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道 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 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浑 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语译

古时有道之士是不可思议的,他胸中的智慧,深邃不易解。因为他不易解,所以要描述他的话也只能勉强形容而已。

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冬天涉足于河川;警觉戒惕的精神好像提防四邻窥伺;拘谨严肃,好像身为宾客;融和可亲,好像春风中冰的解冻;淳厚朴质,好像未经雕琢的素材;心胸开阔,好像空旷的山谷;浑朴纯和,好像混浊的大水。

试问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地澄清?谁能在安定中生动起来而慢慢地活泼?唯独得道的人,才有这种能力。因为得道的人不自满,所以才能与万物同运行,永远收到去故更新的效果。

因为生命是不朽的,所以道虽不为,而四时行焉,又因它不炫智,不多言,所以成为道家的“心象”。

真人的举止

《庄子》之《大宗师》

古时候的真人,睡时不做梦,醒时无忧虑,饮食不求精美,气息深沉有力。真人的呼吸是从脚后跟开始用力,普通人只用喉咙呼吸。当他在议论时,一被人屈服,说起话来不是吞吞吐吐像喉头噎住似的,便是一副要吐不吐的样子。人的嗜欲越深,天机就越浅了。这就是一明证。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存,也不知道憎恨死亡,不因降生人世而喜,也不会拒绝死亡的来临;他们把生死看做极为平常的事,却能牢记不忘生的来源,不求死的场所;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们怀着欣然接受的态度,以期重返自然。因为他们知道死亡本就是生存的开始。这种不用心机违反大道,不用人为胜过天理的人,就叫做真人。

他们的内心无忧无虑,容貌安详而平静,额头更是宽大无比,严肃的时候有如肃杀的秋天,温顺又如春临,喜怒时更好似四时的运转。他们能顺应事物的变化随遇而安,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胸怀究竟有无极限……

古时候的真人身形高大不动摇,卑躬自谦不谄媚,个性坚强不固执,志向远大不夸饰。他们的神情欢愉,行为也合乎自然之理。他们待人处事有威严但不骄傲,高远而不受牵制。那沉默的表情,好似封闭的感觉,那无心的模样,又好似忘记了言辞,即使有什么言语,也完全没有心机。

庄子在第八章之一中,把水比做“平”——“平者,水停之盛也”,及静动交替的“道体”——“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天德之象也。”

孔子论水

《庄子》之《德充符》

孔子:“人不到流动的水面上照自己的影子,而到静止的水面去照。这个意思就是说,唯有静止的东西才能吸引那渴求静止的人。”

猜你喜欢
  昬义·戴圣
  卷一二五·邱濬
  卷一百一·陈祥道
  卷三十五·朱熹
  皇言定声录卷二·毛奇龄
  卷十四·刘敞
  古之教者①·戴圣
  爱臣·韩非
  大驭/形方式·佚名
  卷四百一十二·佚名
  偈颂品第十·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四·佚名
  自 由 史 观·太虚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上·佚名
  万善同归集卷上·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阮阅

      ●卷五十·技艺门  东坡《与子由论书》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故其子叔党跋公书云:“吾先君子,岂以书自名哉?特以其至大至刚之气,发于胸中而应之于手,故不见其有

  • 提要·林逋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林和靖集総目 别集类二〈宋〉第一巻五言古诗四首五言律诗八十二首第二巻七言律诗七十首第三巻七言律诗六十一首第四巻五言绝句五首七言绝句七十八首诗馀三首〈臣〉等谨案和靖诗集四巻宋林逋撰逋

  • 初集卷四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三古今体九十五首丁卯七避暑山庄胜地辟离宫时廵驻跸同金行边塞外圣日照临中翠栢千秋色青岚四面通洗尘飞好雨傍晚更蒙蒙隔岁驻山庄山容镇似常风来花作态雨

  • 卷212 ·佚名

    陆游 晨起 日高霜渐释,睡起发犹蓬。 小圃经行外,新蔬检校中。 水开闻跃鲤,天远看飞鸿。 粥熟还归舍,吾生亦未穷。 陆游 晨起 鸡已参差唱,窗才纔曨明。 高林风不止,丛竹露如倾。 梦为多

  • 天台续集别编巻六·李庚

    宋 林表民 编喜雪一首呈已懋端明使君兼简徳升尚书国佐侍郎綦崇礼忧民太守致精祈爱物天工意不违要及嵗元彰瑞应故先春至作花飞梅藏疎蘂余芬馥山压羣峰失翠防疫疠已消麰麦润更随晴色探芳菲叔厚内翰宠示喜雪诗谨次髙韵

  • 卷九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九补编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山源夜雨度仙家【穆天子传因山源之规矩覩河岳之盘曲盐铁论太平之时旬而一雨雨必以夜顾野王乐府夕台行雨度十洲记元洲有五芝?涧上多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谢庄怀园引

  • 雍熈乐府卷之十二·郭勋

  • 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三·赵尔巽

      瑚尔起 爱隆阿弟巴灵阿 舒明 福禄 齐里克齐 阎相师 伊柱努三乌勒登   瑚尔起,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自笔帖式累迁协领。乾隆十三年,从征金川。迁呼伦贝尔总管。二十年,从征准噶尔,加副都统衔。二十一年,从参赞大臣

  • 東觀漢記卷九·多人

      傳四   李通〔一〕   齊武王常殺通同母弟申屠臣,〔二〕上不得已過通,乃買半臿佩刀裹之。至通舍,時病臥,因持上手得刀。通異之,乃謂上曰:「一何武也!」上曰:「以備不虞耳。」〔三〕書鈔卷一二三   王莽前隊大夫誅謀

  • 卷之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吕思勉

    夏代事迹,有传于后的,莫如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一事。这件事,据《左氏》、《周书》、《墨子》、《楚辞》所载,《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周书&middot;尝麦解》,《墨子&middot;非乐》,《楚辞&middot;离骚》。大略是如此的。

  • 44.荆轲刺秦王·林汉达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

  • 附錄·佚名

    ○誌文曰:於戲!恭惟我肅宗顯義光倫睿聖英烈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諱焞,字明普,顯宗大王之適嗣,孝宗大王之孫。母妃明聖王后金氏,敦寧府事淸風府院君佑明之女也。王小字龍祥。孝廟嘗夢,明聖王后寢室,有物覆以衾,開視則龍也。孝廟

  • 卷一百九 朱子六·黎靖德

      ◎论取士   古人学校、教养、德行、道艺、选举、爵禄、宿卫、征伐、师旅、田猎,皆只是一项事,皆一理也。   召穆公始谏厉王不听,而退居于郊。及厉王出奔,国人欲杀其子,召公匿之。国人围召公之第,召公乃以己子代厉王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七·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心意自在义利圆满。持戒清净安住律仪。彼此希求无烦恼障。意地支分寂静止息。此名色相。五蕴为性。如是心等欲求无诤。福德善利寂然圆满。如是

  • 卷四十三·佚名

    释集散品第九之余【经】&ldquo;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应如是思惟:何者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是谁般若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念:若法无所有、不可得,是般若波罗蜜。&rdquo;尔时,舍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一·智顗

    法华私记缘起沙门灌顶述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有几人不曾听讲。自解佛乘者乎。纵令发悟。复能入定得陀罗尼者不。纵具定慧复帝京弘二法不。纵令盛席谢遣徒众隐居山谷不。纵避世守玄。被征为二国师不。纵帝者所尊。太极

  • 前汉书平话·佚名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 “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 “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