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六

房知温,字伯玉,兖州瑕丘人也。少有勇力,籍名于本军,为赤甲都官健。 《玉堂闲话》:知温少年,与外弟徐某为盗于兖、郓之境。 梁将葛从周镇其地,选置麾下。时部将牛存节屯于镇,好摴博,每求辨采者,知温以善博见推,因得侍左右,遂熟于存节。及王师范遣刘鄩据兖州,梁祖命存节将兵讨之,知温夕缒出奔,存节喜而纳焉。明夜,窃良马一驷,复入城,鄩乃擢为裨将。鄩降,隶于同州刘知俊,知俊补为克和军使。知俊奔岐,改隶魏州杨师厚,以为马步军校,渐升至亲随指挥使,继加检校司空。庄宗入魏,赐姓,名绍英,改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加检校司徒、澶州刺史、行台右千牛卫大将军。庄宗平梁,历曹、贝州刺史,权充东北面蕃汉马步都虞候,遣戍瓦桥关。明宗自邺入洛,知温与王晏球首赴焉。明宗自总管府署知温滑州两使留后。天成元年,授兖州节度使。明宗即位,诏充北面招讨,屯于卢台军。以卢文进来归,加特进、同平章事,赏招讨之功也。后除乌震为招讨副使,代知温归镇。知温怒震遽至,有怨言,因纵博,诱牙兵杀震于席上。会次将安审通保骑军隔河按甲不动,知温惧不济,乃束身渡水,复结审通,逐其乱军以奏。时朝廷姑息知温,下诏于邺尽杀军士家口老幼凡数万,清漳为之变色。寻诏遣知温就便之镇,以安反侧。俄改徐州节度使,加兼侍中。会朝廷起兵伐高季兴,授荆南招讨使,知行府事。寻丁母忧,起复云麾将军,墨缞即戎,竟无功而还。长兴中,节制文阳。越二年,除平卢军节度使,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东平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天福元年冬十二月辛巳,卒于镇。赠太尉,归葬于瑕丘,诏立神道碑。

知温性粗犷,动罕由礼。每迎待王人,不改戎服,寡言笑,多纵左右排辱宾僚,他日知误,亦无愧色。始与唐末帝尝失意于杯盘间,以白刃相恐,及末帝即位,知温忧甚,末帝乃封王爵以宁之也。知温径赴洛阳,申其宿过,且感新恩,末帝开怀以厚礼慰而遣之。及还郡,厚敛不已,积货数百万,治第于南城,出则以妓乐相随,任意所之,曾不以政事为务。有幕客颜衎者,正直之士也,委曲陈其利病,知温不能用焉。及高祖建义入洛,尚不即进献,耀兵于牙帐之下,衎正色谓曰:“清泰富有天下,多力善战,岂明公之比!而天运有归,坐成灰烬。今青州迁延不贡,何以求安?千百武夫,无足为恃,深为大王之所忧也。”知温遂驰表称贺,青人乃安。未几,以沈湎成疾而卒,部曲将吏分其所聚,例为富室。衎又劝其子彦儒进钱十万贯,以助国用,朝廷除彦儒为沂州刺史。其家幸获保全,皆衎之力也。

王建立,辽州榆社人也。曾祖秋,祖嘉,父弁,累赠太保。建立少鸷猛无检。明宗领代州刺史,擢为虞候将。庄宗镇晋阳,以诸陵在代郡,遣女使飨祭,其下有扰于民者,建立必捕而笞之。庄宗怒,令收之,为明宗所护而免,由是知名。明宗历迁籓镇,皆署为牙门都校,累奏加检校司空。及明宗为魏军所迫,时皇后曹氏、淑妃王氏在常山,使建立杀其监护并部下兵,故明宗家属因而保全。及即位,以功授镇州节度副使,加检校司徒,旋为留后。未几,正授节旄,继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会王都据中山叛,密使通弟兄之好。 《通鉴》:王都阴与谋复河北故事,建立阳许而密奏之。 安重诲素与建立不协,知其事,奏之。明宗虑陷建立,寻征赴阙, 《通鉴》:建立奏重诲专权,求入朝面言其状,帝召之。 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判盐铁户部度支,充集贤殿大学士。天成四年,出为青州节度使。五年,移镇上党,辞不赴任,请退居丘园,制以太子少保致仕,建立自是郁郁不得志。长兴中,尝欲求见,中旨不许,皆重诲蔽之也。清泰初,末帝召赴阙,授天平军节度使。建立少历军校,职当捕盗,及位居方伯,为政严烈。闾里有恶迹者,必族而诛之,其刑失于入者,不可胜纪,故当时人目之为“王垛叠”,言杀其人而积其尸也。后闻末帝失势,杀副使李彦赟及从事一人,报其私怨,人甚鄙之。高祖即位,再为青州节度使,累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建立晚年,归心释氏,饭僧营寺,戒杀慎狱,民稍安之。天福二年,封临淄王。明年,封东平王。五年,入觐,高祖曰:“三纪前老兄,宜赐不拜。”仍许肩舆入朝,上殿则使二宦者掖之,论者荣之。寻表乞休致,高祖不允。乃授潞州节度使,割辽、沁二州为上党属郡,加检校太师,进封韩王,以光其故里。至镇逾月而疾作,有大星坠于府署,建立即召宾介竺岳草遗章,又谓其子守恩曰:“榆社之地,桑梓存焉,桑以养生,梓以送死。余生为寿宫,刻铭石室,死当速葬,葬必从俭,违吾是言,非孝也。”旋以病笃而卒,年七十。册赠尚书令。建立先人之坟在于榆社,其岗阜重复,松桧蔼然,占者云“后必出公侯”,故建立自为墓,恐子孙易之也。子守恩,《周书》有传。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祖嗣,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父公政,历职至平塞军使,累赠太傅。福便弓马,少事后唐武皇,累补军职,充承天军都监。庄宗嗣位,尝谓左右曰:“我本蕃人,以羊马为活业。彼康福者,体貌丰厚,宜领财货,可令总辖马牧。”由是署为马坊使,大有蕃息。及明宗为乱兵所迫,将离魏县,会福牧小坊马数千匹于相州,乃驱而归。明宗即位,授飞龙使,俄转磁州刺史,充襄州兵马都监。寻以江陵叛命,朝廷举兵伐之,以福为荆南道行营兵马都监,俄以王师无功而还。福善诸蕃语,明宗视政之暇,每召入便殿,谘访时之利病,福即以蕃语奏之。枢密使重诲恶焉,常面戒之曰:“康福但乱奏事,有日斩之!”福惧。会灵武兵马留后韩浔,以人情不协,虑为所图,上表请帅,制加福光禄大夫、检校司空,行凉州刺史,充朔方、河西等军节度,灵威雄警甘肃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温池榷税等使。福之是拜,盖重诲嫉而出之,福泣而辞之。明宗宣重诲别与商议,重诲奏曰:“臣累奉圣旨,令与康福一事,今福骤升节镇,更欲何求!况已有成命,难于改移。”明宗不得已,谓福曰:“重诲不肯,非朕意也。”福辞,明宗曰:“朕遣兵援助,勿过忧也。”因令将军牛知柔领兵送赴镇。行次青岗峡,会大雪,令人登山望之,见川下烟火,吐蕃数千帐在焉,寇不之觉,因分军三道以掩之。蕃众大骇,弃帐幕而走,杀之殆尽,获玉璞、羊马甚多。到镇岁余,西戎皆款附,改赐福耀忠匡定保节功臣,累加官爵。福镇灵武凡三岁,每岁大稔,仓储盈羡,有马千驷,因为人所谮。安重诲奏曰:“累据使臣所言,康福大有宝货,必负朝廷。”明宗密遣人谓曰:“朕何负于卿,而有异心耶!”福奏曰:“臣受国重恩,有死无贰,岂愿负于圣人,此必谗人之言也。”因表乞入觐,不允。及再上章,随而赴阙,移授彰义军节度使,又转邠州,检校太傅。清泰中,移镇秦州,加特进、开国侯,充西面都部署。高祖受命,就加检校太尉、开国公。未几,又加同平章事。及移领河中,加兼侍中。以天和节入觐,改赐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加开府仪同三司,增食邑至五千户,实封五百户。久之,受代归阙。天福七年秋,卒于京师,年五十八。赠太师,谥曰武安。

福无军功,属明宗龙跃,有际会之幸,擢自小校,暴为贵人,每食非羊之全髀不能饫腹,与士大夫交言,懵无所别。在天水日,尝有疾,幕客谒问,福拥衾而坐。客有退者,谓同列曰:“锦衾烂兮!”福闻之,遽召言者,怒视曰:“吾虽生于塞下,乃唐人也,何得以为烂奚!”因叱出之,由是诸客不敢措辞。复有末客姓骆,其先与后唐懿祖来自金山府,因公宴,福谓从事辈曰:“骆评事官则卑,门族甚高,真沙陀也。”闻者窃笑焉。

子三人:长曰延沼,历随、泽二州刺史;次曰延泽、延寿,俱历内职焉。

安彦威,字国俊,代州崞县人。少时以军卒得隶唐明宗麾下,彦威性善射,颇谙兵法,明宗爱之,累历籓镇。彦威常为衙将,所至以谨厚见称。明宗入立,秦王从荣镇邺都,以彦威为护圣指挥使。从荣判六军,彦威入司禁卫,遥领镇州节度使。高祖即位,尤倚彦威,即拜为北京留守,加同平章事。 《通鉴》:彦威入朝,上曰:“吾所重者信与义。昔契丹以义救我,我今以信报之。闻其征求不已,公能屈节奉之,深称朕意。”对曰:“陛下以苍生之故,犹卑辞厚币以事之,臣何屈节之有!”上悦。 移镇宋州。是时河决滑州,命彦威集丁夫塞之,彦威出私钱募民治堤,堤成,滑人赖之。迁西京留守。岁饥,彦威开仓廪赈饥,有犯法者,皆宽贷,民免于流散,彦威之力也。旋丁母忧,哀毁过制。少帝与契丹构衅,授彦威北面行营副都统,彦威悉率家财佐军,人称其忠。开运中,卒,赠太师。

彦威与太妃为同宗,少帝以舅事之,彦威未尝自以为言。及卒,太妃与少帝临丧,人始知为国戚,闻者益重其人焉。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也,唐潞州节度使抱真之后。曾祖融、祖毅、父矩,皆不仕。周年十六,为内丘捕贼将,以任侠自负。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兵,行旅无援者不敢出郡邑。有士人卢岳,家于太原,携妻子囊橐寓于逆旅,进退无所保,唯与所亲相对流涕,周悯之,请援送以归。行经西山中,有贼夜于林麓间俟之,射卢岳,中其马。周大呼曰:“尔为谁耶?”贼闻其声,相谓曰:“李君至此矣。”即时散走。岳全其行装,至于家。周将辞去,岳谓周曰:“岳明历象,善知人。子有奇表,方颐隆准,眉目疏朗,身长七尺,乃将相之材也。河东李氏将有天下,子宜事之,以求富贵。”周辞以母老而归。既而梁将葛从周拔邢、洺,唐武皇麾兵南下,筑垒于青山口。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庄宗入魏,率兵屯临河、杨刘,所至与士伍同甘苦。周尤善守备,一日奔母丧,以他将代之,既出,则其城将陷,庄宗即遣追之,使墨缞从事。会庄宗北征,周与寺人焦彦宾守杨刘城, 《九国志·焦彦宾传》:彦宾字英服,沧州清池人。少聪敏,多智略,事武皇,尤所委信。及庄宗即位,迁左监门卫将军,充四方馆使,出护邢州军。 梁将王彦章以数万众攻之。周日夜乘城,躬当矢石,使人驰告庄宗,请百里趋程,以纾其难。庄宗曰:“李周在内,朕何忧也!”遂日行二舍,不废畋猎,既至,士众绝粮三日矣。及攻围既解,庄宗谓周曰:“微卿九拒之劳,诸公等为梁人所掳矣。”同光中,历相、蔡二州刺史,及蜀平,授西川节度副使。天成二年春,迁遂州两使留后,寻正授节旄,未几,受代归阙。三年秋,出为邠州节度使,会庆州刺史窦廷琬据城拒命,周奉诏讨平之。长兴、清泰中,历徐、安、雍、汴四镇,所至无苛政,人皆乐之。高祖有天下,复镇邠州,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侍中。及罢镇赴阙,会少帝幸澶渊,以周累朝耆德,乃命为东京留守。车驾还京,授开封尹。及遘疾,梦焚旌旗铠甲,因自嗟叹,上章请退,寻卒于官,时年七十四。诏赠太师,陪葬于明宗徽陵之北。

张从训,字德恭。本姑臧人,其先回鹘别派,随沙陀徙居云中,后从唐武皇家于太原,从训遂为太原人。祖君政,云州长史,识蕃字,通佛理。父存信,河东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武皇赐姓名,眷同亲嫡,前史有传。天福中,赠太师、中书令,追封赵国公。从训读儒书,精骑射,初为散员大将,天祐中,辖沙陀数百人,屯壶关十余岁,节度使李嗣昭委遇之。庄宗与梁人相拒于德胜口,征赴军前,补充先锋游奕使,俄转云捷指挥使、检校司空,赐名继鸾,从诸子之行也。明宗微时,尝在存信麾下为都押牙,与从训有旧,及即位,授石州刺史,复旧姓名。历宪、德二州刺史。高祖之镇太原也,为少帝娶从训长女为妃。清泰初授唐州刺史。三年,高祖举义,从训奉唐末帝诏,征赴行在,分领乡兵,次于团柏谷,兵败宵遁,潜身民间。高祖入洛,有诏搜访,月余乃出焉,及见戚里之故,深加轸恻。寻授绛州刺史、检校太保,在任数年,天福中,卒于官,年五十二。少帝以后父之故,超赠太尉。

弟从恩仕皇朝,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卒。

李继忠,字化远,后唐昭义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嗣昭之第二子。嗣昭,《唐书》有传。继忠少善骑射,从父征讨有功,庄宗手制授检校兵部尚书,充感义马军指挥使,改潞府司马,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充安义都巡检使。天成中,自北京大内皇城使转河东行军司马,入为右骁卫将军。未几,授成德军司马,加检校司徒。高祖即位,二年三月,授沂州刺史,加检校太保,寻移棣州刺史。继忠旧苦风痹,皆辞以地远,乃授单州刺史,仍加输忠奉国功臣。三年,入为右神武统军。四年三月,出领隰州。七年八月,移刺泽州。开运元年,复入为右监门大将军。三年秋,以疾卒于东京,年五十一。

始继忠母杨氏善治产,平生积财巨万。及高祖建义于太原,杨已终,继忠举族家于晋阳。时以诸军方困,契丹援兵又至,高祖乃使人就其第,疏其复壁,取其旧积,所获金银纨素甚广,至于巾屦琐屑之物,无不取足。高祖既济大事,感而奇之,故车驾入洛,继忠虽有旧恙,连领大郡,皆杨氏之力也。

李顷,陈州项城人,即河阳节度使、兼侍中罕之子也。罕之,《梁书》有传。唐光启中,罕之与河南张全义为仇,交相攻击,罕之兵败,北投太原,武皇以泽州处之,罕之将赴任,留顷为质焉。时庄宗未弱冠,因与顷游处,甚相昵狎。光启初,罕之自泽州袭据潞州,送款于梁,武皇以顷父叛,将杀之,庄宗密与骏骑,使逃出境,顷遂奔河南。梁祖以其父子归己,委遇甚厚。天复中,梁祖自凤翔送唐昭宗归长安,留军万人,命侄友伦与顷总之,以宿卫为名。及梁祖逼禅,累掌禁兵,倚为肘腋。庶人友珪立,授顷检校尚书右仆射、右羽林统军。梁末帝之诛友珪,顷预其谋,寻历随州刺史,复为右羽林统军。同光初,庄宗入汴,召顷见之,庄宗忻然,授卫州刺史,加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明宗朝,授衍州刺史。长兴中,检校太傅、右神武统军。高祖即位之二年,加特进、检校太尉、右领军卫上将军。三年,进封开国伯。五年,迁左领军卫上将军。寻以病卒,年七十。制赠太师。顷性温雅,不暴虐,凡刺郡统众,颇有畏爱,及卒,人甚惜之。

子彦弼,在太原日,因顷走归梁朝,武皇怒,下蚕室加熏腐之刑,后籍于内侍省,卒焉。

周光辅,太原人,后唐蕃汉马步总管、幽州节度使德威之长子也。德威,有传在《唐书》。光辅年甫十岁,补幽州中军兵马使,有成人之志,德威以牙军委之,麾下咸取决焉。及长,体貌魁伟,练于戎事。父卒,授岚州刺史,从庄宗平梁,迁检校尚书左仆射、汝州防御使,仍赐协谋定乱功臣。天成初,移汾州。四年,入为右监门卫大将军。长兴、清泰中,历陈、怀、磁三郡,继加检校司徒。高祖即位,授蔡州刺史,岁余,卒于郡,时年三十五。赠太保。光辅以功臣子,历数郡皆无滥政,竟善终于官,虽享年不永,亦可嘉也。

光辅有弟数人,光贞历义、乾二州刺史,入为诸卫将军。光逊继为蔡州刺史。光赞任青州行军司马,及杨光远叛灭,贬商州司马,会赦征还,寻卒于家。

符彦饶,唐庄宗朝蕃汉总管存审之第二字也。存审,《唐书》有传。彦饶少骁勇,能骑射。唐天祐十五年冬,庄宗与梁大战于胡柳陂,彦饶与弟彦图俱从其父血战,有功,庄宗壮之,因用为骑将。同光中,以功授曹州刺史。明宗即位,改刺沂州。天成中,屯守梁园,会起军北戍塞下,时有偏校以宣武之帅,迫彦饶为之,彦饶绐许其请,明日,杀为恶者奏之,时人嘉其方略。长兴中,为金州防御使,为政甚有民誉,其后略迁节镇。天福初,为滑州节度使,累官至检校太傅。二年七月,范延光据邺都叛,朝廷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白奉进率骑军三千,屯于州之开元寺。一日,彦饶与奉进因事忿争于牙署,事具奉进传中。是时,奉进厉声曰:“尔莫是与范延光同反耶?”拂衣而起,彦饶不留,帐下介士大噪,擒奉进杀之。奉进从骑散走,传呼于外。时步军都校马万、次校卢顺密闻奉进被害,即率其部众攻滑之子城,执彦饶以出。遣裨校方太拘送阙下,行及赤冈南,高祖遣中使害于路左。

罗周敬,字尚素,邺王绍威之弟三子也。绍威,《梁书》有传。周敬幼聪明,八岁学为诗,往往传于人口,起家授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梁乾化中,以兄周翰节制滑台,卒于官,乃以周敬继之,命为两使留后,寻正授旄钺,时年十岁。未几,改授许州节度使,继加检校尚书左仆射。逾三年,征授秘书监、检校司空、驸马都尉,尚梁普安公主,旋移光禄卿。庄宗即位,历左右金吾大将军。初,唐天祐中,绍威尝建第于洛阳福善里,及庄宗入洛,以梁租庸使赵岩宅赐明宗。同光中,明宗在洛,以趋内稍远,乃召周敬议易其第,周敬诺之。后明宗即位,一日梦中见一人,仪形瑰秀,若素识者,梦中问曰:“此得非前宅主罗氏子?”及寤,访其子孙,左右对曰:“周敬见列明廷。”召至,果符梦中所见。明宗谓侍臣曰:“朕不欲使大勋之后久无土地。”因授同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长兴中,入为左监门卫上将军,四迁诸卫上将军。天福二年卒,时年三十二。赠太傅。

郑琮,太原人也。始事唐武皇为五院军小校,屡有军功。庄宗在河上,为马步都虞候。戎伍之事,一睹不忘,凡所诘问,应答如流,故所在知名。唐同光末,从明宗伐魏州,时军情有变,明宗退守魏县,未知趋向。安重诲将征兵于四方,琮在帐前,历数诸道屯军及主将姓名,附口传檄,相次而至。明宗即位,嘉其功,授防州刺史,秩满,父老请留。三年,授左羽林统军。唐长兴二年二月,出刺武州。高祖即位,复居环卫。久之,以俸薄家贫,郁郁不得志。天福中,以疾终于官。赠司徒。

猜你喜欢
  雍正上谕 仁君何以要对弥天重犯网开一面·雍正
  卷二百五十六·杨士奇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接收报馆·恽逸群
  第三十三卷 仕 绩 二 四·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 列传一百九·纪昀
  八○ 巡视南城监察御史胡翘元奏请停纂修提调等官自行保举誊录等事折·佚名
  敬乡录卷四·吴师道
  卷一百二十八·司马迁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陆云标
  高祖本纪第八·司马迁
  杨时传·脱脱
  李自成传·张廷玉
  李芳传·张廷玉
  十三 “大上海”的计划与实施(1926)·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二出 聚义·许自昌

    【三台令】〔外小生戎服上〕囹圄拘系贤良。山寨驱驰虎狼。声势甚鸱张。管直捣有谁抵当。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外〕我们今日往救宋戴两个好汉。不免要惊动大队人马。快请众兄弟们到忠

  • 卷十八·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八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十八【律诗五言七言凡九十四首】 夜入瞿唐峡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一作艰】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一作帛】开逆风惊浪起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於灧澦堆

  • 卷十·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十【感伤古调诗七十八首】 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

  • 卷二·叶昌炽

    六九、东丹王倍海上小山压大山,大山力比小山孱。穹庐未可藏书卷,望海堂中誓不还。《辽史》:“东丹王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也。幼聪敏好学。太祖破渤海大諲譔,改其国曰‘东丹’,以倍为人皇王主之,建元甘露。后

  • 吴伟业·龙榆生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人。明万历三十七年(一六○九)生。弱冠,举崇祯辛未(一六三一)科会试第一,廷试第二,官至少詹事。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假归。清世祖闻其名,力迫入都,累官国子监祭酒。以病乞归,康熙十

  •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九 东汉世系表略 刘氏系出景帝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囘囘生南顿令钦是为皇考初为济阳令生光武帝於县舍有赤光照室中钦异焉县界有嘉禾生一茎

  •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佚名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真按:陆费墀办事毫无章法】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浙江巡抚琅<玕>,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奉上谕:据纪昀奏前赴

  • 殷景仁传·沈约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曾祖父殷融,晋朝太常。祖父殷茂,散骑常侍、特进、左光禄大夫。父亲殷道裕早亡。殷景仁小时候就有成就大业的胸怀,司徒王谧见到他就将女儿许配给他。他始任刘毅的后军参军、高祖的太尉行参军。他建议朝

  • 郁林王本纪·萧子显

    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是文惠太子萧长懋的长子。小名法身。世祖即位后,封他为南郡王,食邑两千户。永明五年(487)十一月七日,在东宫崇政殿举行加冠成人(二十岁)典礼。当天小会,赐给王公以下官员帛数量不一,并给他配备两位辅佐

  • 陈禾传·脱脱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历任升辟雍博士。当时时尚以传注记问为学,陈禾开始崇尚义理,黜却浮华。入宫对答时符合皇上心意,被提升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蔡京派酷吏李孝寿穷追章纟延铸钱之案,连及士大夫

  • 卷二百七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崇儒东汉章帝元和二年春帝东廵还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大会孔氏命儒者讲论兰台令史孔僖因自陈谢帝曰今日之会宁於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

  • 卷三十六 镐王郑王之杀·李有棠

    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章宗即位。夏闰五月丙子,进封赵王永中为汉王,赐修公廨钱三百万,特加其子实古纳银青荣禄大夫,阿里罕奉国上将军。初,世宗明德皇后生显宗、赵王苏尼、越王萨唠勒,二王皆早卒。元妃张氏生永中及越王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三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嗔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嗔

  • 三十国春秋辑本·汤球

    不分卷。清汤球撰。汤球辑有《十六国春秋辑补》,该书共编辑了十八种史部久佚之书,包括萧方等的 《三十国春秋》、常璩的 《蜀李书》、和苞的《汉赵记》、武敏之的《三十国春秋》、田融的《赵书》、吴笃的《赵书》、王度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吴谦

    伤寒类著作。清吴谦等纂注。十七卷。谦有《医宗金鉴》已著录(即《医宗金鉴》卷一~十七)。是书因《伤寒论》流传既久,残缺不全,存者编次传写多误,欲正其错讹,删繁补遗,遂博采诸家精华,辑成此书。约当乾隆七年(1742)编入

  • 佛说百佛名经·佚名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舍利弗问,佛唱百名,敕令夜三,昼三,各诵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