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老子的智慧

林语堂著,林语堂先生以其特有的笔调和论述方式谈老子思想的一本书。该书按《老子》原有的顺序对八十一章分别予以语译和解说。每一章的解说均是按该章宗旨进行分节讨论。解说是把老子智慧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予以思考,尤其注重老子与孔子、庄子的比较。书中把《老子》八十一章按内容概括为七篇,分别为:道之德、道之训、道之体、力量之源、生活的准则、政治论、箴言。书中认为《老子》前四篇(前四十章)形成老子思想的哲学原理,后四十一章(后三篇)是讨论实际生活上的问题。该书另有三篇序文和一篇有趣的附文《想象的孔老会谈》。林语堂先生在书中认为,道家哲学恰说明中国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满足的一面。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而《老子》一书是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籼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老子是以混混噩噩藏拙蹈晦为人生战争利器的唯一学理,而此学理的本身,实为人类最高智慧之珍果。老子的隽语,象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了解老子的最好的方法,便是配合庄子来研读。另外一种研究老子的方法,是从爱默生的短文《循环论》着手,爱默生运用诗歌顿呼“循环哲学家”之中“循环”,导出了与老子同样的思想体系。书中认为,如果要找一种被科学家所接受的宗教,我们会不加思索地说出“道家”二字。道家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物质世界带来了一统和灵性。关于生命、心灵、意识等数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还得留给非科学家去处理。一种类似于“神秘主义”的方法也会帮助我们了解“自然”。

《老子的智慧》全部章节目录

(1)绪论 一
(2)绪论 二
(3)绪论 序文
(4)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一章 论常道
(5)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二章 相对论
(6)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三章 无为而治
(7)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四章 道之德
(8)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五章 天地
(9)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六章 谷神
(10)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七章 无私
(11)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八章 水
(12)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
(13)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章 抱一
(14)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
(15)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二章 感官
(16)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三章 荣辱
(17)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
(18)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19)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六章 知常道
(20)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七章 太上
(21)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八章 道废
(22)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九章 知所属
(23)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章 人与我
(24)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
(25)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
(26)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
(27)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形
(28)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
(29)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
(30)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七章 袭明
(31)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
(32)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
(33)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章 戒用兵
(34)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
(35)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
(36)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三章 自知
(37)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滥
(38)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
(39)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
(40)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
(41)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八章 堕落
(42)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九章 全道
(43)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
(44)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二章 强梁者
(45)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三章 至柔
(46)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四章 知足
(47)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五章 清正
(48)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六章 走马
(49)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七章 求知
(50)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
(51)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九章 民心
(52)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章 养生
(53)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一章 玄德
(54)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二章 袭常道
(55)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三章 盗夸
(56)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
(57)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
(58)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
(59)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
(60)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八章 政闷
(61)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九章 如啬
(62)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章 治大国
(63)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
(64)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
(65)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三章 难易
(66)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四章 终始
(67)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五章 大顺
(68)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
(69)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七章 三宝
(70)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71)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九章 掩饰
(72)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章 不我知
(73)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一章 病
(74)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二章 论罚(一)
(75)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
(76)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
(77)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
(78)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六章 强弱
(79)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七章 张弓
(80)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八章 莫柔于水
(81)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九章 平治
(82)第七篇 箴言 第八十章 理想国
(83)第七篇 箴言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

猜你喜欢
  刘子·佚名
  懒真子·马永卿
  北溪字义·陈淳
  大同书·康有为
  鬻子·鬻熊
  周生烈子·周生烈
  格物通·湛若水
  竹窗随笔·祩宏
  大学点睛补·智旭
  朱子抄释·吕柟
  四书疑节·袁俊翁
  日讲四书解义·佚名
  孟子集疏·蔡模
  平书·王源
  日录·吴与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九·袁枚

      班史称河间献王云:“夫惟大雅,卓尔不群。”盖盛称贤王之难得也。本朝文运昌明,天潢之裔,皆说《礼》敦《诗》。前已载瑶华主人、檀樽世子诗矣。今又接到豫亲王世子思元主人诗文四册,殷殷请益。其好学虚怀之意,尤可敬也。

  • 卷八·郭则沄

    圣祖勘定噶尔丹,其侄策旺阿拉布坦遁走西域,收合余众,遂据回地,别成部落,为准噶尔。阁峰尚书夙侍世宗潜邸,雍正初,擢少司马,世宗与论准噶尔事多合,即奉命往谕顺逆,以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副之。阿后官协揆,谧文勤

  • 卷56 ·佚名

    程公许 自七曲祠下乘马于上亭二首 仗卫森岩九虎关,从前错为敌人宽。 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 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 淋铃一曲上亭驿,好并千秋金镜看。 程公许 自永康还连日又

  • 卷八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彝尊编【静志居诗话妇人诗集始于顔竣殷淳爰有徐陵李康成玉台之编蔡省风瑶池之咏代加甄综韦縠才调集辑闺秀一卷宋元以降选家类不见遗明则郦琥之彤管遗编张之象之彤管新编田艺衡

  • 卷二百四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十歩虚词类五言古道士歩虚词      【北周】庾 信凝真天地表絶想寂寥前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开经壬子嵗值道甲申年廻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停鸾防瑶水

  • 御选明诗卷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帝制太祖皇帝神凤操钧天奏兮列丹墀俄翩翩兮凤凰仪敛翺翔兮栖梧枝彼观德兮真为我辞钟山赓呉沉韵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遥岑如劔防迩洞非茅屋青松秀紫崖白石生?谷岩畔毓灵芝峯顶森神木时时风雨

  • 后叙·顾炎武

      呜呼!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君臣、父子之大常也。是故物我交引、随世迁谢者其幻,而几希独存、亘古不磨者其常;大官大邑印累累、绶若若者其幻,而穷理尽性、慊屋漏而质鬼神者其常。甚者喝叱风云、威福任意、喜加膝而怒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七·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九月己酉朔礼部进明年大报等祀日册 祭 历代帝王遣成国公朱希忠行礼遂安伯陈鏸宣城伯卫錞尚书闻渊费采公献○壬子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英国公张溶祭 景陵 升翰林院编修敖铣本院侍读以牛羊满也○

  • 卷三十五·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五生徒【臣】等谨案周礼乡学教庶人国学教国子及庶人之俊乡学秀者之升曰选士国学秀者之升曰进士自汉设博士弟子唐则六馆生徒宋之三舍生元明之陪堂伴读官民监生虽铨综代异而损益因时载在

  • 国风·秦风·佚名

    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

  • 卷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      明 湛若水 撰 谋虑上 易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臣若水通曰天上水下其行相违相讼之象作事谋始所以止讼端也张载曰戏动作于谋也谋而善则善谋而

  • 卷八·陈天祥

    <经部,四书类,四书辨疑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卷八     元 陈天祥 撰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注必时其亡而往者欲其称也遇诸涂而不避者不终絶也随问而对者理之

  • 卷二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二十三宋 吕祖谦 撰齐人侵我西鄙【文十五年齐侯侵我西鄙谓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郛讨其来朝也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己则无礼而讨于有礼者曰女何故行礼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已则反天而又以讨人难以

  • 世界和平运动的罗斯福·太虚

    ──二十五年八月作──八月初,美国罗斯福总统访加拿大的时候,曾向奎白克城的欢迎者发表演说,谓:“美国与加拿大和平相处,已达百年以上,两国接壤二千余里,不设防御,而百余年来未演流血的惨剧”。罗斯福总统这一席话,真要使那些

  • 周易义海撮要·李衡

    十二卷,宋李衡著。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病谈《易》之家,有的泥于阴阳,有的拘于象数,乃斥去不采,而专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说,上起郑玄、下至王安石,编为一集,而以孔颖达《周易正义》冠首。如有异同疑似,则各加评议,附于

  • 白牡丹·洪琮

    《白牡丹》的主要内容是描述正德皇帝为访求所梦美女白牡丹、红芍药,特意微服巡游江南,由此生发出奸监谋反、忠臣受屈、强盗打劫、平民遭困、天子风流穷形极相、男女有情终成眷属等一系列富有传奇色彩的政治、社会生活故

  • 碧里杂存·董谷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董谷撰。《四库全书总目》曰:“是书杂记琐闻,多齐东之语。”这道出了全书的大概。所集除有一些为杂论(如“论尺”、“论斛”等)外,大多为记事、记人、记物的短札,内容多不足信(即所谓“齐东

  • 圣驾南巡日录·陆深

    明陆深撰。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卒谥文裕,事迹具《明史·文苑传》。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幸承天,相度显陵。深时官学士,命掌行在翰林院印扈行。是编乃纪其往返程顿,自二月癸丑至四月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