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七

卢文纪,字子持,京兆万年人。 案:此下有阙文。 长兴末,为太常卿。文纪形貌魁伟,语音高朗,占对铿锵,健于饮啖。奉使蜀川,路由岐下,时唐末帝为岐帅,以主礼待之,观其仪形旨趣,遇之颇厚。清泰初,中书阙辅相,末帝访之于朝,左右曰:“臣见班行中所誉,当大拜者,姚顗、卢文纪、崔居俭耳。”或品藻三人才行,其心愈惑。末帝乃俱书当时清望达官数人姓名,投琉璃瓶中,月夜焚香,祷请于天,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次即姚顗。末帝素已奇待,欢然命之,即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姚顗同升相位。时朝廷兵革之后,宗社甫宁,外寇内侵,强臣在境。文纪处经纶之地,无辅弼之谋,所论者爱憎朋党之小瑕,所纠者铨选拟抡之微类。时有蜀人史在德为太常丞,出入权要之门,评品朝士,多有讥弹,乃上章云:“文武两班,宜选能进用。见在军都将校、朝廷士大夫,并请阅试澄汰,能者进用,否者黜退,不限名位高下。”疏下中书,文纪以为非己,怒甚,召谏议大夫卢损为覆状,辞旨芜漫,为众所嗤。三年夏,晋祖引契丹拒命,既而大军挫衄,官寨受围。八月,亲征,过徽陵,拜于阙下,休于仗舍。文纪扈从,帝顾谓之曰:“朕闻主忧臣辱,予自凤翔来,首命卿为宰相,听人所论,将为便致太平,今寇孽纷纷,令万乘自行战贼,于汝安乎?”文纪惶恐致谢。时末帝季年,天夺其魄,声言救寨,其实倦行。初次河阳,召文纪、张延朗谋议。文纪曰:“敌骑倏往忽来,无利则去,大寨牢固,足以枝梧,况已有三处救兵,可以不战而解。使人督促,责以成功,舆驾且驻河桥,详观事势,况地处舟车之要,正当天下之心,必若未能解围,去亦非晚。”会延朗与赵延寿款密,傍奏曰:“文纪之言是也。”故令延寿北行,末帝坐俟其败。

晋祖入洛,罢相为吏部尚书,再迁太子少傅。少帝嗣位,改太子太傅。汉祖登极,转太子太师。时朝官分司在洛,虽有留台御史,纪纲亦多不整肃,遂敕文纪别令检辖。侍御史赵砺及纠分司朝臣中有行香拜表疏怠者,杨邠怒,凡疾病不在朝谒者,皆与致仕官。时文纪别令检辖之职,颇甚滋章,因疾请假,复为留台所奏,遂以本官致仕。 《欧阳史》:周太祖入立,即拜司空于家。 广顺元年夏卒,年七十六。赠司徒,辍视朝一日。文纪平生积财巨万,及卒,为其子龟龄所费,不数年间,以至荡尽,由是多藏者以为诫焉。

马裔孙,字庆先,棣州商河人。 案:此下有阙文。 唐末帝即位,用为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赐金紫,未满岁,改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皆带禁职。寻拜中书侍郎、平章事。裔孙纯儒,性多凝滞,遽登相位,未悉朝廷旧事。初,冯道罢同州入朝,拜司空。唐朝故事,三公为加官,无单拜者,是时朝议率尔命道,制出,或曰“三公正宰相,便合参大政”;又云“合受册”。众言藉藉。卢文纪又欲祭祀时便令扫除,冯道闻之曰:“司空扫除,职也,吾无所惮。”既而知非乃止。刘昫为仆射,性刚,群情嫉之,乃共赞右常侍孔昭序论行香次第,言:“常侍侍从之臣,行立合在仆射之前。”疏奏,下御史台定例。同光已来,李琪、卢质继为仆射,质性轻脱,不能守师长之体,故昭序轻言。裔孙以群情不悦刘昫、冯道,欲微抑之,乃责台司,须检则例,而台吏言:“旧不见例,据南北班位,即常侍在前。”俄属国忌,将就列未定,裔孙即判台状曰:“既有援据,足可遵行,各示本官。”刘昫怒,挥袂而退。自后日责台司定例,崔居俭谓南宫同列曰:“从昭序言语,是朝廷人总不解语也。且仆射师长也,中丞大夫就班修敬,常侍班在南宫六卿之下,况仆射乎。已前骑省年深,望南宫二侍郎如仰霄汉,痴人举止,何取笑之深耶!”众闻居俭言,纷议稍息。文士哂裔孙堂判有“援据”二字,其中书百职,裔孙素未谙练,无能专决,但署名而已。又少见宾客,时人目之为“三不开”,谓口不开、印不开、门不开也。及太原事起,唐末帝幸怀州,裔孙留司在洛。未几,赵德钧父子有异志,官寨危急,君臣计无所出。俄而裔孙自洛来朝,众相谓曰:“马相此来,必有安危之策。”既至,献绫三百匹,卒无献可之言。晋祖受命,废归田里。

裔孙好名,慕韩愈之为人,尤不重佛。及废居里巷,追感唐末帝平昔之遇,乃依长寿僧舍读佛书,冀申冥报。岁余枕藉黄卷中,见《华严》、《楞严》,词理富赡,由是酷赏之,仍抄撮之,相形于歌咏,谓之《法喜集》;又纂诸经要言为《佛国记》,凡数千言。或嘲之曰:“公生平以傅奕、韩愈为高识,何前倨而后恭,是佛佞公耶?公佞佛耶?”裔孙笑而答曰:“佛佞予则多矣。”李崧相晋,用李专美为赞善,裔孙以宾客致仕,专美转少卿,裔孙得太子詹事。晋、汉公卿以裔孙好为文章,皆欣然待之。太祖即位,就加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在洛。每闭关养素,惟事讴吟着述。嗜八分书,题尺酬答,必亲札以炫其墨迹。裔孙将卒之前,睹白虺缘于庭槐,驱之失所在,裔孙感赋鹏之文,作《槐虫赋》以见志。广顺三年秋七月,卒于洛阳。诏赠太子少傅,辍视朝一日。

裔孙初为河中从事,因事赴阙,宿于逻店。其地有上逻神祠,夜梦神见召,待以优礼,手授二笔,其笔一大一小,觉而异焉。及为翰林学士,裔孙以为契鸿笔之兆。旋知贡举,私自谓曰:“此二笔之应也。”洎入中书上事,堂吏奉二笔,熟视大小如昔时梦中所授者。及卒后旬日,有侍婢灵语,一如裔孙声气,处分家事,皆有伦理,时人奇之。

和凝,字成绩,汶阳须昌人也。九代祖逢尧,唐高宗时为监察御史,自逢尧之下,仕皆不显。曾祖敞、祖濡皆以凝贵,累赠太师。父矩,赠尚书令。矩性嗜酒,不拘礼节,虽素不知书,见士未尝有慢色,必罄家财以延接。凝幼而聪敏,姿状秀拔,神采射人。少好学,书一览者咸达其大义。年十七举明经,至京师,忽梦人以五色笔一束以与之,谓曰:“子有如此才,何不举进士?”自是才思敏赡,十九登进士第。滑帅贺瑰知其名,辟置幕下。凝善射。时瑰与唐庄宗相拒于河上,战胡柳陂,瑰军败而北,惟凝随之,瑰顾曰:“子勿相随,当自努力。”凝对曰:“丈夫受人知,有难不报,非素志也,但恨未有死所。”旋有一骑士来逐瑰,凝叱之,不止,遂引弓以射,应弦而毙,瑰获免。既而谓诸子曰:“昨非和公,无以至此。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遂以女妻之,由是声望益隆。后历郓、邓、洋三府从事。唐天成中,入拜殿中侍御史,历礼部、刑部员外郎,改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寻诏入翰林充学士,转主客郎中充职,兼权知贡举。贡院旧例,放榜之日,设棘于门及闭院门,以防下第不逞者。凝令彻棘启门,是日寂无喧者,所收多才名之士,时议以为得人。 《渑水燕谈》:范质初举进士,时和凝知贡举,凝尝以宰辅自期,登第之日,名第十三人,及览质文,尤加赏叹,即以第十三名处之,场屋间谓之“传衣钵”,若禅宗之相付授也。后质果继凝登相位。 明宗益加器重,迁中书舍人、工部侍郎,皆充学士。

晋有天下,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转户部侍郎,会废端明之职,复入翰林充承旨。晋祖每召问以时事,言皆称旨。五年,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六年秋,晋高祖将幸邺都,时襄州安从进反状已彰,凝乃奏曰:“车驾离阙,安从进或有悖逆,何以待之?”晋高祖曰:“卿意如何?”凝曰:“以臣料之,先人有夺人之心,临事即不及也。欲预出宣敕十数道,密付开封尹郑王,令有缓急即旋填将校姓名,令领兵击之。”晋高祖从之。及闻唐、邓奏报,郑王如所敕,遣骑将李建崇、监军焦继勋等领兵讨焉,相遇于湖阳,从进出于不意,甚讶其神速,以至于败,由凝之力也。少帝嗣位,加右仆射。开运初,罢相守本官,未几,转左仆射。汉兴,授太子太保。国初,迁太子太傅。显德二年秋,以背疽卒于其第,年五十八。辍视朝两日,诏赠侍中。

凝性好修整,自释褐至登台辅。车服仆从,必加华楚,进退容止伟如也。又好延纳后进,士无贤不肖,皆虚怀以待之,或致其仕进,故甚有当时之誉。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卷,自篆于版,模印数百帙,分惠于人焉。 《宋朝类苑》: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偓,今世传韩偓《香奁集》,乃凝所为也。凝生平着述,分为《演纶》、游艺、孝悌、《疑狱》、《香奁》、《籝金》六集,自为《游艺集序》云:“予有《香奁》、《籝金》二集,不行于世。”凝在政府避议论,讳其名,又欲后人知,故于《游艺集序》实之,此凝之意也。

长子峻,卒于省郎。次子岘, 《绵绣万花谷》:范蜀公《蒙求》云:和岘,晋相和凝之子。岘生,会凝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凝喜曰:“我生平美事,三者并集,此子宜于我矣。”因名曰三美。 仕皇朝为司勋员外郎。

苏禹珪,字元锡,其先出于武功,近世家高密,今为郡人也。父仲容,以儒学称于乡里,唐末举《九经》,补广文助教,迁辅唐令,累赠太师。禹珪性谦和,虚襟接物,克构父业,以五经中第,辟辽州倅职,历青、郓从事,转潞、并管记,累检校官至户部郎中。汉高祖作镇并门,奏为兼判。开运末,契丹入汴,汉祖即位于晋阳,授中书侍郎平章事。汉祖輗阼,兼刑部尚书,俄加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汉祖大渐,与苏逢吉、杨邠等受顾命,立少主。明年,转左仆射。三年冬,太祖入平内难,禹珪遁入都城,为兵士所掳。翼日,太祖令人求之,既见,抚慰甚至,寻复其位。国初,加守司空,寻罢相守本官。世宗嗣位,封莒国公,未几,受代归第。显德三年正月旦,与客对食之际,暴疾而卒,时年六十二。禹珪纯厚长者,遭遇汉祖,及苏逢吉夷灭,禹珪恬然无咎,时人以为积善之报也。

子德祥,登进士第,累历台省。

景范,淄州长山人。 案:此下有阙文。据《世宗纪》,景范父名初,以户部郎中致仕。 世宗之北征也,命为东京副留守。车驾回自河东,世宗以艰于国用,乃以范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 《册府元龟》载:世宗即位,七月癸巳,制曰:“朕自履宸极,思平泰阶,出一令虑下民之未从,行一事惧上穹之罔祐,晨兴夕惕,终岁于兹。虽礼让渐闻兴行,而风雨未之咸若,岂刑政之所阙,而德教之未孚哉!由是进用良臣,辅宣皇化,虽朕志先定,亦舆情具瞻,爰择佳辰,诞敷明命。枢密院直学士、中大夫、尚书工部侍郎、上柱国、晋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范,昔佐先帝,每罄嘉谟,逮事眇躬,愈倾忠节,奉上得大臣之体,检身为君子之儒。一昨戎辂亲征,皇都是守,赞勋贤于留府,副征发于行营,军政所需,国用无阙。今则灵台偃革,宣室图功,思先朝欲用之言,成圣考得贤之美,俾参大政,仍掌利权。尔其明听朕言,往敷洪化,予欲则垂象而清品汇,尔则顺天道以序彝伦,余欲恤刑名而息战争,尔则谨宪章而恢庙略。天人之际悬合,军民之事罔渝,则国相之尊,非尔孰处,邦计之重,惟材是臧。勉思倜傥以致君,勿效因循而保位,伫闻成绩,用副虚怀。可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 范为人厚重刚正,无所屈挠,然理繁治剧,非其所长,虽悉心尽瘁,终无称职之誉。世宗知之,因其有疾,乃罢司计。寻以父丧罢相东归。显德三年冬,以疾卒于乡里。优诏赠侍中,官为立碑焉。

史臣曰:夫以稽古之力,取秉钧之位者,岂常人乎!然文纪耽于货殖,裔孙伤于龌龊,则知全其德者鲜矣。如成绩之文采,元锡之履行,景范之纯厚,皆得谓之君子儒矣。以之爰立,何用不臧。

猜你喜欢
  前汉孝景皇帝纪卷第九·荀悦
  平定三逆方略卷一·佚名
  英使觐见清高宗行叩头礼·佚名
  卷二十五·张九成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佚名
  卷之六·佚名
  尚史卷十一·李锴
  九六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库全书总目》于上年七月进呈尚未缮竣陈设片·佚名
  卷三十二·傅恒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佚名
  乐毅列传第二十·司马迁
  两粤梦游记·马光
  咸阳王元禧传·李延寿
  第十二节 加富尔外交政策第一段·梁启超
  卷五十三、日本订约·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深闭的园子·戴望舒

    五月的园子已花繁叶满了,浓荫里却静无鸟喧。小径已铺满苔藓,而篱门的锁也锈了——主人却在迢遥的太阳下。在迢遥的太阳下,

  • 卷二百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六食具类五言古咏竹槟榔盘       【梁】沈 约梢风有劲质随用道非一平织方以文穹成圆且宻荐羞虽百品所贵浮天实幸承欢醑余宁辞嘉宴毕次韵荅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

  • 卷五百 列传二百八十七·赵尔巽

      ◎遗逸一   李清李模 梁以樟王世德 阎尔梅万寿祺 郑与侨 曹元方庄元辰王玉藻 李长祥王正中 董守谕 陆宇鼎弟宇燝、江汉方以智子中德等 钱澄之 恽日初 郭金台 朱之瑜 沈光文陈士京吴祖锡   太史公《伯夷列传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十有一月壬子朔太常博士兼权宗正丞赵霈行尚书祠部员外郎 直龙图阁胡寅知永州癸丑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洪炎卒于信州诏官给葬事既而侍御史辛炳奏炎非功在社稷及死于国事之人乞改正上曰炎以文

  • 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谈兵 勇刘词从容破敌·蔡东藩

      却说王景崇暗讽吏民,代求节钺。汉主承祐,与群臣会议,都料是景崇诡计,不肯允行,别徙邠州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陕州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调景崇为邠州留后,令即赴镇。景崇迁延观望,不肯遽行。那时又突出一个叛臣,竟

  • 台湾郑氏始末卷六·沈云

    十六年春正月,大军抵兴化城下。佑中敌闲,疑得胜有贰,使先当敌;战败,佑不敢援。得胜叹曰:『与若共,不亡何待』!乃挽强射数人以死。佑率败军遯还,大军遂入兴化,分下汀州、建宁、泰宁、长汀、宁化、清宁、归化、连江、会昌、新城。

  • 卷之九十四·佚名

    洪武七年十一月壬戌朔孝慈录成先是贵妃孙氏薨敕礼官定丧服之制礼部尚书牛谅等奏曰周礼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年若庶母则无服 上曰父母之恩一也而丧服低昂若是其不近于人情甚矣乃敕翰林学士宋濂等曰养生送死圣王之大政讳亡

  • 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纂修官胡骏恭纂  帮总纂官程棫林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二签三月十九日正总裁那月日专司蒿■禾本陆恭覆阅癸丑十一月初五日  徐月日  荣月日副总裁唐月日  宗室宝恭阅二签七月初十日陈恭阅四签六月初二日  熙

  • 第十八章 宗教·吕思勉

    宗教的信仰,是不论那一个民族都有的。在浅演之时固然,即演进较深之后,亦复如此。这是因为:学问之所研究,只是一部分的问题,而宗教之所欲解决,则为整个的人生问题。宗教的解决人生问题,亦不是全不顾知识方面的。他在感情方面,

  • 第五卷 清进士(一)·缪荃孙

    [顺治丙戌科] 江宁府 高鹏南 句容人。 淮安府 胡之骏 盐城人。 杨在阶 盐城人。 杨在升 盐城人。 海州府

  •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司马光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帝加元服。 [2]甲子(十六日),献帝举行加冠礼。 [3]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四乐考【十】乐器四奚琴律吕正义後编曰奚琴刳木为体二弦以木杆系马尾轧之长二尺八寸八分龙头长五寸七分六厘濶一寸九分六厘厚三寸二分四厘柄长一尺一寸五分二厘上濶一寸零一厘下濶

  • 卷六十二·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学校五【礼乐政教附一】 国朝戊戌年十二月辟儒士危祖干叶仪既至祖干持大学以进上命祖干剖析其义干以为帝王之道

  • 卷一·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一宋 王质 撰周南闗雎一章关闗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二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处贵适水采荇治葅品供祀事后世虽卑者亦所不屑古人勤俭习熟以为当然也三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

  • 世法与佛法·太虚

    南岳某尊宿,固一时之深于禅理而达于世事者。一日上堂,有学者出问:‘如何是和尚世法’?曰:‘拍马’。‘如何是和尚佛法’?曰:‘吹牛’。妙语解颐,妙解若环,是询有截断天下人舌头之大本领者也!窃知当日两序大众破颜微笑者,应不止如

  • 宅经·黄帝

    二卷。旧题《黄帝宅经》,托名黄帝撰写。《四库全书总目》称:“《隋志》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旧唐志》有《五姓宅经》二卷,皆不云出黄帝,是书盖依托也。考书中称《黄帝二宅经》及《淮南子》李淳风、吕才等

  • 吕祖志·佚名

    吕祖志,编者不详。约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汇辑吕祖(即吕洞宾)之传记师承、丹法源流、显道灵迹及诗词杂着等资料。全书分三部分。首列三幅图像,即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像、纯阳演正警化真君

  • 石林词·叶梦得

    词别集。 北宋叶梦得 (1077—1148)撰。一卷。梦得有《石林燕语》已著录。其词有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抄本,收词九十九首。其词受苏轼影响,颇有豪放风格,毛晋跋曰:“不作柔语殢人”,词中多有壮志难酬之慨,“平生豪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