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子抄释

明吕柟编。该书是一部朱熹《语录》的选编。成书于吕柟出任国子监祭酒时。自称当时各版本的朱熹《语录》内容庞杂,而且选录者人数众多,学术界形成了门户争论的风气,大都借朱熹之名抬高自家,为此选编该书,力求将朱熹学术本旨发扬光大。该书仅从《朱子语类》中选取部分内容编成二卷,并对其加以发挥。卷一主要记录了朱熹为学之道、涵养功夫、格物穷理说、知行关系论以及对各家《易》说的评论等;卷二收录了朱熹对各家之道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编者的见解,对一些命题做了深入探讨,比如天地、阴阳、太极、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等。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朱子抄释》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朱子抄释卷一
(3)朱子抄释卷二

猜你喜欢
  潜夫论·王符
  周礼·佚名
  公孙龙子注·谢绛
  天方性理·刘智
  止学·王通
  鬻子注·逄行珪
  江式近思录集注·江永
  枫山语录·章懋
  尚书古文疏证·阎若璩
  学庸正说·赵南星
  传家宝·石成金
  四书讲义困勉录·陆陇其
  四书通旨·朱公迁
  论语注释·孔子
  日录·吴与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846_1 【春寄尚颜】齐己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好事可能无分得,   名山长似有人催。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   卷846_2 【寄梁先辈】齐己

  • 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材 献币释嫌全资贤妇·蔡东藩

      却说徐达、汤和等二十余人,随着元璋,南略定远。定远附近有张家堡,驻扎民兵,号驴牌寨。元璋请费聚往察情形,费聚返报寨中乏食,意欲出降。元璋大喜道:“此机不可坐失。”便命费聚前导,另选数人为辅,上马急行。将到寨前,遥见

  • 卷之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四百四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三月。癸亥。谕军机大臣等理藩院奏、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等会报西藏情形据情代奏一摺。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查明具奏原摺单着钞给阅看。寻奏、查藏事业与英人订明条约交涉各事自应按照条约办理乃藏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 【起辛亥晋惠帝元康元年○止丙子晋愍帝建兴四年】凡二十六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永嘉之乱刘渊实为之方其与李雄建国改元通监目録即书曰汉高祖刘渊成太宗李雄凡十六国皆然今

  •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初六日又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四月至六月止,校书错悞纪过之皇八子仪郡王、皇十一子等照例分别罚俸抵销一疏,奉谕旨:皇

  • 一·钱穆

    中国文化绵历五干年。皇古难考。兹述中国教育制度,姑从西周开始。因西周已有《诗》《书》可考,决非无证不信。然距今亦已三千年。此三千年来,即教育制度一项,亦已递有变革。当即就其变革,略为分期,自西周迄孔子为第一期。此

  • 文王丗子·戴圣

    文王之为丗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

  • 龙虚篇第二十二·王充

    盛夏之时,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室屋,俗谓天取龙,谓龙藏于树木之中,匿于屋室之间也,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龙见于外。龙见,雷取以升天。世无愚智贤不肖,皆谓之然。如考实之,虚妄言也。夫天之取龙何意邪?如以龙神为天使,犹贤臣为君使

  • 不要在丧事中大吃大喝·孔子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读解】 从来没有吃饱过,不是人家不让他吃饱,也不是论不统计不饱,而是他自己不愿意吃饱,不愿意在人家的丧事中大吃大喝。

  • 梵志品法句经第三十五(有四十章)·佚名

    梵志品者,言行清白理学无秽可称道士。截流而渡,无欲如梵,知行已荆是谓梵志,以无二法,清净渡渊。诸欲结解,是谓梵志,適彼无彼。彼彼已空,舍离贪淫,是谓梵志。思惟无垢,所行不漏,上求不起。是谓梵志,日照於昼,月照於夜。甲兵照军,禅照

  • 卷十五·佚名

    △贤圣品第十五之二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无量无数众生故被精进铠作大庄严。普令众生得大涅盘。而众生相了不可得。佛告须菩提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无量无数众生故被精进

  • 不空罥索咒经·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逋多罗山顶观世音宫殿所居之处。于彼山中多有娑罗波树多摩罗树。瞻卜华树阿提目多迦华树等。更有种种无量无边诸杂宝树。周匝庄严。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复有无量首陀

  • 大乘义章 第十五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五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九门(十智义 十一智义 十一净义 十二头陀义 十二巧方便义 十三住义 十四离垢业义 离隐六方离四恶友摄四善友义 十四化心义)十智义八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体性

  • 卷第八·行策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八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八断持说未脱苦果疑。●疏二初随章叙

  • 金丹真传·孙汝忠

    道家气功著作。明·孙汝忠撰,张崇烈注,李堪疏。汝忠字以贞,长治(今属山西)人。孙氏原著刊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其父号烟霞散人,信奉道教,汝忠尽得其传,撰成此书。撰年未详。首载筑基、得药、结丹、炼已、还丹、温

  • 晋陶母剪发待宾·秦简夫

    元杂剧剧本。“晋陶母”又作“陶贤母”或“陶母”。简名《剪发待宾》。秦简夫撰。旦本。写晋代陶侃对母亲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也以信义严格要求他发奋上进。一次来了客人,因家里贫困,无钱购物招待。陶母就剪掉自己的头发卖

  • 长老尼偈经·佚名

    巴利名Theri^-ga^tha^ ,音译涕利伽陀。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系收集佛弟子中长老尼之偈颂。颂数自一偈集之十八颂乃至大集之七十五颂,共有十六集(nipa^ta),五二二颂说偈之尼为六十九人。本经虽与长老偈为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