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语译
道无所不包,是万物的隐藏之所。善人固然以它为宝,不肯离开它,就连恶人也需要它的保护。善恶原没有一定的标准,普通人把道之理说出,便可换得尊位,把道之理做出,就可高过他人。恶人只要明白大道,悔过自新,道又怎可能弃他们于不顾?
可见得道人是最高贵不过的,即使得到世间的一切名位:或立为天子,封为三公,或厚币在前,驷马随后,还不如获得此道来得可贵。古人之所以重视此道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道以立身,有求就能得到,有罪就能免除吗?所以说,道才是天下最贵重的。
何弃人?
《庄子》之《大宗师》《徐无鬼》
天所认为的小人,是世人眼中的君子;世人所认为的君子,是天眼中的小人。
知“道”最完备的人,没有追求,没有丧失,也没有抛弃。
猜你喜欢 卷一二○·邱濬 第六章 17·辜鸿铭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十七·王顼龄 卷四·吴澄 卷三十五·鄂尔泰 卷十 大射仪第七之二·李如圭 卷十二·朱熹 颜氏學記卷十·戴望 第三章 无为而治·林语堂 如来生品第四·马鸣 称叹如来品第二·马鸣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卷十(临济宗)·佚名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太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宗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