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二 宗室

魏王承训,字德辉,高祖之长子也。少温厚,美姿仪,高祖尤钟爱。在晋累官至检校司空,国初授左卫上将军。高祖将赴洛,命承训北京大内巡检,未几,诏赴阙,授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府署,年二十六。高祖发哀于太平宫,哭之大恸,以至于不豫。是月,追封魏王。归葬于太原。

陈王承勋,高祖之幼子也。国初授右卫大将军。隐帝嗣位,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兴元尹,俄代侯益为开封尹,进位检校太师、兼侍中。乾祐三年冬十一月,萧墙之乱,隐帝崩,军情欲立勋为嗣。时勋已病,大臣及诸将请候勋起居,太后令左右以卧榻舁之以见,诸将就视,知勋之不能兴,故议立刘赟。周广顺元年春卒。周太祖下诏封陈王。

蔡王信,高祖之从弟也。少从军,渐至龙武小校。汉祖镇并州,为兴捷军都将,领龚州刺史、检校太保。国初,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兼义成军节度使,寻移镇许州,加太尉、同平章事。高祖寝疾大渐,杨邠受密旨遣信赴镇,信即时戒路,不得奉辞,雨泣而去。隐帝即位,加检校太师。关辅贼平,就加侍中。信性昏懦,黩货无厌,喜行酷法。掌禁军时,左右有犯罪者,召其妻子,对之脔割,令自食其肉,或从足支解至首,血流盈前,而命乐对酒,无仁愍之色。未尝接延宾客。在镇日,聚敛无度,会高祖山陵梓宫经由境上,信率掠吏民,以备迎奉,百姓苦之。初,闻杀杨邠、史宏肇,遽启宴席,集参佐宾幕,令相致贺。曰:“我谓天无眼,令我三年不能适意。主上孤立,几落贼手。诸公劝我一杯可也。”俄萧墙之变,忧不能食。寻有太后令,言立湘阴公,即令其子往徐州奉迎。数日,陈思让率马军经过城西,但令供顿,不敢出城。未几,澶州军变,王峻遣前申州刺史马铎领军赴州巡检,铎引军入城,信惶惑自杀。广顺初,追封蔡王。

湘阴公赟,为徐州节度使。乾祐元年八月中,有云见五色。明年冬杪,有鸟翔集于鲜碧堂庭树,黄质硃喙,金目青翼,绀趾黑尾,仅类于凤。有宾佐叹曰:“野鸟入室,主人将去。”旬浃而不知所之。乾祐三年冬十一月,周太祖驻军于京师,议立嗣君,奉太后诰,立赟为嗣。传诰之际,冯道笏坠于地,左右恶之。冯道至,赟出郊迎,常所乘马比甚驯服,至是马蹄啮奔逸,人不可制,乃以他马代之,时以为不祥。将离彭城,尝一日,天有白光一道自西来,照城中如昼,有声如雷,时人谓之天裂;又有巨星坠于徐野,殷然有声,或谓之天狗。后赟果废死。 案:《湘阴公传》原本残阙,考《十国春秋·湘阴公传》云:湘阴公赟,世祖子也,高祖爱之,以为己子。乾祐元年,拜武宁军节度使。二年,加同平章事。郭威既败慕容彦超于北郊,隐帝遇弑,威入京师,谓诸大臣密相推戴,及见宰相冯道等,道殊无意。威不得已,见道下拜,而道犹受拜如平时,徐劳之曰:“公行良苦。”威意色皆沮,以为大臣未有推己意,又难于自立,因与王峻入白太后,推择汉嗣。群臣乃共奏曰:“武宁节度使赟,高祖爱以为子,宜立为嗣。”乃遣太师冯道率百官往迎,道揣威意不在赟,直前问曰:“公此举由衷乎?”威指天为誓。道既行,语左右曰:“吾生平不作谬语人,今谬语矣。”道见,传太后意召之。赟行至宋州,威已自澶州为兵士拥还京师。王峻虑赟左右生变,遣侍卫马军指挥使郭崇威以兵七百骑卫赟。崇威至宋州,赟登楼问崇威所以来之意,崇威曰:“澶州军变,惧未察之,遣崇威护卫,非恶意也。”?召崇威,崇威不敢进。冯道出与崇威语,崇威乃登楼见赟。时护圣指挥使张令超帅步兵为赟宿卫,判官董裔说赟曰:“观崇威瞻视举措,必有异谋。道路皆言郭威已为天子,而陛下深入不止,祸其至哉。请急召令超,谕以祸福,使夜以兵劫崇威所属士卒,明日掠睢阳金帛,募士卒,北走太原。彼新定京邑,未暇追我,此策之上也。”赟犹豫未决。是夕,崇威密诱令超归郭氏,尽夺赟部下兵。郭威以书召道先归,留其副赵上交、王度奉赟入朝太后,道乃辞赟先还。赟谓道曰:“寡人此来,所恃者以公三十年旧相,是以不疑。”道默然。赟客将贾贞等数目道,欲图之,赟曰:“勿草草,事岂出于公耶!”道已去,崇威乃幽赟于外馆,杀贾贞、董裔及牙内都虞候刘福、孔目官夏昭度等。郭威已监国。太后乃下诏曰:“比者,枢密使威,志安宗社,议立长君,以徐州节度使赟,高祖亲近,立为汉嗣,乃自籓镇,召赴京师。虽诰命已行,而军情不附。天道在北,人心靡东,适当改卜之初,俾应分士之命。赟可降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封湘阴公。”赟卒以杀死。《五代史补》:郭忠恕,七岁童子及第,富有文学,尤工篆隶。尝有人于龙山得鸟迹篆,忠恕一见,辄诵如宿习。乾祐中,湘阴公镇徐州,辟为推官。周祖之入京师也,少主崩于北冈,周主命宰相冯道迎湘阴公,将立之。至宋州,高祖已为三军推戴。忠恕知事变,乃正色责道曰:“令公累朝大臣,诚信着于天下,四方谈士,无贤不肖皆以为长者,今一旦返作脱空汉,前功业并弃,令公之心安乎?”道无言对。忠恕因劝湘阴公杀道以奔河东,公犹豫未决,遂及于祸。忠恕窜迹久之,晚年尤好轻忽,卒以此败,坐除名配流焉。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三·张廷玉
  第七十三回 夺亲情相臣嫉谏 规主阙母教流芳·蔡东藩
  第八回 明守将献城卖友 清太宗获玺称尊·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四·佚名
  卷六【十二则】·岳珂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纪昀
  卷八十一·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八上·袁枢
  卷一百十九·张守节
  顺宗后答己传·宋濂
  樊山政书卷十九·樊增祥
  卷第六十八·佚名
  15.曹刿抗击齐军·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牢子上,云)手执无情棒,怀揣滴泪钱。晓行狼虎路,夜伴死尸眠。自家是五衙都首领。今有同知的大夫人、二夫人和王六斤,下在这牢里面。与我拿将出来!(大旦、搽旦同王六斤上)(搽旦云)俺两个又无罪过。俺这里坐的,看有甚么人来

  • 卷三百五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七 黄泽【字敬仲侯官人】 九日登凤丘山 秋气何凄清登高豁怀抱采菊簪白头轻风落乌帽故人隔层霄情深寡音耗欲往从之游翅短无由到林幽草青青川渺沙

  •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四常衮常衮京兆人天宝末举进士历太子正字宝应二年为翰林学士考功员外郎中知制诰文章俊拔当时推重永泰元年迁中书舍人累上章陈西北利害代宗甚顾遇之加集贤院学士大历初拜门下侍郎同平

  • 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三·赵尔巽

      辛从益 张鳞 顾皋 沈维鐈 朱为䦷 程恩泽 吴杰   辛从益,字谦受,江西万载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以母老陈请终养。嘉庆十七年,起复补原官。会京畿多雨,诏发廪平粜,从益在事,釐剔弊端,实惠及民,时称

  • 卷二十七·韩二·佚名

    楚围雍氏五月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崤。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金笔,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崤。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

  • 读礼通考卷四·徐乾学

    丧期四干学案读礼始丧期何也曰古民质无有丧期后代圣人因天地万物有终始而为之制其説以期为断父至尊母至亲故加隆以尽孝子之恩加之则倍故再期也丧服小记云再期之丧三年也期之丧二年也九月七月之丧三时也五月之丧二时也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曾国藩的治兵术·恽逸群

    湘乡曾涤生(国藩)为中国近百年间的重要人物,捧他的颂之为圣人,骂他的就谥之曰汉奸。究竟他是好是坏,极易判断,只要看帮谁办事,反对的是那一阶级,就黑白分明。他死于南京的两江总督任内,南京玄武湖一个亭子上过去悬挂他的遗像,辛

  • 卷之七十一·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一 传第五十五 扎萨克多罗郡王车布登扎布列传 车布登扎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超勇襄亲王策凌次子初授一等台吉雍正九年从剿凖噶尔贼於苏克阿勒达呼 赐冠服十年由克

  • ●皇朝通典卷十八·佚名

    選舉一 ○選舉一 (臣)等謹按杜佑選舉典首歷代制次雜議論考績即附歷代制後用人之得失致治之興衰可考而知也自秦至唐悉載杜典自宋迄明則五朝續通典備載焉竊惟選舉之制肇於成周漢唐以來不相沿襲迨至故明末造士則專尚文藝而

  • 卷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九户部户口凡编审八旗户口以三年为率届期移文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及盛京将军各省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饬所属佐领简稽丁壮登名於籍达部汇疏以闻以周

  • 何锦棠·周诒春

    何锦棠 年二十九岁。广东籍。生于檀香山。已婚。初学于檀香山鄂湖学校。为学校杂志襄理。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经济学。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又得演讲第二名奖。为威斯康心万国会书记中 国

  • 總序·佚名

    ○王諱懌字樂天。成宗大王第二子,母妃貞顯王后尹氏。燕山昏虐,宗社將危,衆議推戴。性仁孝勤儉,善於聽斷。謹祀、恤民,恭以接下,優納諫諍。誠心事大,終始不替,不崇信異端,不好遊畋、聲色,玩戲奢靡之事,亦不留心。中年好學、樂善,銳

  • 无为而治·孔子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①正南面②而已矣。” 【注释】 ①恭己:使自己庄严端正。②正南面:坐北向南临朝。 【译文】 孔子说:“自己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就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不过是庄

  • 《诗经》简介·佚名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

  • 万章上·孟子

    本篇以长文为主,内容几乎全是有关尧、舜、禹、汤、孔子百里奚等三代贤王和春秋贤人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一般读者读来较为生涩,全篇原文共9章,本书除9·5“君权谁授”为全章外,前面3章均为节选。

  • 圣殿·福克纳

    长篇小说,美国威廉·福克撰。《圣殿》出版于一九三一年,是福克纳第一部获得大量读者的小说。上世纪二十年代,南方小镇有一帮以金鱼眼为首的私酒贩子。天真的女大学生谭波儿被男友抛弃后混到这帮人中,惨遭强奸,后又被金鱼眼

  • 催官篇·赖文俊

    二卷。宋赖文俊 (生卒年不详)撰。赖文俊.字太素,处州 (今属浙江省)人,曾官于建阳,好相地之术,后弃职浪游,号布衣子,世称赖布衣,撰有 《绍兴大地八钤》、《三十六钤》、《催官篇》等。《催官篇》一书,分 《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