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语译
治天下应该本乎无为。治理天下的人,我看是办不到的。天下本是一种神圣的东西,不能出于强力,不能加以把持。出于强力的,必会失败;想要加以把持的,最后也终必失去。
世人秉性不一,有的前行(积极),有的后随(消极);有的嘘寒,有的吹暖;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安宁,有的危殆。人如何能有所作为?
因此,体道的圣人有见于此,凡事都循人情,依物势,以自然无为而治,除去一切极端过分的措施。
老子在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章内,把目标指向“人们忘记不争,因此导致战争的发生”这个问题。同时,他还进一步发表了一些至理名言。
有土地就有大物
《庄子》之《在宥》
拥有土地的,就可称为有“大物”了。有大物的人,应该使物自得,却不可为物所用,能不为物所用;便可统治万物。了解统治万物不是为物所用的人,岂只能统治天下百姓?他还可出入天地四方,遨游九州之外,与造化混合,行止无拘无束,这叫做“独有”,这种人乃是世间最有修养的人。
关于孔子改正自己的欲望来显耀自己见识的趣闻,在第二十四章之三已谈过两则。下面为另一则。
孔子的趣闻
《庄子》之《外物》
老莱子 的学生外出砍柴,遇见了孔子,回来告诉老莱子说:“我遇到一个人,上身长下身短,背有点驼,耳朵紧靠颈部,眼光高远,一副想掌管天下的模样,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老莱子说:“这一定是孔丘,你去叫他来。”
孔子一到,老莱子就对他说:“丘啊!只要改变你的骄傲外貌,抛弃你的智慧,就可成为君子了。”
猜你喜欢 卷十四 至公·刘向 卷七十·湛若水 卷六十七·陈祥道 ●竹窗随笔·袾宏 目录·程端学 第五章 8·辜鸿铭 卷二十六·林之奇 卷九十六·佚名 卷九十七·佚名 忍辱品第十二·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十之一·智旭 答姚际虞问(二则)·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讲经·李叔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