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二 宗室

广王全昱,太祖长兄,受禅后封。乾化元年,还睢阳,命内臣拜饯都外。王出宿至于偃师,仍诏其子衡王友谅侍从以归。庶人篡位,授宋州节度使。贞明二年,卒。《五代会要》云:全昱,赠尚书令,谥德靖。《五代史阙文》:全昱,梁祖之兄也。既受禅,宫中开宴,惟亲王得与。因为博戏,全昱酒酣,忽起取骰子击盆迸散,大呼梁祖曰:“朱三,汝砀山一民,因天下饥荒,入黄巢作贼,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富贵足矣,何故灭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称王称朕,吾不忍见血吾族矣,安用博为!”梁祖不悦而罢。臣护按《梁史广王全昱传》曰:昱朴野,常呼帝为“三”。宫中博戏之事讳之。夫梁祖弑二君,弑一皇后,名臣被害者不可胜纪。及庄宗即位,尽诛朱氏,惟全昱先令终。至道初,知单州有称广王之后与尼讼田者,岂以一言之善,独存其嗣耶!

友谅,全昱子,初封衡王,后嗣广王。继历籓郡,多行不法。坐弟友能反,废囚京师。唐师入汴,与友能、友诲同日遇害。

友能,全昱子,封惠王,后为宋、滑二州留后。案:友能后以叛废,详见《末帝纪》。又,《通鉴》云:龙德元年夏四月,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举兵趋大梁。诏陕州留后霍彦威、宣义节度使王彦章、控鹤指挥使张汉杰将兵讨之。友能至陈留,兵败,走还陈州,诸军围之。秋七月,惠王友能降。庚子,诏赦其死,降封房陵侯。

友诲,全昱子,封邵王。乾化元年,以检校兵部尚书充控鹤指挥使。坐友能反废,后为唐兵所杀。

安王友宁,字安仁,少习诗礼,长喜兵法,有倜傥之风。太祖镇汴,累署军职,每因出师,多命统骁果以从。及擒秦宗权,太祖令友宁轞送宗权西献于长安,诏加检校右散骑常侍、行右监门卫将军。自是继立军功,累官至检校司空兼龚、柳二州刺史。太祖驻军岐下,遣友宁领所部兵先归梁苑,以备守御。属青帅王师范构乱,以关东诸镇兵悉在岐、陇,欲乘虚窃发,自齐、鲁至于华下,罗布奸党,皆诈以委输贡奉为名,阴与淮夷、并门结好。会有青人诣裴迪言其状,迪以事告,友宁不俟命乃率兵万余人东讨。师范遣其弟将兵围齐州。友宁引兵救之,青寇大败,夺马四千蹄,斩首数千级。及昭宗归长安,朝廷议迎驾功,友宁授岭南西道节度使,加特进、检校司徒,赐号迎銮毅勇功臣。时青寇数千,越险潜伏,欲入兖州。友宁知之,伏兵于兖南邀之,大破贼众,竟无免者。自是兖壁危窘,友宁督诸军进逼营兵。首攻博昌县,月余未能拔。太祖怒,遣刘捍督战。友宁乃下俘民众十余万,各领负木石、牵牛驴,于城南为土山。既至,合人畜木石排而筑之,冤枉之声,闻数十里。俄而城陷,尽屠其邑人,清河为之不流。及进迫寇垒,与青人战于石楼,王师小却,友宁旁自峻阜驰骑以赴敌,所乘马蹶而仆,遂没于阵。友宁将战之前日,有大白蛇蟠于帐中,友宁心恶之,既而果遇祸焉。

密王友伦,幼聪悟,喜笔札,晓声律。及长,好骑射,有经度之智,太祖每奇之,曰:“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九,为宣武军校。景福初,充元从骑军都将,寻表为右武卫将军,渐委戎事。太祖征兖、郓,友伦勒所部兵收聚粮谷,以济军须。幽、沧军至内黄,友伦前锋夜渡河击贼,夺马千匹,擒斩甚众。因引兵往八议关,卒逢晋军万余骑,友伦乃分布兵士,多设疑军。因声鼓誓众,士伍奋跃,追斩数十里。其后,李罕之请以上党来归,为晋军所围。太祖遣友伦总步骑数万,越险救应,遂大破晋军。唐朝加检校司空、守藤州刺史。天复元年,岐、陇用兵,晋人乘虚侵于北鄙。友伦率徒兵三万径往矾山,晋人望尘奔逸。友伦与氏叔琮等蹑其辙,追至太原,摩垒挑战,获牛马万余。二年,领所部兵西赴凤翔,前后累接战。三年,昭宗归长安,制授友伦宁远军节度使、检校司徒,赐号迎銮毅勇功臣。及太祖东归,留友伦宿卫京师。岁余,因会宾击鞠,坠马而卒。昭宗辍视朝一日,诏赠太傅,归葬于砀山县。

开平初,有司上言曰:“东汉受命,伯升预其始谋;西周尚亲,叔虞荷其封邑。故皇兄存,凋零霜露,绵历岁时,恩莫逮于陟冈,礼方宏于事日。皇侄故邕州节度使友宁、故容州节度使友伦,顷因缔构,俱习韬钤,并以战功,殁于王事,永言带砺,合议封崇。”于是存追封朗王,友宁追封安王,友伦追封密王。

郴王友裕,字端夫,太祖长子也。幼善射御,从太祖征伐,性宽厚,颇得士心。唐中和中,太祖会并帅李克用攻围华州,贼将黄邺固守甚坚。俄有一人登陴大詈,克用令北骑连射,终不能中,命友裕射之,应弦而毙。大军喜噪,声震山谷,克用因以良弓百矢遗焉。太祖镇汴,表为宣武军牙校。及蔡贼殄灭,朝廷议功,加检校左仆射,寻为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景福元年,总大军伐徐。时朱瑾领兖、郓之众,为徐戎外援,阵于彭门南石佛山下。友裕纵兵击之,斩获甚众,瑾领残党宵遁。时都虞候朱友恭羽书闻于太祖,诬友裕按兵不追贼,太祖大怒,因驿骑传符,令裨将庞师古代友裕为帅,仍令按劾其事。会使人误致书于友裕,友裕惧,遂以数骑遁于山中。寻诣广王于辉州,以诉其冤。赖元贞皇后闻而召之,令束身归汴,力为营救,太祖乃舍之,令权知许州。乾宁二年,加检校司空,寻为武宁军节度留后。四年,太祖下东平,改天平军留后,加检校司徒。光启元年,再领许州。天复初,为奉国军节度留后。太祖兼镇河中,以友裕为护国军节度留后,寻迁华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兴德尹。天祐元年七月,兼行营都统,领步骑数万,经略邠、岐。十月,友裕有疾,将校乃谋旋师,寻卒于梨园,归葬东京。开平初,追赠郴王。乾化三年,又赠太师。

博王友文,本姓康,名勤,太祖养以为子,受禅后封为王。下有阙文为东京留守,嗜酒,颇怠于为政。友珪弑逆,并杀友文。末帝即位,尽复官爵。

友珪,小字遥喜,母失其姓,本亳州营妓也。唐光启中,帝徇地亳州,召而侍寝。月余,将舍之而去,以娠告。是时,元贞皇后贤而有宠,帝素惮之,由是不果携归大梁,因留亳州,以别宅贮之。及期,妓以生男来告,帝喜,故字之曰遥喜。后迎归汴。受禅后封郢王。开平四年十月,为检校司徒,充左右控鹤都指挥使,兼管四蕃将军。乾化元年,充诸军都虞候。二年,弑太祖篡位,均王以兵讨之,自杀,追废为庶人。《五代会要》云:郢王友珪,开平元年五月九日封,至乾化二年六月三日篡位,伪改凤历元年。三月十七日,京城军乱,侍卫袁象先率兵入宫,友珪自杀。少帝即位,追削为庶人。又载:周广顺中,张昭修实录,奏云:梁末帝之上,有郢王友珪,篡弑居位,未有纪录,请依《宋书》刘劭例,书为“元凶友珪”。案《梁实录》今无考。

福王友璋,太祖第五子,受禅后封。

贺王友雍,太祖第六子,受禅后封。

建王友徽,太祖第七子,受禅后封。

康王友孜,太祖第八子,末帝即位后封,以反诛。

猜你喜欢
  志第四 地理上·房玄龄
  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五·赵尔巽
  卷五百十七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卷五百二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卷二百八十七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卷四(起六月,尽七月)·韩愈
  卷十四·沈德符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第十卷 诸山 附:沙岛·缪荃孙
  弁言·佚名
  一 孔乙己的时代·周作人
  三、周公之事功·傅斯年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元吉·唐圭璋

      元吉字无咎,号南涧,许昌人。重和元年(1118)生。韩维四世孙,吕祖谦外舅。官至吏部尚书。淳熙十四年(1187)卒,年七十。有焦尾集词一卷。今佚。   点绛唇   十月桃花   木落霜浓,探春只道梅花未。嫩红相倚。灼灼新妆腻

  • 序·宋应星

      古人有思而后有诗,今人不然。其人不足思,且亦未尝思,乃假哭佯欢,累牍而出之,斯亦不足贵矣。人情有所思,必有所怜。思而不怜,恻隐之谓何也?夙因结习束发,即事沈郎,幸而僻心违俗,不愿谀尊贵,并不谄名山。刻羽引商,造成自嬉。玩货

  • 序·朱权

    猗欤盛哉,天下之治也久矣。礼乐之盛,声教之美,薄海内外,莫不咸被仁风于帝泽也;于今三十有余载矣。近而侯甸郡邑,远而山林荒服,老幼瞶盲,讴歌鼓舞,皆乐我皇明之治。夫礼乐虽出于人心,非人心之和,无以显礼乐之和;礼乐之和,自非太平之

  • 白莲集卷六·齐己

    唐 释齐已 撰寄东林言之禅子闲思相送后幽院闭苔钱使我吟还废闻君病未痊聴秋惟困坐怕客但佯眠可惜东牕月无寥过一年寒节日寄乡友嵗嵗逢寒食寥寥古寺家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原野稀疎雨江天冷澹霞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

  • 巻十二·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二宋 邵浩 编东坡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揺落幽人得嘉防露坐方独酌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铜鑪烧柏子石鼎煮山药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酬酢此生独何幸风防

  • 李师中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

  • 卷十七 漢紀九·司马光

      起重光赤奮若(辛丑),盡強圉協洽(丁未),凡七年。   孝武皇帝建元元年(辛丑、前一四O年)   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對者百餘人。廣川董仲舒對曰:「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

  • 大事记续编卷八·王祎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元年【汉刘盆子建世元年 梁刘永三年 成公孙述龙兴元年 淮南李宪三年 楚王秦丰二年 西平王卢芳元年】春正月平陵方望立前定安公婴为帝更始遣丞相李松击斩之【以夲纪通鉴目録修】赤眉二部防农

  • 五四七 谕内阁《开国方略》着大学士阿桂同办·佚名

    五四七 谕内阁《开国方略》着大学士阿桂同办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初四日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国史馆恭辑《开国方略》,着大学士 公阿桂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裆)

  • 桓玄传·魏收

    岛夷桓玄,字敬道,本是谯国龙亢的楚人。是伪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温很喜爱他,临终时嘱令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桓玄七岁的时候,袭承父爵被封为南郡公。登国五年(390),任司马昌明的太子洗马。桓玄志气无与伦比,总是要以雄豪来称

  • 赵起传·李百药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干。义旗建,高祖拜段荣为定州刺史,让起作段荣的典签。除奉车都尉。天平中,征任相府骑曹,累加中散大夫。世宗嗣位,出任建州刺史。迁为侍中。起在高祖时多次为

  • 杨佶传·脱脱

    杨佶,字正叔,南京人。幼年时聪慧过人,读书能自己断句,有见识者认为他是个奇才。成年之后,声名远扬。统和二十四年(1006),举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大理正。开泰六年(1017),转任仪曹郎,典掌书命,加谏议大夫。出为易州知州,治理政事

  • 韩礟传·脱脱

    韩窻,字公美,燕京人。他的先人在辽国做官,几代官运亨通,地位显达。韩窻五岁丧父,哭泣能尽哀。辽天庆二年(1112),韩窻高中进士第一名。补任右拾遗的官职,后转史馆修撰。曾迁任少府少监、乾文阁待制。又加任卫尉卿、知制诰,并充

  • 屠慰曾·周诒春

    屠慰曾 字鼎孚。年三十三岁。生于江苏苏州。本籍住址。江苏苏州中张家巷二十号。已婚。子一。初学于苏州中西学堂。及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土木工程。光緖三十三年。入伊里诺

  • 耕樵问答·颜钧

    道原 耕者问曰:“道本日用常行者也,而又原哉?” 樵夫曰:“咈也,人不自知日用即道,故推原道者,不可须臾离也。须臾不离,盖通天地之大,无外际也;虽隐微之小,无内隙也;达古今之久,无停息也;悬日月之明,察有无也。显诸形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五·念常

      (己丑) 正月抄数户计○庚寅九月日大赦。  (辛卯) 五月二十三日诏改按察司曰肃政廉访司。  (癸巳) 十月二十二日大赦。  ⊙至元三十年。杭州径山云峰和上示寂。师名妙高。句之长溪人。父讳鼒家。世业儒。

  • 她为什么死·王统照

    《她为什么死》将作者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都囊括其中。早期小说是有关“爱与美”的,表现了作者从开始追寻“爱与美”的理想到最终幻灭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和博爱思想。中期小说是忧患深沉、凝重宏阔的农村

  • 白话后汉书·范晔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汉光武建武元年(25)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一百九十六年史事。范晔以《东观汉记》为主,综合十八家后汉书成是编。此为《后汉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