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宗纪六

天成四年春正月壬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仪。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奏:“臣孙赞,年五岁,默念《论语》、《孝经》,举童子,于汴州取解就试。”诏曰:“都尉之子,太尉之孙,能念儒书,备彰家训,不劳就试,特与成名。宜赐别敕及第,附今年春榜。”戊子,放元年应欠秋税。以左卫上将军安崇阮为黔南节度使。壬辰,回鹘入朝使彻伯尔等五人各授怀化司戈放还。以北京副留守冯赟为宣徽使、判三司。戊戌,禁天下虚称试摄衔。西川孟知祥奏:“支属刺史乞臣本道自署。”

二月乙巳,王晏球奏,此月三日收复定州,获王都首级,生擒契丹托诺等二千余人。百僚称贺已毕,乃诏取今月二十四日车驾还东京。辛亥,以北面行营招讨使、宋州节度使王晏球为郓州节度使,加兼侍中;以北面行营副招讨使、沧州节度使李从敏为定州节度使;以北面行营兵马都监、郑州防御使张虔钊为沧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加兼侍中。乙卯,以枢密使赵敬怡权知汴州军州事。丙辰,邢州奏,定州送到伪太子李继陶,已处置讫。辛酉,帝御咸安楼受定州俘馘,百官就列,宣露布于楼前,礼毕,以王都首级献于太社。王都男四人、弟一人,托诺父子二人,并磔于市。《五代会要》:尚书兵部宣露布于楼前,宣讫,尚书刑部侍郎张文宝奏曰:“逆贼王都首级请付所司。”大理卿萧希甫受之以出,献于郊社,其王都男并蕃将等磔于开封桥。时露布之文,类制敕之体,盖执笔者误,颇为识者所嗤。枢密使赵敬怡卒,赠太傅。以端明殿学士赵凤权知汴州军州事。甲子,车驾发汴州。丙寅,至郑州。赐左仆射致仕郑珏钱二十万。丁卯,宰相崔协卒,诏赠尚书右仆射。东都留守、太子少傅李琪等奉,至偃师县奉迎。时琪奏章中有“败契丹之凶党,破真定之逆城”之言。诏曰:“契丹即为凶党,真定不是逆城,李琪罚一月俸。”庚午,车驾至自汴州。

三月甲戌,冯道进表乞命相。丙戌,诏皇城使李从璨贬授房州司户参军,仍令尽命。从璨,帝之诸子也。先是,帝巡幸汴州,留从璨以警大内,从璨因游会节园,酒酣,戏登御榻。安重诲奏之,故置于法焉。壬辰,中书奏:“今后群臣内有乞假觐省者,请量赐茶药。”从之。乙未,以前郓州节度使符习为汴州节度使。丙申,诏邺都、幽、镇、沧、邢、易、定等州管内百姓,除正税外,放免诸色差配,以讨王都之役,有挽运之劳也。

夏四月庚子朔,禁铁钅?钱。壬寅,重修广寿殿成,有司请以丹漆金碧饰之,帝曰:“此殿经焚,不可不修,但务宏壮,不劳华侈。”湖南奏,败荆南贼军于石首镇。诏沿边置场买马,不许蕃部直至阙下。先是,党项诸蕃凡将到马,无驽良并云上进,国家虽约其价以给之,及计其馆谷锡赉,所费不可胜纪。计司以为耗蠹中华,遂止之。壬子,以皇子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从荣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以皇子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厚为北京留守;以河阳节度使赵延寿为宋州节度使;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镇南军节度使康义诚为河阳节度使。契丹寇云州。癸丑,契丹遣纽赫美棱等复率其属来朝贡,称取托诺等骸骨,并斩于北市。甲寅,以端明殿学士赵凤为门下侍郎兼工部尚书、平章事。丙辰,谏议大夫致仕、袭文宣公孔邈卒。庚申,以王建立、孔循带中书直省吏归籓,并追回。壬戌,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兼北面行营招讨使,镇州节度使范延光加检校太傅。戊辰,中书奏:“五月一日,应在京九品已上官,及诸道进奉使,请准贞元七年敕,就位起居,永为恆式。”从之。

五月己巳朔,帝御文明殿受朝。丙子,以夔州节度使西方邺卒辍朝。丁丑,大理卿李保殷卒。己卯,以忠武军节度使索自通为京兆尹,充西京留守;以左威卫上将军朱汉宾为潞州节度使。乙酉,以黔州节度使安崇阮为夔州节度使,以左骁卫上将军张温为洋州节度使,以黔州留后杨汉宾为本州节度使。中书奏:“太常寺定少帝谥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伏以少帝今不入庙,难以言宗,只云昭宣光烈孝皇帝。”从之。丁亥,以凤州武兴军留后陈皋为武兴军节度使,以新州威塞军留后翟璋为威塞军节度使。壬辰,以权知尚书右丞崔居俭为尚书右丞。诏葺天下廨宇。丙申,襄州奏,荆南高从诲乞归顺。云州奏,契丹犯塞。

六月辛丑,以左散骑常侍姚顗为兵部侍郎。壬寅,夔州节度使杨汉章移镇云州,以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兼钦州刺史张敬达为凤州节度使。癸卯,以前西京副留守事张遵诲行卫尉事,充客省使。国子博士田敏请葺四郊祠祭斋室。丙午,以沂州刺史张万进为安北都护,充振武军节度使。戊申,以宿州团练使康思立为利州节度使。登州刺史孙元停任,坐在任无名科率故也。诏邺都仍旧为魏府。应魏府、汴州、益州宫殿悉去鸱尾,赐节度使为衙署。辛亥,以权知朔方军留后、定难军都知兵马使韩澄为朔方留后。癸丑,以前潞州节度使符彦超为左骁卫上将军。诏:“诸道节度使行军司马,名位虽高,或帅臣不在,其州事宜委节度副使权知。”又诏:“籓郡所请宾幕及主事亲从者,悉以名闻。”丙辰,权知荆南军府事高从诲上章首罪,乞修职贡,仍进银三千两赎罪。壬戌,幸至德宫。诏:“京城空地,课人盖造。如无力者,许人请射营构。”

秋七月庚午,以前西京留守判官张镈为司农卿。壬申,贬前左金吾上将军毛璋为儒州长流百姓,寻赐自尽,以其在籓镇阴蓄奸谋故也。甲戌,御史中丞吕梦奇责授太子右赞善大夫,坐曾借毛璋马故也。己卯,以工部侍郎任赞为左散骑常侍,以枢密直学士、左谏议大夫、充匦使阎至为工部侍郎充职。遂州进嘉禾,一茎九穗。壬午,以给事中、判大理卿事许光义为御史中丞。史馆上言:“所编修庄宗一朝事迹,欲名为实录,太祖、献祖、懿祖名为纪年录。”从之。《五代会要》:天成三年十二月,史馆奏:“据左补阙张昭远状:‘尝读国书,伏见懿祖昭烈皇帝自元和之初,献祖文皇帝于太和之际,立功王室,陈力国朝。太祖武皇帝自咸通后来,勤王戮力,翦平多难,频立大功,三换节旄,再安京国。庄宗皇帝终平大憝,奄有中原,倘阙编修,遂成湮坠。伏请与当馆修撰,参序条纲,撰太祖、庄宗实录。’”四年七月,监修国史赵凤奏:“奉敕修懿祖、献祖、太祖、庄宗四帝实录,自今年六月一日起手,旋具进呈。伏以凡关纂述,务合品题。承乾御宇之君,行事方云实录;追尊册号之帝,约文只可纪年。所修前件史书,今欲自庄宗一朝名为实录,其太祖以上并目为纪年录。”从之。甲申,以前荆南行军司马、检校太傅高从诲起复,授检校太傅、兼侍中,充荆南节度使。丙戌,泾州节度使李从昶移镇华州,以冀州刺史李金全为泾州节度使。戊子,中书奏:“今后新及第举人,有曾授正官及御署者,欲约前任资序,与除一官。”从之。壬辰,诏取来年二月二十一日有事于南郊。

八月丁酉朔,大理正路阮奏:“切见春秋释奠于文宣王,而武成王庙久旷时祭,请复常祀。”从之。戊戌,中书奏:“太子少傅李琪所撰进《霍彦威神道碑》文,不分真伪,是混功名,望令改撰。”从之。琪,梁之故相,私怀感遇,叙彦威在梁历任,不欲言伪梁故也。辛丑,诏:“乱离已来,天下诸军所掠生口,有主识认,即勒还之。”以前清河县令、袭酅国公、食邑三千户杨仁矩为秘书丞。御史台奏:“主簿朱颖是前中丞奏请,合随听罢任。”诏曰:“主簿既为正秩,况入选门,显自朝恩,合终考限,宜令仍旧守官。”甲辰,以宰臣冯道为南郊大礼使,兵部尚书卢质为礼仪使,御史中丞许光义为仪仗使,兵部侍郎姚顗为卤簿使,河南尹从荣为桥道顿递使,客省使、卫尉卿张遵诲为修装法物使。乙巳,黑水朝贡使郭济等率属来朝,授归德司戈,放还蕃。丁未,以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知制诰李愚为兵部侍郎,职如故。以中书舍人卢詹为礼部侍郎,以兵部侍郎裴皞为太子宾客。吐浑首领念公山来朝贡。戊申,帝服衮冕,御文明殿,追册昭宣光烈孝皇帝。庚戌,以宰臣、监修国史赵凤兼判集贤院事,以左散骑常侍任赞判大理卿事。己未,高丽王王建遣使贡方物。辛酉,诏:“准往例,节度使带平章事、侍中、中书令,并列衔于敕牒,侧书‘使’字。今钱镠是元帅、尚父,与使相名殊,马殷守太师、尚书令,是南省官资,不合署敕尾,今后敕牒内并落下。”乙卯,党项首领朝贡。甲子,幸金真观,改赐建法大师,赐紫尼智愿为圆惠大师,即武皇夫人陈氏也。丙寅,达靼来朝贡。京城内有南州、北州,乃张全义光启中所筑。至是,诏许人依街巷请射城濠,任使平填,盖造屋宇。

九月丁卯,中书奏:“据宗正寺申,懿祖永兴陵、献祖长宁陵、太祖建极陵并在代州雁门县,皇帝追尊四庙在应州金城县。”诏:“应州升为望州,金城、雁门并升为望县。”辛未,太常博士段颙奏:“切见大祠则差宰相行事,中祠则卿监行事,小祠则委太祝、奉礼,并不差官,今后请差五品官行事。”从之。癸巳,制天下兵马元帅、尚父、吴越国王钱镠可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授太师致仕,责无礼也。先是,上将军乌昭遇使于两浙,以朝廷事私于吴人,仍目镠为殿下,自称臣,谒镠行拜蹈之礼。及回,使副刘玫具述其事,故停削镠官爵,令致仕。乌昭遇下御史台,寻赐自尽。后有自浙中使还者,言昭遇无臣镠之事,为玫所诬,人颇以为冤。乙未,诏诸道通勘两浙纲运进奉使,并下巡狱。

冬十月丙申朔,并吏部三铨为一铨,宜令本司官员同商量注拟,连署申奏,仍不得于私第注官。戊戌,以襄州兵马都监、守磁州刺史康福为朔方、河西等节度使,灵、威、雄、警、凉等州观察使。时朔方将吏请帅于朝廷,故命福往镇之。庚子,以右金吾上将军史敬熔为左金吾上将军,以左骁卫上将军符彦超为右金吾上将军,以前黔州节度使李承约为右骁卫上将军,以云州节度使张敬询为左骁卫上将军,以前华州节度使王景戡为右骁卫上将军。癸卯,太常少卿萧愿责授太子洗马,夺绯。愿南郊行事,与祠官同饮,诘旦犹醉不能行礼,为御史所劾也。诏新授朔方节度使康福将兵万人赴镇。己酉,制复故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官爵。辛亥,升阆州为保宁军。壬子,以内客省使、左卫大将军李仁矩为阆州节度使。幸七星亭。丙辰,夏州进白鹰,重诲奏曰:“夏州违诏进贡,臣已止约。”帝曰:“善。”朝退,帝密令左右进焉。是日,幸龙门。

十一月丁卯,洛州水暴涨,坏居人垣舍。戊辰,以刑部侍郎张文宝为右散骑常侍。己巳,以尚书右丞李光序为刑部侍郎。癸酉,升曹州济阴县为次赤,以昭宣光烈孝皇帝温陵所在故也。甲戌,奉国军节度使王延禀加兼侍中,从福建节度使王延钧请也。车驾出近郊,试夏州所进白鹰,戒左右勿令重诲知。己卯,日南至,帝御文明殿受朝贺。癸未,秘书少监于峤配振武长流百姓,永不齿任,为宰臣赵凤诬奏也。史官张昭远等以新修献祖、懿祖、太祖《纪年录》共二十卷、《庄宗实录》三十卷上之,赐器帛有差。《五代会要》:监修赵凤、修撰张昭远、吕咸休各赐缯彩、银器等。

十二月丁酉,灵武康福奏:“破野利、大虫两族三百余帐于方渠,获牛羊三万。”戊戌,诏:“应授官及封赠官诰、举人冬集等所费用物,一切官破。”壬戌,中书奏:“今后宰臣致斋内,不押班,不知印,不赴内殿起居。或遇国忌,行事官已受誓戒,宜不赴行香,并不奏刑杀公事。大祠致斋内,请不开宴。每遇大忌前一日,请不坐朝。”从之。

猜你喜欢
  隐帝纪上·薛居正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六十三·文艺上·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 上半卷原阙·杨仲良
  卷四十四上·朱熹
  ●卷二·陈康祺
   第八章 茫茫末世人·老舍
  卷二百十七·杨士奇
  卷之一百零五·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第二卷 署廨·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八十一·纪昀
  卷三十八·宇文懋昭
  外戚世家第十九·司马迁
  耶律良传·脱脱
  卷第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卷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补遗卷十四览古黄金台赋         【明】桑 悦嗟予生之好游兮拟放浪乎九垓入燕都而暂憩兮逝将去而徘徊寄身世于一哂兮独眷恋乎兹台胡置金之故地兮积千古之尘埃怅遗址之莽莽兮愁郁结

  • 问玉第三十六·王肃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何也?为玉之寡而?多欤?”?石似玉?眉巾反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缜密致塞貌栗坚也缜之忍反致直利反廉而不刿,义也;割而有廉隅而不

  • 尚史卷六·李锴

    本纪五周本纪【以下春秋】平王平王名宜臼幽王太子也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诸侯即申侯共立宜臼是为平王【史记】纪年幽王死申侯立平王于申虢公立王子余二王并立余晋文侯所杀是为王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瓉作

  • 五○一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续经查获奉禁各种书籍解京销毁折(附清单一)·佚名

    五○一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续经查获奉禁各种书籍解京销毁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贵州巡抚臣觉罗图思德跪奏,为续经查获奉禁各种书籍,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窃臣钦奉谕旨,饬查逆犯王锡侯妄作《字贯》并违碍书籍

  • 张彝传·李延寿

    张彝,字庆宾,清河东武城人。曾祖父张幸,任慕容超属下的东牟太守,归顺北魏,赐爵为平陆侯,位至青州刺史。祖父张淮之继承官位,又任青州刺史。父亲张灵真,早亡。  张彝性格坚强,有风骨气节,博览经典史书,继承了祖父的侯爵。与卢阳

  • 穆宁传·刘昫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穆元休,以文章学识著称,撰写《洪范外传》十篇,开元(713~741)年间献给皇上,玄宗赐帛,先后授偃师县令、安阳县令。穆宁为人清廉刚正,重交情,尤能坚守志节。年轻时由明经科试录取授盐山县尉。这时,安禄山始叛,非

  • 张廷聀传·欧阳修

    张廷王圭,河南济源人。有血性,有抱负。年轻时应试得中进士,任官白水尉。又参加制科考试,成绩优异。逐步升迁到监察御史,审核揭发出来的事谨慎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祠,要制作一尊大像,张廷王圭上疏劝谏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六·佚名

    丙、其它(下)福德爷建置香田碑记柴头港载福祠捐建右畔护室碑记修本庙边沟路碑记重修北极殿官绅铺户各姓名碑记台郡天公坛捐题碑记普济殿重兴碑记天后宫捐题重修芳名碑记井碑台郡天公坛捐缘碑记船户公约佛祖碑记重修城隍

  • 卷四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三职官志二职官【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盛京五部奉天府】礼部礼部尚书满洲一人【从一品】【初设满洲承政一员蒙古承政一员崇德三年更定礼部设满洲承政一员省蒙古员缺顺治元年改承政

  • 卷十四·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四礼二释菜顺治元年定月朔行释菜礼设酒芹枣栗祭酒于先师位及四配位前三献东西哲庑位前以监丞博士等官分献次诣启圣祠【今改 崇圣祠】行礼分献官亦随

  • 卷二十三·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三    宋 卫湜 撰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後也郑氏曰虑居谓卖舍宅以奉丧危身谓憔悴将灭性严陵方氏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居室为後故曰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而死

  • 礼记析疑卷十八·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少仪篇中所载事父兄师长之仪皆童子时所当服行也其中事君承公卿接宾客交朋友祭祀朝聘防同军旅燕食献遗皆成人所有事而仪度辞令必讲习于童子时故统之曰少仪注疏诂少为小似未安不得阶主将命者主通宾客

  • 咫尺千里·李叔同

    1.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金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观,心里非常欢喜。各方面的布置都很完美,就是地上也扫得

  • 卷第三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经】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

  • 贤首五教仪开蒙·续法

    清浙水慈云沙门续法集门人证询较贤首大师。判释一代佛教。不出三时。十仪。五教。六宗。三观。言三时者。有别有通。别三时者。第一日出先照时。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法轮。名为直显教。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转同

  • 空同集·李梦阳

    明李梦阳撰。李梦阳,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弘治七年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因草拟弹劾刘瑾的奏章,被捕下狱,几乎被杀。正德五年,刘瑾伏诛,李梦阳复任原官,并升为江西提学副使。正德十四年,又因事罢官,在家闲居

  • 离垢施女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辨会异译

  • 菩萨戒本宗要·太贤

    律学著述。唐代新罗僧太贤撰。一卷。述说《菩萨戒本》(即《梵网菩萨戒本》)的宗旨大意。开为三门:(1)申经意门;(2)能所成门;(3)修行差别门。此戒本以“宗心”为本,认为只要发心得菩萨戒,就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菩萨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