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宗纪八

长兴二年春正月庚申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仪。乙丑,诏曰:“故天策上将军、守太师、尚书令、楚国王马殷,品位俱高,封崇已极,无官可赠,宜赐谥及神道碑文,仍以王礼葬。”壬申,契丹东丹王托云自渤海国率众到阙,帝慰劳久之,锡赉加等,是日,百僚称贺。丙子,以沙州节度使曹义金兼中书令。丁丑,东丹王托云进本国印三纽。庚辰,以静江军节度使马宾卒废朝,赠尚书令。丙戌,荆南节度使高从诲落起复,加兼中书令。

二月己丑朔,以宋州节度使赵延寿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癸巳,诏贡院旧以例夜试进士,今后昼试,排门齐入,即日试毕。丁酉,幸至德宫,又幸安元信、东丹王托云之第。辛丑,以鸿胪卿致仕贾馥卒废朝。以枢密院使、守太尉、兼中书令安重诲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充河中节度使,进封沂国公。己酉,以右威卫上将军陈皋为洋州节度使。诏诸府少尹上任,以二十五日为限。诸州刺史、诸道行军司马、副使、两使判官已下宾职,团防军事判官、推官、府县官等,并以三十日为限。凡幕职随府者不在此例。癸丑,邠州节度使李敬周移镇徐州。诏禁天下不得开发无主坟墓。

三月辛酉,诏渤海国人皇王托云宜赐姓东丹,名慕华,仍授检校太保、安东都护,充怀华军节度、瑞镇等州观察等使。其从慕华归国部校,各授怀化、归德将军中郎将。先于定州擒获蕃将,特哩衮宜赐姓狄,名怀惠,扎古宜赐姓列,名知恩,并授检校右散骑常侍。锡里扎拉宜赐姓原,名知感;裕勒古宜赐姓服,名怀造;奚王副使格斯齐宜赐姓乙,名怀宥,三人并授检校太子宾客。甲子,以前鸿胪卿王琼为太仆卿。丙寅,以皇子从珂为左卫大将军。从珂自河中失守,归清化里第,至是安重诲出镇河中,帝召见,泣而谓之曰:“如重诲意,尔安得更相见耶!”因有是命。壬申,以沧州节度使孔循卒废朝。乙亥,以西京留守、权知兴元军府事王思同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充西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庚辰,以少府监聂延祚为殿中监,以前云州节度使杨汉章为安州节度使。乙酉,太师致仕钱镠复授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以其子两浙节度使元瓘等上表首罪,故有是命。丁亥,以太常卿李愚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夏四月辛卯,制德妃王氏进位淑妃。诏钱镠依旧赐不名。诛内官安希伦,以其受安重诲密指,令于内中伺帝起居故也。丁酉,幸会节园,宴群臣,因幸河南府。诏罢州县官到任后率敛为地图;又禁人毁废所在碑碣,恐名贤遗行失所考也。戊戌,诏今年四月禘飨太庙。故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故幽州节度使周德威、故汴州节度使符存审,并配飨庄宗庙廷。己亥,以前徐州节度使张虔钊为凤翔节度使。癸卯,以汴州节度副使药纵之为户部侍郎,前宗正卿李谐为将作监。甲辰,以宣徽北院使、左卫上将军赵延寿为检校太傅、行礼部尚书,充枢密使。乙巳,潞州节度使刘仲殷移镇秦州。帝幸龙门佛寺祈雨。己酉,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兼六军诸卫副使。辛亥,以前凤翔节度使朱宏昭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南院使。壬子,以兵部尚书卢质为河阳节度使。甲寅,以遂州节度使夏鲁奇没于王事废朝。诏曰:“久摐时雨,深疚予心。宜委诸州府长吏亲问刑狱,省察冤滥,见禁囚徒,除死罪外,并放。”

五月戊午朔,帝御文明殿受朝。庚申,以三司使、行工部尚书张延朗为兖州节度使。辛酉,诏:“近闻百执事等,或亲居内职,或贵列廷臣,或宣达君恩,或勾当公事,经由列镇,干挠诸侯,指射职员,安排亲昵,或潜示意旨,或显发书题。自今后一切止绝,有所犯者,发荐人贬官,求荐人流配。如逐处长吏自徇人情,只仰被替人诣阙上诉,长吏罚两月俸,发荐人更加一等,被替人却令依旧。”甲子,都官郎中、知制诰崔棁上言,请搜访宣宗已来野史,以备编修,从之。丁卯,诏:“诸州府城郭内依旧禁曲,其曲官中自造,减旧价之半货卖。应田亩上所征曲钱并放,乡村人户一任私造。”时甚便之。戊辰,中书奏,应朝臣丁忧者,望加颁赉,从之。丁丑,以秘书监刘岳为太常卿。己卯,以武德使孟汉琼为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充宣徽北院使。辛巳,以前相州刺史孟鹄为左骁卫大将军,充三司使。甲申,以权知朗州军州事、守永州刺史马希范为洪州节度使、检校太傅;以权知桂州军府事、富州刺史马希彝为鄂州节度使、检校司徒。乙酉,以左金吾大将军薄文为晋州留后。鸿胪卿柳膺将斋郎文书卖与同姓人柳居则,伏罪,大理寺断当大辟,缘经赦减死,追夺见任官,终身不齿。诏:“应见任前资守选官等,所有本朝及梁朝出身历任告身,并仰送纳,委所在磨勘,换给公凭,只以中兴已来官告,及近受文书叙理。其诸色廕补子孙,如非虚假,不计庶嫡,并宜叙录;如实无子孙,别立人继嗣,已补得身名者,只许叙廕一人。其不合叙使文书,限百日内焚毁须绝。此后更敢将合焚文书参选求仕,其所犯之人并传者,并当极法。应合得资廕出身人,并须依格依令施行。”

闰月庚寅,制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安重诲可太子太师致仕。是日,重诲男崇绪等潜归河中。以右散骑常侍张文宝为兵部侍郎。夔州节度使安崇阮弃城归阙,待罪于阁门,诏释之。时董璋寇峡内诸州,崇阮望风遁走。壬辰,陕州节度使李从璋移镇河中。癸丑,升庐州为昭顺军。甲午,以衡州刺史姚彦章为昭顺军节度使。丁酉,安重诲奏:“男崇赞、崇绪等到州,臣已拘送赴阙。”崇绪至陕州,诏令下狱。已亥,诏安重诲宜削夺在身官爵,并妻阿张、男崇赞崇绪等并赐死,其余亲不问。壬寅,以尚书左丞崔居俭为工部尚书,以吏部侍郎王权为尚书左丞。丙午,以随驾马军都指挥使、宣州节度使安从进为陕州节度使。丁未,以前中书舍人杨凝式为左散骑常侍。戊申,以右龙武统军王景戡为新州节度使。己酉,以右领军上将军李肃为左金吾大将军。壬子,以随驾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为邠州节度使。癸丑,以邠州节度使刘行琮卒废朝,赠太傅。诏有司及天下州县,于律令、格式、《六典》中录本局公事,书于?壁,令其遵行。

六月丁巳朔,复置明法科,同《开元礼》。乙丑,以皇子左卫大将军从珂依前检校太傅,加同平章事、行京兆尹,充西都留守。庚午,以邠州节度使张温为右龙武统军。甲戌,以魏征八代孙韶为安定县主簿。乙亥,以镇州节度使、宋王从厚为兴唐尹,以石敬瑭为河阳天雄军节度使,以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班为河阳节度使,依前六军诸卫副使。丙子,诏诸道观察使均补苗税,将有力人户出剩田亩,补贫下不迨顷亩,有嗣者排改检括,自今年起为定额。乙卯,定州节度使李从敏移镇州节度使,卢质为沧州节度使。庚辰,皇孙太子舍人重美授司勋员外郎,重真已下六人并授同正将军及检校官。壬午,以前秦州节度使李德珫为定州节度使兼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太原地震。诏天下州府断狱,先于案牍之上坐所该律令、格式及新敕,然后区分。乙酉,以前黔州节度使杨汉宾为羽林统军。诏止绝诸射系省店宅庄园。

秋七月庚寅,以权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登州刺史张从实为寿州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壬辰,福建王延钧上言:“当境庙七所,乞封王号。”敕:“如诸史传有名,宜封为闽越富义王,其余任自于境内祭享。”乙未,诏:“诸道奏荐州县官,使相先许一年荐三人,今许荐五人;不带使相先许荐二人,今许荐三人;直属京防御、团练使先许荐一人,今许荐二人。”诏:“应州县官内,有曾在朝行及曾佐幕府,罢任后,准前资朝官宾从别处分。其带省衔,并内供奉里行及诸已出选门者,或降授令录,罢任日,并依出选门例处分,便与除官,更不在赴常调。州县官其间书得十六考者,准格叙加朝散阶,亦准出选门例处分。”三司奏:“先许百姓造曲,不来官场收买。伏恐课额不逮,请复已前曲法,乡户与在城条法一例指挥,仍据已造到曲纳官,量支还麦本。”从之。甲辰,前晋州节度使朱汉宾授太子少保致仕。庚戌,大理正剧可久责授登州司户,刑部员外郎裴选责授卫尉寺丞,刑部侍郎李光序、判大理卿事任赞各降一官,罚一季俸,坐断罪失入也。

八月丙寅,诏天下州府商税务,并委逐处差人依省司年额勾当纳官。以故镇州节度使、赵王王熔男昭诲为朝议大夫、司农少卿,赐紫金鱼袋,继绝也。辛丑,升虔州为昭信军。癸亥,以太常少卿卢文纪为秘书监,以秘书监马缟为太子宾客,左监门上将军罗周敬为右领军上将军,前怀州刺史娄继英为左监门上将军。乙丑,诏:“大理寺官员,宜同台省官例升进,法直官比礼直官任使。仍于诸道赃罚钱内,每月支钱一百贯文,赐刑部、大理两司,其刑部于所赐钱三分与一分。”丙寅,以武平军节度使马希振依前检校太尉、兼侍中,充虔州昭信军节度使。诏:“百官职吏,应选授外官者,考满日,并委本州申奏,追还本司,依旧职行公事。”己巳,太傅致仕王建立、太子少保致仕朱汉宾皆上章求归乡里。诏内外致仕官,凡要出入,不在拘束之限。辛未,以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刘煦守本官,充端明殿学士;以左拾遗、直枢密院李崧充枢密直学士。壬申,以左龙武统军李承约为潞州节度使。癸酉,诏:“文武百官,五日内殿起居仍旧,其轮次转对若有封事,许非时上表,朔望入阁,待制候对,一依旧制。”乙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窦梦征卒。丁丑,以前西京副留守梁文矩为兵部尚书。己卯,诏不得荐银青阶为州县官。壬午,诏应有朝臣、籓侯、郡守,凡欲营葬,未曾封赠,许追封赠。礼部尚书致仕李德休卒。

九月丙戌,以前兖州节度使符彦超为左龙武统军。己亥,怀化军节度使东丹慕华赐姓李名赞华,改封陇西县开国公。应有先配诸军契丹并赐姓名。诏天下营田务,只许耕无主荒田各招浮客,不得留占属县编户。辛丑,枢密使、检校太傅、刑部尚书范延光加同平章事,使如故。壬寅,以中书舍人封翘为礼部侍郎,礼部侍郎卢澹为户部侍郎。癸卯,许州节度使李从温移镇河东。诏天下州县官,不得与部内富民于公?同坐。辛亥,诏五坊见在鹰隼之类,并可就山林解放,今后不许进献。

冬十月戊午,以前北京留守、太原尹冯赟为许州节度使。辛酉,左补阙李详上疏:“以北京地震多日,请遣使臣往彼慰抚,察问疾苦,祭祀山川。”从之。先是,太原留后密奏,无敢言者,及详有是奏,帝甚嘉之,改赐章服。丙寅,诏:“应在朝臣僚、籓侯、郡守,准例合得追赠者,新授命后,便于所司投状,旋与施行。封妻廕子,准格合得者,亦与施行。外官曾任朝班,据在朝品秩格例,合得封赠叙封者,并与施行。其补廕,据资廕合得者,先受官者先与收补,后受官者据月日次第施行。”从之。

十一月甲申朔,日有食之。己丑,日南至,帝御文明殿受贺。丁酉,以翰林学士、起居郎张?历为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充职;以汝州防御使张希崇为灵州两使留后。庚子,以左威卫上将军华温琪为华州节度使。福州节度使王延钧奏,诛建州节度使王延禀及其子继雄。壬寅,诏今后诸道两使判官罢任一年与比拟,书记、支使、防御团练判官二年,推巡、军事判官并三年后与比拟。仍每遇除授,量与改转官资或阶勋、职次云。以御史中丞刘赞为刑部侍郎,以凤州节度使孙岳充西面阁道使。壬子,郓州奏,黄河暴涨,漂溺四千余户。癸丑,以给事中崔衍为御史中丞。

十二月甲寅朔,诏开铁禁,许百姓自铸农器、什器之属,于夏秋田亩上,每亩输农器钱一钱五分。乙卯,畋于西郊。丁巳,以彰武军节度使刘训卒废朝。庚午,以前利州节度使康思立为陕州节度使。秦州地震。丁丑,诏三司,所过西川兵士家属,常令赡给。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李心传
  第四十三回 中逆谋途次暴崩 得御宝驰回御极·蔡东藩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佚名
  四五八 谕内阁嗣后四库馆校阅各书着照程景伊所奏章程办理·佚名
  第40章 兵死了用两块破席头埋葬·冯玉祥
  乌古论元忠传·脱脱
  王纪传·张廷玉
  卷八十六·杨士奇
  ●牧令书卷十三 筹荒中·徐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目录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録八卷之六十一辛亥元旦元旦试笔咏檀玉福如意陈嘉言岁朝图辛亥春帖子题元人三阳开泰图新正重华宫题和阗玉汉鳬鱼壶降旨加赈江苏安徽昨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新正重华

  • 卷六十二·毕沅

      ◎宋纪六十二 ∷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帝名曙,濮安懿王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随,以衣承之,复戏

  • ◎职官十二·徐天麟

    ○告宁(休沐)告归。(高纪,高祖尝告归之田,李斐曰,休谒之名,吉曰告,凶曰宁,孟康曰,古者名吏休假曰告,汉律吏二千石,有予告,有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其告,赐得带绶印,将官属,归家治病,至成帝时,郡国二

  • 卷一百七十九·杨士奇

    八月庚申朔巡按四川监察御史汪淋中言越嵩宁番盐井会川礼州德昌打冲河俱系极边冲要卫所旧皆土城宜甃以砖石庶可永久从之○辛酉○擢翰林院习字县丞陈登秀才陈景茂黄卓俱为中书舍人 弗提卫奏举女直野人头目牙速等堪任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佚名

    大明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敕修万历四十一年正月己未朔上不御殿文武群臣及四夷贡使于午门行庆贺礼 大学士叶向高诣 仁德门叩头称贺 以正旦令节颁赐辅臣上尊珍馔庚申命辽东抚按

  • ◎徐树铮排斥进步党·刘以芬

    进步党与段祺瑞本有相当因缘,段与黎元洪之决裂,主因为参战问题,而参战即进步党领袖梁任公先生所极力主张者也。迨讨伐复辟成功,双方关系益大增进。段在马厂即已奉到黎令,复任国务总理,因就天津为组阁之准备,拟邀梁(启超)长财政

  • 卷七十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三 取汉【谨案平吴传有前序取汉传当亦有序今阙】 邓艾【州泰段灼】 锺会【向雄】 卫瓘 邓艾字士载义阳人也【谨案陈志作义阳棘

  • 第四次问答节略·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六日午后四点钟,至春帆楼与伊藤会议。伊云:今日复见中堂重临,伤已平复,不胜幸甚!李云:此皆贵国医生佐藤之力。伊云:佐藤医治中堂,其效甚速;可喜!李云:闻佐藤谓陆奥大臣身热,是否?伊云:陆奥大臣身子本不甚健,现患春

  • 姚内斌传·脱脱

    姚内斌,平州卢龙人。初在契丹为官,任关西巡检、瓦桥关使。后周显德六年(959),宋太祖跟从周世宗北征,军驻瓦桥关,姚内斌率五百人以城投降。周世宗任他为汝州刺史,吏民到朝廷推举姚内斌留任,后周恭帝下诏表扬姚内斌。他本名触

  • 六年·佚名

    (壬寅)六年清乾隆四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戊戌朔,諭八道兩都曰:「養者以荒政,莫如豫講,勑諭設賑三路,三路牧守,未知能有以奉承予意否。務農之道,亦惟曰及時而已。故曰:『食哉惟時。』每年元朝,輒下勸農綸音者,蓋欲其及時而豫爲之勑

  • 外篇任贤第八·汪晫

    凡十章子思问于仲尼曰。为人君者莫不知任贤之逸也。而不能用贤。何故。仲尼曰。非不欲也。所以官人失能者。由于不明也。其君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贤者不居焉。卫君曰。夫道大而难明。非吾所能也。今欲学术。何如。子

  • 提要·方苞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官集注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官集注十二卷国朝方苞撰苞字凤九号灵臯亦号望溪桐城人康熙丙戌防试中式举人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落职修书特赐侍讲衔致仕是

  • 目次·周梦颜

      原序 阴骘文全文 补阙上卷 自首句至&ldquo;上格苍穹&rdquo;皆帝君实事,出《文昌化书》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天赐兴儒 补衮和衷 惇睦亲族 初闻佛理 情动入胎 不愧孝友 殛罚淫神 降嗣赤帝 邛池化龙

  • 卷四百七十一·佚名

    △第二分众德相品第七十六之四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真法界真如实际无转无越者,色乃至识与真法界真如实际为有异不。眼处乃至意处与真法界真如实际为有异不。色处乃至法处与真法界真如实际为有异不。眼界乃至意界与

  • 颜鲁公集·颜真卿

    诗文别集。三十卷,其中诗一卷。唐颜真卿撰。按鲁公行状,其佐吉州时有《庐陵集》,刺杭州时有《临川集》,刺湖州时有《吴兴集》。但这些集子,历经五代战乱,全部亡逸。北宋时,吴兴沈侯采掇遗逸,辑编为十五卷,刘敞为之序

  •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佚名

    3卷。撰者佚名,撰年不详。清闵一得订正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此书吸取道、佛、儒诸家气功之精华,阐述有为与无为两种气功锻炼法。包括意守夹脊双关、凝神下田、开天门、闭地户、聚火开尾闾、子时采药、卯酉周天等功法

  • 一髻尊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一髻尊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首述持诵真言之十种利益及四种果报,次说三种陀罗尼、七日作坛灌顶法、坛法、护摩、根本印等,并详载结界之法。

  •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圆照

    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于德宗贞元十年(794)。略称续开元释教目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计收经论及念诵法一九三卷、经论疏义六十四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八十六卷等,合为三四三卷,加上本书目录二卷,共三四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