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旧五代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宋薛居正等撰。原名《五代史》,后世为与欧阳修《新五代史》相别,改今称。开宝六年(973)成书。一百五十卷。分《梁书》二十四卷(本纪十卷,列传十四卷)、《唐书》五十卷(本纪二十四卷,列传二十六卷)、《晋书》二十四卷(本纪十一卷,列传十三卷)、《汉书》十一卷(本纪五卷,列传六卷)、《周书》二十二卷(本纪十一卷,列传十一卷)、《世袭列传》二卷, 《僭伪列传》三卷, 《外国列传》二卷,志十二卷。记事上起后梁开平元年(907),迄后周显德七年(960)。据五代实录与范质《五代通录》等修撰。文献颇备,事实较详。后《新五代史》出,书渐湮废。清乾隆时,邵晋涵等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旧文,旁及《册府元龟》与百余种宋人著作,照原篇目编排成今本,乾隆武英殿本删去原附辑录出处与校语,对原文也有所改易。今人陈垣有《旧五代史辑本发覆》。张万起有《新旧五代史人名索引》。

《旧五代史》全部章节目录

(1)太祖纪一
(2)太祖纪二
(3)太祖纪三
(4)太祖纪四
(5)太祖纪五
(6)太祖纪六
(7)太祖纪七
(8)末帝纪上
(9)末帝纪中
(10)末帝纪下
(11)列传一 后妃
(12)列传二 宗室
(13)列传三
(14)列传四
(15)列传五
(16)列传六
(17)列传七
(18)列传八
(19)列传九
(20)列传十
(21)列传十一
(22)列传十二
(23)列传十三
(24)列传十四
(25)列传十三
(26)列传十四
(27)列传十五
(28)武皇纪上
(29)武皇纪下
(30)庄宗纪一
(31)庄宗纪二
(32)庄宗纪三
(33)庄宗纪四
(34)庄宗纪五
(35)庄宗纪六
(36)庄宗纪七
(37)庄宗纪八
(38)明宗纪一
(39)明宗纪二
(40)明宗纪三
(41)明宗纪四
(42)明宗纪五
(43)明宗纪六
(44)明宗纪七
(45)明宗纪八
(46)明宗纪九
(47)明宗纪十
(48)闵帝纪
(49)末帝纪上
(50)末帝纪中
(51)末帝纪下
(52)列传一 后妃
(53)列传二 宗室
(54)列传三 宗室
(55)列传四
(56)列传五
(57)列传六
(58)列传七
(59)列传八
(60)列传九
(61)列传十
(62)列传十一
(63)列传十二
(64)列传十六
(65)列传十七
(66)列传十八
(67)列传十九
(68)列传二十
(69)列传二十一
(70)列传二十二
(71)列传二十三
(72)列传二十四
(73)列传二十五
(74)列传二十六
(75)高祖纪一
(76)高祖纪二
(77)高祖纪三
(78)高祖纪四
(79)高祖纪五
(80)高祖纪六
(81)少帝纪一
(82)少帝纪二
(83)少帝纪三
(84)少帝纪四
(85)少帝纪五
(86)列传一 后妃
(87)列传二 宗室
(88)列传三
(89)列传四
(90)列传五
(91)列传六
(92)列传七
(93)列传八
(94)列传九
(95)列传十
(96)列传十一
(97)列传十二
(98)列传十三
(99)高祖纪上
(100)高祖纪下
(101)隐帝纪上
(102)隐帝纪中
(103)隐帝纪下
(104)列传一 后妃
(105)列传二 宗室
(106)列传三
(107)列传四
(108)列传五
(109)列传六
(110)太祖纪一
(111)太祖纪二
(112)太祖纪三
(113)太祖纪四
(114)世宗纪一
(115)世宗纪二
(116)世宗纪三
(117)世宗纪四
(118)世宗纪五
(119)世宗纪六
(120)恭帝纪
(121)列传一 后妃
(122)列传二 宗室
(123)列传三
(124)列传四
(125)列传五
(126)列传六
(127)列传七
(128)列传八
(129)列传九
(130)列传十
(131)列传十一
(132)世袭列传一
(133)世袭列传二
(134)僭伪列传一
(135)僭伪列传二
(136)僭伪列传三
(137)外国列传一
(138)外国列传二
(139)志一 天文志
(140)志二 历志
(141)志三 五行志
(142)志四 礼志上
(143)志五 礼志下
(144)志六 乐志上
(145)志七 乐志下
(146)志八 食货志
(147)志九 刑法志
(148)志十 选举志
(149)志十一 职官志
(150)志十二 郡县志(案:《郡县志序》,原本阙佚。)

猜你喜欢
  南迁录·张师颜
  西夏书事·吴广成
  孙威敏征南录·滕元发
  新倩籍·徐祯卿
  正统北狩事迹·哈铭
  贫士传·黄姬水
  皇明盛事述·王世贞
  丘隅意见·乔世宁
  胤祯外传·佚名
  左传纪事本末·高士奇
  康有为事实·梁鼎芬
  闽海纪略·佚名
  敦煌悬泉汉简·佚名
  中兴战功录·李璧
  历代论·苏辙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洪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洪皓(1088—1155)字光弼,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政和进士。宣和年间,任秀州司录,岁涝发廪赈济,又邀留纲米济人,人称“洪佛子”。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金逼仕刘豫,坚拒不屈。波流放冷山,居雪窖

  • 卷一二八 宋紀十·司马光

      起閼逢敦牂(甲午),盡著雍閹茂(戊戌),凡五年。   世祖孝武皇帝孝建元年(甲午、四五四年)   春,正月,己亥朔,上祀南郊,改元,大赦。甲辰,以尚書令何尚之為左光祿大夫、護軍將軍,以左衞將軍顏竣為吏部尚書、領驍騎將軍。   壬

  • 卷二(起二月,尽三月)·韩愈

      二月甲子,上御丹凤门,大赦天下。自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昧爽已前,大辟已下,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原之。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于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于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其在外者,长吏

  • 卷四十三·佚名

    十一月初三日(丙寅),上谕内阁曰:朕于军旅之事,有功必赏,有罪必诛,从不肯稍存姑息。即如此次台湾带兵之郝壮猷,因贼匪复扰凤山,弃城不守,不待大学士九卿核拟,即将伊于军营正法。其贵林、杨起麟、邱能成诸人,皆因奋勇剿贼,临阵捐躯,即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佚名

    正统八年五月乙卯朔遣宁阳侯陈懋等为正使给事中王铎等为副使各持节册韩恭王庶长子开城王范圯为韩王郭氏为韩王妃辽王长子豪墭为辽世子伊王庶长子勉塣为洛阳王○升兀者右卫指挥使桑吉塔为都指挥佥事翰林院侍读周叙言人

  • 春秋大全卷三·胡广

    明 胡广等 撰隠公下【乙桓王丑四年】七年【齐僖十五晋哀二曲沃武公称元年衞宣三蔡宣三十四郑庄二十八曹桓四十一陈桓二十九武三十五宋殇四秦文五十楚武二十五】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谷梁传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

  • 卷十三·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三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邶五泉水篇泉水蓝田吕氏曰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来注之故曰亦流于淇而竹竿诗言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者

  • 学蔀通辨卷之四·陈建

    后编上此卷所载象山师弟作弄精神分明禅学而假借儒书以遮掩之也此为勘破禅陆根本朱子答许中应书云世衰道微异端蠭起近年以来乃有假佛释之似以乱孔孟之实者其法首以读书穷理为大禁常欲学者注其心于茫昧不可知之地以侥幸

  • 卷七·柯尚迁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七明 柯尚迁 撰春官中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寳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旣事藏之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诏王察羣吏之治上春衅寳镇及寳器凡吉凶之事祖庙之

  • 第29章&nbsp;孔子闲居·戴圣

    孔子在家休息,子夏在旁边侍立。子夏问道:“请问《诗》上所说的‘平易近人的君王,就好比百姓的父母气怎样做才可以被叫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回答说:“说到‘百姓的父母’一嘛,他必须通晓礼乐的本源,达到‘五至’,做到‘

  • 二 皮耳士——实验主义的发起人·胡适

    詹姆士说&ldquo;实验主义&rdquo;不过是思想的几个老法子换上了一个新名目。这话固然不错,因为古代的哲学家如中国的墨翟、韩非(看我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页一五三至一六五,又一九七,又三七九至三八四),如希腊的勃洛太哥拉(Pr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七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七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不可思议俱俱微尘一切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三如是已说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俱俱微尘本大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不可思议俱俱微尘一切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微

  • 般若灯论释 第十五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十五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涅槃品第二十五释曰。今此品者。亦为遮空所对治。令解涅槃无自体义故说鞞婆沙人言。彼先言。若一切非空。则无有起灭。此谓无

  •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安住菩提树下。与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诸大菩萨摩诃萨。其名曰金刚幢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贤劫大士亦为上首。尔时金刚密迹菩萨。承佛威神发如是言。惟

  • 卷第八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潭州大沩慧山海禅师福建上杭林氏子。年十五。随父经商河南。因穷途投宿庵。僧劝令出家

  • 直到花豆煮好·安房直子

    作者是安房直子。 《直到花豆煮熟》写小女孩小夜与精灵们的故事,小夜的妈妈是山姥的女儿,山姥就是山精。

  • 病逸漫记·陆釴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一卷。明陆釴撰。此书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记为三卷,入制书类; 《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则无卷数,入小说家类。今存《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历代小史》本、《明钞五种》本、《纪

  • 圣最胜陀罗尼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苾刍往支那,路中见大人,知是文殊,为说神咒。   疑与《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