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九章 全道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谓天无以清则恐裂,地无以宁则恐废,神无以灵则恐歇,谷无以盈则恐竭,万物无以生则恐灭,侯王无以正则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践为本耶?非乎?故致舆无舆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语译

天地万物都有生成的总源,那就是道,也可称为一。自古以来天得一才能清明,地得一才能宁静,神得一才能灵妙,谷得一才能充盈,万物得一才能化生,侯王得一才能使得天下安定。

这些都是从一得到的。否则,天不能清明就会崩裂,地不能宁静就会震溃,神不能灵妙便会消失,谷不能充盈便会涸竭,万物不能化生便遭绝灭,侯王不能处理天下准则便会被颠覆。

所以贵乃是以贱为根本,高则是以下为基础。且看侯王的称孤道寡,不就是以卑微为出发点吗?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绝不会强要为玉让人称赞,也不会死心为石让人非议,因为偏执任何一方的荣辱都不合乎道,就好像取走马车的任一部分就不成为马车一样,道必须是完整的。

道的力量

《庄子》之《大宗师》

有了道:豨韦氏便去整顿天地,伏羲氏 用它来调和元气,北斗星永远不改变位置,日月能永远地运行不停;堪坏 掌握了昆仑山,冯夷 在大川中嬉戏,肩吾 住上了泰山顶,黄帝 登上了云天,颛顼 也住上了九玄宫。

有了道:禺强 能够主持北极;西王母据有了少广山,没有人知道她的起始,也没有人知道她的终结;彭祖的年岁从有虞直到五霸才终了;傅说生时能辅佐武丁统治天下,死后他的精神仍能驾着东维和箕尾两座星宿,与天上众星并列。

春秋两季因得道而有力

《庄子》之《庚桑楚》

庚桑子说:“有什么好奇怪的?春天一来,百草丛生;秋天一到,万物收成。这是因为在它身后有一个道啊!”

圣人如何处于世

《庄子》之《则阳》

冉相氏执守中道,随物自成,与物混同,既不知过去,也不知未来,更不知现在。他虽与万物化合,却仍守着纯一的道体。他知道,道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未曾离开它片刻。一个有意效法自然的人,终于失败,走向追逐外物的道路。一个没有自然、人为观念的圣人,同样也没有开始和结束的观念,他混迹世间,随波浮沉,而德行却未败坏。这是因为他无心合道却能与道同体的缘故。

猜你喜欢
  轻重乙第八十一·管仲
  尚同下第十三·墨子
  序·程公说
  卷六·陈经
  第十四章 4·辜鸿铭
  九经辨字渎蒙卷二·沈炳震
  卷八·毛奇龄
  卷六下·吴澄
  谈学问·梁漱溟
  卷下·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道宣
  慈宗三要序·太虚
  行为学与唯根论及唯身论·太虚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太虚
  杂宝藏经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班固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

  • 東觀漢記卷十六·多人

      傳十一   班彪   班彪避地河西,〔一〕大將軍竇融以為從事,深敬待,〔二〕後接以師友之道。〔三〕御覽卷二六五   〔一〕 「班彪」,范曄後漢書卷四0有傳。「河西」,原誤作「河南」,聚珍本作「河西」,書鈔卷三四引同,

  • 第二十回 宴鸿门张樊保驾 焚秦宫关陕成墟·蔡东藩

      却说项羽有个叔父,叫做项伯,为楚左尹。他在秦朝时候,因怒杀人,自知不免死罪,逃往下邳,幸亏遇着张良,与他同病相怜,引同居处,方得避祸。嗣是记念旧恩,常欲图报,时正在项羽营中,闻知范增计策,不免为张良担忧。暗思沛公被攻,与我

  • ●卷二·刘一清

    ○淳熙盛事 宋孝宗御宇,高宗在德寿,光宗在青宫,宁宗在平阳邸,四世本支之盛,亘 古未有。杨诚斋时为官僚,贺光宗诞辰诗云:“祖尧父舜真千载,禹子汤孙更一 家。”读者服其精切。又云“天意分明昌火德,诞辰

  • ●卷九·赵翼

    ○宋书多徐爰旧本沈约于齐永明五年奉敕撰《宋书》,次年二月即告成,共纪、志、列传一百卷,古来修史之速未有若此者。今案其《自序》而细推之,知约书多取徐爰旧本而增删之者也。宋著作郎何承天已撰《宋书》,纪、传止于武帝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壬子朔先是播酋杨应龙梗化构乱屡经诸臣具题奉旨勘处迄无定议巡按赵标乃直陈逆酋杀掳之实据及处置之机宜大略不过剿防抚三策而吃紧尤在足饷今川省当采办之时竭膏尽髓不能更有所出以养兵所可处者议抽

  • 卷三·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三夏书夏是大禹有天下之号书共四篇纪夏家一代事迹禹贡作于虞时而亦系之夏书者禹所以王在此也禹贡禹贡一篇史臣纪大禹平水土定贡赋及经理天下次第独以贡名篇者水土

  • 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附)·周梦颜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

  • 佛说大迦叶本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尔时城中有势富梵志。名曰尼拘类(晋曰无恚)财富无数。金银七宝。田宅牛马。不可称计。梵志有子。名曰毕拨学志。舍六十佉梨金宝好物及千具犁牛。捐仁贤妻天下第一光颜

  • 破戒居士心圆妄语·心圆

    破戒居士心圆妄语 第二头(第二头。第三首皆影出向上者一着子知有向上。大法无不明矣。大法既明。斧柄在手。於以芟除一切公案枝叶不难也语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文理且然何况禅理) 圆曾榜门云。一不谈佛法。

  • 卷第十·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二 南泉山下有一庵主。或谓曰。南泉和尚近日出世。何不去礼见。主曰。非但南泉。直饶千佛出兴我亦不去。泉闻乃令赵州往勘之。州见便说拜。主不顾。州从西过东

  • 取火者的逮捕·郑振铎

    现代短篇小说集。郭源新(郑振铎)著。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9月初版,列入“创作文库”。收短篇小说4篇:《取火者的逮捕》、《亚凯诺的诱惑》、《埃娥》、《神的灭亡》。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重印,由作者校改了个别词句。本集作

  • 佐治药言·汪辉祖

    《佐治药言》是清代 “幕学”著作。幕指幕宾、幕僚,是明清时官员私人聘请的处理具体政务的顾问。“佐治”即辅助长官为治之意。本书作者从幕多年,有感而发,告诫后人,故称 “药言”。作者汪辉祖是清乾隆年间江南名幕,

  •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佚名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所奉祖师有明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是知本仪撰于明。述伏魔经法谢恩醮仪。从内容和形式看,与正一部《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当为一书。

  • 金匮翼·尤怡

    八卷。清尤怡撰。尤氏为补充《金匮心典》之不足,参照诸家之说,结合个人心得撰成此书。全书十八万四千字。卷一为中风、湿症、瘟疫;卷二为痰饮、饮食、血症;卷三为噎膈、虚劳、发热、恶寒、疟疾;卷四为尸症、癫狂、黄

  • 梁山五虎大劫牢·佚名

    元明间杂剧剧本。简名《大劫牢》。不著撰者姓名。末本。剧演梁山泊头领宋江探知滦州韩伯龙是条好汉,便遣李应下山招其入伙。李应到滦州后身染重病,因乏店钱,被店小二逐出,倒地待毙。值韩伯龙楼上赏雪,见后救至家中。伯龙见

  • 台湾雾峰林氏族谱·林献堂

    林氏旧谱,世传出于唐林蕴之手。然观各宗刻本,其首皆弁以温彦博之序。彦博为太宗从龙之臣,而蕴实贞元朝士,则旧谱不始于蕴明矣。独恨温序不言此谱得自何人,来自何地;由今思之,贞观之初,以海内一统,再定族望,意其时必尝征郡国名家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章炳麟著。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仍以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观点,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02年发表的《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