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衍与空等。如是如是,实与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可知东亦不知西亦不知南亦不知北亦不知四维上下。须菩提,如来衍者,亦无有东西南北。亦无四维上下。须菩提,譬如虚空无长无短无方无圆。如来衍者亦如是,譬如虚空亦不青黄亦不赤白亦不红缥。如来衍者亦如是,是故须菩提,衍与空等。是故名为衍。譬如虚空不过去不当来亦不现在。如来衍者亦如是,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不长亦不大不增亦不减。如来衍者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著亦不断。如来衍者亦如是,譬如虚空不生亦不灭亦不住亦无异是故名为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善亦不不善亦不言亦不语。衍亦如是不语亦不善恶。是故衍与空等。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见亦不闻亦不有亦不识。衍者亦不闻亦不见亦不有亦不识。是故衍与空等。须菩提,譬如虚空不思亦不觉亦不作证。亦不弃亦不念。衍亦如是,譬如虚空亦不淫法亦不无淫。摩诃衍亦如是,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属欲界亦不属形界亦不属无形界。衍亦如是亦不属三界。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初发意。亦不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亦不十住意。衍亦如是亦无十住意。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无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须菩提,譬如虚空亦非弟子地。亦非辟支佛地。亦非阿惟三佛地。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非形色亦不非形色。亦非碍亦不非碍。亦非应亦不非应。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有常亦不无常。亦非苦亦非乐。亦非我亦不非我。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非空亦不非空。亦不相亦非不相。亦不愿亦非不愿。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灭净亦不不灭净。亦非寂亦不非寂。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不明亦不冥。衍亦如是,须菩提,譬如虚空亦不可见亦非不见。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譬如虚空亦无行亦无不行。衍亦如是,是故衍与空等。以是故须菩提,摩诃衍与空等。如须菩提言:虚空覆护不可计阿僧祇人。摩诃衍亦如是,须菩提,众生无有绪。虚空亦无有绪。虚空无有绪。摩诃衍亦无有绪。当作是念。当作是知。须菩提,是故不可计阿僧祇人仰摩诃衍。何以故?须菩提,众生摩诃衍虚空俱无所有故。众生无有限量。虚空亦无有限量。摩诃衍亦不可限量。是故须菩提,无量阿僧祇众生望摩诃衍。须菩提,虚空摩诃衍众生俱不可得见。须菩提,如众生无有限。虚空无有限。当作是知。摩诃衍亦无有限。众生无有绪。法性亦无有绪。如法性无有绪。虚空亦无有绪。如虚空无有绪。摩诃衍亦无有绪。如摩诃衍无有绪。无量无限亦无有绪。如无限无有绪。不可计亦无有绪。以是须菩提,不可计众生望摩诃衍。何以故?众生及法性虚空摩诃衍阿僧祇无有量不可计皆不可得见。须菩提,如众生无绪。当知如来亦无绪。如佛无有绪。虚空亦无有绪。如虚空无有绪。当知摩诃衍亦无绪。如衍无绪。阿僧祇无有绪。如阿僧祇无绪。当知无量无限亦无绪。如无限无有绪。当知一切众生亦无有绪。如是须菩提,不可计阿僧祇人皆仰摩诃衍。何以故?众生及佛虚空摩诃衍阿僧祇无量无限一切诸法皆不可见。复次须菩提,吾我绪乃至知见绪真际绪如真际绪。当如是知诸法绪。是故须菩提,无央数阿僧祇人皆仰摩诃衍。何以故?众生及诸法皆不可见。须菩提,吾我众生绪及知见不可思议体。如不可思议当知五阴绪诸法绪。须菩提,不可计阿僧祇人望摩诃衍。何以故?所谓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故。须菩提,如吾我绪知见绪。眼耳鼻舌身意亦无有绪。如六情无有绪。当知诸法亦无有绪。如是须菩提,不可计阿僧祇人皆仰摩诃衍。何以故?所谓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故。须菩提,如吾我无绪及知见亦无有绪。当作是知。六波罗蜜亦无有绪。如般若波罗蜜无绪。当知诸法亦无有绪。须菩提,是故无央数阿僧祇人皆仰摩诃衍。何以故?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须菩提,以吾我无绪内外空无绪。及有无空亦复无绪。如有无空无端绪。诸法亦无端绪。以是故不可计阿僧祇众生皆望摩诃衍。何以故?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故。须菩提,吾我众生及知见无端绪。及三十七品十八法亦无端绪。如十八法无端绪。须菩提,是故不可计阿僧祇人望摩诃衍。何以故?吾我诸法皆不可见故。须菩提,吾我无端绪。种性已辨及诸法无有绪。是故不可计众生望摩诃衍。何以故?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须菩提,须陀洹无有绪。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上至佛萨云若及诸法无有绪。以是故一切众生望摩诃衍。何以故?吾我及诸法皆不可见。譬如泥洹性为一切众生而作覆护是故摩诃衍为一切众生而作覆护须菩提,所言摩诃衍。亦不见来时亦不见去时。亦不见住处。何以故?诸法不动摇故。诸法亦不去亦不来亦无有住处。何以故?五阴性五阴相五阴事五阴如。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识法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四大性如事相。识性空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如真际不可思议性。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六波罗蜜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三十七品十八法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道及佛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有为无为性如事相。亦不来亦不去亦无住处。须菩提,如汝所言摩诃衍亦不见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者,名与三世等。是故为摩诃衍。须菩提,如汝所言审谛无异。何以故?过去世非世空。当来世非世空。现在世非世空。三世等等者空。摩诃衍衍自空。菩萨菩萨自空。须菩提,空者亦非数亦非多亦非少。是故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与三世等。无偶无只。无淫怒痴亦不离淫怒痴。亦不恚亦不可见。善恶亦不可见。有常无常及与吾我亦不可见。苦乐我非我亦不可见。三界亦不可见。度三界亦不可见。何以故?其形事不可见故。过去色以过去色自空。当来色以当来色自空。今现在色以现在色自空。痛想行识亦尔。过去色空不可见。过去空空不可见。现在五阴色空尚不可见。何况当来过去五阴空而可见者,空亦不见五阴。五阴亦不见空。假令空能见五阴者,五阴亦当见空。须菩提,过去六波罗蜜亦不见。当来六波罗蜜亦不见。现在六波罗蜜亦不见。三世等六波罗蜜亦不见。等亦不见。三世等亦复不见等。等不见等故三世不见。过去当来今现在三十七品十八法亦不见。三世等亦不见。须菩提,等亦不见。

三十七品及十八法过去当来今现在等亦不於三世不可见。於三世中亦不见三十七品及十八法。何况於三世等而可见者,复次须菩提,过去凡人当来凡人现在凡人亦不可见。三世等凡人亦不可见。何以故?众生本不可见故。过去当来今现在弟子缘觉菩萨如来亦不可见。三世等弟子缘觉菩萨如来众生本不可见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中。当了三世事当具足萨云若。是为菩萨摩诃萨三世等学摩诃衍。菩萨摩诃萨已住其中者,便过诸天阿须伦世间人民上。出萨云若。须菩提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菩萨摩诃萨从摩诃衍中学。自致具足萨云若慧。过去十方诸菩萨。皆从是摩诃衍得成逮萨云若慧。当来十方诸菩萨。亦当从是摩诃衍中学得成逮萨云若。今现在十方无央数不可计诸菩萨摩诃萨。亦皆从是摩诃衍得成具足萨云若。是故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须菩提。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皆当从是衍中学成萨云若。已逮者未逮者甫当逮者,皆当从是摩诃衍中学具足萨云若慧。

猜你喜欢
  四 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正果法师
  卷首·聂先
  说无垢称经卷第三·佚名
  目录·佚名
  大乘庄严经论 第十卷·无著
  卷第十六·宗密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八卷·宝亮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卷·佚名
  卷第十一·箬庵通问
  高寓公虞部补憨大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叙·德清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佚名
  佛说四天王经·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七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亮·唐圭璋

      亮字同甫,婺州永康人。生于绍兴十三年(1143)。淳熙中,诣阙上书。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司厅公事,未至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谥文毅。有龙川文集三十卷。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 卷七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十三苏頲苏頲字廷硕瓌之子幼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擢进士第调乌程尉举贤良方正历监察御史神龙中迁给事中修文舘学士中书舍人明皇爱其文由工部侍郎进紫微侍郎知政事

  • 列传六·薛居正

    王镕,其先回鹘部人也。远祖没诺干,唐至德中,事镇州节度使王武俊为骑将。武俊嘉其勇干,畜为假子,号王五哥,其后子孙以王为氏。四代祖廷凑,事镇帅王承宗为牙将。长庆初,承宗卒,穆宗命田宏正为成德军节度使。既而镇人杀宏正,推廷凑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起昭阳单阏四月尽防防大荒落十二月凡二年有九月】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徳宪慈显孝皇帝宣和五年夏四月癸巳金使杨璞赍誓书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来归 庚子童贯蔡攸入燕山府燕之金帛子女职官民户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陈厚耀

    鲁哀公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我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鲁哀公三年】康子嗣位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爲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爲诸侯笑康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万历十九年闰三月丙寅朔彗入娄○大学士申时行男用嘉赘于故给事董道醇因就试浙江中式有言其越省弊中者时行奏请覆试 上以无私不必再试至是御史李用中复言之时行请革其子举人准承荫入监并恳乞休 上优答之命供职如故○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纪昀

    列传宋 【二十一】○宋二十一张鉴姚坦索湘宋太初 卢之翰 郑文宝王子舆 刘综卞衮许骧 裴庄韩国华慎知礼【从吉】张鉴姚坦索湘宋太初卢之翰郑文宝王子舆刘综卞衮许骧裴庄韩国华慎知礼 【慎从吉】△张鉴张鉴字德明瀛

  • 卷五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史记五十三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

  • 宋申锡传·刘昫

    宋申锡字庆臣。祖父宋素,父宋叔夜。宋申锡从小父母亡故,家境贫寒,博学能文。登进士第,授官秘书省校书郎。韦贯之罢相,出朝至湖南赴任,召宋申锡为从事。其后屡在使府做僚属。长庆初(821),拜监察御史。二年(822),调任起居舍人。

  • 卷一百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羣祀考【上】京师崇祀【五祀八蜡附】【臣】等谨按我朝定制大祀中祀而外厥有羣祀皆溥利垂庥布五行而?兆庶及於民有扞御功者方册所存命祀咸秩

  • 卷四十六·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四十六宋 李明復 撰定公程頤曰定公名宋襄公子昭公弟恭王十一年即位定謚也安民大慮曰定元年春王謝湜曰即位之元年不書正月者以魯之嗣君未立故也頒正朔以正天下天王

  • 原序·佚名

    周礼集说原序周官六典周公经制之书也画井田立封建大而军国调度礼乐刑赏微而服御饮食医卜工艺毫芥纎悉靡不备载六官之属各从其长其要则统于天官大纲小目截然有纪万世有国者之鉴也周家太平气象不可复见愚于此书窃有志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甚深秘密中秘密诸佛大集会安住一切如来三摩地大曼拏罗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一切如来神通加持一切如来金刚三业一切

  • 中一上·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一上大宋余杭沙门释元照撰中卷题号并同前释。文列四篇。总明自行。无非离恶护本所受。约行次第德成有用。合为上卷。今望住持功有胜劣。故居次焉。列篇中上下诸篇皆宗羯磨。此卷四篇并依戒本。前

  •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知依分第二之三论曰。云何为生杂染不成。结相续时不相应故释曰。今为显示若无阿赖耶识生杂染体亦不得成故。说结相续时不相应故论曰。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

  • 木钟集·陈埴

    南宋陈埴著。十一卷。凡论语、孟子、六经总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春秋、近思杂问、史等各一卷。其体例皆先设问后答之。书名取“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宋元学案·木钟学案》)之意。在论述心

  •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朱星祚

    明代神魔短篇小说集。6卷。朱星祚著。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书林杨氏清白堂刊本。 上图下文,台湾天一出版社有影印本。每卷分叙3至5名罗汉,6卷叙24尊罗汉,以罗汉名字为题、按每尊罗汉介绍其出身、特点、成仙

  • 大乘玄论·吉藏

    五卷,隋嘉祥寺之吉祥撰。第一二谛义,第二八不义,第三佛性义,第五一乘义,第六涅槃义,第七二智义,第八教迹义,第九论迹义,委曲尽三论宗之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