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墨大全后甲集卷十所载一词,原题南翁作。丙集卷三另有刘南翁诗,当是同一人之作。   如梦令   春晚   没计断春归路。借问春归何处。莺燕也含愁,总对落花无语。春去。春去。门掩一庭疏雨。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八张说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并序】岚气入野榛烟出谷鱼潭竹岸松斋药畹虹泉电射云木虚吟恍惚疑梦间关忘术兹所谓丘壑夔龙衣冠巢许也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悬泉珠贯下 
-   ○河决之患   英宗正统十三年秋七月,河决荥阳,经曹、濮,冲张秋,溃沙湾东堤,夺济、汶入海。寻东过开封城西南,经陈留,自亳入涡口,又经蒙城至淮远界入淮。命工部尚书石璞治之,弗就。寻复以侍郎   王永和代璞。旧黄河在开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宋 王益之 撰宣帝五凤元年皇太子冠皇太后赐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帛八百匹大夫人八十匹又赐列侯嗣子爵五大夫男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本纪 考异曰按汉书本纪太子冠在此年荀纪于元康三年叙二疏去位事已云太子冠至是又重 
- 宋之问,虢州弘农人。父亲宋令文,勇武有力,又工于书法,善于写文章。高宗时,任左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宋之问二十岁时便知名,尤其善长于写五言诗,当时没有人比得上他。最初征召他与杨炯分别执掌内教,不久授官洛州参军,后转任 
- 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为山东大姓。十九岁登进士第,又应制策试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屡次升迁至右补阙。元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历任中书舍人。崔群在朝内奉职,常以直言正论闻名于当时。宪宗嘉奖他,降诏宣旨道:“从今以后学士进呈 
-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名渊。祖先是陇西狄道人。他是西凉武昭王李詗的七世孙,李詗生歆。歆生重耳,出仕魏国任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率领豪杰镇守武川,因而在武川定居安家。仪凤中期,追尊为宣皇帝。熙生天..,出 
- 余继登,字世用,交河人。万历五年(1577)的进士。改封庶吉士,授职为检讨。参与撰修《会典》,晋升修撰,入宫讲授经书。不久,提升为右中允,充任日讲官。当时经筵进讲长期停顿,侍臣没有办法向皇上讲忠言。余继登与同官冯琦一起呈递 
- 宋忠,不知何地人。洪武末年,为锦衣卫指挥使。有一名百户因诽谤罪被判死刑,宋忠上疏援救。御史因此弹劾他,太祖说道“:宋忠率直无隐,为人请命,何罪之有?”于是宽恕了这名百户。不久宋忠被佥都御史刘观弹劾,调任凤阳中卫指挥使。 
- (附论他的宗教信仰)《努力周报》虽然是一个批评政治的刊物,但我们也曾讨论到政治以外的一些问题。周报每月增刊一张《读书杂志》,其中就有我的长文《读梁漱冥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又有顾颉刚和好几位学者讨论中国 
-   原道篇  ○原道篇  堯舜傳心以中。周孔論易以元。武箕作範以極。孔曾傳道以一。思孟語德以誠。皆聖賢講道會要之總名。所以為傳心之典也。  易上經。氣化之始也。故首乾坤。下經。形化之始也。故重咸恆。  
- 理气谈理气只是一事理不外气气不外理先儒多说成两事却不可晓且阴阳气也一阴一阳理也气固此之阴阳理亦此之阴阳固非气乃此之阴阳而理又出此阴阳之外亦非理乃此之阴阳而气又杂乎阴阳之中如天地之始物成物者气也其所以主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语译智者晓得道体精微,所以不任意向人民施加政令;好施加政令的 
-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辜讲孔子评论当时的一个人(微生高,即尾声高,以守信正直著称。现流传下来的成语有“尾生抱柱”)说:“谁说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呢?当有人求他要一些必要的日用品(醋)时,他却出去找邻 
- 元 齐履谦 撰周王第二周姬姓其先后稷封邰夏后之衰不窋奔戎太王去邠居岐文王始兴武王克殷而有天下都于镐京自武王十二世至平王宜臼东迁洛邑是谓东周平王四十九年春秋之始平王 桓王 庄王 僖王 惠王 襄王顷王 匡 
-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又如世界为诸众生广大受用。如是如来妙观察智。示现一切诸佛众会雨大法雨。为令众生受大法乐。  论曰。此中显示受用因相。如器世间随有情业增上力 
- 诗文别集。二卷。元卢琦撰。圭峰是卢琦所居地,因以为集名。抄本或作《圭斋集》,误。徐火勃《笔精》说:“《圭峰集》岁久弗传,近岁惠安庄户部徵甫蒐而梓之,误入萨天锡诗六十馀首。”二卷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神宗万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