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

重 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语译

稳重为轻浮的根本,清静为躁动的主帅。所以圣人的行动,总是持重守静;虽有荣誉,也是处之泰然,超脱于物外。一个万乘之国的君主,怎么可以轻浮躁动来治理天下呢?因为他们不能以重御轻,以静制动的缘故啊!要知道,轻浮便失去根本,躁动就失去主帅的地位。

不从事俗务

《庄子》之《齐物论》

瞿鹊子问长梧子说:“我曾经听孔夫子说过:圣人不为俗事,不贪避祸,不妄求拘泥,言谈若有若无,所以能游于尘世之外……这些都是漫无边际的狂话。不过,我却认为这里面含有妙理。”

放纵形体的本性

《庄子》之《徐无鬼》

有智谋的人,要是没有碰到思虑的机会,就不高兴;好辩论的人,要是没有碰到辩说的机会,就不快乐;有能力的人,要是没有碰到困难的事,心情就不会爽快。这都是受了外物影响的缘故。

爱国的人想要振兴朝廷,知识分子渴求荣耀,有巧艺的人想要显示自己的妙技,勇敢的人渴望献身患难,拿兵器的人喜欢战争,退休的学者爱慕虚名,通晓法律的人研究政治,守礼教的人修饰仪容,行仁义的人广谈社交,农夫没有耕耘的事就不快乐,商人没有买卖的事就不高兴。

百姓早晚工作就会勤奋,工匠拿着工具操作就气盛,贪心的人不能积财就忧愁,自夸的人得不到权势便悲伤。这些惹是生非的人大都喜欢变乱,因为只有在乱世,他们才有被用的可能。他们终身固守一事而不知变易,放纵本性而沉迷于物,实在可悲啊!

请参考第八章之一:“平者,水停之盛也。”

猜你喜欢
  卷三 释言第二·邢昺
  守弱学·杜预
  卷二十二·纳兰性德
  第十七章 18·辜鸿铭
  无将大车·佚名
  卷十五·僧祐
  卷五百一十·佚名
  卷四百一十八·佚名
  利益存亡品第七·佚名
  卷四·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太虚
  在仰光接见礼拜人士谈话·太虚
  卷七·佚名
  十事开示·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左誉·唐圭璋

      誉字与言,天台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仕至湖州通判,寻弃官为浮屠。所著词名筠庵长短名,不传。   失调名   无所事,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又   一段离愁堪画处,横风斜雨摇衰柳。   又   帷云剪水,滴粉搓酥。

  • 卷一九五 唐紀十一·司马光

      起強圉作噩(丁酉)五月,盡上章困敦(庚子),凡三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一年(丁酉,公元六三七年)   五月,壬申,魏徵上疏,以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於昔時,聞過必改少虧於曩日,譴罰積多,威怒微厲。乃知貴不期驕,富

  • 卷三百七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五月丁丑盡是月丁卯   五月丁巳朔,金紫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呂公著依前官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自蔡確、章惇罷,司馬光已臥疾,及韓縝去位,公著常攝宰相事。先是,執政官每三五日一聚都堂,堂吏日抱文書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四·焦竑

      儒林   ◆儒林   東山趙先生汸行狀(詹桓)   徵士梁寅傳   □□陳謨傳(王時□)   □谷汪先生克寬行狀(吳國英)   唐豫傳(順德縣志)   劉觀傳(王時槐)   吳康齋先生與弼行狀(婁諒)   敬齋先生居仁傳(陸瑞家)  

  •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对魏王第十三·孔鲋

    魏王问人主所以为患。魏安釐王子高对曰、建大臣而不与谋嬖倖者言用则知士以疏自疑自疑上之疏巳也嬖臣以遇徼幸者。内则射合主心。外则挺主之非。此最人主之大患也。子高谓魏王曰、臣入魏国。见君之二计臣焉张叔谋有余

  • 妇行篇 第二十 凡八条·范立本

    子曰:“妇人,伏于人也。是故无**之义,有三从之道。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无所敢自遂也。教令不出闺门,事在馈食之间而已矣。是故女及笄乎闺门之内,不百里而奔丧。事无擅为,行无独成。参知而后动,可验而后言。昼不游

  • 卷二十九·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二十九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孟子本欲朝王矣王召之则辞而不往何也曰孟子于齐实处賔师之位而未尝受禄葢非齐王之所得臣也其相见之节王就而见孟子则可孟子自往而见王则不可王而召之则既失礼矣而

  • 卷一百七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二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五学礼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徴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注大昕早昧爽击鼓以召众警犹起也周礼凡用乐大胥以鼓徴学士 

  • 卷七·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七邳州知州王植撰大心篇第七补训此篇大意尽於首节狥象丧心即见闻梏心之意知合内外於耳目之外即德性之知人病其以耳目累心而不务尽心与圣人尽性正相反成吾身节又申人谓己知节意以上皆申不以见闻

  • 礼以道其志(1)·戴圣

    ——音乐是治国安邦的工具 【原文】 礼以道其志(2),乐以和起声(3),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4)。礼、乐、政,其极一也(5),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6)。 【注释] (1)本节选自《乐记.乐本》。(2)道:同“导”,诱导。。(3)和其声:意思是

  •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胡适

    在思想方面,我曾提过,我几乎把一部禅宗史从头改写。一般说来,我对印度思想的批判是很严厉的。&ldquo;佛教&rdquo;一直是被国人认为是三教之一(另外两教是&ldquo;儒教&rdquo;与&ldquo;道教&rdquo;)。可是无疑的道教已被今

  • 青年修养与佛教·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华侨联合欢迎会讲──今天承华侨联合会约来作亲切的叙谈,得与我国青年侨胞有接近的机会,很为愉快!现在到了贵会,与到其他的团体,觉得有不同的感想。我这次在仰光对缅甸人、印度人谈话,总要翻译,这不

  • 中观论疏卷第六(本)·吉藏

    释吉藏撰作者品第八上来七品一周略破人法明大乘观行。此下十品重破人法明大乘观行。略破为利根人说重破为钝根人说。问何以知前略破今重破耶。答以前后二文证之知有二周之说。三相品末二偈有三双。一偈洗有为无为一切

  • 第三十八章 毗讫罗摩尸罗首座传承·多罗那他

    现在叙述其他单独散见的人物。从过去吉祥护法(即达摩婆罗)王时代到后来遮那迦王未出世之间,经历五代王统,在毗讫罗摩尸罗各由一真言大金刚阿阇梨守护教法。达摩婆罗王时代最初由觉智足阿阇梨,后来由燃灯贤护持教法,他的传记

  • 麦克白·莎士比亚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情节源于贺林歇德的《英格兰、苏格兰编年史》,三女巫的故事来自斯科特的《巫术的发现》(1584)。麦克白是苏格兰的大将,他和班柯平定叛乱以后,班师归来。途中遇见三个女巫,预言麦克白本人

  • 韵略易通·兰茂

    中国音韵学著作。兰茂撰。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吴允中刻本、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高举刻《古今韵撮》本、清康熙二年(1663)李棠馥刻本等。兰茂(1397—1496),字廷秀,云南嵩明人。中国明代医学家、语言学家。本书分韵

  • 维摩经义记·佚名

    佛典注疏。北辰32、S.2732。作者不详,四卷。前者首残尾全,存七百五十二行。尾题:“一校流通。释琼许,大统三年(537)正月十九日写讫。”S.2732,首残尾全。尾题:“龙华二儒共校定也。更比字一校也,大统五年四月十二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