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谷外集诗注原目【年谱附】	山谷自言欲仿庄周分其诗文为内外篇意固有在非去此取彼今内集诗注有注而外集未也疑若有所去取焉者兹岂山谷之意哉秦少游与李德叟简云黄鲁直过此为留两日其敝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 
-   编者按:曾静案已基本审清,其所以攻击雍正,思想基础有二,一是受吕留良学说影响,二是听信谣言,而后者更为重要。由于曾静已表示伏罪,转而吹捧雍正。所以雍正认为让其现身说法,平息谣言,不失为一个可利用的工具,并可借以显示自 
- 词曰: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却说非朝拓跋氏,本东胡别部鲜卑,汉时李陵之后,世为尊长,至诘汾,居匈奴故地。尝由于山泽,见辎车并自天 
- 嘉靖二十九年十一月庚寅朔 命署都督佥事成勋孙勇高秉元种继各充京营副将署都指挥佥事陶希皋许策王玉叶继文赵承懋萧镇赵应魏民黄恩栾擎刘秉中赵卿吴尚贤伯昂张世武田震王三锡茂镇刘芳施宽孙承宗署都督佥事刘鼎云冒原 
-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七宋 岳珂 撰行实编年四绍兴六年丙辰岁年三十四梁兴来兼营田使入觐赐金器移屯襄阳易武胜定国军节度使除宣抚副使周国夫人姚氏薨降制起复下虢州寄治卢氏县【阙】破长水县殱敌业阳【阙】    
- 邓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人,父亲邓漳迁居于钱塘。文原十五岁就通晓《春秋》。至元二十七年(1290),江浙行省召聘为杭州路儒学正。大德二年(1298),调任崇德州教授。五年升应奉翰林文字。九年,升修撰,请假回江南。至大元年(1 
- 陈天祥字吉甫,陈..之弟,因兄在河南做官,他便把全家由宁晋迁到洛阳。天祥年少时就列入军籍,善骑射,中统三年(1262),李王..在济南反叛,联络宋军为外援。河北河南宣慰司按规定授天祥为千户,令他屯兵三汊口以防御宋兵。李王..之乱 
- 《器经·大器篇》[原文] 器者,物也;物者,器之。天地有器,然后有生。气有则器,有器具气,器气一体。气盈则器实,气虚则器靡。[译文] 器所包容的,是天地间所有的物质存在;一切物质存在,都是被器包容着的。天地有了容器之后,然 
-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卷七      明 蔡清 撰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注云评其贤则能者劝评其不贤则不能者勉愚谓不特此耳凡评人之贤则不贤者有所激评人之不贤则夫贤者亦有所警无非教 
-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四    宋 黄伦 撰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无垢曰世之言立政者必曰作法考制立经陈纪为一代不刋之典殊不知有治人无治法故人 
-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七圜丘祀天辽史太祖本纪七年五月丙寅至库里以青牛白马祭天地十一月祠木叶山还次昭乌山定吉凶仪十二月戊子燔柴于莲花泺天赞四年闰十二 
-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 
- 第一个信念:我觉得每人最初的动机都是好的,人与人都是可以合得来的,都可以相通的。不过同时每一个人亦都有些小的毛病。因人人都有毛病(不过有多少轻重之分),故让人与人之间,常有不合不通的现象。虽不合不通之事常有,但人在根 
- 	长者李通玄撰	初地菩萨多百法明门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多千法明门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权教实有分限。如前数法互相彻入。又如人以指画空作百千微尘数复以手除之令尽。然彼空中无有增减。以情量故见彼虚空 
-   燕山沙门 仁潮 集录一略明南洲佛兴缘夫尘寰寥廓异趣纷纶织十惑之致网覆五阴之重云沈迷欲阱萦绕稠林熏蒸于畏宅之焰回旋于生死之轮加以业浪长漂去觉源而转远痴城危锢处永夜而难醒沙劫易过苦流无已是以六通至圣十 
-   无名叟 着丁未季夏之望。无名叟喟然而叹。二三子问云。和尚何叹。曰。去古日远。丛林之规扫地尽矣。佛日将沉。僧宝殆灭。吾惧三武之祸。且起於今日也。能无叹乎。二三子曰。敢问其略。无名叟曰。坐吾语汝。昔我 
- 养生学著作。1卷。明·沈仕著。约刊于1481年。本书为综合性的养生著作。共分喜乐、视听、疑恐、谈笑、津唾、起居、行立、坐卧、洗沐、栉发、大小腑、衣、食、四时、旦暮等21题。每题皆摘录《淮南子》、《内经》、《 
-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内载天尊授王母六妙秘旨。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王母受授密旨之神话,并述六妙密旨。似房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