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 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语译

委曲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能够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得益,破旧反而可以生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若是贪多反而弄得迷惑。所以圣人紧守着“道”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而能够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够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够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够长久。这都是不和人争反而能显现自己的结果。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这样反而成全了他的伟大。古人所说的“曲就是全”等语,难道还会虚假?能够做到这些,道亦会归向他了。

读者将在第二十二、二十四章内,看到老子的反面论。有关复归为始的循环说,也将迅速展现在各位的眼前,老子把这个思想分散在第二十五和第四十章内叙述。

老子提到的反论有无用之有用、曲全、不争等,他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保全人的生命及德行。庄子序文并将“曲则全”列为最有代表性的老子思想。

“无用”之有用

《庄子》之《人间世》

山木做成斧柄反倒转来砍伐自己;油膏引燃了火,结果反将自己烧干;桂树可以吃,所以遭人砍伐;漆树的汁液可以用,所以被人割取。世人只晓得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庄子利用整章来研究残缺的用处。他以浪漫主义者的手法,举出身体的残缺和内在精神之完美彼此的关系。

形体不全的疏

《庄子》之《人间世》《德充符》

有一个形体不全的人,名叫疏。他的头缩在肚脐底下,双肩高出头顶,颈项后的发髻朝天,五脏的脉管突出到了背脊,两股和两肋几乎是平行的。

他替人缝洗衣服,便可养活自己;替人家卜卦算命,就可以养活十口人。政府征兵时,他可大摇大摆在征兵场闲逛;政府募人做工时,他也不受征召;政府救济病人时,他可以领到三钟米和十捆柴。像他这样的人,尚且能够保养自己的身体,享尽天赋的寿命,何况那德行朴实,不合世用的人呢!

有个拐脚、驼背、无唇的人,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很喜欢他,看看形体完全的人,反而觉得他们的背部太平。有一个颈上生大瘤的人,去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因为喜欢他,反觉得那些身体完整的人颈子太细了。

所以一个人只是有过人的德行,身体上的残缺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如果人们不忘记所应当忘记的形体,反把不应当忘记的德行忘记,那才叫做真正的“忘”呢!

因此游于道中的圣人,晓得机智是思虑的萌芽,礼义是束缚人的胶漆;道德是交接的工具,技巧是通商谋利的手段。他既无心图谋,何用机智?不求雕琢,何用约束?没有丧失,何用道德?不求货利,何用通商?

这四者,就是天养。所谓“天养”乃是“禀受天然之理”的意思。既然受天然之理,又哪里用得着人为?圣人有人的形体,而没有人的感情。有人的形体,所以能和人相处;没有人的感情,所以没有是非观念。和人同类的是渺小,和天相合的才是伟大啊!

无用的树

《庄子》之《人间世》

有一个名叫石的木匠到齐国,经过曲辕,看见一株祭土地神的栎树。这棵树大极了!树荫下可以卧牛千只,树干的圆径有百围,干身像山那么高,直到八丈以上才有树枝;可以用为造船的材料,就有几枝。看的人多极了,而木匠却看都不看,就走了过去。他的徒弟饱看一番后,追上木匠问道:“自从我拿斧头跟随先生学艺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好的木材。可是先生却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这是什么道理?”

木匠说:“算了吧!别提了,它只是株没有用的散木而已。拿来做船,就要沉;用做棺材,腐败得快;用做器具,又不结实;用做门窗,会流汁液;用做屋柱又会生蛀虫,简直是毫无用处可言。就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才这么长寿。”

木匠回家后,夜里梦到栎树对他说:“你打算把我比做什么?有用的大树吗?你且看那桃、梨、橘、柚、瓜果之类的树,果实一成熟,不是被敲就是被打,弄得大枝折、小枝扭,以致半途枯萎,这就是为何它们不能长寿的原因。说来说去,还是它们自己招来的祸患。”

“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如此。我曾利用不少时间找寻一条对人没有用处的路,好几次差点死于非命,现在总算找到了。对我来说这条路就是最有用的路。假如我对人有用,怎能活到这么大的岁数?再说,你我都是物,为什么彼此要互相利用?你这快死的无用人啊!哪里知道无用树木的本意?”

木匠醒来,把梦中的经过告诉了他的徒弟。徒弟听后,说道:“它既然渴求无用,为什么又要充当社树呢?”

木匠回答说:“别做声!它是特地托身在神社,任人讥评的,这样才能显出它的无用。它如果不做社树,不是还会被人砍了做柴烧吗?它保全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不是一般常理可以解释的。”

南伯子綦到商丘这地方游玩,看见一棵大树,与众不同。假使有一千辆的四马大车在此乘凉的话,都可停在它的树荫里。

子綦惊奇地说道:“这是什么树啊?它一定比普通的树要好。”于是抬头看看细枝,大都弯弯曲曲不能做栋梁;低头看看树干,又盘结松散不能做棺木,舐舐它的叶子,唇舌立刻受伤腐烂;嗅嗅它的气味,居然能让人昏睡三天不醒。

于是子綦恍然说道:“这真是无用的树木啊!难怪它能长得这般大了。神人不也是应用这个方法来保全它的天真吗?”

宋国有一个地方叫做荆氏的,最适宜种楸、柏和桑这种树木,长到一握粗的,就被砍去做猴子的笼子;两三围粗的,就被砍去造屋梁;七八围粗的,就被富人取去做棺木了。所以还没等到寿命终了,就半途丧命在斧头的刀口下。这就是木材有用的害处。

自古以来,凡是白额头的牛、高鼻子的猪、生痔疮的人,都不会去祭祀河神。掌祭祀的认为它们是不吉祥的东西,所以不曾取用过。但是所谓的不祥,正是神人以为最吉祥的。

随俗

《庄子》之《外物》

尊重古代,鄙视现代,是一般世俗学者的行为。如果以豨韦氏的眼光来看当今之世,有哪一个不是随波逐流的?唯有至德的人能够和世俗混合,而不流于邪途;依顺世人,而不失去自我。

猜你喜欢
  三传辨疑卷十九·程端学
  第十章 15·辜鸿铭
  卷三·陈大章
  卷二十四·朱熹
  提要·王应麟
  第六章 谷神·林语堂
  兵教下第二十二·尉缭
  赘论·刘沅
  卷三十五·佚名
  卷九·赞宁
  阿弥陀佛说咒·佚名
  因明入正理論·欧阳竟无
  卷第三十七·佚名
  金光明经序·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三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两个月亮·徐志摩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敞着雀毛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 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 三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 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 水底

  • 1937──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丁丑·郭廷以

      1﹐1(一一,一九)   甲、全國熱烈慶祝新年。   乙、楊虎城在西安閱兵,聲言決聯合紅軍,貫徹主張。   1﹐2(一一,二0)   甲、蔣委員長自南京飛抵奉化。   乙、日本軍用飛機在青島散布五色小旗及荒謬傳單。   丙、甘

  • 卷之五百二·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秋七月。己未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午皆如之。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溥良兼署兵部尚书。现月  ○以外务部尚书瞿

  • 卷十三·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三 宋 曾巩 撰 侍从 张昭字潜夫河间人旧名昭远避汉祖讳故去其下字十岁诵书数十万言及长经史罔不该洽仕後唐至中书舍人在周为兵部尚书建隆初迁吏部尚书未几以本官致仕

  • 先二伯父文典公家传·林献堂

    先二伯父文典公,讳万秩,字序卿,号礼斋;奠国公之次子也。母廖太孺人。时方鼎盛,先祖父甚爱之,故不治家人产。性洒落,谈吐风生。尝自念曰:「人居浊世,名利桁杨;千古会心人,唯有信陵君尔』。遂日持斗酒,娱声色,翛然自

  •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佚名

    【提要】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仅12岁的甘罗的口才与谋略比起那些老练的谋士与说客来,一点儿也不逊色。小小年纪,就掌握了威逼利诱、拉拢分化的政治权术和游说技巧,让古今无数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心生倾慕。 【原文】 文

  • 论邹第五十三·桓宽

    大夫曰:“邹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旷之道,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准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方圆也。于是推大圣终始之运,以喻王公,先列中国名山通谷,以至海外。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县

  • 春秋辨义卷三十·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小邾射以句绎来奔左传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夏四月齐陈恒执其君寘于舒州左传齐简公之在鲁也阚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陈成子惮之骤顾诸朝诸御

  • 卷一·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一      宋 陈深 撰春秋【杜氏曰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师古传曰春秋之义圣人襃善贬恶之公如天道之春生秋杀也】隐公【名息姑惠公之庶

  • 卷十一·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一书经臣哉邻哉邻哉臣哉侍读【臣】蔡扬宗【臣】谨按天降下民作之君以统之而六合之广亿兆之繁君不能以端拱九重之身兼综而遥制之也于是乎众建庶官以分理之故南

  • 善与恶·钱穆

    天地间只是一动,此动无终无始,不已不息。试问何以能然?而且此一动既是无终无始,不已不息,在如此长时期里,一往直前,日新又新,他将何所成就,叫人又如何去认识他?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似认为此动并非一往直前,而系循环往复。惟其是循环

  • 永嘉证道歌·玄觉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

  • 宗镜录卷第十一·延寿

    夫所度之机无量。能度之法无边。立五行门。广辟贤愚之路。张八教网。遍摝人天之鱼。何乃以心标宗。能治一切。答。方便有多门。则遐张八教之网。归源性无二。乃高峙一心之宗。是以病行。憩声闻于化城。儿行。诱凡夫于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二·义天

    高丽沙门义天录海东有本见行录中&middot;梵网经&middot;义记二卷 天台说&middot;记二卷 端目述&middot;疏三卷 法藏述&middot;疏二卷&middot;略疏一卷&middot;持犯一卷(十重戒序附) 已上 元晓述&middot;记二卷(

  • 卷第十·费隐通容

    续藏经 五灯严统五灯严统卷第十法眼宗南岳下八世罗汉琛禅师法嗣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余杭鲁氏子。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落发。弱龄禀具於越州开元寺。属律匠希觉师。盛化於明州鄮山育王寺。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

  • 金函玉镜奇门遁甲秘笈全书·诸葛亮

    题(蜀)诸葛亮撰,[明]刘伯温校注,诸葛丞相全集本,清同治间聚珍斋活字本南京又六卷,民国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上海又六卷,忠武侯诸葛孔明先生全集本。金函玉镜者,汉时诸葛孔明所着,当汉末黄巾之乱,天下豪杰并起,而曹氏父子、孙权

  • 金鸭帝国·张天翼

    长篇童话。作者张天翼。发表于1942年,作者因病未能终篇。这部童话通过一个虚构的“金鸭帝国”的兴衰,象征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发展史。很久以前,金鸭上帝创造出了金鸭帝国,将受宠者封王授爵,将失宠者沦为奴隶,从

  • 右绕佛塔功德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又作绕塔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佛应舍利弗之请,以偈宣说右绕佛塔之功德。初叙在家众右绕塔可得夜叉鬼神等之亲近供养、远离八难、具妙色相、生于最尊之姓、仪容端正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