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二十五

毛璋,本沧州小校。梁将戴思远帅沧州,时庄宗已定魏博,思远势蹙,弃州遁去,璋据城归庄宗, 《玉堂闲话》:戴思远任浮阳日,有部曲毛璋,为性轻悍。尝与数十卒追捕盗贼,还宿于逆旅,毛枕剑而寝。夜分,其剑忽大吼,跃出鞘外,从卒闻者愕然惊异,毛亦神之。乃持剑祝曰:“某若异日有此山河,尔当更鸣跃,否则已。”毛复寝,未熟,剑吼跃如初,毛深自负。其后戴离镇,毛请留,戴从之。未几,毛以州归命于唐庄宗,庄宗以毛为其州刺史,后竟帅沧海。 历贝州、辽州刺史。璋性凶悖,有胆略,从征河上,屡有战功。梁平,授沧州节度使。王师讨蜀,以璋为行营右厢马军都指挥使;蜀平,璋功居多。明年,萧墙祸起,继岌自西川至渭南,部下散亡,其川货妓乐,为璋所掠。明宗嗣位,录平蜀功,授邠州节度使。

璋既家富于财,有蜀之妓乐,骄僭自大,动多不法,招致部下,缮理兵仗。朝廷移授昭义节度使,璋谋欲不奉诏,判官边蔚密言规责,乃僶勉承命。洎至潞州,狂妄不悛,每拥川妓于山亭院,服赭黄,纵酒,令为王衍在蜀之戏。事闻于朝,征为金吾上将军。其年秋,东川节度使董璋上言:“毛璋男廷赟赍父书往西川,虑有阴事。”因追廷赟及同行人赵延祚,与璋俱下御史台狱。廷赟乃璋之假侄,称有叔在蜀,欲往省之,亦无私书,诏停任,令归私第。初,延祚在狱,多言璋阴事,璋许重赂,以塞其口。及免,延祚征其赂,璋拒而不与,以至延祚诣台诉璋翻覆,复下御史台讯鞫。中丞吕梦奇以璋前蒙昭雪,今延祚以责赂之故,复加织罗,故稍佑璋。及款状上闻,或云梦奇受璋赂,所以狱不尽情,执之,移于军巡。璋具状曾许延祚赂未与,又云曾借马与梦奇,别无行赂之事。朝廷惩其宿恶,长流儒州,赐死于路。

聂屿,邺中人。少为僧,渐学吟咏。郑珏之知贡举也,与乡人赵都俱赴乡荐,都纳贿于珏,人报翌日登第,屿闻不捷,诟来人以吓之,珏惧,俾俱成名。渐为拾遗,依郭崇韬为镇州书记。明宗时,为起居舍人。双眸若悬,性气乖僻,人多忌之。天成初,除邺都留守判官,与赵敬怡、吕梦奇不足。又改河东节度,及至,常鄙其土风,薄其人士。或达于重诲,会敬怡入为枢密使,与梦奇同构杀之。屿早依郭氏门庭,致身硃紫,名登两史,浙江使回,生涯巨万。至河东日,郭氏次子之妇,孀居于家,屿丧偶未久,复忍而纳币,人皆罪之。明宗在籓邸时,素闻其丑声。天成中,与温韬等同诏赐死。

温韬,华原人。少为盗,据华原,事李茂贞,名彦韬,后降于梁,更名昭图。为耀州节度,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 案:以下有阙文。 移许州节度使,累官至检校太尉、平章事。韬素善赵岩,每依附之。庄宗入汴,岩恃韬与己素厚,遂奔许州。韬延之于第,斩首传送阙下。同光初,韬来朝,郭崇韬曰:“此劫陵贼,罪不可赦。”韬纳赂刘后,赐姓,名绍冲,遽遣还镇。明宗即位,流于德州,俄赐死。

长子延浚,清泰中为泥水关使;次延招,为父牙帐都校;次延表,邓州指挥使;咸聚居许下。晋天福初,闻张从宾作乱于河阳,咸往依之。从宾虑其难制,悉斩于帐下。

段凝,开封人也。本名明远,少颖悟,多智数。初为渑池簿,脱荷衣以事梁祖,梁祖渐器之。开平三年十月,自东头供奉官授右威卫大将军,充左军巡使兼水北巡检使。凝妹为梁祖美人,故稍委心腹。四年五月,授怀州刺史。乾化元年十二月,梁祖北征回,过郡,凝贡献加等,梁祖大悦。梁祖复北,凝迎奉进贡,有加于前。梁祖次相州,刺史李思安迎奉疏怠,梁祖怒,贬思安。制云:“怀州刺史段明远,少年治郡,庶事惟公,两度只奉行銮,数程宿食本界,动无遗阙,举必周丰,盖能罄竭于家财,务在显酬夫明奖。观明远之忠勤若此,见思安之悖慢何如!”其见赏如此。其后,迁郑州刺史,监大军于河上。梁末帝以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行师不利,用王彦章代之,受任之翌日,取德胜之南城,军声大振。张汉伦等推功于凝,凝掎摭彦章之失以间之。 《通鉴》:彦章弃邹家口,复趋杨刘。游奕将李绍兴败梁游兵于清邱县南,段凝以为唐兵已自上流渡,惊骇失色,面数彦章,尤其深入。 梁末帝怒,罢彦章兵权。凝纳赂于赵、张二族,求为招讨使,敬翔、李振极言不可,竟不能止。凝以众五万营于高陵津,裨将康延孝叛归庄宗,延孝具陈梁军虚实,庄宗遂决长驱之计。未几,庄宗入汴,凝自滑率兵而南,前锋杜晏球至封丘,解甲听命。翼日,凝率大军乞降于汴郊,庄宗释之,复以凝为滑州兵马留后,赐姓,名绍钦。有顷,正授节度,改兖州节度使。凝初见庄宗,因伶人景进通货于宫掖。凝天性奸佞,巧言饰智,善候人意。其年,契丹寇幽州,命宣徽使李绍宏监护诸军,以御契丹,凝与董璋戍瓦桥关。凝巧事绍宏,尝乘间奏凝盖世奇才,可以大任,屡请以兵柄委之。郭崇韬曰:“凝亡国败军之将,奸谄难状,不要信也。”凝在籓镇,私用库物数万计,有司促偿,中旨贳其负。同光三年四月,移授邓州节度使。四年二月,赵在礼据邺城,李绍宏请用凝为大将,庄宗许之,令具方略条奏。凝所请偏裨皆取其己党,庄宗疑之,乃止。明宗至洛阳,霍彦威怒其前事,与温韬同收下狱,诏释之,放归田里。明年,窜于辽州,竟与温韬同制赐死。

孔谦, 《通鉴》作魏州人。 庄宗同光初,为租庸副使。谦本州之干吏,上自天祐十二年,帝平定魏博,会计皆委制置。谦能曲事权要,效其才力,帝委以泉货之务,设法箕敛,七八年间,军储获济。及帝即位于邺城,谦已当为租庸使。物议以谦虽有经营济赡之劳,然人地尚卑,不欲骤总重任。枢密使郭崇韬举魏博观察判官张宪为租庸使,以谦为副,谦悒然不乐者久之。

帝既平梁汴,谦径自魏州驰之行在,因谓崇韬曰:“魏都重地,须大臣弹压,以谦筹之,非张宪不可。”崇韬以为忠告,即奏宪为邺都副留守,乃命宰臣豆卢革专判租庸。谦弥失望,乃寻革过失。时革以手书便省库钱数十万,谦以手书示崇韬,亦辞避。帝问:“当委何人为可?”崇韬曰:“孔谦虽久掌货泉,然物议未当居大任,以臣所见,当委张宪为便。”帝促征之。宪性精辨,为趋时者所忌,人不祐之。谦乘间诉于豆卢革曰:“租庸钱谷,悉在眼前,委一小吏可办。邺都本根之地,不可轻付于人。兴唐尹王正言无裨益之才,徒有独行,诏书既征张宪,复以何人为代?”豆卢革言于崇韬,崇韬曰:“邺都分司列职,皆主上旧人,委王正言何虑不办?”革曰:“俱是失也,设不获已,以正言掌租庸,取书于大臣,或可办矣;若付之方面,必败人事。”谦以正言非德非勋,懦而易制,曰:“此议为便。”然非己志。寻掎正言之失,泣诉于崇韬,厚赂阉伶,以求进用,人知奸谄,沮之,乃上章请退。帝怒其规避,将置于法,乐人景进于帝前解喻而止。王正言风病恍惚,不能综三司事,景进屡言于帝,乃以正言守礼部尚书,以谦为租庸使。谦以国用不足,奏:“诸道判官员数过多,请只置节度、观察、判官、书记、支使、推官各一员。留守置判官各一员。三京府置判官、推官,余并罢俸钱。”又奏:“百官俸钱虽多,折支非实,请减半数,皆支实钱。”并从之。未几,半年俸复从虚折。 案:以下原阙。《北梦琐言》:明宗即位,诛租庸使孔谦等。孔谦者,魏州孔目。庄宗图霸,以供馈兵食,谦有力焉。既为租庸使,曲事嬖幸,夺宰相权,专以聚敛为意,剥削为端。以犯众怒,伏诛。

李邺,魏州人也。幼事杨师厚,及庄宗入魏,渐转裨将,历数郡刺史,后迁亳州。为政贪秽,有奴为人持金以赂邺,奴隐其金,邺杀之。其家上诉,因讦其阴事,诏贬郴州司户参军,又贬崖州长流百姓,所在赐自尽。

史臣曰:《易》云:“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曰:“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如毛璋之俦,可谓积恶而灭其身矣,况温韬之发陵寝,段凝之败国家,罪不容诛,死犹差晚。余皆琐琐,何足议焉。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六 秃发乌孤 秃发利鹿孤 秃发 傉檀·房玄龄
  列传列女第八十 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兕先氏 姚氏妇杨氏 张洪初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魏收
  东都事略卷一百·王称
  卷四 汉昭帝·王夫之
  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时雨 破杭城计出智多星·蔡东藩
  ●卷四 地理第三·徐时栋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三)·陈寅恪
  卷二十三·张九成
  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一·朱国祯
  译者序·林语堂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五 太监·溥仪
  卷一 周语上·左丘明
  鲁炅传·欧阳修
  西清笔记卷第二·沈初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闾丘次杲·唐圭璋

      朝中措   横江一抹是平沙。沙上几千家。得到人家尽处,依然水接天涯。   危栏送目,翩翩去鹢,点点归鸦。渔唱不知何处,多应只在芦花。

  • 赵善括·唐圭璋

      善括字无咎,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六世孙,江西隆兴人。孝宗朝,登进士第。乾道七年(1171),知常熟县。八年(1172),通判平江府。又为润州通判。淳熙六年(1179),知鄂州,放罢。十年(1183),差知廉州,又放罢。十六年(1189),差知常州,被论凶暴,主管

  • 御定曲谱卷五·王奕清

    【南仙吕宫羽调】仙吕宫引子卜算子病染身着地【韵】气咽魂离体【韵】拆散鸳鸯两处飞【韵】多少衔寃意【韵 拜月亭】【体字少字上声两处二字上去声相连俱妙病字气字拆字可用平声多字可用仄声首句用仄仄仄平平不押韵亦

  • 卷十六·佚名

    台湾诗钞卷十六林景仁林景仁景仁,字健人,号小眉,别署蟫窟;台北板桥人。生于清季,久客厦门。尝南游印度诸邦,北历大江南北;惜中年客死东北,后节堪哀。少壮时,着有「摩达山漫草」、「天池草」、「东宁草」等诗集——「

  • 后汉光武皇帝纪七卷第七·袁宏

      十三年(丁酉、三七)  春正月戊子,诏曰:“往年敕郡国,勿因计吏有所进献,今故未止,非徒劳役,道途所过未免烦费。已敕太官勿复 受。其远方食物乘舆口实可以荐宗庙者,即如旧制。”时有献善马,日行千里,宝剑直百金。

  • 春秋别典叙·薛虞畿

    昔仲尼作经口授弟子左丘明惧其妄意失真乃推论本事作内传复采诸国名物作外传盖侈哉博乎其纪事也已观周篇尝载孔子将作春秋与丘明乗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作经丘明作传若是乎其于二百四十年之迹盖目覩而备言之也恶有所谓别

  • 卷之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通志卷三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天文略第二太防宫 紫防宫 天市垣 天汉起没 十二次度数 州郡躔次 七曜太防宫上元太防宫昭昭列象布苍穹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三黑九

  • 一三六八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三六八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湖南巡抚臣浦霖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

  • 后主纪·李百药

    后主讳名纬,字仁纲,武成皇帝的长子。母为胡皇后。胡梦见坐着玉盆在海上漂荡,太陽钻入裙中,于是怀孕了。天保七年(556)五月初五,在并州王邸生下了帝。帝容貌俊美,武成帝特别爱宠,拜他做了世子。武成即位为皇帝后的太宁二年(56

  • 韩礟传·脱脱

    韩窻,字公美,燕京人。他的先人在辽国做官,几代官运亨通,地位显达。韩窻五岁丧父,哭泣能尽哀。辽天庆二年(1112),韩窻高中进士第一名。补任右拾遗的官职,后转史馆修撰。曾迁任少府少监、乾文阁待制。又加任卫尉卿、知制诰,并充

  • 子路第十三·朱熹

     凡三十章。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劳,如字。苏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请益。曰:“无倦。”无,古本作毋。吴氏曰:“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程子曰:“

  • 卷四·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四     宋 赵鹏飞 撰庄公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詹称人以执非伯讨也而詹不书族盖有罪焉讨有罪而非伯讨奈何不归之京师也然郑詹之罪不可详左氏以为不朝且冬会于幽而春遂责其不朝邪无是理也不

  • 列异传·曹丕

    笔记小说。魏曹丕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此集旧题魏文帝(曹丕)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卷数同,而撰人则改题张华。《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撰人同《旧唐书

  • 续红楼梦新编·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续红楼梦》,又名《增补红楼梦》、《增红楼梦》、《红楼重梦》。四十回。题“海圃主人手制”,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年(1805)刊本;清嘉庆十年(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李心传

    原名为《高宗系年要录》或《系年要记》,由《四库全书》定为今名。南宋李心传撰。本书在南宋宁宗宝祐初年曾刊于扬州,流传甚少,今本系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为编年体,记录南宋高宗一朝

  • 春秋简书刊误·毛奇龄

    二卷。清毛奇龄撰。此书是清人校勘《春秋》经文取得成绩之第一部。毛氏认为,《春秋》经书是依据鲁史简书修成,而《左传》则是依据各国史记之策书而作。《公羊》、《穀梁》“两家杜撰,目不见策书,徒以意解经,故经多误字,而《

  • 纯备德禅师语录·佚名

    清广德说,智远等编。卷首收序;卷一收住彝陵州黄陵月峡禅院语录、住大悲禅院语录、小参、法语;卷二收法语、机缘、颂古、联芳、诗偈、偈、佛事、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