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九章 民心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语译

圣人没有成见,而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百姓善良的,固然善待他们;百姓不善良的,不但不摒弃,反而更加善待他们。因为圣人是各因其用而用之,绝不失其善,这样人人自然都会同归于善。百姓信实的,固然要以信对待;百姓不信实的,更应以诚信对待,因为圣人是只守信实,不知虚伪,惟其如此,所以才能化去虚伪,使人人同归于信实。

圣人治理天下,是无私无欲,无莫无适的。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也是浑朴没有机心,因为圣人对待他们,就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务期使他们各顺其性。

老、庄教导贤明的君主,要让百姓自己判决事情,自己生活,而君主本身,不但不能以自己的意见限制百姓的思想,甚至还应以人民的意见来引导自己。

圣人接受百姓的意见并据为己有

《庄子》之《在宥》

世俗的人,都喜欢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相同,而厌恶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相反。他们这种好恶的心理,主要还是想胜过别人罢了!但是,他们果真能超出众人之上吗?与其如此,还不如听任众人的见闻,以求心灵的安宁,若想徒逞自己的才技,不但胜不了别人,反而还会比不上别人。

治理国家的人,只看见三王治理天下的利益,不见逞才而治的祸患。他们存着侥幸的心理拿别人的国家去求利,又怎么会不因这种心理而丧失别人的国家呢?若想保存别人的国家,可说万分之一的机会都没有。如此一来,丧失国土,恐怕一万个国家都不够丢失的。可悲啊!这是治国的人不知道的事啊!

随民

《庄子》之《在宥》

万物虽贱,却又不能不任其自然;百姓虽卑,却又不能不随从。

猜你喜欢
  卷一·黄道周
  绪论 二·林语堂
  经说卷二·熊朋来
  卷五十七·山井鼎
  卷五十四·胡广
  卷一·范家相
  卷之四十五·邵经邦
  襄公·襄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四无所畏品第七·佚名
  卷三百五十七·佚名
  尘垢品法句经第二十六(十有九章)·佚名
  四十二章经序·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智升
  佛说宝雨经卷第三·佚名
  拨无因果为魔说·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六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八古今体九十五首【丁丑三】渡黄河地天中气象明昭翠艒中流荡画桡竹箭桃花观浩势风恬浪静渡春朝旰宵未得平成术游豫常怀角徵招敬守鸿模慎多事六廵疏?仰神尧惠济祠瑞气扶舆凤阁峩金堤千载

  • 卷六十七·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六十七目录【一百字】念奴娇【上】宋徽宗苏轼黄庭坚葛郯【三首】周邦彦沈公述蔡伸【二首】沈瀛赵师侠【五首】赵长卿【七首】张纲李弥逊张元干【二首】曾觌【二首】王自中陆凝之侯寘【二首

  • 卷十五·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孔武仲清江集钞孔武仲字常父临江新喻人至圣四十八代孙也举进士中甲科调谷城主簿敎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历秘书正字挍书集贤挍理着作郎国子司业论诋王氏进起居郎侍讲迩英起居

  • 辛弃疾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

  • 韩缜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曾知枢密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

  • 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等·脱脱

        ◎兵四   ○陕西保毅 河北忠顺 河北陕西强人砦户 河北河东强壮 河东陕西弓箭手 河北等路弓箭社   乡兵者,选自户籍,或土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之兵也。周广顺中,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宋因之。自建

  • 第六十八回 权门势倒祸及儿曹 王府银归途逢暴客·蔡东藩

      却说御史邹应龙,因得了梦兆,专劾东楼,拜本上去,当由世宗展览,疏中略说:  世蕃凭借权势,专利无厌,私擅爵赏,广致馈遗,每一开选,则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以致选法大坏,市道公行,群丑竞趋,索价转

  • ●本语自序·高拱

    予尝有言曰天理不外于人情然圣人以人情为天理而后儒逺人情以为天理是故圣学湮圣化窒夫事有本情而人有本心出吾本心以发事之本情则议道而道不睽作之于事可推四海而准通千古而不谬何者天理人情固如是也故曰君子中庸又曰

  • 卷之六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余继登

    河南新安知县陶镕以县民艰食,采拾自给,借函关驿粮赈之,奏请秋成还官。宣宗谓户部臣曰:“近年有司不体人情,苟有饥荒,必须申报,展转勘实,赈济失时。知县急于济人,先给后闻,是能称任使。卿勿拘文法责其专擅。”宣宗初即

  • 提要·卓尔康

    【臣】等谨案春秋辨义三十八卷明卓尔康撰尔康字去病仁和人万厯壬子举人尝官浚仪县教谕平生颇以匡济自任著述甚多是书大旨分为六义曰经义曰传义曰书义曰不书义曰时义曰地义持论皆平正其经文毎条之下大抵皆杂采前人成说

  • 第十二章 5·辜鸿铭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司马牛)总是不开心,总是抱怨说:“大家都有兄弟姐妹,而我

  • 摽有梅·佚名

    --妹妹大胆往前走【原文】摽有梅①,其实七兮②。求我庶士③,迨其吉兮④!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⑤!摽有梅,顷筐墍之⑥。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⑦。【注释】①摽(biao):落下,坠落。有:助词,没有实义。梅:梅

  • 卷三十六·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六 宋 严粲 撰 商颂 【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至汤则受命武王封微子启为宋公其封域在禹贡徐州泗滨西及豫州盟猪之野自从政衰散亡商之礼乐七世至戴公时当宣王大夫正考父者校商之名颂十二篇於周

  • 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全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五万五千俱胝。一心行菩提行。无能胜菩萨等八万百千无数俱胝那臾多。诸天人等百千那臾多。尔时世尊於其食时著衣持钵。

  • 圣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持世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复有人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者。云何受持愿佛演说。尔时世尊告持世言。若复有人。于初二月白月一日。于彼独注入海之河。乃入水中。水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一·佚名

    序品第一箫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  南无诸佛。  若人百亿劫  不可思议时  为一切众生  往至疲倦处  正为世间故  南无大慈悲  由法难知故  从生生世间  稽首头顶礼  甚深微妙法  破裂坏消尽

  • 卷三十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四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五世 成都府昭觉圆悟克勤禅师(东山演嗣) 一日因部使问道东山。山曰提刑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祇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诺诺。山曰且仔细。师适外归。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