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宗纪七

长兴元年春正月丙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乙亥,国子监请以监学生束修及光学钱备监中修葺公用,从之。丙子,帝谓宰臣曰:“时雪未降,如何?”冯道曰:“陛下恭行俭德,忧及蒸民,上合天心,必有春泽。”是夜,降雪。其夕,右散骑常侍萧希甫封状申枢密称,得河堰衙官状,告本都将校二十余人欲谋不轨,至旦追问无状,斩所告人。是日,幸至德宫。辛卯,中书奏,郊天有日,合差大内留守。诏以宣徽南院使朱宏昭充。

二月戊戌,幸稻田庄。己亥,黑水国主兀儿遣使贡方物。翰林学士刘煦奏:“新学士入院,旧试五题,请今后停试诗赋,只试麻制、答蕃书、批答共三道。仍请内赐题目,定字数,付本院召试。”从之。《五代会要》载刘煦原奏云:“旧例学士入院,除中书舍人不试,余官皆先试麻制、答蕃、批答各一道,诗赋各一道,号曰五题,并于当日呈纳。从前每遇召试,多预出五题,潜令宿构,其无党援者,即日起草,罕能成功。今请权停诗赋,只试三道,仍内赐题目,兼定字数。”从之。有司奏:“皇帝致斋于明堂,按旧服通天冠、绛纱袍,文武五品已上着袴褶,近例只着朝服。”从之。乙巳,中书奏:“皇帝朝献太微宫、太庙,祭天地于圜丘,准礼例亲王为亚献行事,受誓戒。”从之。以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为御营使。壬子,帝宿斋于明堂殿。癸丑,朝献太微宫。是日,宿斋于太庙。诘旦,请行飨礼。甲寅,赴南郊斋宫。是夜微雨,三鼓后晴明如昼。乙卯,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柴燎礼毕,郊宫受贺。是日,御五凤楼,宣制:改天成五年为长兴元年;大赦天下,除十恶五逆、放火劫舍、屠牛、官典犯赃、伪行印信、合造毒药外,罪无轻重,咸赦除之。天成四年终诸道所欠残税及场院欠折,并特放免。群臣职位带平章事、侍中、中书令,并与改乡名里号。朝臣及蕃侯郡守亡父母,及父母在并妻室未沾恩命者,并与恩泽。应私债出利已经倍者,只许微本;已经两倍者,本利并放。河阳管内人户,每亩旧征桥道钱五文,今后不征。诸道州府每亩先征曲钱五文,今特放二文云。商州吏民以刺史郭知琼善政闻,诏褒之。

三月丁卯,幸会节园,遂幸河南府。灵武奏,杀戮蕃贼二千人。壬申,凤翔节度使李从?严进封岐国公,移镇汴州。甲戌,延州节度使高允韬移镇邢州。丙子,以宣徽使朱宏昭为凤翔节度使;潞州节度使朱汉宾加检校太傅,移镇晋州;徐州节度使房知温移镇郓州;郓州节度使王晏球移镇青州。宰臣冯道率百僚拜表,请上尊号曰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诏报不允。壬午,许州节度使孔循移镇沧州;陕州节度使张延朗移镇许州,加检校太傅;沧州节度使张虔钊移镇徐州,加检校太保。癸未,诏贬右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判院事萧希甫为岚州司户参军,仍驰驿发遣,坐诬告之罪也。宰臣冯道等再请上尊号,诏允之。丙戌,以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康义诚为襄州节度使、检校太傅;以左武卫上将军刘彦琮为陕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庚寅,制淑妃曹氏可立为皇后,仍令择日册命。

夏四月甲午朔,国子司业张溥奏,请复八馆,以广生徒。按《六典》,监有六学,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是也,而溥云八馆,谬矣。丁酉,前汴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符习加太子太师致仕,进封卫国公。戊戌,遂州节度使夏鲁奇加同平章事,皇子河中节度使从珂进位检校太尉,封开国公。自是诸道节镇皆次第加恩,以郊禋覃庆泽故也。己亥,幸会节园。壬寅,以枢密使安重诲为留守、太尉、兼中书令,使如故。青州节度使王建立加侍中,移镇潞州。皇子河中节度使从珂奏:“臣今月五日,阅马于黄龙庄,衙内指挥使杨彦温据城叛,臣寻时诘问,称奉宣命。胡三省《通鉴注》云:枢密院用宣,三省用堂帖。臣见在虞乡县。”帝遣西京留守索自通、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等攻之,仍授彦温绛州刺史,冀诱而擒之也。诏从珂赴阙。丁未,以户部尚书李铃为兖州行军司马,坐引淮南觇人贻安重诲宝带也。戊申,宰臣冯道加右仆射,赵凤加吏部尚书。乙酉,以左龙武统军刘君铎卒废朝。

癸丑,索自通、药彦稠等奏,收复河中,斩杨彦温,传首来献。初,彦稠出师,帝戒之曰:“与朕生致彦温,吾将自讯之。”及收城,斩首传送,帝怒彦稠等。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从荣诸王敬事不暇,独忌从珂威名,每于帝前屡言其短,巧作窥图,冀能倾陷。彦温既诛,从珂归清化里第。重诲谓冯道等曰:“蒲帅失守,责帅之义,法当如何?”翼日,道等奏:“合行朝典。”帝不悦,赵凤坚奏:“故事有责帅之义,所以激励籓守。”帝曰:“皆非公等意也。”后数日,帝于中兴殿见宰臣,赵凤承重诲意,又再论列,帝默然。翼日,重诲复自论奏,帝极言以拒之,语在《末帝纪》中。帝又曰:“卿欲如何制置?”重诲曰:“于陛下父子之间,臣不合言,一禀圣旨。”帝曰:“从他私第闲坐,何烦奏也!”乃止。以前邢州节度使、检校司徒李从温为左武卫上将军。丙辰,以西京留守、检校司徒索自通为河中节度使。丁巳,云州奏:掩袭契丹,获头口万计。

戊午,帝御文明殿受册徽号,册曰:“维长兴元年,岁次庚寅,四月甲午朔,二十五日戊午,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太微宫使、宏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始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臣冯道,银青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判集贤院事、上柱国、天水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臣赵凤,及文武百官特进、太子少傅、上柱国、酒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臣李琪等五千八百九十七人言:

臣闻天不称高而体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无不载,高无不覆。四时行于内,万物生其间,总神祗之灵,叶帝王之运。日出而星辰自戢,龙飞而雷雨皆行,元气和而天下和,庶事正而天下正。

伏惟皇帝陛下,天授一德,时历多艰。翊太祖以兴邦,佐先皇而定难,拯嗣昭于潞困,救德威于燕危,遏思远而全邺都,诛彦章而下梁苑。成再造之业,由四征之功。洎纂鸿图,每敷皇化。去内库而省庖膳,出宫人而减伶官,轻宝玉之珍,却鹰鹯之贡。淳风既洽,嘉瑞自臻。故登极之前,人皆不足;改元之后,时便有年。遐荒旋毙于戎王,重译径来于蛮子,东巡而守殷殪,北讨而王都歼,破契丹而燕、赵无虞,控灵武而瓜、沙并复。

近以飨上元而荐太庙,就吉土而配昊天,辂已降而雨沾,事欲行而月见。燔柴礼毕,作解恩覃,帝命咸均,人情普悦。非陛下有道有德,至圣至明,动不疑人,静惟恭己,常敦孝礼,每纳忠言,则何以临御五年,澄清四海!时久缠于灾害,民骤见于和平。休征备载于简编,徽号过持于谦让。三年不允,众志皆坚。天不以上帝自崇,日不以大明自贵,于烝民有惠,于元后同符,列圣皆然,旧章斯在。今以明庭百辟,列土诸侯,中外同辞,再三沥恳。臣等不胜大愿,谨奉玉宝玉册,上号曰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

伏惟皇帝陛下,体尧、舜之至道,法日月于太虚,威于夷狄,恩及虫鱼。奉国者继加荣宠,违天者咸就诛锄。典礼当告成之后,夙夜思即位之初,千秋万岁,永混车书。

宰臣冯道之辞也。庚申,以左多吾上将军史敬熔为邓州节度使,以右金吾上将军符彦超为兖州节度使,以骁卫上将军张敬询为滑州节度使,以阆州防御使孙岳为凤州节度使。诏改凤翔管内应州为匡州,信州为晏州,改新州管内武州为毅州。

五月乙丑,郑州防御使张进、副使咸继威并停任,以盗掠城中居人故也。丙寅,以少府监韦肃为洺州刺史,以潞州节度使王建立为太傅致仕。建立素与安重诲不协,因其入朝,乃言建立自镇归朝过邺都,日有扇摇之言,以是罪之,故令致仕。丁卯,以前兴元节度使刘仲殷权知潞州军州事。戊辰,以安州节度使高行珪卒辍朝。有司上言:“皇后受册,内外命妇并合奉贺。今未有命妇准例上表称贺。中书诸道节度使但进表上言皇帝,外命妇上皇后贺笺表,进呈讫,无报。应皇亲或有庆贺及起居章表,内中进呈后,只宣示来使,并不合答复。”从之。壬申,以权知昭义军军州事刘仲殷为潞州节度使、检校太傅。丁丑,帝临轩,命使册淑妃曹氏为皇后。礼院上言,百官上疏于皇后曰“皇后殿下”,及六宫及率土妇人庆贺只呼“殿下”,不言“皇后”。中书覆奏,若只呼“殿下”,恐与皇太子无所分别,凡上中宫表章呼“皇后殿下”,若不形文字,寻常只呼“皇后”。从之。癸未,太子少傅萧顷卒,废朝。甲申,回鹘可汗仁喻遣使贡方物。辛卯,以翰林承旨、兵部侍郎李愚为太常卿。壬辰,以前滑州节度使李从璋为左骁卫上将军。

六月丁酉,以护驾马军都指挥使、贵州刺史安从进为宣州节度使,充护驾马军都指挥使;以护驾步军都指挥使、澄州刺史药彦稠为寿州节度使兼护驾步军都指挥使。甲辰,以皇城使安崇绪为河阳留后,重诲子也。凤翔奏:“所管良、晏、匡三州并无属县,请却改为县。”从之,仍旧为军镇。前振武节度使安金全卒。壬子,中书门下奏:“详覆到礼部送今年及第进士李飞、樊吉、夏侯珙、吴沺、王德柔、李谷等六人,望放及第。其卢价等七人及宾贡郑朴,望许令将来就试。知贡举张文宝试士不得精当,望罚一季俸。”从之。丁巳,皇子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从厚移领镇州,以左武卫上将军李从温为许州节度使。

秋七月甲子,以宣徽南院使、行右卫上将军、判三司冯赟为北京留守、太原尹。己巳,以邓州节度使史敬镕卒废朝。甲戌,以左威卫上将军梁汉颙为邓州节度使,前兖州节度使赵在礼为左骁卫上将军。庚辰,奉国军节度使兼威武军节度副使、检校太尉、兼侍中王延禀加兼中书令。诏:“诸州得替防御、团练使、刺史并宜于班行比拟,如未有员阙,可随常参官逐日立班。”新例也。辛巳,诏拣年少宫人及西川宫人并还其家,无家可归者,任从所适。甲申,以前齐州防御使孙璋为鄜州节度使。戊子,以右散骑常侍陆崇卒废朝。崇为福建册使,卒于明州,赠兵部尚书。宿州进白兔,安重诲谓其使曰:“丰年为上瑞,兔怀狡性,虽白何为!”命退归。

八月甲午,以前邓州节度使卢文进为左卫上将军。北京奏,吐浑千余帐内附,于天池川安置。禁在京百司影射州县税户。乙未,捧圣军使李行德、十将张俭、告密人边彦温并族诛,以其诬告安重诲私市兵仗故也。以前许州节度使张延朗为检校太傅、行兵部尚书,充三司使。三司之有使额,自延朗始也。初,中书覆奏,授延朗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兼判户部度支事。奏入,宣旨曰:“会计之司,国朝重事,将总成其事额,俾专委于近臣,贵便一时,何循往例,兼移内职,可示新规。张延朗可充三司使,班在宣徽使下。”癸卯,北京奏,生吐浑内附,欲于岚州安族帐。都官员外郎、知制诰张昭远奏:“请依国朝旧以例,选郎官、御史分行天下,宣问风俗,兴利除害。”不报。

壬寅,皇子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从荣封秦王,仍令所司择日册命。《五代会要》:长兴元年九月,太常礼院奏,草定册秦王仪注。博士段颙议曰:据《开元礼》,临轩册命诸王大臣,其日受册者,朝服从第卤簿,与百官俱集朝堂,就次受册讫,通事舍人引,不载谒朝还第之仪。自开元以后,册拜诸王皆正衙命使,诣延英进册,皇帝御内殿,高品引王入立于位,高品宣制读册,王受册讫,归院,亦无乘辂谒朝之礼。臣按《五礼精义》云:“古者皆因禘尝而颁爵禄,所以示无自专,禀之于祖宗也。”今虽册命,不在烝尝,然拜大官、封大邑,必至殿廷,敬慎之道也。今当司欲准《开元礼》,其日秦王服朝服,自理所乘辂车、备卤簿,与群臣俱集朝堂,就次受册讫,至应天门外,奉册置于载册之车,秦王升辂,出谒太庙讫,归理所,仪仗卤簿如来时之仪。从之。戊申,兖州奏:“淮南海州都指挥使王传拯杀本州刺史陈宣,焚烧州城,以所部兵士及家口五千人归国,至沂州。”帝遣使慰纳之。庚戌,正衙命使册福庆长公主孟氏。以前雄武军节度使王思同为左武卫上将军,以前凤州节度使陈皋为右威卫上将军。壬子,正衙命使赴太原,册永宁公主石氏。乙卯,以左监门卫上将军陈延福卒废朝。丙辰,皇子镇州节度使从厚封宋王,仍令择日册命。

九月乙丑,阶州刺史王宏贽上言:“一州主客户才及千户,并无县局,臣今检括得新旧主客已及三千二百,欲依旧额立将利、福津二县,请置令佐。”从之。丁丑,诏天下诸州府,不得奏荐着紫衣官员为州县官。戊寅,升尚书右丞为正四品。癸未,利、阆、遂三州奏,东川节度使董璋谋叛,结连西川孟知祥。甲申,以镇州节度使范延光为检校太傅、守刑部尚书,充枢密使。利州、阆州进纳东川檄书,言将兵击利、阆,责以间谍朝廷为名。乙酉,以左骁卫上将军赵在礼为同州节度使兼四面行营马步军都指挥使。枢密院直学士、守工部侍郎阎至,枢密院直学士、守尚书右丞史圭,并转户部侍郎,依前充职。以翰林学士、守户部侍郎李怿为尚书右丞;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刘煦为兵部侍郎;以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窦梦征为工部侍郎,依前充职。以中书舍人刘赞为御史中丞,以御史中丞许光义为兵部侍即,以兵部侍郎姚顗为吏部侍郎。丙戌,诏东川节度使董璋可削夺在身官爵,仍征兵进讨。丁亥,以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兼西南面供馈使,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兼东川行营都招讨使,以遂州节度使夏鲁奇兼东川行营招讨副使。庚寅,以右卫上将军王思同为京兆尹,充西京留守兼西南行营马步都虞候。

冬十月壬辰,以太子少傅李琪卒废朝。癸巳,以鄜州节度使米君立卒废朝。诏:“凡赙赠布帛,言段不言端匹,段者二丈也,宜令三司依此给付。”甲午,正衙命使册兴平公主于宋州节度使、驸马都尉赵延寿之私第。己亥,以左骁卫上将军李从璋为陕州节度使,陕州口度使刘彦琮移镇邠州。尚书博士田敏请依旧典藏冰、颁冰,以销阴阳愆伏之沴,诏从之。《五代会要》载原敕云:“藏冰之制,载在前经,献庙之仪,废于近代,既朝臣之特举,案典礼以宜行。田敏所奏祭司寒献羔事宜依。其桃弧棘矢,事久不行,理难备创。其诸侯亦宜准往制藏冰。”乙巳,供奉官张仁晖自利州回,奏董璋攻陷阆州,节度使李仁矩举家遇害。丁未,宫苑使董光业并妻子并斩于都市,璋之子也。辛亥,以武安军节度副使、洪鄂道行营副都统、检校太尉马希声为武安军节度使,加兼侍中。时湖南马殷奏,久病不任军政,乞以男希声为帅,故有是命。中书奏:“吏部流内铨诸色选人,所试判两节,欲委定其等第,文优者超一资,其次者次资,又次者以同类,道理全疏者于同类中少人户处注拟。”从之。

十一月庚申朔,帝御文明殿,册皇子秦王,仗卫乐悬如仪。甲子,正衙命使册皇子宋王于镇州。是日,幸龙门。翼日,冯道奏曰:“陛下宫中无事,游幸近郊则可矣,若涉历山险,万一马足蹉跌,则贻臣下之忧。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况贵为天子,岂可自轻哉!”帝敛容谢之。退令小黄门至中书问道垂堂、倚衡之义,道因注解以闻,帝深纳之。己巳,故太子少保致仕封舜卿赠太子少傅。庚午,应州节度使张敬达移云州,以捧圣都指挥使、守恩州刺史沙彦询为应州节度使;以颍州团练使高行周为安北都护,充振武节度使。壬申,黔南节度使杨汉章弃城奔忠州,为董璋所攻也。乙亥,制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削夺官爵,以其同董璋叛也。丙子,以前同州节度使罗周敬为左监门上将军。丁丑,故兵部侍郎许光义加赠礼部尚书。辛巳,西面军前奏,今月十三日,阶州刺史王宏贽、泸州刺史冯晖,自利州取山路出剑门关外倒下,杀败董璋守关兵士三千余人,收复剑州。甲申,日南至,帝御文明殿受朝贺。丙戌,以给事中郑韬光为左散骑常侍。青州奏,得登州状,契丹安巴坚男东丹王托云越海来归国。《契丹国志》:时东丹王失职怨望,因率其部四十余人越海归唐。

十二月乙未,荆南奏,湖南节度使、楚国王马殷薨,废朝三日。庚子,以前襄州节度使安元信为宋州节度使。辛丑,幸苑中。丁未,以二王后秘书丞、袭酅国公杨仁矩卒辍朝,赠工部郎中。庚戌,湖南节度使马希声起复,加兼中书令。壬子,以枢密院直学士、户部侍郎阎至为泽州刺史;枢密使直学士、户部侍郎史圭为贝州刺史。甲寅,遣枢密使安重诲赴西面军前。时帝以蜀路险阻,进兵艰难,潼关已西,物价甚贱,百姓挽运至利州,率一斛不得一斗,谓侍臣曰:“关西劳扰,未有成功,谁能办吾事者!朕须自行。”安重诲曰:“此臣之责也,臣请行。”帝许之。言讫而辞,翼日遂行。甲寅,故西川兵马都监、泗州防御使李严赠太傅。丙辰,车驾畋于西山,腊也。丁巳,回鹘遣使来朝贡。戊午,故荆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兼尚书令、南平王高季兴赠太尉。

猜你喜欢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陈寿
  志四 礼志上·薛居正
  校訂三國遺事敘、例言·一然
  卷之八十一·佚名
  ◎封台戏之特色·李定夷
  七○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平南王尚传·佚名
  二六 俟堂与陈师曾·周作人
  五十五、重印仁学·包天笑
  元晖传·魏徵
  童贯传(附方腊传)·脱脱
  卷三十一·杨士奇
  卷一百三十·佚名
  108.扶不起的阿斗·林汉达
  张公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341_1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 曹祠部集卷一·曹邺

    唐 曹邺 撰徒相逢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杂诫带香入鲍肆香气同鲍鱼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如补渔謡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四怨三愁五情诗十

  • 卷二四·郭则沄

    熙朝科目取士,沿朱明之旧。然国初制艺尚理法,中叶乃尚墨卷,已非先辈风矩。同光以降,国势寝衰,论者始归咎于八股取士之失。慈圣惩庚子之变,谋以新政收人望,乃于行在设政务处,通筹因革。自光绪壬寅乡试,始改试策

  • 卷七十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二目録【一百一字】木兰花慢柳永【二首】吴文英【三首】前调【又一体】柳永吴文英张炎【三首】周端臣李莱老李彭老赵孟頫前调【又一体】吕渭老【三

  • 卷二百二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七樵类五言古樵父词         【唐】储光羲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枯枝作采薪防室私自知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先雪隠薜荔迎暄卧茅茨清涧日濯足乔林时曝衣终年登险阻不

  • 第六场·田汉

    报告员:就这佯,玉良和若英被抓去了。这对于在内地已经坐过两年监狱的章玉良,虽然是残酷了一些,但是这位战士认为又是一次熬炼。而对于过惯了舒适生活的若英,会有一些什么影响呢?这还不能知道。我们且看看日本便衣今天要逮捕

  • 卷八十七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五月盡是年八月   五月甲辰朔,詔以來年正月一日詣玉清昭應宮,與天下臣庶恭上玉皇大天帝聖號寶冊,又以十七日有事於南郊,行恭謝之禮,諸軍賞賜並以內藏物充,三司勿催促諸路錢帛,諸州軍監無得以修貢、

  • 國語卷第十一·韦昭

      晉語五   1 臼季使,舍於冀野〔一〕。冀缺薅〔二〕,其妻饁之〔三〕,敬,相待如賓〔四〕。從而問之,冀芮之子也,與之歸;既復命,而進之曰:「臣得賢人,敢以告。」文公曰:「其父有罪,可乎〔五〕?」對曰:「國之良也,滅其前惡〔六〕,是

  • 一二四 三沈二马上·周作人

    平常讲起北大的人物,总说有三沈二马,这是与事实有点不很符合的。事实上北大里后来是有三个姓沈的和两个姓马的人,但在我们所说的“五四”前后却不能那么说,因为那时只有一位姓沈的即是沈尹默,一位姓马的即是马幼渔,别的几位

  • 罪惟录选辑二·查继佐

    罪惟录选辑二传(一)诸王列传抗运诸臣列传  &middot;诸王列传&middot;  潞王翊鏐  &middot;潞王翊鏐潞王翊鏐,穆宗第三子;与神宗同母。隆庆元年,册封,国卫辉。一再传王由□,性慈易,有贤声。甲申国变,诸大臣议称尊南都。会

  • 寒温篇第四十一·王充

    说寒温者曰:人君喜则温,怒则寒。何则?喜怒发于胸中,然后行出于外,外成赏罚。赏罚,喜怒之效。故寒温渥盛,雕物伤人。夫寒温之代至也,在数日之间,人君未必有喜怒之气发胸中,然后渥盛于外。见外寒温,则知胸中之气也。当人君喜怒之时

  • 第十四章 47·辜鸿铭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 ”子曰:“吾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辜讲孔子在家中雇佣了某地的一个年轻人,作为门童并引导来访者。有人对孔子会说:“我想他在学问上提高很大吧。”孔子

  • 卷十·刘瑾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十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彤弓之什二之三彤弓弨【尺昭反】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賔中心贶【叶虚王反】之钟鼓既设一朝飨【叶虚良反】之赋也彤弓朱弓也【孔氏曰弓皆漆之以御霜露彤弓色赤玈弓色黒赐弓

  • 卷十二·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二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燕礼第六之二席工于西阶上少东乐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注曰乐正于天子乐师也凡乐掌其序事乐成则告备敖氏曰乐正先升亦变于射礼也北面立于

  • 卷六·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书集传纂疏卷六     元 陈栎 撰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周官【成王训廸百官史録其言以周官名之亦训体也今文无古文有○案此篇与今周礼不同如三公三孤周礼皆不载或谓公孤兼官无正职故不载然三公论道经

  • 歙州砚谱·唐积

    一卷。宋唐积撰。书为记述歙州砚台种类、制作的专书。全书分采发、石坑、攻取、品目、修斫、名状、石病、道路、匠手、攻器十部分。所记开凿制造之法十分详尽,以端样最为珍贵。《书录解题》称该书为《歙砚图谱》,米芾称

  • 槜李谱·王逢辰

    记述浙江嘉兴特产槜李(李的名种)的专书。著者王逢辰。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西南,其地产李著名,又以地名名其李,故称槜李。卷首有作者友人黄燮清咸丰七年(1857)序,此书成于是年。全书一卷,计30条,各条有目,主要记

  •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一名《野获编》。笔记。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三十卷,补遗四卷。德符有《顾曲杂言》已著录。本编为其追忆祖父及父亲所述明代朝野掌故和自己的见闻杂事而成。原本正编二十卷,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续编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