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正统北狩事迹

随机推荐

  • 姑溪词 全文·李之仪

      ☆水龙吟(中秋)  晚来轻拂,游云尽卷,霁色寒相射。银潢半掩,秋毫欲数,分明不夜。玉琯传声,羽衣催舞,此欢难借。凛清辉,但觉圆光罩影,冰壶莹、真无价。  闻道水精宫殿,惠炉薰、珠帘高挂。琼枝半倚,瑶觞更劝,莺娇燕姹。目断魂

  • 第九出 肃苑·汤显祖

    【一江风】〔贴上〕小春香,一种在人奴上,画阁里从娇养。侍娘行,弄粉 调朱,贴翠拈花,惯向妆台傍。陪他理绣床,陪他烧夜香。小苗条吃的是夫人杖。 “花面丫头十三四

  • 卷254 ·佚名

    梅尧臣 莫登楼 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 下见纷纷马与牛。马矜鞍辔牛服輈, 露台歌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韝, 先打六幺後梁州。棚帘夹道多夭柔, 鲜衣壮仆狞髭虬。宝挝呵叱倚王侯, 夸妍斗艳目已

  • 卷222 ·佚名

    陆游 客自凤州来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 表里山河古帝京,逆胡数尽固当平。 千门未报甘泉火,万耦方观渭上耕。 前日已传天狗堕,今年宁许佛狸生? 会须一洗儒酸态,猎罢南山夜下营。 陆游 空酒壶 铜壼

  • 卷三十·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滟滪【赵云按丽道元注水经云鱼复水门之西江中有防石为滛预石冬出水三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出矣今公句云灔滪既没孤根深为之既没至夏时而言语曰滟如如洑瞿唐不独

  • 卷四百四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四十三画睂类七言絶句画睂鸟         【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睂禽         【宋】文 同尽日闲坐好风一

  • 卷五十 后燕録八·崔鸿

    慕容永 慕容永字叔明廆弟运之孙也暐为苻坚所灭永随暐徙于长安家贫夫妻常卖鞾于市以供衣食及坚之兵败于晋也燕故大司马中山王冲时为平阳太守其兄故济北王泓时为北地长史各起兵据郡叛坚泓破秦兵

  • 卷之六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 传第四十四 扎萨克一等台吉罗卜藏列传 罗卜藏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车臣汗乌默客从叔父其父布达号岱青珲台吉乌默客祖诺尔布仲兄也康熙三十年罗卜藏授闲散台吉隶贝

  • 潘府传·张廷玉

    潘府,字孔修,上虞人。成化末年进士。宪宗去世,孝宗即位,潘府上疏奏请皇帝按制行三年丧礼。他说:“子为父、臣为君都要着孝服守孝三年,这是至仁至义的大事。汉文帝崩,遗诏减少服丧期间,是为天下臣民着想,但景帝即位自己却不按制

  • 汉纪四十一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司马光

    汉纪四十一 汉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106年) [1]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太后以帝在襁褓,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 [1]春季,正月辛卯(十三日),将太尉张禹

  • 陰陽義第四十九·苏舆

      天地之常,一陰一陽。陽者天之德也,陰者天之刑也。跡陰陽終歲之行,以觀天之所親而任。成天之功,猶謂之空,空者之實也。故清溧之於歲也,若酸堿之於味也,僅有而已矣。聖人之治,亦從而然。天之少陰用於功,太陰用於空。人之少陰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下【癸景王十酉七年】十有四年【晋昭四齐景二十卫灵七蔡平二郑定二曹武二十七卒陈惠二杞平八宋元四秦哀九楚平王居元年吴夷末十六】春意如至自晋【左传尊晋罪已也尊晋罪己礼也谷梁传大夫执则致致则

  • 卷八·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八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王制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集说郑氏曰谓其为介若特行而并会也居犹当也此据大国而言大国之士为上次国之士为中小国之士为下士之数国皆二十七人各三分之上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东晋[罽-厂]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序品第一自归能仁第七仙演说贤圣无上轨永在生死长流河世尊今为度[黍-禾+利]庶尊长迦叶及众僧贤哲阿难无量闻善逝泥曰供舍利从拘夷国至摩竭迦叶端思行四等此众生类坠五道正觉演道今去

  • 黄氏日抄·黄震

    南宋哲学家黄震著,又名《东发日抄》。原九十七卷。佚二卷,今存九十五卷。其中,前六十八卷,系黄震阅读经、史、子、集诸书的札记,也有文章摘录。还有作者所读著作的篇目,并“断以己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二)。六十

  • 温病条辨·吴瑭

    中医温病学著作。6卷。清吴瑭(1758~1836)著。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著名医学家。少习儒学,后因其父及侄儿相继因病而亡,于是专心从事医学工作。曾进京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有机会阅览明吴又可《温疫论》,大

  • 破迷正道歌·钟离权

    古代内丹术书。唐钟离权撰。一卷。以七言歌诀的形式,论修炼以内丹为正道的观点,认为其他方法如服饵、胎息、行气、咽津、采补、辟谷、符咒、科仪、存思、守丹田、瞻星礼斗皆属旁门小法,终难成正果。而内丹大道以先天

  • 龙角山记·佚名

    不题撰人。本书鲜见其他传本。集唐、宋、金关于龙角山庆唐观的铭、诏、记、文,多含老子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