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洪皓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洪皓(1088—1155)字光弼,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政和进士。宣和年间,任秀州司录,岁涝发廪赈济,又邀留纲米济人,人称“洪佛子”。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金逼仕刘豫,坚拒不屈。波流放冷山,居雪窖中。复徙云中及燕京,留金凡十五年。绍兴十三年(1143)始还,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以论事忤秦桧,罢官。卒年六十八,谥忠宣。《宋史》有传。著有《松漠纪闻》一卷、《鄱阳集》十卷。《彊村丛书》辑有《鄱阳词》一卷。

●江梅引·忆江梅

洪皓

天涯除馆忆江梅。

几枝开?

使南来,还带余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槊谁!

空凭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

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洪皓词作鉴赏

傲霜雪、报春信的梅花,曾经为多少骚人墨客所反复吟咏。然洪皓《江梅引》的一唱三叹,又以其独特情韵,另显出其清新特点。

词人于南宋政权建立之初的建炎三年(1129)被任为“通问使”作为南宋使者出使到侵占中原的金朝,到金朝后被扣留十余年。在那里,词人经历了砍头的威胁、富贵的引诱、流徙的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并寻找机会向南宋递送“复故疆,报世仇”情报,其品行有如挺立在北国风雪中的红梅。由于南宋爱国将领与广大军民的英勇抗金,金朝改变其军事攻掠政策而取诱降手段,这与南宋统治集团占主流的投降心理一拍即合。于是抗金的力量受到排斥,抗金志士或死或贬。1142年“和议”告成,宋高宗对金称臣,岁贡银绢,明确表示放弃淮水以北地区;金朝同意送回宋徽宗棺木和高宗母韦后。该年夏至,洪皓听歌者唱《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词序),又闻南宋派遣迎护韦后等的使者将至,不禁百感交集,于是词人连夜和作了四首。该调也称《江城梅花引》,调名本李白“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洪词前三首又分别取其首句末三字为题,即《忆江梅》、《访寒梅》、《怜落梅》,第四首缺题名,依列当作《雪欺梅》。

上面为洪回首词中的第一首,表达词人对南方及爱国力量的深切怀念与关注。上片大意是说:被金人扣留在北方天涯海角的羁臣,正无限深情地向往着江南的梅花,遥问它现在有几枝花儿怒放?听说南方将有使者前来,多么盼望他们能把江南象征春天信息的梅花捎到北国来啊。也许准备用它安慰远方之人;可是间隔千山万水,即使花儿捎到想必也要零落,满腔衷情还能向谁诉说!唐代柳宗元《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诗中寄寓改革家被打击的怨愤。此处借用其句表示对山河破碎、忠良遭弃的悲慨。

作者长期希望与想象着有一天能南归故国,投身抗金事业。可是面对严酷的现实,词人不禁忧心忡忡。

金朝对北方疆土的占领已得到南宋王朝确认,而且南宋当局正疯狂迫害力主抗金的忠臣义士,使恢复之功隳于一旦,这样的时局下自己耿耿孤忠又怎能如愿以偿?下片大意是说:徒然憧憬着家里的佳人笑摘梅花的欢乐情景,思念故乡而不能回去,真是肝肠寸断。

聊且抚着绿绮琴弹一曲《梅花三弄》,仿佛神魂飞向遥远有的南方。突然耳边传来胡笳声,才醒悟到自己正处在金朝监禁之下,触动满腔哀怨,泪水沾湿衣襟。

插满梅花的那一天只能期待于将来了,打算独自吟诗讽诵,只怕夜风吹,花枝飘零,理想成为泡影。本词自序中说过,四首中“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卒押‘吹’字,非风即笛,不可易也”(每首最后都押“吹”字韵,一定是风吹或笛吹)。这些反映他于沉重悲哀中保持一点乐观精神,对时代风暴的强烈感受与情不自已的壮怀激烈。“笑”、“吹”两字,堪称句眼,交相辉映,交织着特殊的环境中典型性格的矛盾冲突。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苏轼《梅花》:“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下片词中化用杜、苏诗意,于琴音歌声中展现了一派柔和美好的风光,曲终之时又回荡着无限悲壮余响。

本词巧妙地运用大量有关梅花的成语和典故,既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又富有时代新意,意境绵邈而形象优美,跌宕多姿。从本词的自词来看,作者是有意识“多用古人诗赋”,并因“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自注出处。前三首自注现保存在洪迈《容斋五笔》中。按这种表现手法,或许与其创作环境有关。幽恨填膺,倾吐为快;而由于身处形势未敢明言。

因此词人借前人杯酒以浇胸中垒块,寄豪情于婉约,却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容斋五笔》说它:“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争传写焉。”在当时是起了传播爱国思想作用的。

猜你喜欢
  张友仁·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十六·吴景旭
  ◆赵茂才奕·顾嗣立
  第二幕·老舍
  第一齣~第十齣·袁于令
  第二折·王实甫
  曾氏跋·汪精卫
  五集卷四十二·乾隆
  五集卷十一·乾隆
  二集卷三十九·乾隆
  卷三十六·查慎行
  陵阳集巻一·韩驹
  卷八百十一·佚名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云泉诗·薛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珌·唐圭璋

      珌字公饰,乾道或以前人。   谒金门   题沅州幽兰铺壁   秋欲暮。路入乱山深处。扑面西风吹雾雨。驿亭欣暂驻。   可惜国香风度。空谷寂寥谁顾。已作竹枝传楚女。客愁推不去。   又   春欲半。重到寂寥

  • 卷339 ·佚名

    宋庠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平时开黄阁,兹辰奠素旗。 留侯尝辟穣,巖说遂骑箕。 天迥哀笳咽,林长道翣遲。 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宋庠 赠太子太保晁文公挽词二首 帝禁留辞范,儒林老

  • 七言巻四十八·洪迈

      七言  游嘉州后溪        薛能  山屐经过满迳踪隔溪遥见夕阳舂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自讽  千题万咏过三旬忘食贪魔作瘦人行处便吟君莫笑就中诗病不任春  监郡犍为将归使府登楼寓题 

  • 尽管是……·刘半农

    她住在我对窗的小楼中, 我们间远隔着疏疏的一园树。 我虽然天天的看见她, 却还是至今不相识。 正好比东海的云, 关不着西山的雨。 只天天夜晚, 她窗子里漏出些琴声, 透过了冷冷清清的月, 或透过了屑屑濛濛的雨, 叫我听着了无

  • 卷一百六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三履舄类四言古袜铭          【汉】崔 骃机衡建子万物含滋黄钟育化以飬元基长履景福至于亿年皇灵既祐祉禄来臻本支百世子子孙孙五言古咏履          

  • 记事珠 全文·冯贽

      ●读书数真珠以记   于授幼时,家以绿真珠胜为帘押。授读书,数真珠以记,日辄一遍。   ●玉女进食   嵩高山下有石室,名谟觞,内有仙书无数,昔之人方曰:“读书于内,玉女进以饮食”。   ●马嵬锦袜   杨

  • 卷二十·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 【起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尽戊午宋理宗宝佑六年】凡二十五年 【甲午】端平元年【金天兴二年是岁金亡】春正月金主

  •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闰三月。辛巳朔。日食  ○先是、厄麻唐胡土克图、以第巴语密奏达赖喇嘛没已十六年。小达赖喇嘛生、今年十五。因欲俟相合年岁、始闻之天朝皇帝、及众施主。欲定于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方出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纂修官朱汝珍恭纂  帮总纂官王荣商恭辑监修总裁世恭阅七月初五日正总裁那恭阅八月初十日专司藳本陆恭覆阅壬子十一月十七日  徐恭阅一签十一月初七日  荣月日副总裁唐月日  宗室宝恭阅六月十九日郭恭阅七月

  • ●奇女子传题词·吴震元

    陈子冬日居山中拥裋褐偃曝于积薪之上执易学义一卷且读且睡齁齁然适也已童子叩扉投一缄索叙奇女子传余曰易称无成有终诗称无非无仪女子而以奇显非闺髽事也虽然河洛不载奇耦乎易不载兑少女离中女巽长女乎诗不载卷耳樛木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三礼部仪制清吏司仪卫凡仪卫亲王红罗绣五龙曲柄繖一红罗绣四季花繖二红罗销金瑞草繖二红罗绣四季花扇二青罗绣孔雀扇二立瓜卧瓜骨朶吾仗各四大纛二条纛二旗枪十【各依本旗色】豹尾枪四

  • 出處第七卷·朱熹

      1、伊川先生曰:賢者在下,豈可自進以求於君?苟自求之,必無能信用之理。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盡禮而後往者,非欲自爲尊大。蓋其尊德樂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以有爲也。   2、君子之需時也,安靜自守。志雖有須而恬然若將終

  •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自己就可以改正。” 【读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

  • 象田即念禪師語錄卷三·佚名

    書記淨珠錄門人本致輯室中漫言道不可以有言、不可以無言,有言之則局於有、無言之則局於無,所以宗門垂示,語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其朿於名教者,不可以語道也。夫言不盡意、意不盡道,故須忘言以會道,是以得意忘言之道非證

  •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张行成

    南宋张行成撰。九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专明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之义,乃张氏《易》说七种之一。《皇极经世》含《观物内篇》与《观物外篇》两大部分,张氏以《内篇》理深而数略,《外篇》数详

  • 遯园医案·萧伯章

    萧伯章著。1922年刊行。著者从30余年诊治的疑难病案中选取失治或先治不愈、改变方法后收效的病案150多例,一一在书中纪实,对各案脉因证治均详为阐述。如对治血滞经络、风湿阻痺,自制七节汤、消瘀蠲痛汤等方,改金水六

  • 全唐诗话·尤袤

    宋代诗论著作。6卷。旧署尤袤著。本书初传时未题著者姓名,明人因书前《自序》有“咸淳辛未重阳日遂初堂书”一语,而南宋尤袤又曾以“遂初”名堂,便附会为尤袤所撰。尤袤卒于绍熙五年(1194),至咸淳辛未(1271)已作古70余年

  •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长者生平最悭,节会日,饮醉自歌。帝释化作相似人以恼乱之,乃令见佛,证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