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碧里杂存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董谷撰。《四库全书总目》曰:“是书杂记琐闻,多齐东之语。”这道出了全书的大概。所集除有一些为杂论(如“论尺”、“论斛”等)外,大多为记事、记人、记物的短札,内容多不足信(即所谓“齐东之语”),如明太祖作钞,用贤人心肝,马皇后凿鸡鸣山石蹬望太学等,俱无从考实。然而,从小说的角度来看,保存了不少传闻资料、民间故事。有些篇幅,于故事情节、于人物等,都写得比较精彩。如《梅梢》则:梅梢者,我圣祖高皇帝鏖战鄱湖时御舟。黄帽吴人谓舟子为梢子,其人姓梅,故云。时圣祖御船楼指顾将士,适伪汉有举流矢相向者,梅梢偶见之,急撤御座甫倒于舟中,而流矢及矣,利害在毫忽间。……(圣祖)登极后,大封已毕,独不及梢。时梢老病家居,目已失明,时时自数,无敢为之言者。他日候郊天驾回,梢令其孙扶之路旁,大呼曰: “皇帝忘梅梢乎?”上大惊曰:“朕忘之矣!”即日厚加赐予,以其孙尚公子。……篇中梅梢近乎一生的经历,围绕“救驾”展开:初驾御舟,何等机敏,建有奇功;到老来却被遗忘,老病失明,何等潦倒。其经历可谓颠簸曲折!在中国封建时代,每推翻一个朝代,建立另一个朝代,农民的力量在战争中往往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功成后他们每每被遗忘,这在靠人民力量起家的封建统治者身上是屡见不鲜的。此则故事,撰者虽然安上了挡驾获赐的喜剧式结局,但它流传于民间,毕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某种心迹。此外, 《碧里杂存》所记的民间传说中,有些也带有述异的色彩。例如《听经楼》则内写到一女僧,精通内典,曾在梦中得一白衣大士授经一卷, “梦中诵之一遍,觉而书之,凡数千字,不遗一字”,后号为“圣母”,为“仁孝文皇后武宁王之女”云云,显然亦“齐东之语”。该书于《千顷堂书目》、《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均入小说家类。有明万历己卯(一五七九年)许琳刻《见闻纪训》附刻本、《宝颜堂秘笈》本、《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而《盐邑志林》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均作二卷。

《碧里杂存》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补红楼梦·佚名
  中华民国史演义·陆律西
  罗成叫关·佚名
  续补侍儿小名录·温豫
  南窗纪谈·佚名
  闺艳秦声·佚名
  灵鬼志·荀氏
  醉翁谈录·金盈之
  冰河时代·张资平
  枕中记·沈既济
  云仙笑·天花主人
  边塞英雄谱·还珠楼主
  春消息·佚名
  木马·张资平
  五鼠闹东京包公收妖传·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隱晉書卷八·汤球

      寒俊傳  劉卞   劉卞字叔龍。書鈔。須昌人。赤色文脣。少言語。有大志。為縣小吏。御覽三百六十八。 按稱王隱晉書寒俊傳。   劉卞補亭子。有亭民舉秀才。與刺史箋。久不成。卞指語箋意。下筆便成。秀才語

  • 卷之一百·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九月。辛未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子皆如之。内记○谕内阁、曾国荃奏、指定拨款及时买谷还仓一摺。据称山西前被旱灾。外省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巨宋有天下重三后光九围淑清慎柬豪隽宣扬治迹海岳冥助英贤辈出惟仆射扶风忠肃公讳亮字叔明委质三朝勤身四方践履华显保绥吉禄尽瘁克终褒甄有加进退哀荣为儒臣表式公之先本居彭城中徙

  • 史记集解卷二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二十五律书第三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于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尙宫同声相从物之自然何足怪哉

  • 张巡传·欧阳修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博览群书,通晓兵法。志向高远,不拘小节,交游的都是君子长者,不与庸俗之辈合流,当时人不了解他。开元末年,考中进士。此时其兄张晓已位居监察御史,兄弟都名重一时。张巡由太子舍人的京官,外放为清河县令,政

  • 卷之四十五  三朝聖諭錄上(明)楊士奇 撰·邓士龙

    (三朝聖諭錄,三卷,明楊士奇撰。楊士奇,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孤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編纂太祖實錄。成祖即位,入內閣典機務。仁宗時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未幾,命為兵部尚書。修太宗實錄,為總裁之一。宣宗即位

  •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六经籍考子【杂家上杂学 杂考】【臣】等谨案马端临因班史之例立杂家一门其说则班固所称杂家者流出於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在见王治之无不贯此杂家所长也要之汉以後名家墨

  • 胡子衡齐卷六·胡直

      泰和胡直正甫譔  谈言下  戎夷违齐如鲁而后门,天大寒,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又恶与国士之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二·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二顔渊第十二凡二十四章顔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仁者本心之全德【庆源辅氏曰仁义礼智皆心之徳而仁包义

  • 叙古千文·胡寅

    太和氤氲,二仪肇分。清浊奠位,乾坤为门。品物流形,睿哲超群。维河出图,显道之原。伏羲画卦,爰始斯文。俨埀衣裳,下臣上君。轩辕通变,成于华勲。意诚心正,万化生身。神禹胼胝,疏浚汩堙。底别九州,拯㧞垫昏。贡赋包篚,多寡适均。沐

  • 卷三十二·佚名

    △二商奉食品下尔时世尊,从羊子种树林起已,安庠渐至一树林下。彼树林名差梨尼迦(隋言出乳汁林)。到彼林已,结加趺坐。经於七日。为欲受彼解脱乐故。尔时世尊,经七日後。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如是世尊,经七七日。以三昧力。相

  • 成唯識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護法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已說二十隨煩惱相.不定有四其相云何。頌曰.   [二]不定謂悔眠 尋伺二各二.   論曰.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徧心故.非如欲等定徧地故.立不定  

  • 卷三十七·赜藏主

      ○鼓山先兴圣国师(神晏)和尚法堂玄要广集上堂,大众已集。时有学人才礼拜,师云:“高声。”问:“学人咨和尚。”师便喝出。   问:“従上宗乘如何体会。”师叱之。   问:“攒坎将来皆不相似。单刀直入时如何?”师云:“失

  • 卷第十(本末合)(尽第五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本末合)(尽第五地) 第二地中二。先略料简。后正释文。 前中二门。一释名。二来意。 前中成唯识第九云。具净尸罗。远离微细犯戒垢故。名离垢地。十住毗婆沙云。行十善道。离诸垢故。摄大乘云

  • 二六 转轮圣王师子吼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住摩揭陀国之摩偷罗。其时,世尊告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ldquo;世尊!&rdquo;世尊如次说:&ldquo;自作洲!自作归依处!勿作其他归依处;以法为洲,法为归依处,勿为其他归依处。诸比

  • 小窗自纪·吴从先

    《小窗自纪》是晚明文学家吴从先所著的一部清言小品著作,全书四百余则,以修身养性为主,兼顾对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天地宇宙发表看法和评说,与《小窗艳纪》《小窗清纪》和《小窗别纪》共称为吴从先“四纪”。

  • 三家世典·郭勋

    一卷,明郭勋撰。郭勋,明初营国威襄公郭英六世孙,袭封武定侯,明正德年间(1506~1521)奉命镇守两广,因而收集中山王徐达、黔宁王沐英及武定侯郭英三家之世系、履贯、勋阀、遭遇本末等编为《三家世典》,所记史实事迹,大体来

  • 起信论疏笔削记·子璇

    二十卷。宋子璇,解宗密之注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