周弘正传·李延寿

    周弘正字思行。父亲周宝始,是梁朝的司徒祭酒。周弘正幼年成为孤儿,和弟弟弘让、弘直都为伯父周舍所抚养。十岁时,通晓《老子》、《周易》。周舍每当和他谈论,就感到非常诧异,说:“看你谈话说理精辟,后世知名,一定会在我以上。

  • 卷八十四·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四宋 宋敏求 编政事恩宥二遣使往诸道疏决囚徒勅以春令减降囚徒勅以春令减降囚徒德音原免囚徒德音大历四年大赦大历五年大赦大赦京师三辅制恩宥二遣使往诸道疏决囚徒勅勅朕?稽古训思致

  • 食货一○·徐松

    赋税杂录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二月一日,详定一司 令所删定官魏师逊言:「郡县或咤米价贱,于输纳之时,却欲以苒折钱。欲望申 郡县守令,监司觉察,许人户越诉。」从之。 十一月二十二日,权知池州黄子游言:「本州岛六县每岁所纳苒税,

  • 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第二·康有为

    经学纷如乱丝,于今有汉学、宋学之争,在昔则有今学、古学之辨。不知古学皆刘歆之窜乱伪撰也。凡今所争之汉学、宋学者,又皆歆之绪余支派也。经歆乱诸经、作《汉书》之后,凡后人所考证,无非歆说。征应四布,条理精密,几于攻无可

  • 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李通玄

      唐 李通玄撰  释华严十明论叙    宋宝觉圆明禅师惠洪觉范撰  显谟阁待制朱公世英。为余言。顷过金陵。谒王文公于钟山。公以彦里闬晚生有志学道。谓曰。若读史见勾践伍员事乎。勾践保栖会稽。置胆于坐卧

  • 曾国藩文集·曾国藩

    全面展现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的巨著。

  • 雍正江西通志·陶成

    江西地方志。清谢旻等修,陶成等纂。一百六十二卷,首三卷。旻字肃斋,江苏武进人。历官太常寺卿,都察院副都御史,江西巡抚。成字企大,号吾庐先生,江西南城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尝主豫章书院。著有《皇极数抄》、《吾庐遗书

  • 宴会·鲁彦

    夏天的一个午间,一家狭窄的饭铺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宴会。 那里是十三个互称为同志的革命党人,衣襟上备有相同的蓝色而长方的徽章,操着声调各别的官话,占据了两张方桌合并的座位,低小的房子的空气因着这几个人的来到,骤然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