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同书

康有为撰。1885年(光绪十一年)康有为写成《人类公理》;是年至1892年间写成《实理公法全书》。在此基础上于1901年至1902年旅居印度期间,基本完成《大同书》。此后仍不时修改。共分十部,1913年在《不忍》杂志刊载甲、乙两部内容。1935年全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运用 进化论观点,根据今文经学变易思想,称封建社会为“据乱世”,资本主义社会为“升平世”,未来社会为“太平世”(即“大同世界”)。列举人世间种种不合理现象和人生各种苦难,揭露封建社会的贫穷黑暗,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企图通过“去九界”(去国界、去级界、去种界、去形界、去家界、去产界、去乱界、去类界、去苦界),到达“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全书杂糅中国古代大同思想、佛教慈航普渡众生的教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和片断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构筑了一个“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乌托邦世界。康有为写的《大同书》,表达了他对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但因逃避阶级斗争,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之路。

《大同书》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公孙龙子·公孙龙
  墨子·墨子
  素书·黄石公
  刘子·佚名
  公是先生弟子记·刘敞
  正蒙·张载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
  思问录·王夫之
  浮邱子·汤鹏
  困知记·罗钦顺
  劝忍百箴·许名奎
  小窗幽记·陈继儒
  礼书·陈祥道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瞽言·陈确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六·董康

      ○雙熊夢   一名十五貫。聞係近時人撰。或云亦尤侗筆也。記中熊友蘭、友蕙皆獲重罪。蘇州守况鍾禱於神。夢雙熊訴寃。因爲硏審而出其罪。故曰雙熊夢。友蘭、友蕙皆因十五貫鈔無端罹罪。故又曰十五貫。其情節甚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八·汪楫

      崇禎三年九月   ○崇禎三年九月   三年庚午九月丁丑朔工部右侍郎沈演以足兵恤民勢相牴牾特陳建堡聚民教以戰守之法   湖廣廵按黃宗昌以岷藩被弒之獄 【 元年四月初一日】 奉旨地方各官狥玩命自遇變日為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正统九年十二月乙已朔 上省郊祀牲○升提督易州山场柴炭通政司左通政陈恭为工部右侍郎仍理前事恭九载秩满保定等府州县采柴夫数千余人奏乞留恭提督吏部以闻故有是命○兀者卫都督剌塔劄童卫指挥塔哈纳等爱河等卫指挥朵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正德三年六月丁卯朔升山西左布政使胡瑞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戊辰降监察御史陈玉为湖广布政司照磨玉照刷在京诸司文卷有埋没违错稽迟差错失差诸弊亦如例举劾瑾矫旨谓玉能举劾各官过失可擢然于公廉及有过者不分

  •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序·缪荃孙

    苏省建置,由来尚已。吴郡有城,本始阖庐。金陵越城,云筑范蠡。广陵之城,见六国表。自是至汉,凡建国者,罔不营城。按《郡国志》:属苏境者,稔州郡国,为城二十八;扬州郡国,为城十三;豫州郡国,为城八。今据旧稿,酌为写录,知其阙者,并为补之

  • 第七十三卷 儒林 五·缪荃孙

    太 仓 州 明秦 约秦约,字文仲,太仓人。洪武初,应召试慎独箴,拜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再征,诣京师,上书言事,上悦,以约年老难剧任,授溧阳教谕。御史练则成等荐之,称为宿学遗老云。(江南通志)章 黼章黼,嘉定人。中年病足,

  • 李煜传·欧阳修

    李煜字重光,起初名李从嘉,是李景的第六子。李煜为人仁孝,善于撰写诗文,擅长书画,宽额,牙齿紧密相接,有一只眼是双眼皮。从太子李冀以上,李景的五个儿子都早死,李煜按次被封吴王。建隆二年(961),李景迁南都,立李煜为太子,留下监国

  • 卷十五·刘瑾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十五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都人士之什二之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叶音亡】赋也都王都也黄黄狐裘色也【孔氏曰狐之黄者多】不改有常也章文章也周镐京也 乱离之

  • 提要·朱善

    【臣】等谨案诗解頥四卷明朱善撰善字备万号一斋丰城人洪武中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附明史刘三吾传是编不载经文但以诗之篇题标目大抵推衍朱子集传为说亦有阙而不说者则并其篇目畧之其説不甚训诂字句惟意主借诗以立训故

  •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略评·太虚

    读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及中国本位文化建设问题的特辑,首先觉得“中国本位”四字,不免有叶青所谓‘国家主义和中国主义的气味’,及李麦麦所谓“中学为体”等等的误会。记得宣言中有“当决定于现代中国的需要”一语,何

  • 卷第四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大会中有诸菩萨作是念:“诸佛国土云何不思议?诸佛本愿云何不思议?诸佛种性云何不思议?诸佛出现云何不思议?诸佛身云何不思议?诸佛音声云何不思议?诸佛智慧云何不思议?诸佛自在云何不思议?诸佛无碍云何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三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三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一云何得决择。略说有二种。谓建立补特伽罗。建立现观。前为能证。后是所证。补特伽罗虽非实有。由四种缘是故建立

  • 性善堂稿·度正

    诗文别集。南宋度正撰。十五卷。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国子监丞,累迁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致仕卒。著有《周子年谱》、《夷白斋诗话》等。原有集十五卷,曹彦约为之序,自明以

  • 元儒考略·冯从吾

    四卷。明冯从吾撰。冯从吾,字仲好,长安 (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明万历年间 (158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其为人正直纯厚,好周敦颐、二程之“濂、洛之学”,于理学颇有研究,著有《冯子节要》、《冯少墟集》、《古文辑选》等。《元

  • 家礼·朱熹

    五卷。附录一卷。宋朱熹撰。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着名理学家。平生着述颇丰,除着有《家礼》外,还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本义》、《楚词集注》、《针考误》、《诗

  •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佚名

    一卷,唐含光记。记大圣欢喜天之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