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度五神通品第五

复次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念具足度五神通。逮诸菩萨无量神足。能动天地变身无数更合为一。彻视无碍石壁皆过。譬如鸟飞无所触碍。能履水蹈虚身出水火手扪摸日月身至梵天。有是神通不自贡高不见贡高。用本空故。谁有能起是神足者,唯有得萨云若者乃能起是耳。舍利弗。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者,为已得神足之证。耳所彻听为过诸天人耳。虽得彻听亦不贡高。於有无之中了无所得。於有空无空无所生。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得天耳慧神通之证。能知他人心中所念。知有淫怒痴者无淫怒痴者,知有爱欲意无爱欲意者,知有有者知无无者,知有乱意无乱意者,有多者有少者,有定意者无定意者,有脱者无脱者,有高者有下者,虽知是不自贡高。何以故?是意非意故意不可思议故。以神通灭宿命之证。识一意至百意。从一日至百日一月至百月一岁至百岁一劫至百劫。无数百劫无数千劫无数亿百千那术。尽自识知。名姓种族所作所习寿命长短。所受苦乐死此生彼从彼生此。所作事物威仪礼节都识所。更不以神通而自贡高。菩萨学如是为学般若波罗蜜。以神通明识宿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之道。所得高下各随本行。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谤毁圣贤信邪倒见。以邪见因缘自怀其身死堕地狱中。为人身善言念亦善。不谤圣贤正见信行得生天上。能见十方众生乃至五道。所见如是其一神通之德尽见十方。持神通灭漏尽之证。不取声闻辟支佛道。不持馀法当成阿惟三佛。不以神通漏尽证故而自贡高。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神通。其功德转增上乃至阿惟三佛。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檀波罗蜜净除萨云若迹计空无狐疑。菩萨住尸波罗蜜。净除萨云若迹不疑罪福以空无所起故。舍利弗。有菩萨住羼波罗蜜中。净除萨云若迹以空故不起瞋恚。菩萨住惟逮波罗蜜。净除萨云若迹於身精进不起懈担菩萨住禅波罗蜜。净除萨云若迹定志意不起。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中。净除萨云若迹不起愚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六波罗蜜中。净除萨云若迹从空来往。不疑不犯。不瞋不忍。不进不担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亦不施与亦不有贪。不戒不犯。不进不退。不忍不恚。不定不乱。不慧不痴。不谤不誉。不有为不无为。如是舍利弗。无所从生法。无有骂者无有叹者,无有为无无为。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得奇特之德。诸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具足之德以教众生净佛国土。

猜你喜欢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道宣
  卷十三(法眼宗)·佚名
  卷第六十七·佚名
  俱舍论记 第二十二卷·普光
  贤劫经卷第二·佚名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迷 悟 由 心·太虚
  佛法的做人道理·太虚
  佛说决罪福经卷下·佚名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佚名
  魔境胜境之分别·印光
  碧岩录卷第三·圆悟克勤
  禅海钩沉·胡适
  卷第十九·佚名
  雲峨喜禪師語錄目次·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在一家印度饭店里·刘半农

    一这是我们今天吃的食,这是佛祖当年乞的食。 这是什么?是牛油炒成的棕色饭。 这是什么?是芥厘拌着的薯和菜。 这是什么?是“陀勒”,是大豆做成的,是印度的国食。 这是什么?是蜜甜的“伽勒毗”,是莲花般白的乳油,是真实的印度味

  • 卷二百十二·列传第一百九·柯劭忞

      王克敬 崔敬 韩镛 盖苗 归旸 徐奭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幼颖悟,常嬉道傍。丞相完泽见之,左右曰:“是儿貌秀伟,异日必令器也。”大宁尚朴陋,克敬独孜孜为经史之学。   辟江浙行省照磨,擢检校。徽州民汪俊上变诬

  • 卷一百九十五 嘉祐六年(辛丑,1061)·李焘

      起仁宗嘉祐六年閏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閏八月乙酉,復以成都府為劍南西川節度。   己丑,遣官祈晴。   戶部郎中、知制誥張瓌為契丹國母生辰使,如京使朱克明副之;度支判官、刑部員外郎、集賢校理宋敏求為契丹生辰

  • 第十五回 灭西夏庸主覆宗 遭大丧新君嗣统·蔡东藩

      却说速不台班师回国,由成吉思汗接着,闻知哲别已殁,悲悼不置,便命哲别子生忽孙为千户,承袭父祀。再遣使颁谕术赤,命他就钦察以东,忽章河以北,新定各部,俱归镇治。至西北未定地方,亦须随时勘定。术赤虽曾奉谕,恰不愿再出征战,

  • 元经卷一·王通

    隋王通撰 唐薛收传 宋阮逸注经:晋太熈元年春帝正月[武帝太康十一年惠帝卽位改太熈元年又改永熈]夏四月立太后杨氏贾氏为皇后。五月辛未塟武皇帝。丙子太傅骏辅政。秋八月壬午立广陵王遹为皇太子,以何劭王戎杨济为师傅。

  • 卷之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一卷 历代户口表·缪荃孙

    汉扬 州丹阳郡 江乘、秣陵、句容、胡孰、溧阳为苏境。 户十万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万五千一百七十。会稽郡 曲阿、毗陵、阳羡、无锡、丹徒、娄。 户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万三千六百四。琅邪郡 赣榆、

  • 二四 日常生活·许寿裳

    鲁迅出学校以后,从事战斗的新文艺工作,亘三十年。这三十年间始终维持着最朴素的学生和战士的生活,“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节衣缩食以购图书,以助穷苦青年的学费。景宋说得好:“‘囚首垢面而谈诗

  • 附录一(原附)·查继佐

    北征纪略使臣碧血●北征纪略张煌言余自乙酉倡大义于甬东,距己亥十有五载矣!其间栖山蹈海,艰险备尝;俱无论。犹忆丁亥岁,持节监定西侯军西征,遭飓风覆舟,陷敌中七日;得间,行归海上。嗣后三入长江,登金山、掠瓜仪,而师徒单弱,迄鲜成

  • 刘·欧阳修

    刘艹贲的字叫去华,是幽州昌平县人,客居在梁地、汴州一带。他精通《春秋》,能分析古今兴亡的原因,沉稳并擅长计谋,慷慨有拯救国家的抱负。他考中了进士。元和年后期,法纪混乱大权旁移,神策军中尉王守澄杀死了唐宪宗,换了两代皇

  • 卷第五十四·佚名

    宰相四进拜四章得象兼枢密使制庆历二年七月戊午朕祗绍丕图。勤求至治。永惟皇王之道。爰立辅相之官。镇抚四夷。宰制群类。而兹疆场之事。乃专枢宥之司。非通筦于冢卿。曷统一于机务。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特进

  • 十三年·佚名

    (丁巳)十三年清乾隆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寅,上下敎勸農,諭八道、兩都。仍命蠲免貢人舊逋。1月2日○辛卯,以鄭亨益爲左參贊,趙明澤爲副應敎,鄭亨復爲副修撰,李玄輔爲承旨,李衡佐陞嘉善,尹敬龍爲義州府尹,申致謹爲執義,李宇夏爲正

  • 提要·周琦

    臣等谨案东溪日谈録十八卷明周琦撰琦字廷玺马平人成化辛丑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琦之学出自河东薛瑄是编记所心得分十三类凡性道谈二卷理气谈一卷祭祀谈二卷学术谈一卷出处谈一卷物理谈一卷经传谈三卷著述谈一卷史系

  • 卷一百十四·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四   宋 卫湜 撰祭统第二十五孔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祭统者以其记祭祀之本也统犹本也此於别录属祭祀长乐陈氏曰祭之为道广矣大矣深矣远矣虽载诸文辞莫可得以极其微隐也故有心有志有齐

  • 贵直论第三 知化·吕不韦

    知化原文:三曰: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以虽知之,与勿知同。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 可以过?此贤主之所

  •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佚名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续道藏》。此经包括《龟山丹皇飞玄紫文》、《上清始生变化玄箓》二篇,言思神之法。其内容文句与《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一书之上下

  • 菊芬·蒋光慈

    现代中篇小说。蒋光慈著。初载上海《创造月刊》第1卷第9、10期。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4月初版,1929年后再版时,书名曾改题《汉江潮》。小说塑造了20年代一群献身于大革命的进步青年形象。主人公江霞是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向

  • 蓝田女侠·赵绂章

    章回小说。近代赵绂章著。十八回。叙清康熙年间,福建乡绅蓝翁倾资修堤,反遭暗算。其女沅华矢志复仇,投师学艺;其子投军平定三藩之乱,随军统一台湾。沅华学成后剪除仇敌,并助其弟建立大功,封官晋爵,荣归故乡,沅华则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