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十二 郡县志(案:《郡县志序》,原本阙佚。)

河南道 西京河南府 滑州 许州 陕州 青州 兖州 宋州 陈州 曹州亳州 郑州 汝州 单州 济州 滨州 密州 颍州 濮州 蔡州

关西道 雍州京兆府 同州 华州 耀州 乾州 陇州 泾州 原州 鄜州威州 衍州 武州 良州 府州 雄州 警州

河东道 并州太原府 潞州 泽州 晋州 新州 武州 云州 应州 绛州慈州 隰州 辽州 沁州 解州 胜州 河中府

河北道 魏州大名府 镇州真定府 沧州 景州 德州 邢州

磁州 澶州 贝州 相州 泰州 雄州 幽州 新城县 定州 博州 莫州深州 瑞州 静安军

剑南道 蜀州 汉州 彭州

江南道 黔州 处州 温州 婺州 湖州 秀州 全州 杭州 福州 台州明州 虔州 苏州 邵州 郴州 建州 道州 鄂州 潭州

淮南道 安州 庐州 楚州 寿州 天长县

山南道 襄州 邓州 唐州 复州 金州 忠州 万州 夔州 利州 阆州果州 朗州 集州 凤州 唐州 商州 随州 合州 雄胜军

陇右道 秦州 成州 洮州

岭南道 邕州 恩州 溥州 思唐州 潘州 桂州

案:以上〔所载十道、州、府、军、县,当是以《开元十道图》为本,而于五代之改制,及仍唐旧制者则阙焉。疑原本有所删节,〕今仍录于卷首,以存其旧。

梁开平元年,梁祖初开国,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京,元管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封丘、尉氏六县,至是割滑州之酸枣、长垣,郑州之中牟、阳武,宋州之襄邑,曹州之戴邑,许州之扶沟、鄢陵,陈州之太康九县隶焉。后唐复降为汴州,以宣武军为额,其阳武、长垣、扶沟、考城等四县仍且隶汴州、其余五县却还本部。晋天福中,复升为东京,复以前五县隶之,汉、周并因之。单州本单父县,梁为辉州,后唐同光二年,复旧,隶宋州,周广顺中,割隶曹州。 案:以上二条见《太平御览》,其余郡县阙略不全。今考是书诸志多本《五代会要》,谨采《五代会要》附载于后。

后唐长兴三年四月,中书门下奏:“据《十道图》,旧制以王者所都之地为上,本朝都长安,遂以关内道为上。今宗庙宫阙皆在洛阳,请以河南道为上,关内道为二,河东道第三,河北道第四,剑南道第五,江南道第六,淮南道第七,山南道第八,陇右道第九,岭南道第十。”从之。

○河南道

滑州酸枣县、长垣县 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酸枣县却隶滑州,长垣县却改为匡城县。晋天福三年十月,酸枣县却割隶开封府。

郑州中牟县、阳开县 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敕:“中牟县却隶郑州。”晋天福三年十月,中牟县却割属开封府。

宋州襄邑县 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却隶宋州。晋天福三年十月,复割隶开封府。

曹州戴邑县 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复为考城县。

许州扶沟县、鄢陵县 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鄢陵县却隶许州。天成元年九月,扶沟县却隶许州。晋天福三年十月,并割属开封府。

陈州太康县 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后唐同光二年二月,复隶陈州。晋天福三年十月,却属开封府。

单州楚丘县 梁开平四年四月,割隶宋州。 砀山县 后唐同光二年二月,敕:“砀山县,伪梁创为辉州,并单州后,理所于辉州。今宜却属单州,其辉州依旧为砀山县。”

汝州叶县、襄城县 后唐同光二年十二月,租庸使奏:“二县原属汝州,今隶许州,伏缘最邻京畿,户口全少,伏乞却割隶汝州。”从之。 临汝县 周显德三年三月废。

密州辅唐县 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安丘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辅唐县。晋天福七年七月,改为胶西县,避国讳也。

济州 周广顺二年九月,以郓州钜野升为州。其地望为上,割兖州任城、中都,单州金乡等县隶之。至其年十二月,又割郓州郓城县隶之,中都县却隶郓州。

滨州 周显德三年六月,敕:“以赡国军升为州。其地望为上,直属京,割棣州渤海、蒲台两县隶之。”

◎关内道

京兆府奉先县 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同州。后唐同光三年二月,却隶京兆府。 武功县、好畤县 后唐长兴元年五月,敕:“并临等四乡却隶京兆府。” 渭南县 周显德三年四月,割属华州。 同官县 梁开平三年三月,割隶同州。后唐同光三年七月,割隶耀州。 美原县 后唐同光三年七月,割隶耀州。

华州洛南县 后唐同光三年六月,河中府奏;“韩城、郃阳、澄城县。伪梁割属当府,其澄城县今请却属同州,韩城、郃阳县且属当府。”从之。天成元年七月,敕:“韩城、郃阳二县却割隶同州。”

陇州汧阳县、汧源县、吴山县 后唐长兴元年五月,依旧割隶陇州。

泾州平凉县 后唐清泰三年正月,泾州奏:“平凉县,自吐蕃陷渭州,权于平凉县为渭州理所,遂罢平凉县。又有安国、耀武两镇兼属平凉,其赋租节目,并无县管。今却置平凉县,管安国、耀武两镇人户。”从之。 临泾县 后唐清泰三年二月,原州刺史翟建奏“本州自陷吐蕃,权于临泾县为理所。临泾元属泾州,刺史只管捕盗,其人户即泾州管县。既无属县,刺举何施,伏乞割临泾属当州。”从之。

鄜州鄜城县 梁开平三年四月,改为昭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鄜城县。 咸宁县 周显德三年三月十日废。

威州 晋天福四年五月,敕:“灵州方渠镇宜升为威州,隶灵武,仍割宁州木波、马岭二镇隶之。”周广顺二年三月,改为环州。显德四年九月,降为通远军。

衍州 周显德五年六月,废为定平镇,隶邠州。

武州 周显德五年六月,废为潘源县,隶渭州。

河东道

绛州 梁开平四年四月,割属晋州。后唐同光二年六月,却割属河中府。

慈州、隰州 后唐同光二年六月,割隶晋州。

仪州 梁开平三年闰八月,敕:“兖州管内已有沂州,其仪州改为辽州。”晋天福五年三月,并沁州割隶潞州,六年七月,并沁州却隶太原。

解州 汉乾祐元年九月,升解县为州,割河中府闻喜、安邑、解三县为属邑。

河中府稷山县 后唐同光二年正月,割隶绛州。

慈州仵城县、吕香县 周显德三年三月降。

◎河北道

镇州 后唐同光元年四月,改为北京,至十一月,复改为成德县。

幽州北平县 后唐长兴三年八月,改为燕平县。

沧州长芦县、乾符县 周显德三年十月,并入清池县 无棣县 周显德五年,改为保顺军。 弓高县 周显德六年二月,并入东光县。

博州武水县 周显德三年十月,并入聊城。

深州博野县 周显德四年五月,割隶定州。

泽州 梁开平元年六月,割隶河阳,四年二月,却隶潞州。

德州 晋天福五年十一月,移就长河县为理所。

泰州 后唐天成三年三月,升奉化军为泰州,以清苑县为理所,至晋开运二年九月,移就满城县。至周广顺二年二月,废州,其满城割隶易州。

雄州、霸州 周显德六年五月,以瓦桥关为雄州。割容城、归义二县隶之;益津关为霸州,割文安、大成二县隶之。地望并为中州,时初平关南故也。

◎剑南道

蜀州唐兴县 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陶胡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唐兴县。

彭州唐昌县 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归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唐昌县。

◎江南道

杭州临安县 梁开平二年正月,改为安国县。

福州闽清县 梁开平元年十月,移就梅溪场置。

苏州吴江县 梁开平三年闰八月,两浙奏,于吴松江置县。

明州望海县 梁开平三年闰八月,两浙奏置。

处州松杨县 梁开平四年五月,改为长松县。

秀州 晋天福三年十月,两浙钱元瓘奏,以杭州嘉兴县置。

湘州 晋天福四年四月,湖南马希范奏,以湘川县置州,仍置清湘县,并割灌阳县隶之。

◎淮南道

寿州 周显德四年,移于颍州下蔡县,仍以下蔡县为倚郭,以旧寿州为寿春县。 盛唐县 梁开平二年八月,改为灊山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盛唐。

◎山南道

复州 梁乾化二年十月,割隶荆南。后唐天成二年五月,却隶襄州。晋天福五年七月,直属京,并为防御。

果州 后唐天成二年五月,隶利州。

唐州慈丘县 周显德三年三月废。

邓州临湍县 汉乾祐元年正月,改为临濑县,避庙讳也。

菊潭县、向城县 周显德三年三月废。

商州乾元县 汉乾祐二年六月,改为乾祐县,割隶京兆。

襄州乐乡县 周显德六年二月,并入宜城。

◎陇右道

秦州天水县、陇城县 后唐长兴三年二月,秦州奏:“见管长道、成纪、清水三县外,有十镇,征科并系镇将。今请以归化、恕水、五龙、黄土四镇就归化镇复置旧陇城县,赤砂、染坊、夕阳、南冶、铁务五镇就赤砂镇复置旧天水县。其白石、大泽、良恭三镇割属长道县。”从之。

成州同谷县、栗亭县 后唐清泰三年六月,秦州奏:“阶州元管将利、福津两县,并无迁镇,成州元管同谷县,余并是镇,便系征科。今欲取成州西南近便镇分并入同谷县,其东界四镇,别创一县者,州西南有府城、长丰、魏平三镇,其地东至泥阳镇界二十五里,北至黄竹路金砂镇界五十里,南至兴州界三十里,西至白石镇界一百一十里,西南至旧阶州界砂地岭四十五里。其三镇管界并入同谷县,废其镇额。州东界有胜仙、泥阳、金砂、栗亭四镇,东至凤州美赡镇界十五里,南至果州界二十里,北至高桥三十五里,西至同谷界三十五里,北至秦州界六十七里,欲并其四镇地于栗亭县。其征科委县司,捕盗委镇司。”从之。

岭南道

潘州茂名县 梁开平元年五月,改为越裳县。至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茂名县。

桂州纯化县 梁开平元年五月,改为归化县。后唐同光元年十月,复为纯化县。

邕州 晋天福七年七月,改为诚州,避庙讳。

溥州 晋开运三年三月,升桂州全义县为州,仍改全义县为德昌县,并割桂州临川、广明、义宁等三县隶之,从湖南马希范奏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 汝南文成王亮(子粹 矩 子祐 羕 宗 熙) 楚隐王玮 赵王伦王冏(郑方) 长沙王乂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东海孝献王越·房玄龄
  卷三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一·脱脱
  第二十六回 卫州廨贼臣缢故主 长春宫逆子弑昏君·蔡东藩
  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权奸伏法 慎战守老将骄兵·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三·佚名
  第四四五谕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二七--四·佚名
  钦定兰州纪略卷二十·阿桂
  六八 诚房之余·周作人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范晔
  谯国夫人传·魏徵
  彭城王刘义康传·李延寿
  卷二下·雍正
  241.五人墓·林汉达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五刘驾刘驾字司南江东人登大中进士第官国子博士诗一卷皎皎词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班姬入後宫飞燕舞东风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长安旅舍纾情投先逹【一作长安抒怀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杨仲良

      徽宗皇帝   逐惇卞党人复用附见   绍圣元年四月壬戌,资政殿学士、降授通议大夫、提举洞霄宫章惇为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制词,翰林学士曾布所草也。上谕布以惇有定策功,不比他人,故特除左仆射。时惇

  • ●卷一·周密

      ○孝宗圣政   阜陵天纵睿圣,英武果断,古今之所鲜俪。圣政彰彰者,备载金匮玉牒之书,尝得以窃窥之矣。其或一时史臣有所避忌,采访遗落,失于纪载者,不一而足。兹以先世见闻,及当时诸公之所记录数事,谨书于此。庶乎美盛德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二月癸未朔山东布政司胡宗明已升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吏科给事中胡宾又劾其诡随贪得漏网考察不堪重任 上曰朝廷选用大臣委重廷推胡宾见任吏科昨科道拾遗多官会推如何不言及有旨升用方称漏网显是挟私况今边方

  •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六·阿桂

    三月戊辰富德奏言本月初九日准将军阿桂行咨令将存下兵丁仍留绒布驻守查头二起兵丁一千启行已越三日仍令副都统徳赫布带往宜喜备用余俱撤回派赴各要隘驻守奏入上谕军机大臣曰前因富德续派兵三千往宜喜恐南路存兵太单或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五下·袁枢

    宋 袁枢 撰苻氐据长安晋懐帝永嘉四年略阳临渭氐酋蒲洪骁勇多权略羣氐畏服之汉主聪遣使拜洪平逺将军洪不受自称防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元帝大兴二年蒲洪降赵赵主矅以洪为率义侯成帝咸和四年秋八月后赵中山公虎攻集木

  • 房琯传·刘昫

    房琯,河南人。是天后朝正义大夫、平章事融的儿子。琯少年时喜爱读书,风度仪表沉稳,由于家族庇荫补为弘文生。性格喜爱隐遁,与东平吕平在陆浑伊阳山中读书做事,大约十几年。开元十二年(724),玄宗将加封泰山, 琯撰写《封

  • 卷九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九 朱批张璨奏摺 雍正七年七月初四日直隶按察使【臣】张璨谨 奏为请严跌钱之禁以重 国宝以清赌具事窃【臣】以一介庸愚荷蒙 皇上不次擢用畀以直隶刑名重任 洪恩异数欲报无能凡钦奉 谕旨

  •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天下有极大乎?”晏子对曰:“有。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间,跃啄北海,颈尾咳于天地乎!然而漻漻不知六翮之所在。”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蛊,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

  • 孟子精义卷二·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二 宋 朱子 撰 梁惠王章句下 庄暴见孟子章 杨曰魏文侯曰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则今乐与古乐固异矣而孟子之言如此者盖乐者天地之和也而乐以和为主人和则气和气和则天地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佚名

    於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等当以何貌相像。知是阿惟越致。佛告须菩提言:解知凡人地及弟子地辟支佛地乃至如来地。尽是一如而不分别。一无有二入。自身如等。一入不分别。闻是如已直过无狐疑。於如无所失。所说无增减。亦

  •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其名大意。于众会中即从座起。严整衣服合掌恭敬。顶礼佛足前白佛言。世尊。诸修菩萨行者。于五欲境作何方便取而不著。虽复常行无所障碍。尔时

  • 银孔雀·安房直子

    安房直子著,银色的孔雀,古老的传说,总有些人要为那编织美丽旗帜的使命付出自己的一生……是不是所有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只银色孔雀的灵魂,是不是所有幻想出的幸福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孤独者的叹息。

  • 郧溪集·郑獬

    诗文别集。北宋郑獬(1022—1072)撰。二十八卷。獬字毅夫,安陆(今湖北云梦)人。皇祐进士。知制诰,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王安石恶之,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徙青州。有集原五十卷,淳熙十三年(1186)秦焴尝序而刊之。久佚

  •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佚名

    洞玄灵宝五老摄召北酆鬼魔赤书玉诀。撰人不详,系节录《赤书玉诀》改编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书写策文真文及佩符诵咒以求仙禳灾。

  • 新石头记·吴趼人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40回。老少年(吴趼人)著。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1905年9月19日)开始在《南方报》(上海)第28号附张“小说栏”连载(何时载止、登至第几回均不详)。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改良小说社(上海)出

  • 大唐狄公案·高罗佩

    《大唐狄公案》是高罗佩在1950年至1967年先后历时十八年用英文创作的系列侦探小说。小说出版后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并被译成十多种外文。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