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语译

道的运行本是反复循环的,无所谓正反的区别,等到有正反相对时,道已由静而动。可是道的运用,全以柔弱谦下为主。宇宙万物也都是由这个道而生息不已。

本章仅以短短的几句话便总括了老子的学说,这个思想的基础原是建于反的原则上,有“反”故而道动,在第二十五章之二、第二十五章之三和第三十六章之一中曾详述过这个观点。现在再请各位参阅第二十五章之二的“不朽的循环”和解说。同时,不妨再参考第四章之一的:“道高且无穷。刚结束,紧跟着又再开始。”

“反”是道的运用

《庄子》之《秋水》

万物都是齐一的,何来长短的区别?大道没有终始,万物却有生死的变化,它的成长怎可自恃!万物时而虚空,时而充实,并无不变的形体,而岁月却是一去无回,时间也终究无法停止。

由万物永远在生长、死亡、盈满、空虚的现象中变化,以及终结、开始的循环不息中,不难看出大道的趋向和宇宙变化的原理。万物的生长,像快跑,像奔驰,没有一个动作不在变化,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移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它本身就会自然地演变,何用人为地操作?

万物的起源:由无至有的演变

《庄子》之《庚桑楚》

冉求问孔子说:“我们可以知道天地的起源吗?”

孔子回答道:“可以。古代就和现在一样。”

冉求无言以对,便退了出去。第二天他又来问孔子说:“昨天我问老师:‘可以知道天地的起源吗?’老师说:‘古代就和现在一样。’当时我还很明白,现在却又迷糊了,请老师开导开导。”

孔子说:“昨天明白,是因为你用精神去领会;今天迷糊,是你从形象上去了解的缘故。它本来就是没有过去和现在,没有开始和结束的。试想,在没有子孙前就有了子孙,可能吗?所以还是放弃形象的了解吧。”

冉求没有回答,孔子紧接着说:“答不出来了?不要以为死是由生而来,也不要以为生是因死而生,这两者本就是相互依赖,形同一体的。你以为在天地以前就有物生出来了吗?事实上,所谓主宰物的,它本身并不是物,因为物的出生没有先后的区别,在这个物生出前,又岂会没有别的物存在?”

请再参阅第二章之三:“万物是从‘无有’产生出来的。”

猜你喜欢
  不立文字·方以智
  法象第二·徐干
  提要·张以宁
  卷二十七·余萧客
  卷十二·李明复
  卷十七·康熙
  卷十五·秦蕙田
  燕礼第六·佚名
  宣公·宣公十一年·左丘明
  不思议品第十三·佚名
  普贤菩萨·佚名
  宋版编年解题目录序·太虚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八·佚名
  法门须量力而修·印光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关汉卿

    (周舍同外旦上,云)自家周舍是也。我骑马一世,驴背上失了一脚。我为娶这妇人呵,整整磨了半截舌头,才成得事。如今着这妇人上了轿,我骑了马,离了汴京,来到郑州。让他轿子在头里走,怕那一般的舍人说:“周舍娶了宋引章。”被人笑话。

  • 卷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一预宴十八人诗六十三首【郡王品级多罗贝勒】允 祁【年七十四】绍绳家法洽重熙三世重逢介夀祺例溯尧衢开钜典纶颁禹服沛鸿厘曾元庆裕麟之定?瓞祥绵凤在岐五代一堂征福备本

  • 卷八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二清江清江会稽人善篇章大历贞元间与清昼齐名称为会稽二清诗一卷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未尽【一作絶】交河寇犹屯细柳兵

  • 卷一·佚名

    刘时中水仙操【西施】【引子】“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玉局翁诗也。填词者窃其意,演作世所传唱水仙子四首,仍以“西施”二字为断章,盛行歌楼乐肆间,每恨其不能佳也。且意西湖西子,有秦无人之

  • 卷十·张预

      91.唐李光弼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严毅沉果,有大略,善骑射。累迁河西王忠嗣府兵马使。忠嗣遇之厚,虽宿将莫能比。尝曰:"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爱其材,欲以女妻之,光弼引疾去。陇西节度使哥舒翰异其操

  • 第九十四回 木门道张郃毙命 五丈原诸葛归天·蔡东藩

      却说魏大将军曹真,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自恃有功,尚想出师报怨,乃上书曹叡,请由斜谷攻蜀,数道并进,可以大克。真是贪心不足。叡依了真言,便命大将军司马懿,溯汉西上,与真会攻汉中。司空陈群上言,斜谷险阻,转运为难,不宜遽从

  • 宦游纪(4)·张瀚

    国初刘诚意先生为御史大夫,即今南都察院右都御史。余掌南台,所居邸第在太平冈下,规制壮丽严整,传为先生所建。院在太平门外,惟操江,佥院间来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礼貌,体统森严,殊无事事。时值两京计吏,与南冢宰王公本固并持衡鉴,品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佚名

    天启七年正月己巳朔 上御皇极门内殿受文武百官四夷贡使朝贺○正旦节遣侯李承祚柳祚昌李弘济蒋惟恭陈光裕薛濂伯卫时春孙廷勋朱自洪赵祖芳毛孟龙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 康陵 永陵 昭陵 定陵 庆

  • 谈渊·王陶

    天禧中,泰州言澶州军士王贵至州自云得于阗国玉印一以献。初,太平兴国中,贵昼日忽见使者至营急召,偕行至河桥,驿马已具,即命乘之,俄觉腾空而去。顷之,驻马,但见屋宇宏丽。使者使贵入,其容卫、制度悉为王者。谓贵曰:“侯年如

  • 志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八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兵三。看守军。○典 库: 将校二杂职将校二军人五。卤簿都监: 将校二散职将相二军人四。征袍库: 将校二军人五。仁恩馆: 将校二。龙门仓: 将

  • 张元传·李延寿

    张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祖父张成,代理平原郡太守。父亲张延亻隽,在州郡做官。逐步升迁功曹主簿。都因非常淳朴受到乡里的推崇。  张元生性谦虚谨慎,孝顺父母,稍稍涉猎经史,但是却精通佛家经典。六岁那年,他的祖父因为夏日

  • 王义方传·刘昫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年少时失父家贫,侍奉母亲很恭谨,广泛通晓《五经》,正直傲世不随俗浮沉。当初考中明经科,便前往京城长安,中途遇到一个徒步赶路的人,自称父亲为颍上县令,听说父亲病重,要兼程前往,目前却只能徒步赶路,难以前行

  • 臧梦解传·宋濂

    臧梦解庆元人,宋末中进士,未做官宋已亡。至元十三年(1276)随其乡郡守归附元朝,授与他奉训大夫、婺州路军民人匠提举。不久荐举息州知州;还未启程,又改为海宁知州。当时淮东按察副使王庆之,见梦解刚直廉洁谨慎,学问渊博,任职以

  • 第十八章海埔租·佚名

    (一)钦加道衔、护理福建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梁,为谕给成熟印照,永远管耕征租事。照得军工厂一带海坪,沙泥壅积,涨成浮埔,前来开垦成业,尚难报升。经前道详奉前总督部堂赵、巡抚部院孙批司议详,准予招佃开垦田园耕作,以及筑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 洪武十四年三月丙辰朔,赦天下。诏曰:“在昔唐虞、三代之君,任贤使能,民皆远罪,刑措不用,享年永久。朕恭膺天命,抚育黔黎,今十有四年,虽夙夜究心,以求民之安,而未臻其效,狱犹未清,良由委任非人,致

  • 卷二十一·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二十一明 王志长 撰弁师掌王之五冕皆?冕朱里延纽注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葢无旒不联数也延冕之覆在上是以名焉纽小鼻在武上笄所贯也疏凡冕制周礼

  • 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

    宋代传记资料。20卷。近人丁传靖辑。辑录宋代人物(由帝后而至平民,包括政治人物、诗人、词人、书画家、哲学家、伎艺人员等)凡612人传记资料。卷1至3为帝王宗室后妃;卷4至19汇列其他人物,大体以时代先后排列;卷20附以

  • 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又称净意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内容为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应净意兜泥耶子之请问,略说短寿、长寿乃至愚痴、智慧等不同业报之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